“中國海上風電的平價路線不能搞經驗主義,不能搞拿來主義,更不能搞一刀切,我們要實事求是,結合中國海上風電的資源稟賦、發展環境、開發模式和產業水平等的各個環節實際情況,求真務實、因地制宜地制定中國特色海上風電發展之路。”在2020年全球海上風電大會上,上海電氣副總裁、風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金孝龍為中國海上風電平價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新思路。
大會8月27日在山東濟南拉開序幕,全球海上風電意見領袖共聚一堂,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作為大會承辦方,上海電氣也為大家呈現了一場視聽盛宴。
2021年后,中國海上風電正式進入“后補貼時代”,平價上網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從全球來看,歐洲海上風電歷經30年的發展,初步實現了部分項目的平價上網,而中國的海上風電發展僅10年,即將面臨著全球最嚴苛、最低的度電成本要求,從商業模式和技術水平來看無疑是對海上風電全行業的一次生死大考。
面對行業嚴峻考驗、巨大變局,我們該如何應對挑戰和新機遇?如何快速、平穩地實現“平價上網”的戰略目標?如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敢于開頂風船,善于轉危為機?
金孝龍認為,我們要樹立信心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海上風電發展道路。在海上風電方面,歐洲各國一直走在前列,向歐洲借鑒學習成為了行業的廣泛共識。中國有中國的自身特色,我們的電力結構、氣象、水文、地質條件等都與歐洲迥異,技術發展水平、大部件供應鏈、施工船只、海洋裝備等全產業鏈的成熟度和匹配度都與歐洲存在差距,一味照搬歐洲的發展模式可能會是邯鄲學步。歐洲的經驗我們可以借鑒,歐洲的技術我們可以學習,但歐洲的老路和彎路我們不必照著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怎樣走中國特色海上風電平價之路呢?
其一,要構建新的海上風電生態圈。全行業要凝心聚力、融合發展、向新而生,打造行業命運共同體。一方面我們應該同舟共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能源主管部門和沿海地區政府應該做好規劃引領,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牽頭對海上風電進行集約化規模化開發,統一解決資源觀測、地質勘察、用海用地等工作,避免重復浪費,大幅降低項目開發中的非技術成本。電網企業應該扎實做好送出的規劃設計,使得海上風電場建設和送出工程并行推進,加速通道建設,擴大消納水平。開發企業應該積極擔當,把控風險和成本,擁抱技術和市場變革,追求合理投資回報。設計單位應該提升設計質量,精細化一體化設計,大膽采用新技術、新方法的同時小心求證,客觀實施。整機企業應該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新理念賦能技術創新,開發適合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降低運維成本,充分挖掘技術降本潛力。施工單位應該提前謀劃,快速提升施工水平,降低施工安裝成本。總而言之,產業鏈的高度協同發展,彼此互信互惠,才能真正使得海上風電發展這艘巨輪乘風破浪、不斷前行。
其二,融資模式創新。我們不僅要從降低技術成本、非技術成本考慮,同時還要共同推動綠色債券、產業基金等多種金融模式創新,不斷提升海上風電發展品質,有穩定可靠的預期收益,吸引包括社保基金、保險基金等投資海上風電,更好地降低海上風電融資成本,從而降本增效。
其三,大力提升自主創新。技術創新是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靈魂。整機企業是行業技術進步、降低度電成本的關鍵和角色擔當,必須要和行業上下游協同創新,解決“卡脖子”的核心零部件核心技術,同時對深遠海風電發展的關鍵技術和漂浮式基礎、柔性直流輸電、海上風電制氫、海洋牧場等綜合應用技術、能源島技術逐個攻關,為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融合發展,向新而生。金孝龍認為,平價就是海上風電行業的一次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機遇與挑戰并存,海上風電只有邁過這一關,才能實現真正的強大,中國也才能真正成為全球海上風電強國。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的海上風電發展道路,才能真正實現行業又好又快發展;只有全行業、全產業鏈高度協同,攜手并進,海上風電才能通過平價大考,才能在未來能源格局中更具生命力、更具競爭力!
2021年后,中國海上風電正式進入“后補貼時代”,平價上網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從全球來看,歐洲海上風電歷經30年的發展,初步實現了部分項目的平價上網,而中國的海上風電發展僅10年,即將面臨著全球最嚴苛、最低的度電成本要求,從商業模式和技術水平來看無疑是對海上風電全行業的一次生死大考。
面對行業嚴峻考驗、巨大變局,我們該如何應對挑戰和新機遇?如何快速、平穩地實現“平價上網”的戰略目標?如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敢于開頂風船,善于轉危為機?
金孝龍認為,我們要樹立信心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海上風電發展道路。在海上風電方面,歐洲各國一直走在前列,向歐洲借鑒學習成為了行業的廣泛共識。中國有中國的自身特色,我們的電力結構、氣象、水文、地質條件等都與歐洲迥異,技術發展水平、大部件供應鏈、施工船只、海洋裝備等全產業鏈的成熟度和匹配度都與歐洲存在差距,一味照搬歐洲的發展模式可能會是邯鄲學步。歐洲的經驗我們可以借鑒,歐洲的技術我們可以學習,但歐洲的老路和彎路我們不必照著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怎樣走中國特色海上風電平價之路呢?
其一,要構建新的海上風電生態圈。全行業要凝心聚力、融合發展、向新而生,打造行業命運共同體。一方面我們應該同舟共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能源主管部門和沿海地區政府應該做好規劃引領,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牽頭對海上風電進行集約化規模化開發,統一解決資源觀測、地質勘察、用海用地等工作,避免重復浪費,大幅降低項目開發中的非技術成本。電網企業應該扎實做好送出的規劃設計,使得海上風電場建設和送出工程并行推進,加速通道建設,擴大消納水平。開發企業應該積極擔當,把控風險和成本,擁抱技術和市場變革,追求合理投資回報。設計單位應該提升設計質量,精細化一體化設計,大膽采用新技術、新方法的同時小心求證,客觀實施。整機企業應該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新理念賦能技術創新,開發適合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降低運維成本,充分挖掘技術降本潛力。施工單位應該提前謀劃,快速提升施工水平,降低施工安裝成本。總而言之,產業鏈的高度協同發展,彼此互信互惠,才能真正使得海上風電發展這艘巨輪乘風破浪、不斷前行。
其二,融資模式創新。我們不僅要從降低技術成本、非技術成本考慮,同時還要共同推動綠色債券、產業基金等多種金融模式創新,不斷提升海上風電發展品質,有穩定可靠的預期收益,吸引包括社保基金、保險基金等投資海上風電,更好地降低海上風電融資成本,從而降本增效。
其三,大力提升自主創新。技術創新是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靈魂。整機企業是行業技術進步、降低度電成本的關鍵和角色擔當,必須要和行業上下游協同創新,解決“卡脖子”的核心零部件核心技術,同時對深遠海風電發展的關鍵技術和漂浮式基礎、柔性直流輸電、海上風電制氫、海洋牧場等綜合應用技術、能源島技術逐個攻關,為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融合發展,向新而生。金孝龍認為,平價就是海上風電行業的一次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機遇與挑戰并存,海上風電只有邁過這一關,才能實現真正的強大,中國也才能真正成為全球海上風電強國。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的海上風電發展道路,才能真正實現行業又好又快發展;只有全行業、全產業鏈高度協同,攜手并進,海上風電才能通過平價大考,才能在未來能源格局中更具生命力、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