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國風電咨詢機構DeutscheWindGuard發布數據稱,今年上半年德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僅有219兆瓦,較此前數年同期發展速度明顯放緩。業界呼吁德國政府增加海上風電招標并引入差價合約機制等刺激手段,以推動德國實現氣候目標。
上半年裝機增速明顯放緩
根據DeutscheWindGuard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德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為219兆瓦,其中成功并網的裝機量僅有118兆瓦。與此同時,從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來看,2016年至2019年期間,德國每年新增海上風電裝機量基本都維持在1吉瓦左右。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德國海上風電的裝機增長速度已明顯放緩。
據能源資訊網站Rege報道,2018年至2019年期間,德國對北海和波羅的海等可開發海上風電區域進行了拍賣后,就暫停了海上風電拍賣活動,預計到明年才會再次啟動。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里,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迅速。今年上半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從去年同期的47%上漲至55.8%,其中,海上風電以及陸上風電為德國電力供應了超過30.6%的電力,同比上漲11.7%,成為德國最大的電力來源。截至今年上半年,德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達到7.76吉瓦。
產業發展目標或難完成
德國海上風電的增長勢頭放緩引發了業內人士的擔憂。有預測稱,從當前德國政府核準建設的風電項目來看,到2025年,德國在役海上風電裝機量將為10.8吉瓦,較德國設定的“2030年達到20吉瓦”的目標仍有9.2吉瓦的差距。
針對這一現狀,包括德國風能協會、德國海上風電能源基金會等多家行業機構發布聯合聲明稱,按照這一速度,明年德國預計將不會有新增項目并網發電,德國海上風電正陷入“增長缺口”,要完成氣候目標,德國需要加快海上風電的“擴張”速度。
據了解,目前德國并網發電的海上風電項目大多批準于數年以前,而在2017年—2018年期間獲得批準的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將在2021年—2025年期間完成并網發電。
業界呼吁政府出臺更多鼓勵政策
上述聯合聲明呼吁德國政府盡快推出新的海上風電拍賣計劃,同時也需要對海上風電相關政策做出改革,從而能夠“更加經濟有效地發展海上風電”。
多家德國風電行業組織指出:“如果德國政府現在能夠采取正確的手段,海上風電行業不僅能夠在新冠肺炎疫情后促進德國經濟快速復蘇,更能夠為德國實現氣候目標以及能源轉型期間的電力供應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在德國海上風電業界人士看來,德國北海以及波羅的海海上風電資源“尚未枯竭”,如果能夠批準項目建設,預計能夠快速到位超過1.86吉瓦的海上風電產能以及電網容量。
與此同時,德國行業機構也多次呼吁德國政府引入差價合約機制,效仿英國、法國、意大利、丹麥等國開發海上風電的路徑,促進海上風電降低成本。
根據測算,如果引入差價合約機制,德國海上風電成本有望下降30%左右。德國風電業內人士表示:“差價合約機制是為了保證海上風電更加經濟地實現增長,也能為海上風電產業提供合理支持,促進德國海上風電電價成本長期保持低位。”
同時,針對德國近期發布的“綠氫”戰略,上述聯合聲明也建議德國政府,為海上風電制氫提供更為靈活的解決方案,同時希望德國各州能合作建設海上風電電網。
上述聯合聲明表示:“從各個方面來看,直接電解水制氫仍缺乏經濟性和技術可行性,可再生能源制氫對于實現氣候目標來說將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據了解,今年6月,德國發布最新氫能戰略稱,2030年前德國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產能預計將達到5吉瓦。為此,德國需要至少3吉瓦海上風電裝機以支持制氫系統。
上述行業機構指出,要實現海上風電在德國“綠氫”戰略中的作用,德國政府應對海上風電產業出臺相應的“刺激措施”,建立一個具有有效稅收和再分配體系的激勵機制,以促進“綠氫”市場的快速增長。
據了解,截止目前,德國政府已在北海以及波羅的海確定了兩個區域用于可再生能源制氫,并計劃在2021年開始項目招標。利用海上風電制氫的項目一旦建成,所生產的“綠氫”將用于航運以及供熱等領域。
上半年裝機增速明顯放緩
根據DeutscheWindGuard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德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為219兆瓦,其中成功并網的裝機量僅有118兆瓦。與此同時,從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來看,2016年至2019年期間,德國每年新增海上風電裝機量基本都維持在1吉瓦左右。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德國海上風電的裝機增長速度已明顯放緩。
據能源資訊網站Rege報道,2018年至2019年期間,德國對北海和波羅的海等可開發海上風電區域進行了拍賣后,就暫停了海上風電拍賣活動,預計到明年才會再次啟動。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里,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迅速。今年上半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從去年同期的47%上漲至55.8%,其中,海上風電以及陸上風電為德國電力供應了超過30.6%的電力,同比上漲11.7%,成為德國最大的電力來源。截至今年上半年,德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達到7.76吉瓦。
產業發展目標或難完成
德國海上風電的增長勢頭放緩引發了業內人士的擔憂。有預測稱,從當前德國政府核準建設的風電項目來看,到2025年,德國在役海上風電裝機量將為10.8吉瓦,較德國設定的“2030年達到20吉瓦”的目標仍有9.2吉瓦的差距。
針對這一現狀,包括德國風能協會、德國海上風電能源基金會等多家行業機構發布聯合聲明稱,按照這一速度,明年德國預計將不會有新增項目并網發電,德國海上風電正陷入“增長缺口”,要完成氣候目標,德國需要加快海上風電的“擴張”速度。
據了解,目前德國并網發電的海上風電項目大多批準于數年以前,而在2017年—2018年期間獲得批準的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將在2021年—2025年期間完成并網發電。
業界呼吁政府出臺更多鼓勵政策
上述聯合聲明呼吁德國政府盡快推出新的海上風電拍賣計劃,同時也需要對海上風電相關政策做出改革,從而能夠“更加經濟有效地發展海上風電”。
多家德國風電行業組織指出:“如果德國政府現在能夠采取正確的手段,海上風電行業不僅能夠在新冠肺炎疫情后促進德國經濟快速復蘇,更能夠為德國實現氣候目標以及能源轉型期間的電力供應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在德國海上風電業界人士看來,德國北海以及波羅的海海上風電資源“尚未枯竭”,如果能夠批準項目建設,預計能夠快速到位超過1.86吉瓦的海上風電產能以及電網容量。
與此同時,德國行業機構也多次呼吁德國政府引入差價合約機制,效仿英國、法國、意大利、丹麥等國開發海上風電的路徑,促進海上風電降低成本。
根據測算,如果引入差價合約機制,德國海上風電成本有望下降30%左右。德國風電業內人士表示:“差價合約機制是為了保證海上風電更加經濟地實現增長,也能為海上風電產業提供合理支持,促進德國海上風電電價成本長期保持低位。”
同時,針對德國近期發布的“綠氫”戰略,上述聯合聲明也建議德國政府,為海上風電制氫提供更為靈活的解決方案,同時希望德國各州能合作建設海上風電電網。
上述聯合聲明表示:“從各個方面來看,直接電解水制氫仍缺乏經濟性和技術可行性,可再生能源制氫對于實現氣候目標來說將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據了解,今年6月,德國發布最新氫能戰略稱,2030年前德國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產能預計將達到5吉瓦。為此,德國需要至少3吉瓦海上風電裝機以支持制氫系統。
上述行業機構指出,要實現海上風電在德國“綠氫”戰略中的作用,德國政府應對海上風電產業出臺相應的“刺激措施”,建立一個具有有效稅收和再分配體系的激勵機制,以促進“綠氫”市場的快速增長。
據了解,截止目前,德國政府已在北海以及波羅的海確定了兩個區域用于可再生能源制氫,并計劃在2021年開始項目招標。利用海上風電制氫的項目一旦建成,所生產的“綠氫”將用于航運以及供熱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