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降低工商業電價5%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
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
5月22日(星期五)上午9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志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以下為報告要點:
一、2019年和今年以來工作回顧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9.1萬億元,增長6.1%。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調查失業率在5.3%以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9%。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經濟結構和區域布局繼續優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0萬億元,消費持續發揮主要拉動作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較快增長。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首次超過60%,重大區域戰略深入實施。
——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新興產業持續壯大,傳統產業加快升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開展,企業數量日均凈增1萬戶以上。
——改革開放邁出重要步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減稅降費2.36萬億元,超過原定的近2萬億元規模,制造業和小微企業受益最多。政府機構改革任務完成。“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設立科創板。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新成效。出臺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外貿外資保持穩定。
——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109萬,貧困發生率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污染防治持續推進,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生態環境總體改善。金融運行總體平穩。
——民生進一步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基本養老、醫療、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城鎮保障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學生生活補助人數增加近40%,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
二、今年發展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
綜合研判形勢,我們對疫情前考慮的預期目標作了適當調整。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進出口促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重大金融風險有效防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主要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這樣做,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要看到,無論是保住就業民生、實現脫貧目標,還是防范化解風險,都要有經濟增長支撐,穩定經濟運行事關全局。要用改革開放辦法,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拉動市場、穩定增長,走出一條有效應對沖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要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重點領域支出要切實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堅決壓減,嚴禁新建樓堂館所,嚴禁鋪張浪費。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政府要帶頭,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各類結余、沉淀資金要應收盡收、重新安排。要大力提質增效,各項支出務必精打細算,一定要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一定要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
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穩就業。努力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各地要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
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堅持現行脫貧標準,強化扶貧舉措落實,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健全和執行好返貧人口監測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加強重大風險防控,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今年已過去近5個月,下一階段要毫不放松常態化疫情防控,抓緊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出臺的政策既保持力度又考慮可持續性,根據形勢變化還可完善,我們有決心有能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三、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企業保就業
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
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今年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前期出臺六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降低工商業電價5%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降低15%。減免國有房產租金,鼓勵各類業主減免或緩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堅決整治涉企違規收費。
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再延長至明年3月底,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對其他困難企業貸款協商延期。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并明顯降低費率。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加強監管,防止資金“空轉”套利。金融機構與貸款企業共生共榮,鼓勵銀行合理讓利。為保市場主體,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群體就業支持。今年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要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做好退役軍人就業保障。實行農民工在就業地平等享受就業服務政策。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我國包括零工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數以億計,今年對低收入人員實行社保費自愿緩繳政策,涉及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取消。資助以訓穩崗,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
四、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要調整措施、簡化手續,促進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復業。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做到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放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經營場所限制,便利各類創業者注冊經營、及時享受扶持政策。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以公正監管維護公平競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和完善治理,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改革創業板并試點注冊制。強化保險保障功能。賦予省級政府建設用地更大自主權。促進人才流動,培育技術和數據市場,激活各類要素潛能。
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國企要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高核心競爭力。
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障民營企業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廢除與企業性質掛鉤的不合理規定。限期清償政府機構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大幅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發展社會研發機構。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干就讓誰干。
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創業投資,增加創業擔保貸款。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新建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堅持包容審慎監管,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更大激發社會創造力。
五、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我國內需潛力大,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民生導向,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
推動消費回升。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養老、托幼服務。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要多措并舉擴消費,適應群眾多元化需求。
擴大有效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提高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主要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發展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平等參與。要優選項目,不留后遺癥,讓投資持續發揮效益。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完善便民設施,讓城市更宜業宜居。
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發展海洋經濟。
實施好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支持保就業、保民生、保運轉,促進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
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污。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加強污水、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加快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為。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
六、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
落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舉措,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大剩余貧困縣和貧困村攻堅力度,對外出務工勞動力,要在就業地穩崗就業。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發展。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強化兜底保障。搞好脫貧攻堅普查。接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
著力抓好農業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提高復種指數,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增加產糧大縣獎勵,大力防治重大病蟲害。懲處違法違規侵占耕地行為,新建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深化農村改革。恢復生豬生產。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14億中國人的飯碗,我們有能力也務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支持農民就近就業創業,擴大以工代賑規模,讓返鄉農民工能打工、有收入。扶持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加強農戶社會化服務。增加專項債券投入,支持現代農業設施、飲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七、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
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
5月22日(星期五)上午9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志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以下為報告要點:
一、2019年和今年以來工作回顧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9.1萬億元,增長6.1%。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調查失業率在5.3%以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9%。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經濟結構和區域布局繼續優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0萬億元,消費持續發揮主要拉動作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較快增長。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首次超過60%,重大區域戰略深入實施。
——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新興產業持續壯大,傳統產業加快升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開展,企業數量日均凈增1萬戶以上。
——改革開放邁出重要步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減稅降費2.36萬億元,超過原定的近2萬億元規模,制造業和小微企業受益最多。政府機構改革任務完成。“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設立科創板。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新成效。出臺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外貿外資保持穩定。
——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109萬,貧困發生率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污染防治持續推進,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生態環境總體改善。金融運行總體平穩。
——民生進一步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基本養老、醫療、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城鎮保障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學生生活補助人數增加近40%,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
二、今年發展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
綜合研判形勢,我們對疫情前考慮的預期目標作了適當調整。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進出口促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重大金融風險有效防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主要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這樣做,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要看到,無論是保住就業民生、實現脫貧目標,還是防范化解風險,都要有經濟增長支撐,穩定經濟運行事關全局。要用改革開放辦法,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拉動市場、穩定增長,走出一條有效應對沖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要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重點領域支出要切實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堅決壓減,嚴禁新建樓堂館所,嚴禁鋪張浪費。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政府要帶頭,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各類結余、沉淀資金要應收盡收、重新安排。要大力提質增效,各項支出務必精打細算,一定要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一定要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
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穩就業。努力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各地要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
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堅持現行脫貧標準,強化扶貧舉措落實,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健全和執行好返貧人口監測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加強重大風險防控,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今年已過去近5個月,下一階段要毫不放松常態化疫情防控,抓緊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出臺的政策既保持力度又考慮可持續性,根據形勢變化還可完善,我們有決心有能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三、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企業保就業
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
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今年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前期出臺六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要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降低工商業電價5%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降低15%。減免國有房產租金,鼓勵各類業主減免或緩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堅決整治涉企違規收費。
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再延長至明年3月底,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對其他困難企業貸款協商延期。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并明顯降低費率。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加強監管,防止資金“空轉”套利。金融機構與貸款企業共生共榮,鼓勵銀行合理讓利。為保市場主體,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群體就業支持。今年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要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做好退役軍人就業保障。實行農民工在就業地平等享受就業服務政策。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我國包括零工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數以億計,今年對低收入人員實行社保費自愿緩繳政策,涉及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取消。資助以訓穩崗,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
四、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要調整措施、簡化手續,促進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復業。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做到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放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經營場所限制,便利各類創業者注冊經營、及時享受扶持政策。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以公正監管維護公平競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和完善治理,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改革創業板并試點注冊制。強化保險保障功能。賦予省級政府建設用地更大自主權。促進人才流動,培育技術和數據市場,激活各類要素潛能。
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國企要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高核心競爭力。
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障民營企業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廢除與企業性質掛鉤的不合理規定。限期清償政府機構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大幅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發展社會研發機構。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干就讓誰干。
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創業投資,增加創業擔保貸款。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新建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堅持包容審慎監管,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更大激發社會創造力。
五、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我國內需潛力大,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民生導向,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
推動消費回升。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養老、托幼服務。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要多措并舉擴消費,適應群眾多元化需求。
擴大有效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提高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主要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發展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1000億元。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平等參與。要優選項目,不留后遺癥,讓投資持續發揮效益。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完善便民設施,讓城市更宜業宜居。
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發展海洋經濟。
實施好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支持保就業、保民生、保運轉,促進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
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污。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加強污水、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加快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為。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
六、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
落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舉措,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大剩余貧困縣和貧困村攻堅力度,對外出務工勞動力,要在就業地穩崗就業。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發展。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強化兜底保障。搞好脫貧攻堅普查。接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
著力抓好農業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提高復種指數,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增加產糧大縣獎勵,大力防治重大病蟲害。懲處違法違規侵占耕地行為,新建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深化農村改革。恢復生豬生產。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14億中國人的飯碗,我們有能力也務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支持農民就近就業創業,擴大以工代賑規模,讓返鄉農民工能打工、有收入。扶持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加強農戶社會化服務。增加專項債券投入,支持現代農業設施、飲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七、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