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作為我國海岸線最長的省份,在今年4月批準的《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中總共規劃了23個海上風電場,總裝機6685萬千瓦。如此龐大的規模,足足是目前全球海上風電裝機總容量的3倍以上。
在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國內海上風電行業迎來了最美的春天。可再仔細想想,若是把核準時間按5月前后(下圖藍色部分)和11月前后(下圖黃色部分)劃分,這其中好像有什么天大的秘密。(背景:5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風電項目競爭配置指導方案”,11月13日廣東省能源局發布《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試行)
從上圖可直觀地看到,廣東僅12月就核準了近2700萬的裝機容量,這趁政策關門之前又擠進門里的裝機容量甚至都超過了三峽大壩的總裝機!
在廣東省海上風電競爭性配置執行辦法細則正式頒布之后,如此密集的核準項目無非指向一個赤裸裸的目標——
八毛五,不競標!
八毛五,不競標!
八毛五,不競標!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們把為了搶八毛五電價而擠在今年進行的核準統稱為“八毛五核準”。
讓我們仔細看看上圖2018年內核準的這3000萬千瓦裝機海上風電項目的建設限期。假設所有項目均在建設限期的最后一年完成并網投產,那將會在2022、2023和2025年帶來投產并網潮,尤其是2025年的1370萬千瓦的投產容量。若開發的項目開發建設更為激進,那這一波“搶灘登陸”將會來得更早更迅猛。這不但對電網接入提出了極大的要求和挑戰,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的壓力也將瞬間加大。
另外,這3000萬千瓦裝機海上風電項目的開發時序最晚已安排至2026年。歐洲海上風電發展的經驗表明,隨著產業的不斷成熟,開工越晚的項目其投資成本越低,那么一般來講,開發商更愿意壓著最后的并網時間去開工建設。
假設工程建設時間為3年,則2023年開工的項目仍舊享受0.85元/kWh的固定電價,對于投資者來講,可算是在廣東拿了個大紅包,只是不知道發紅包的是不是心甘情愿當冤大頭呢?
近三年,廣東省已核準(包含已開工和已建成)項目的裝機容量情況,其中2018年海上風電增長可謂是“超新星爆發”。
圖1 近3年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核準裝機容量 單位:萬kW
在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國內海上風電行業迎來了最美的春天。可再仔細想想,若是把核準時間按5月前后(下圖藍色部分)和11月前后(下圖黃色部分)劃分,這其中好像有什么天大的秘密。(背景:5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風電項目競爭配置指導方案”,11月13日廣東省能源局發布《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試行)
圖2 2018年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核準裝機容量分解單位:萬kW
從上圖可直觀地看到,廣東僅12月就核準了近2700萬的裝機容量,這趁政策關門之前又擠進門里的裝機容量甚至都超過了三峽大壩的總裝機!
在廣東省海上風電競爭性配置執行辦法細則正式頒布之后,如此密集的核準項目無非指向一個赤裸裸的目標——
八毛五,不競標!
八毛五,不競標!
八毛五,不競標!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們把為了搶八毛五電價而擠在今年進行的核準統稱為“八毛五核準”。
圖3 2018年核準的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投產年分布及當年累計投產容量 單位:萬kW
讓我們仔細看看上圖2018年內核準的這3000萬千瓦裝機海上風電項目的建設限期。假設所有項目均在建設限期的最后一年完成并網投產,那將會在2022、2023和2025年帶來投產并網潮,尤其是2025年的1370萬千瓦的投產容量。若開發的項目開發建設更為激進,那這一波“搶灘登陸”將會來得更早更迅猛。這不但對電網接入提出了極大的要求和挑戰,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的壓力也將瞬間加大。
圖4 2018年核準的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投產年補貼增量及補貼總額 單位:億元
再來看看補貼情況,若所有風場按年等效利用小時數2700h估算,這3000萬新增并網裝機帶來的年發電量為810億kWh。按目前廣東省脫硫標桿煤電價0.453元/kWh計算,每度電的補貼為0.397元/kWh:2023年補貼增量約58億元,年補貼總額將達153億元;2025年補貼增量約147億元,年補貼總額將達317億元;2020至2026年期間,將累計支出約1126億元的補貼。另外,這3000萬千瓦裝機海上風電項目的開發時序最晚已安排至2026年。歐洲海上風電發展的經驗表明,隨著產業的不斷成熟,開工越晚的項目其投資成本越低,那么一般來講,開發商更愿意壓著最后的并網時間去開工建設。
假設工程建設時間為3年,則2023年開工的項目仍舊享受0.85元/kWh的固定電價,對于投資者來講,可算是在廣東拿了個大紅包,只是不知道發紅包的是不是心甘情愿當冤大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