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6日,以“協同發展,推動能源革命”為主題的第一屆“中國·張家口氫能與可再生能源論壇”在河北張家口舉行。
記者乘坐一輛采用氫燃料電池驅動的客車,從北京出發,歷時3個小時到達張家口,全程210公里,海拔升高超過1500米。客車搭載了31名乘客,行駛過程中車體運行狀況優秀,爬坡動力充沛,車內噪音極低,高速乘坐十分舒適。
氫燃料電池汽車投入使用,是張家口加速建設地區氫能綜合利用產業體系的具體體現。氫燃料電池汽車被視為未來能源替代、節能減排理想的新能源汽車。作為京津冀氫能產業集群的重要節點城市,張家口發展這一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借助被確定為全國第一個再生能源示范區和“2022年冬奧會”舉辦的東風,張家口全面布局氫能產業,打造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氫、氫燃料電池生產、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于一體的全國首個全產業鏈氫能源生產應用基地。
張家口擁有4000萬千瓦以上風能和3000萬千瓦以上太陽能資源儲量,具備大規模開發應用可再生能源的良好條件。截至目前,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1203萬千瓦,到2020年將達2000萬千瓦,年發電400億千瓦時以上。
該市大力發展風電制氫產業,實施了沽源風電制氫、海珀爾清潔產業示范園等一批項目,加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廠建設,并構建區縣鎮全覆蓋的加氫站網絡體系。海珀爾制氫廠二期完工后,年產氫量可達6000噸,能滿足2000臺燃料電池大巴用氫需求。到2022年,全市將形成16個區縣加氫網絡全覆蓋。
早在2016年,張家口市政府就與億華通達成氫能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建設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總投資10億元,全部完工后年產能將達1萬臺。目前,億華通一期年產2000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已經投產,二期正在建設。值得一提的是,億華通第三代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可以實現零下30攝氏度超低溫啟動,零下46攝氏度低溫存放,保證了該車能夠適應張家口冬季的寒冷天氣。
2018年,張家口市結合創建綠色公交都市,投入使用了74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數量居全國地級城市首位,明年還將新增170輛;1座加氫站已投入使用,每日可為50輛車提供加氫服務,明年計劃再新建5座。
據悉,到2020年張家口投入使用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物流車、出租車將達1800輛;同時,建成加氫站21座,實現每年制氫2萬噸、制造氫燃料電池發動機1萬套、生產氫燃料電池客車4500輛。初步形成從氫氣制備、儲運、加注到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和整車研發、生產、檢測的全產業鏈。不僅能夠滿足“綠色冬奧”的要求,同時也為我國氫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條可以借鑒的路徑。
記者乘坐一輛采用氫燃料電池驅動的客車,從北京出發,歷時3個小時到達張家口,全程210公里,海拔升高超過1500米。客車搭載了31名乘客,行駛過程中車體運行狀況優秀,爬坡動力充沛,車內噪音極低,高速乘坐十分舒適。
氫燃料電池汽車投入使用,是張家口加速建設地區氫能綜合利用產業體系的具體體現。氫燃料電池汽車被視為未來能源替代、節能減排理想的新能源汽車。作為京津冀氫能產業集群的重要節點城市,張家口發展這一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借助被確定為全國第一個再生能源示范區和“2022年冬奧會”舉辦的東風,張家口全面布局氫能產業,打造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氫、氫燃料電池生產、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于一體的全國首個全產業鏈氫能源生產應用基地。
張家口擁有4000萬千瓦以上風能和3000萬千瓦以上太陽能資源儲量,具備大規模開發應用可再生能源的良好條件。截至目前,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1203萬千瓦,到2020年將達2000萬千瓦,年發電400億千瓦時以上。
該市大力發展風電制氫產業,實施了沽源風電制氫、海珀爾清潔產業示范園等一批項目,加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廠建設,并構建區縣鎮全覆蓋的加氫站網絡體系。海珀爾制氫廠二期完工后,年產氫量可達6000噸,能滿足2000臺燃料電池大巴用氫需求。到2022年,全市將形成16個區縣加氫網絡全覆蓋。
早在2016年,張家口市政府就與億華通達成氫能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建設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總投資10億元,全部完工后年產能將達1萬臺。目前,億華通一期年產2000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已經投產,二期正在建設。值得一提的是,億華通第三代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可以實現零下30攝氏度超低溫啟動,零下46攝氏度低溫存放,保證了該車能夠適應張家口冬季的寒冷天氣。
2018年,張家口市結合創建綠色公交都市,投入使用了74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數量居全國地級城市首位,明年還將新增170輛;1座加氫站已投入使用,每日可為50輛車提供加氫服務,明年計劃再新建5座。
據悉,到2020年張家口投入使用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物流車、出租車將達1800輛;同時,建成加氫站21座,實現每年制氫2萬噸、制造氫燃料電池發動機1萬套、生產氫燃料電池客車4500輛。初步形成從氫氣制備、儲運、加注到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和整車研發、生產、檢測的全產業鏈。不僅能夠滿足“綠色冬奧”的要求,同時也為我國氫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條可以借鑒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