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風電招標單價有的低至0.2元—0.3元/千瓦時,較多年前0.8元/千瓦時降了一半還多。風電現在已經具備了與火電等傳統能源競爭的能力。”10月17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2018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開幕式上表示。
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全球風能理事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聯合主辦的2018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以“迎接平價新時代,拓展發展新空間”為主題,重點探討如何著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建立多元供應體系,從而實現從傳統能源到清潔無污染能源的自然轉型等。
風電平價上網是趨勢
“今年全國風電裝機突破2億千瓦的目標,應該是大概率事件。”秦海巖指出,在電價下降的大趨勢下,風電平價上網將是全行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今年1月至6月,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794萬千瓦,全國風電發電量19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7%,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143小時,同比增加159小時,1至6月全國棄風電量182億千瓦時,同比減少53億千瓦時。
“今年風電的發電量和貢獻量,相比于去年,肯定會有顯著的增加。”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時璟麗表示。
今年,“平價”成為風電行業的焦點。同時風電行業政策密集釋放。國家去年批準了13個風電平價上網的示范項目,但是從風電發展近況來看,平價上網還存在不少挑戰。
時璟麗指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2015年到2018年,四類資源區陸上風電的標桿電價降低了0.04元到0.11元,但這個數據對于風電平價上網目標的實現來說,僅僅完成了30%左右的任務量,接下來的任務量需要在“十三五”的后半段完成。
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預計,“十三五”后半段,陸上風電電價下降潛力可達到約10%—20%。
不過,從各個研究機構研究的結果來看,全國的大部分省市區,風電度電的補貼需求,基本可以控制在每度電不超過0.05元的水平,河北省甚至可以實現完全退出補貼,做到平價上網。但是在西部五省,由于當地常規能源電力價格比較低,風電補貼需要達到0.15元/千瓦時。
秦海巖則強調,“風電行業(補貼)該斷奶就要斷,一個行業不可能永遠靠補貼生存。一直靠補貼的行業永遠做不大,也走不遠。”
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認為,當前風電發展迎來新時期,面臨市場競爭、電價退坡、棄風限電、補貼拖欠、生態環保等諸多挑戰。過去30—50年,全球各國在風電技術創新、產業化過程中持續投入了巨大資源,這需要通過未來一段時間來轉換。“風電發展到一定階段,補貼逐步退出。從長遠看,這是好的驅動,但也要避免行業的惡性競爭。”
海上風電市場持續向好
目前,技術創新成為風電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各大制造商風機不斷推陳出新。在當天的展會中,遠景能源和金風科技分別發布了其下一代風機產品。其中,金風科技正式發布了最新開發的四款智能風機:GW168-8MW海上大容量機組、GW184-6.45MW海上大葉輪機組、GW168-6.45海上臺風適應性低風速機組和GW155-3.3MW陸上中低風速機組。值得注意的是,GW168-8MW海上智能風機是目前國產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機組,也是中國首臺6MW以上級別的海上機型。
金風科技市場與產品規劃總監孟慶順表示,該機型目前主要面向東南沿海及國際I類風區市場,設計風速10m/s。在目前集約用地用海的背景下,可以有效節省項目用海面積,提高海洋資源綜合利用的效能;減少機位個數,降低造價、施工和運維等多項成本。
武鋼表示,2018年煤電去產能400萬千瓦,風電由原來的“紅六省”變成“紅三省”,內蒙古、黑龍江、寧夏三省區的風電開發解禁;上海廟—山東特高壓投運,分散式風電啟動,海上風電進入加速發展期,釋放了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市場容量。
2018年上半年我國海上風電市場不斷成長,海上風電建設活動顯著提速,海上風電項目公開招標規模同比增長超過20%。隨著海上風電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以及大容量海上機組、基礎和海工等技術進步帶來建設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十三五”期間海上風電市場有望持續向好。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秘書長祁和生指出,除了常規風電外,分散式風電、海上風電等將為風電產業開拓新的發展空間。
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全球風能理事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聯合主辦的2018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以“迎接平價新時代,拓展發展新空間”為主題,重點探討如何著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建立多元供應體系,從而實現從傳統能源到清潔無污染能源的自然轉型等。
風電平價上網是趨勢
“今年全國風電裝機突破2億千瓦的目標,應該是大概率事件。”秦海巖指出,在電價下降的大趨勢下,風電平價上網將是全行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今年1月至6月,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794萬千瓦,全國風電發電量19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7%,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143小時,同比增加159小時,1至6月全國棄風電量182億千瓦時,同比減少53億千瓦時。
“今年風電的發電量和貢獻量,相比于去年,肯定會有顯著的增加。”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時璟麗表示。
今年,“平價”成為風電行業的焦點。同時風電行業政策密集釋放。國家去年批準了13個風電平價上網的示范項目,但是從風電發展近況來看,平價上網還存在不少挑戰。
時璟麗指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2015年到2018年,四類資源區陸上風電的標桿電價降低了0.04元到0.11元,但這個數據對于風電平價上網目標的實現來說,僅僅完成了30%左右的任務量,接下來的任務量需要在“十三五”的后半段完成。
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預計,“十三五”后半段,陸上風電電價下降潛力可達到約10%—20%。
不過,從各個研究機構研究的結果來看,全國的大部分省市區,風電度電的補貼需求,基本可以控制在每度電不超過0.05元的水平,河北省甚至可以實現完全退出補貼,做到平價上網。但是在西部五省,由于當地常規能源電力價格比較低,風電補貼需要達到0.15元/千瓦時。
秦海巖則強調,“風電行業(補貼)該斷奶就要斷,一個行業不可能永遠靠補貼生存。一直靠補貼的行業永遠做不大,也走不遠。”
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認為,當前風電發展迎來新時期,面臨市場競爭、電價退坡、棄風限電、補貼拖欠、生態環保等諸多挑戰。過去30—50年,全球各國在風電技術創新、產業化過程中持續投入了巨大資源,這需要通過未來一段時間來轉換。“風電發展到一定階段,補貼逐步退出。從長遠看,這是好的驅動,但也要避免行業的惡性競爭。”
海上風電市場持續向好
目前,技術創新成為風電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各大制造商風機不斷推陳出新。在當天的展會中,遠景能源和金風科技分別發布了其下一代風機產品。其中,金風科技正式發布了最新開發的四款智能風機:GW168-8MW海上大容量機組、GW184-6.45MW海上大葉輪機組、GW168-6.45海上臺風適應性低風速機組和GW155-3.3MW陸上中低風速機組。值得注意的是,GW168-8MW海上智能風機是目前國產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機組,也是中國首臺6MW以上級別的海上機型。
金風科技市場與產品規劃總監孟慶順表示,該機型目前主要面向東南沿海及國際I類風區市場,設計風速10m/s。在目前集約用地用海的背景下,可以有效節省項目用海面積,提高海洋資源綜合利用的效能;減少機位個數,降低造價、施工和運維等多項成本。
武鋼表示,2018年煤電去產能400萬千瓦,風電由原來的“紅六省”變成“紅三省”,內蒙古、黑龍江、寧夏三省區的風電開發解禁;上海廟—山東特高壓投運,分散式風電啟動,海上風電進入加速發展期,釋放了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市場容量。
2018年上半年我國海上風電市場不斷成長,海上風電建設活動顯著提速,海上風電項目公開招標規模同比增長超過20%。隨著海上風電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以及大容量海上機組、基礎和海工等技術進步帶來建設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十三五”期間海上風電市場有望持續向好。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秘書長祁和生指出,除了常規風電外,分散式風電、海上風電等將為風電產業開拓新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