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城鄉居民告別多年燃煤取暖的歷史,實現了以地源熱泵為主、“氣代煤”為輔的清潔能源供暖。
“北戴河是馳名中外的旅游度假勝地,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日前,北戴河區區長陳秋華告訴記者,從去年4月實施“藍天保衛戰”開始,北戴河區著力破解燃煤鍋爐產權單位多、涉及面廣等難題,全區203臺燃煤鍋爐全部拆除,地源熱泵和燃氣鍋爐集中供暖面積分別達到399萬平方米、78萬平方米,19945戶農村居民完成了“氣代煤”改造,用上了清潔方便的燃氣取暖。
由于歷史原因,北戴河城區477萬平方米集中供暖面積過去主要依靠小型燃煤鍋爐保障。實現清潔供暖,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最經濟可靠,但區內沒有熱電廠,“遠水不解近渴”,等不起;全部采用“氣代煤”供暖,區財政每年需補貼1億元左右,壓力太大;地源熱泵技術主要使用地熱作為能源,零排放、零污染、政府零投入,但整個城區數百萬平方米供暖面積采用地源熱泵,全國尚無先例。
“經過實地考察、先行試點、專家論證,我們算清了環境和經濟兩筆賬,最后決定同步推進地源熱泵集中供暖和‘氣代煤’工程。”陳秋華說,從去年開始,全區改造地源熱泵集中供熱站36個,改造燃氣鍋爐集中供熱站6個,打地源井16300眼,完成管路施工300余萬延長米。
從傳統燃煤“高溫散熱”到地源熱泵“恒溫常供”,供暖方式的改變對供熱管網、保溫性能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旅游旺季結束后,北戴河區正式啟動了熱力管網優化改造工程,目前已改造管道長度46026.22延長米。同時,針對2000年以前建成的居住小區,啟動了老舊小區外墻保溫工程,并按照每平方米100元的補貼標準,引導老舊小區居民將老舊窗戶更換為斷橋鋁雙層窗戶,提升房屋保溫效果。
在農村,北戴河區積極實施“氣代煤”工程,繼去年改造完成8093戶并通過省市驗收后,今年列入計劃的11852戶也已按時間節點完成改造任務。為確保氣源,該區積極協調燃氣企業,簽訂保證氣源承諾書,制定燃氣供應應急預案。同時,制定了農村“氣代煤”運營補貼方案,日前燃氣補貼已落實到位。
生態環境部國控監測點位公布數據顯示:北戴河區今年1-10月PM2.5平均濃度比去年同期下降30%。
“北戴河是馳名中外的旅游度假勝地,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日前,北戴河區區長陳秋華告訴記者,從去年4月實施“藍天保衛戰”開始,北戴河區著力破解燃煤鍋爐產權單位多、涉及面廣等難題,全區203臺燃煤鍋爐全部拆除,地源熱泵和燃氣鍋爐集中供暖面積分別達到399萬平方米、78萬平方米,19945戶農村居民完成了“氣代煤”改造,用上了清潔方便的燃氣取暖。
由于歷史原因,北戴河城區477萬平方米集中供暖面積過去主要依靠小型燃煤鍋爐保障。實現清潔供暖,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最經濟可靠,但區內沒有熱電廠,“遠水不解近渴”,等不起;全部采用“氣代煤”供暖,區財政每年需補貼1億元左右,壓力太大;地源熱泵技術主要使用地熱作為能源,零排放、零污染、政府零投入,但整個城區數百萬平方米供暖面積采用地源熱泵,全國尚無先例。
“經過實地考察、先行試點、專家論證,我們算清了環境和經濟兩筆賬,最后決定同步推進地源熱泵集中供暖和‘氣代煤’工程。”陳秋華說,從去年開始,全區改造地源熱泵集中供熱站36個,改造燃氣鍋爐集中供熱站6個,打地源井16300眼,完成管路施工300余萬延長米。
從傳統燃煤“高溫散熱”到地源熱泵“恒溫常供”,供暖方式的改變對供熱管網、保溫性能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旅游旺季結束后,北戴河區正式啟動了熱力管網優化改造工程,目前已改造管道長度46026.22延長米。同時,針對2000年以前建成的居住小區,啟動了老舊小區外墻保溫工程,并按照每平方米100元的補貼標準,引導老舊小區居民將老舊窗戶更換為斷橋鋁雙層窗戶,提升房屋保溫效果。
在農村,北戴河區積極實施“氣代煤”工程,繼去年改造完成8093戶并通過省市驗收后,今年列入計劃的11852戶也已按時間節點完成改造任務。為確保氣源,該區積極協調燃氣企業,簽訂保證氣源承諾書,制定燃氣供應應急預案。同時,制定了農村“氣代煤”運營補貼方案,日前燃氣補貼已落實到位。
生態環境部國控監測點位公布數據顯示:北戴河區今年1-10月PM2.5平均濃度比去年同期下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