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市場前景,在業內看來,是一場在可預見的時間內都不會衰竭的大買賣。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稱,2009年世界各國對新能源的投資超過1620億美元,其中,中國以364億美元位居榜首。美國商務部預測,202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將達到1000億美元。
國外的預測似乎還顯保守。根據中國正在制訂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在2011-2020年的規劃期內,累計投資將達5萬億元人民幣。為了實現非石化能源2020年達到15%的目標,核電規模要至少達到7500萬千瓦以上,水電裝機規模則要達到3.8億千瓦以上,其他生物質能的利用規模應達到2.4億噸標準煤以上。在比例上,在15%的非化石能源中,水電占9-10個百分點,核電占2-3個百分點,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占2個百分點以上。
新能源產業的宏觀前景,吸引了國內外很多資金涌入。既有VC、PE等投資基金,又有企業投資,還有大量的政府投資,如果算上政府的各項財稅政策優惠,國內對新能源產業的投入正在高速增加。實際上,圍繞太陽能和風能,前幾年國內已經歷過一輪新能源大投資,目前,在新能源領域,國內已有十幾家企業在境外上市。
不過,國內新能源產業的鏈條并沒有完全打通,無論是投資還是配套政策,都存在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導致新能源產業出現了“堰塞湖”問題。所謂“堰塞湖”,是指國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過多集中于上游領域,在資本推動下,上游產業環節迅速放大,造成產能過剩,而下游的應用和消費環節嚴重不暢,阻礙了整個產業的發展。
在太陽能光伏領域,中國迅速發展出了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制造能力。2009年上半年,國內多晶硅項目已建、在建或擬建的超過50個,投資規模超過1300億元,全部產能超過23萬噸。里昂證券曾估計,2009年太陽能市場最多能吸收70億瓦的組件,但在供給方面,即使不計新增產能,已有產能供給就超過90億瓦。由于光伏電池的應用端主要依賴境外,近兩年國外市場的萎縮立刻加劇了國內的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再加上高耗能、高污染的特點,使得多晶硅生產環節屢次被擺上“砧板”,面臨政策限制的風險。目前看來,中國的光伏領域已經基本走上了“中國制造”的模式――中國廉價制造高能耗基礎產品,再出口到國外市場進行高附加值的應用。
風力發電領域也出現了“堰塞湖”狀況。在國家大規模開發風電的政策驅動之下,先是民營資本大舉發展,緊接著五大國有發電集團也進入了這個領域。在風電設備制造領域,國內風電整機制造企業目前已累計超過70家。與光伏領域不同的是,風電設備的利用在國內市場。由于國內對風電實行補貼,而且對風電發展實行配額制,引發了國內各大電力巨頭在西北內地的“跑馬圈地”和在東部的“跑馬圈海”――搶占優質風場,華能、大唐、國電、華電、中電投、中廣核等電力巨頭都投身其中。
然而,目前風電領域的競爭只是在比裝機容量,并未充分考慮風電的利用問題,在風電上網、風電定價、風電補貼政策等方面都嚴重脫節。如果終端需求無法拉動,風電在上中游的投資就是沒有效率的。值得重視的是,現在大量國有企業在配額政策的壓力下,紛紛轉向新能源領域,由于它們沒有指望靠新能源賺錢,也不用擔心成本,因此在新能源利用的市場招標中,扮演著“不計成本的破壞者”的角色,這對需要政策扶持的新能源市場的培育,是個極大的打擊。
整體來看,中國的新能源投資勢頭很猛,政策扶持力度也不小,但由于產業鏈沒有打通,尤其是沒有解決終端應用的問題,致使相關投資出現嚴重的擁塞,成為產業領域的“堰塞湖”,這使得整個行業面臨的風險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