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溫天氣等多重利好因素驅動下,我國空調行業今年再迎豐收年。據悉,這已經是空調行業連續第3個冷年保持銷售增長勢頭。
據國家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冷年國內空調市場銷售在2017冷年(空調行業術語,從前一年9月份到當年的8月份為一個冷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速,國內市場空調零售規模為6553萬臺。
空調
然而,縱然有高溫天氣的“庇護”,空調行業想要行穩致遠,還需務實篤行,依靠創新驅動,深化結構調整,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市場頗為火熱
8月22日,“2018—2019中國空調行業高峰論壇”傳出消息,2018冷年,國內市場空調整體銷售規模為8153萬臺。其中,空調零售規模為6553萬臺,同比增長16.56%。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高溫天氣來得早、高溫范圍面積大、平均氣溫數值高、極端高溫破極值、高溫天數多,種種原因使得國內空調市場頗為火熱。就連向來以涼爽著稱、空調滲透率偏低的東北地區今年也沒逃過高溫天氣的侵襲,空調市場異常火暴。
對此,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兩個冷凍年度,空調行業持續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飯”,連續兩年大面積超高溫天氣的出現,幫了企業大忙。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對此也表示贊同,他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空調市場的增長,和持續的高溫天氣有很大關系。
“但是,靠天吃飯而不是靠企業技術和產品進步,這種增長不具有可持續性。”劉步塵坦言。
除了天氣的原因,空調企業自身在產品創新、商業模式變革方面的進步,如豐富產品功能、提升產品性能,渠道扁平化、線上線下融合等,也對市場增長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資深產業專家蔡瑩指出,在空調業增長的主旋律中,今年市場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小音符”,包括四級市場表現強勁,產品結構調整深化,行業創新度提升等,這些因素對于行業成長的貢獻十分明顯。
另外,有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居民每百戶空調擁有量為96.1臺,比上年增長5.8%。
也就是說,空調具備“一戶多臺”的屬性,每家每戶空調保有量可能在兩三臺以上甚至更多。
有業內人士指出,就長期而言,空調是國內白電唯一保有量仍具大幅提升空間的品種。
品牌競爭激烈
空調市場的火熱,各大品牌商家早已看在眼里,紛紛出手,爭相搶食這塊“大蛋糕”。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參與行業競爭的空調品牌已超過200個。
劉步塵認為,大量品牌涌入空調行業說明兩個問題,第一,行業發展仍然不夠成熟,弱勢品牌仍有存在機會;第二,這個行業可能存在利潤偏高現象,需要回歸合理利潤。
“大量的品牌涌入市場對整個空調行業應該不會有太多的影響,但是對三四五線品牌會有影響,因為頭部企業依然是保持高速增長,并且也呈壟斷趨勢。在空調行業中,美的、海爾、志高、奧克斯等頭部企業依然占據著絕對壟斷趨勢,特別是美的和海爾。但是對于三四五線品牌來說,大量品牌進入市場就會掠奪他們原本的市場。”洪仕斌指出。
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重點城市市場品牌集中度呈高位集中態勢,TOP3品牌市場占有率由2017冷年的74.22%提升6個百分點至80.44%。
蔡瑩分析,重點城市品牌集中度高位集中說明相關品牌市場控制能力明顯提高,可能帶來的影響是市場門檻的提高。
對于二線品牌來說,部分品牌體量超過千萬臺,主要因素歸結于線上銷售增速提升、在三四線城市渠道下沉力度加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種種利好因素使得很多三四五線空調品牌也一舉跨過百萬臺體量門檻。百萬臺以下的空調品牌更是扎堆活躍于市場中,從幾萬臺到數十萬臺,他們“身份”各異,包括黑電品牌做空調的,有代理商自己操盤的品牌,也有短期行為下而隨意注冊的品牌,亦有扎堆的假冒品牌叢生。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品牌絕大多數沒有自建工廠,也沒有完善的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平臺,更沒有成熟而獨立的品牌推廣和營銷體系,售后服務能力基本為零,這些品牌絕大多數以貼牌方式進入市場,牟利才是他們的目的。
質量才是王道
縱然持續的高溫天氣使得空調行業異常火暴,但隨著市場門檻的逐步提高,那些違背市場原則的假冒偽劣產品最終還是會被行業淘汰。
洪仕斌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頭部企業不管是在資金流還是品牌、研發實力方面都依然能保持它的投入度,依然緊緊抓住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而三四五線品牌可能就會比較難,因為過多的企業進入,就會占據他們的市場份額,他們依然要在幾個方面下功夫,要加大研發力度,加大品牌推廣。可能這就是三四五線品牌與一些雜牌空調企業的區別之處。
另外,空調高庫存一直是行業內不可避免的話題。
有來自產業在線的數據顯示,7月份家用空調內銷出貨同比下滑,出現拐點結束連漲,終端零售更是下滑超過30%,直接導致行業庫存壓力激增。
揚子空調副總裁方釗曾表示,2017冷年空調行業庫存為3000萬臺,2018年增長至4800萬臺,預計到了2019冷年將達到5800萬臺。
空調行業“大蛋糕”好吃,但競爭也同樣很大。新冷年,空調行業的競爭還會繼續加劇。
業內人士表示,面對復雜的形勢,空調企業需保持頭腦冷靜,強化風險防范意識,緊盯市場變化,做到以銷定產。同時,要苦練內功,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按照專家的預測,新冷年,空調業品牌競爭更趨激烈,空調產品結構會進一步調整,中高端比例保持上升態勢。
的確,企業唯有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產品研發和售后服務上多下功夫,產品質量過關才能在行業內穩步發展。
最后,劉步塵預測,2019年空調行業可能會出現兩大特點:第一,高庫存死灰復燃,然后為出貨大打價格戰;第二,高增長可能會戛然而止,對空調單一產業依賴程度高的企業,明年可能面臨營收持續增長的困難。
據國家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冷年國內空調市場銷售在2017冷年(空調行業術語,從前一年9月份到當年的8月份為一個冷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速,國內市場空調零售規模為6553萬臺。
空調
然而,縱然有高溫天氣的“庇護”,空調行業想要行穩致遠,還需務實篤行,依靠創新驅動,深化結構調整,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市場頗為火熱
8月22日,“2018—2019中國空調行業高峰論壇”傳出消息,2018冷年,國內市場空調整體銷售規模為8153萬臺。其中,空調零售規模為6553萬臺,同比增長16.56%。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高溫天氣來得早、高溫范圍面積大、平均氣溫數值高、極端高溫破極值、高溫天數多,種種原因使得國內空調市場頗為火熱。就連向來以涼爽著稱、空調滲透率偏低的東北地區今年也沒逃過高溫天氣的侵襲,空調市場異常火暴。
對此,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兩個冷凍年度,空調行業持續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飯”,連續兩年大面積超高溫天氣的出現,幫了企業大忙。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對此也表示贊同,他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空調市場的增長,和持續的高溫天氣有很大關系。
“但是,靠天吃飯而不是靠企業技術和產品進步,這種增長不具有可持續性。”劉步塵坦言。
除了天氣的原因,空調企業自身在產品創新、商業模式變革方面的進步,如豐富產品功能、提升產品性能,渠道扁平化、線上線下融合等,也對市場增長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資深產業專家蔡瑩指出,在空調業增長的主旋律中,今年市場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小音符”,包括四級市場表現強勁,產品結構調整深化,行業創新度提升等,這些因素對于行業成長的貢獻十分明顯。
另外,有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居民每百戶空調擁有量為96.1臺,比上年增長5.8%。
也就是說,空調具備“一戶多臺”的屬性,每家每戶空調保有量可能在兩三臺以上甚至更多。
有業內人士指出,就長期而言,空調是國內白電唯一保有量仍具大幅提升空間的品種。
品牌競爭激烈
空調市場的火熱,各大品牌商家早已看在眼里,紛紛出手,爭相搶食這塊“大蛋糕”。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參與行業競爭的空調品牌已超過200個。
劉步塵認為,大量品牌涌入空調行業說明兩個問題,第一,行業發展仍然不夠成熟,弱勢品牌仍有存在機會;第二,這個行業可能存在利潤偏高現象,需要回歸合理利潤。
“大量的品牌涌入市場對整個空調行業應該不會有太多的影響,但是對三四五線品牌會有影響,因為頭部企業依然是保持高速增長,并且也呈壟斷趨勢。在空調行業中,美的、海爾、志高、奧克斯等頭部企業依然占據著絕對壟斷趨勢,特別是美的和海爾。但是對于三四五線品牌來說,大量品牌進入市場就會掠奪他們原本的市場。”洪仕斌指出。
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重點城市市場品牌集中度呈高位集中態勢,TOP3品牌市場占有率由2017冷年的74.22%提升6個百分點至80.44%。
蔡瑩分析,重點城市品牌集中度高位集中說明相關品牌市場控制能力明顯提高,可能帶來的影響是市場門檻的提高。
對于二線品牌來說,部分品牌體量超過千萬臺,主要因素歸結于線上銷售增速提升、在三四線城市渠道下沉力度加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種種利好因素使得很多三四五線空調品牌也一舉跨過百萬臺體量門檻。百萬臺以下的空調品牌更是扎堆活躍于市場中,從幾萬臺到數十萬臺,他們“身份”各異,包括黑電品牌做空調的,有代理商自己操盤的品牌,也有短期行為下而隨意注冊的品牌,亦有扎堆的假冒品牌叢生。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品牌絕大多數沒有自建工廠,也沒有完善的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平臺,更沒有成熟而獨立的品牌推廣和營銷體系,售后服務能力基本為零,這些品牌絕大多數以貼牌方式進入市場,牟利才是他們的目的。
質量才是王道
縱然持續的高溫天氣使得空調行業異常火暴,但隨著市場門檻的逐步提高,那些違背市場原則的假冒偽劣產品最終還是會被行業淘汰。
洪仕斌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頭部企業不管是在資金流還是品牌、研發實力方面都依然能保持它的投入度,依然緊緊抓住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而三四五線品牌可能就會比較難,因為過多的企業進入,就會占據他們的市場份額,他們依然要在幾個方面下功夫,要加大研發力度,加大品牌推廣。可能這就是三四五線品牌與一些雜牌空調企業的區別之處。
另外,空調高庫存一直是行業內不可避免的話題。
有來自產業在線的數據顯示,7月份家用空調內銷出貨同比下滑,出現拐點結束連漲,終端零售更是下滑超過30%,直接導致行業庫存壓力激增。
揚子空調副總裁方釗曾表示,2017冷年空調行業庫存為3000萬臺,2018年增長至4800萬臺,預計到了2019冷年將達到5800萬臺。
空調行業“大蛋糕”好吃,但競爭也同樣很大。新冷年,空調行業的競爭還會繼續加劇。
業內人士表示,面對復雜的形勢,空調企業需保持頭腦冷靜,強化風險防范意識,緊盯市場變化,做到以銷定產。同時,要苦練內功,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按照專家的預測,新冷年,空調業品牌競爭更趨激烈,空調產品結構會進一步調整,中高端比例保持上升態勢。
的確,企業唯有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產品研發和售后服務上多下功夫,產品質量過關才能在行業內穩步發展。
最后,劉步塵預測,2019年空調行業可能會出現兩大特點:第一,高庫存死灰復燃,然后為出貨大打價格戰;第二,高增長可能會戛然而止,對空調單一產業依賴程度高的企業,明年可能面臨營收持續增長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