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國家能源局獲悉,我國煤電清潔高效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十三五”總量目標任務提前兩年完成,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與此同時,2018年,我國包括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顯著提升,棄水、棄風、棄光狀況明顯緩解。中國能源清潔化正在“加速度”。
經過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2014年以來,我國煤電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年排放量大幅下降,供電標煤耗也呈現明顯下降趨勢,煤電逐步成為提供安全、清潔、高效、可靠電量和靈活調節能力的基礎性電源,有力推動了能源清潔發展,為大氣污染防治做出了重要貢獻。
煤電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億千瓦
為推動我國煤炭清潔利用,實現煤電行業高效清潔發展,2014年以來,我國大力實施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程。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我國煤電機組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億千瓦以上,提前超額完成5.8億千瓦的總量改造目標,加上新建的超低排放煤電機組,我國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煤電機組已達7.5億千瓦以上;節能改造累計已完成6.5億千瓦,其中“十三五”期間完成改造3.5億千瓦,提前超額完成3.4億千瓦改造目標。
“煤電是保障我國電力供應的主力電源,同時也是煤炭清潔高效的利用方式。”國家能源局電力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煤電行業主動轉變發展方式,通過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進一步提升了高效清潔發展水平。
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三季度末,我國煤電機組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億千瓦以上,加上新建的超低排放煤電機組,我國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煤電機組已達7.5億千瓦以上,占全部煤電機組75%以上;節能改造累計已完成6.5億千瓦,占全部煤電機組65%以上。
2014年以來,我國主要發電企業主動根據行動計劃和工作方案明確的東、中、西部地區完成時間要求,制定相關機組具體改造計劃。按照“一廠一策”的原則,研究制定改造技術方案,并研發出先進除塵技術、高效脫硫脫硝技術,研制出超低排放污染物的監測裝置,并實現了產業化。
在節能改造方面,相關部門和企業積極制定節能降耗改造滾動計劃,開展能耗指標診斷及問題治理工作,通過管理提升、設備治理、運行優化等措施不斷提升機組經濟性能。推廣應用成熟技術,加強重點難點問題技術攻關,實施高效亞臨界機組改造、循環水余熱供熱改造等新技術。為調動煤電企業實施改造的積極性,國家制定了多項支持政策。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2012年至2017年,在全國煤電裝機增幅達30%的情況下,電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量下降幅度達86%、89%、85%。
“我們有著嚴格的排放標準,經過改造,燃煤電廠的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水平與燃氣電廠相接近。”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院長朱法華說。
專家表示,由于電力行業的機組污染物排放集中、易于管理、見效較快,便于通過電價等支持政策疏導,在煤電行業率先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大幅度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既為治理大氣污染做出貢獻,也為其他燃煤行業今后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探索路徑、積累經驗,有助于推動我國煤炭的清潔、高效、高質量發展。
棄水、棄風、棄光狀況明顯緩解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包括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顯著提升,棄水、棄風、棄光狀況明顯緩解。
據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介紹, 2018年,我國棄水電量約691億千瓦時,在來水好于前一年的情況下,全國平均水能利用率達到95%左右。
棄風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肅、內蒙古。2018年我國棄風電量277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42億千瓦時,棄風率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大部分棄風限電嚴重地區形勢好轉。
棄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肅。2018年全國棄光電量同比減少18億千瓦時,棄光率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實現棄光電量和棄光率“雙降”。
針對光伏發電建設規模迅速增長帶來的補貼缺口持續擴大、棄光限電嚴重等問題,2018年,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對光伏產業發展政策及時進行了優化調整,全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4426萬千瓦,僅次于2017年新增裝機,為歷史第二高。
截至2018年末,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28億千瓦,同比增長12%。可再生能源全年發電量1.8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1700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的清潔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顯。
讓能源清潔化“加速度”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煤炭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相當長時間不會改變。研究表明,煤炭大量分散、粗放使用,是導致大氣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煤電,既是保障我國電力供應的主力電源,又是煤炭清潔高效的利用方式。
記者從國家能源局了解到,我國將持續推進煤電行業超低排放和節能升級改造,加快打造高效清潔、可持續發展的煤電產業“升級版”:持續提高煤電機組能效水平、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督促各地和企業落實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目標任務,加大推進西部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力度;堅持技術、產業和發展模式創新,促進煤電提質增效,提升煤電的核心競爭力;持續提高煤電先進超低排放、節能技術和裝備的研發應用力度,提升設備的穩定性、可靠性和經濟性,進一步減少電廠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推動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到其他燃煤行業,促進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日前聯合印發的《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提出,2020年,確保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力爭達到95%左右),棄風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爭控制在5%左右);光伏發電利用率高于95%,棄光率低于5%;全國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國核電實現安全保障性消納。
為確保實現消納目標,行動計劃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優化電源布局,合理控制電源開發節奏;加快電力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調節功能;加強宏觀政策引導,形成有利于清潔能源消納的體制機制;深挖電源側調峰潛力,全面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完善電網基礎設施,充分發揮電網資源配置平臺作用等。
“2019年,我們將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建設,全面推行風電、光伏電站項目競爭配置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新機制,結合電力改革推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化交易等,全面促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李創軍說。
經過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2014年以來,我國煤電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年排放量大幅下降,供電標煤耗也呈現明顯下降趨勢,煤電逐步成為提供安全、清潔、高效、可靠電量和靈活調節能力的基礎性電源,有力推動了能源清潔發展,為大氣污染防治做出了重要貢獻。
煤電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億千瓦
為推動我國煤炭清潔利用,實現煤電行業高效清潔發展,2014年以來,我國大力實施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程。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我國煤電機組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億千瓦以上,提前超額完成5.8億千瓦的總量改造目標,加上新建的超低排放煤電機組,我國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煤電機組已達7.5億千瓦以上;節能改造累計已完成6.5億千瓦,其中“十三五”期間完成改造3.5億千瓦,提前超額完成3.4億千瓦改造目標。
“煤電是保障我國電力供應的主力電源,同時也是煤炭清潔高效的利用方式。”國家能源局電力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煤電行業主動轉變發展方式,通過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進一步提升了高效清潔發展水平。
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三季度末,我國煤電機組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億千瓦以上,加上新建的超低排放煤電機組,我國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煤電機組已達7.5億千瓦以上,占全部煤電機組75%以上;節能改造累計已完成6.5億千瓦,占全部煤電機組65%以上。
2014年以來,我國主要發電企業主動根據行動計劃和工作方案明確的東、中、西部地區完成時間要求,制定相關機組具體改造計劃。按照“一廠一策”的原則,研究制定改造技術方案,并研發出先進除塵技術、高效脫硫脫硝技術,研制出超低排放污染物的監測裝置,并實現了產業化。
在節能改造方面,相關部門和企業積極制定節能降耗改造滾動計劃,開展能耗指標診斷及問題治理工作,通過管理提升、設備治理、運行優化等措施不斷提升機組經濟性能。推廣應用成熟技術,加強重點難點問題技術攻關,實施高效亞臨界機組改造、循環水余熱供熱改造等新技術。為調動煤電企業實施改造的積極性,國家制定了多項支持政策。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2012年至2017年,在全國煤電裝機增幅達30%的情況下,電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量下降幅度達86%、89%、85%。
“我們有著嚴格的排放標準,經過改造,燃煤電廠的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水平與燃氣電廠相接近。”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院長朱法華說。
專家表示,由于電力行業的機組污染物排放集中、易于管理、見效較快,便于通過電價等支持政策疏導,在煤電行業率先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大幅度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既為治理大氣污染做出貢獻,也為其他燃煤行業今后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探索路徑、積累經驗,有助于推動我國煤炭的清潔、高效、高質量發展。
棄水、棄風、棄光狀況明顯緩解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包括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顯著提升,棄水、棄風、棄光狀況明顯緩解。
據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介紹, 2018年,我國棄水電量約691億千瓦時,在來水好于前一年的情況下,全國平均水能利用率達到95%左右。
棄風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肅、內蒙古。2018年我國棄風電量277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42億千瓦時,棄風率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大部分棄風限電嚴重地區形勢好轉。
棄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肅。2018年全國棄光電量同比減少18億千瓦時,棄光率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實現棄光電量和棄光率“雙降”。
針對光伏發電建設規模迅速增長帶來的補貼缺口持續擴大、棄光限電嚴重等問題,2018年,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對光伏產業發展政策及時進行了優化調整,全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4426萬千瓦,僅次于2017年新增裝機,為歷史第二高。
截至2018年末,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28億千瓦,同比增長12%。可再生能源全年發電量1.8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1700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的清潔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顯。
讓能源清潔化“加速度”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煤炭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相當長時間不會改變。研究表明,煤炭大量分散、粗放使用,是導致大氣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煤電,既是保障我國電力供應的主力電源,又是煤炭清潔高效的利用方式。
記者從國家能源局了解到,我國將持續推進煤電行業超低排放和節能升級改造,加快打造高效清潔、可持續發展的煤電產業“升級版”:持續提高煤電機組能效水平、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督促各地和企業落實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目標任務,加大推進西部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力度;堅持技術、產業和發展模式創新,促進煤電提質增效,提升煤電的核心競爭力;持續提高煤電先進超低排放、節能技術和裝備的研發應用力度,提升設備的穩定性、可靠性和經濟性,進一步減少電廠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推動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到其他燃煤行業,促進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日前聯合印發的《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提出,2020年,確保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力爭達到95%左右),棄風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爭控制在5%左右);光伏發電利用率高于95%,棄光率低于5%;全國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國核電實現安全保障性消納。
為確保實現消納目標,行動計劃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優化電源布局,合理控制電源開發節奏;加快電力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調節功能;加強宏觀政策引導,形成有利于清潔能源消納的體制機制;深挖電源側調峰潛力,全面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完善電網基礎設施,充分發揮電網資源配置平臺作用等。
“2019年,我們將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建設,全面推行風電、光伏電站項目競爭配置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新機制,結合電力改革推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化交易等,全面促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李創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