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中下旬,東北地區秋冬季節供暖期開始,燃煤污染物排放增加,加上秸稈焚燒難控以及不利氣象條件等影響,常常“霧霾蔽日”。然而,今年吉林省卻持續“藍天在線”,老百姓的藍天幸福感在這個初冬越來越強。
10月20日-11月30日,吉林全省優良級天數比例為99.2%,同比上升16.7%,全省無中度、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發生。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5%;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7%。
供暖42天,吉林省未出現重污染天氣。吉林為何能在供暖季收獲如此多的藍天?
“大氣污染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今年藍天持續‘在線’,是在氣象條件有利的基礎上,我省長期以來大氣污染治理的結果。”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處長李文輝說。
靶向治霾 合力攻堅
據環保和氣象專家分析,吉林省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一方面是由于氣象條件較利于污染物擴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近年來全省不斷探索大氣防治工作的方法和管理模式,加大防治力度,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的結果,確保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到位、收到實效。
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打好藍天保衛戰。據統計,從年初到現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專題研究生態環保工作的會議多達141次。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一再強調,要堅決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解決好工業、燃煤、汽車尾氣、秸稈露天焚燒等污染問題,促進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省政府印發《吉林省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突出抓好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大氣污染治理,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以長春市為例,全市打響大氣污染治理“九大攻堅戰”,在燃煤、秸稈、揚塵、工業、機動車污染治理等方面多措并舉,多個領域取得關鍵性進展。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吉林省長春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82天,其中優級105天,良級177天,優良率90.1%。長春市已提前實現《吉林省落實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中規定的“長春市2018年優良天數達到280天”的目標。
鐵腕治霾 對癥下藥
秸稈禁燒和燃煤治理是吉林省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更是難點。摸準了“污染”脈門,對癥下藥,才能讓天真正藍起來。
10月15日,雙遼市那木鄉雙城村和遼東街金良村的黨支部書記王二臣和王奎被免職,原因是其管轄的村域出現秸稈焚燒火點。
今年,針對秸稈禁燒,吉林省出臺了《吉林省2018年秋冬季秸稈禁燒工作方案》《吉林省秸稈禁燒區劃定及管控規范(試行)》《吉林省秸稈禁燒量化責任追究辦法》(以下簡稱《追究辦法》),確立了網格化監管、五級包保、秸稈離田、縣級檢查、市級巡查、省級督查、定期通報、預警約談、聯合執法、量化問責等10項禁燒工作機制,形成全鏈條管理。截至11月底,衛星遙感監測并核實秸稈焚燒火點23個,較去年同期的1046個大幅降低。
“《追究辦法》是我省針對秸稈禁燒問題的‘一記重拳’。這個辦法是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的,從報件到印發僅僅用了3天時間。”在參與文件制定出臺的過程中,李文輝感觸頗深,“層層審批一項沒落,特事特辦效率驚人。這就是我省治理秸稈焚燒的態度和決心。”
《追究辦法》正是針對吉林省秸稈禁燒工作長期以來的瓶頸制定的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吉林省還大力整治煤煙型污染。印發了《吉林省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規劃》及工作方案,分解落實總量控制目標,嚴格控制高耗煤項目建設。組織開展燃煤鍋爐達標整治專項行動,對全省1101臺20蒸噸以上非電燃煤鍋爐進行全面整治,截至11月底,已整治1068臺,完成率達到97%。深入推進燃煤小鍋爐淘汰,將淘汰范圍擴大至縣級城市建成區;退出煤炭產能215萬噸,取締兩家“地條鋼”企業,過剩產能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實現零受理。
科學治霾 全面出擊
抓好領域控制面。以“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為主要抓手,開展了“散亂污”企業排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以散煤清潔化利用為重點,進一步加強燃煤小鍋爐淘汰,加快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建立了煤炭質量長效管理機制,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強化柴油貨車污染管控,編制《吉林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確定了清潔柴油車(機)、清潔運輸和清潔油品等任務,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
監管考核守住線。出臺《吉林省秸稈禁燒量化責任追究辦法》,對追究責任的14種工作不力情形、五級情形“火點數量”和重污染天氣下火點數量追責情形,以及追責方式、追責程序做了具體規定;采用“禁燒區”和“限燒區”兩區管理模式,有效防范秸稈露天焚燒對環境空氣質量造成的影響。
精準施策突破點。為了加大對各地露天焚燒秸稈的管控力度,吉林省引進了先進的科技手段,利用衛星遙測技術對全省進行監控,確保“看得見,全覆蓋”;制定錯峰啟爐方案,合理調控供熱運行時間,采用隔時分批起爐方式,防止集中起爐造成大氣污染;實施重點行業錯峰生產,最大限度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為冬季燃煤供熱騰出容量;進一步明確了重污染天氣控制目標和黃色、橙色、紅色預警期大氣主要污染物減排比例要求,組織各地制定完善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和“一廠一策”應急響應方案,打通應急管控措施的最后一公里。
10月20日-11月30日,吉林全省優良級天數比例為99.2%,同比上升16.7%,全省無中度、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發生。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5%;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7%。
供暖42天,吉林省未出現重污染天氣。吉林為何能在供暖季收獲如此多的藍天?
“大氣污染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今年藍天持續‘在線’,是在氣象條件有利的基礎上,我省長期以來大氣污染治理的結果。”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處長李文輝說。
靶向治霾 合力攻堅
據環保和氣象專家分析,吉林省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一方面是由于氣象條件較利于污染物擴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近年來全省不斷探索大氣防治工作的方法和管理模式,加大防治力度,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的結果,確保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到位、收到實效。
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打好藍天保衛戰。據統計,從年初到現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專題研究生態環保工作的會議多達141次。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一再強調,要堅決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解決好工業、燃煤、汽車尾氣、秸稈露天焚燒等污染問題,促進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省政府印發《吉林省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突出抓好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大氣污染治理,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以長春市為例,全市打響大氣污染治理“九大攻堅戰”,在燃煤、秸稈、揚塵、工業、機動車污染治理等方面多措并舉,多個領域取得關鍵性進展。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吉林省長春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82天,其中優級105天,良級177天,優良率90.1%。長春市已提前實現《吉林省落實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中規定的“長春市2018年優良天數達到280天”的目標。
鐵腕治霾 對癥下藥
秸稈禁燒和燃煤治理是吉林省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更是難點。摸準了“污染”脈門,對癥下藥,才能讓天真正藍起來。
10月15日,雙遼市那木鄉雙城村和遼東街金良村的黨支部書記王二臣和王奎被免職,原因是其管轄的村域出現秸稈焚燒火點。
今年,針對秸稈禁燒,吉林省出臺了《吉林省2018年秋冬季秸稈禁燒工作方案》《吉林省秸稈禁燒區劃定及管控規范(試行)》《吉林省秸稈禁燒量化責任追究辦法》(以下簡稱《追究辦法》),確立了網格化監管、五級包保、秸稈離田、縣級檢查、市級巡查、省級督查、定期通報、預警約談、聯合執法、量化問責等10項禁燒工作機制,形成全鏈條管理。截至11月底,衛星遙感監測并核實秸稈焚燒火點23個,較去年同期的1046個大幅降低。
“《追究辦法》是我省針對秸稈禁燒問題的‘一記重拳’。這個辦法是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的,從報件到印發僅僅用了3天時間。”在參與文件制定出臺的過程中,李文輝感觸頗深,“層層審批一項沒落,特事特辦效率驚人。這就是我省治理秸稈焚燒的態度和決心。”
《追究辦法》正是針對吉林省秸稈禁燒工作長期以來的瓶頸制定的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吉林省還大力整治煤煙型污染。印發了《吉林省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規劃》及工作方案,分解落實總量控制目標,嚴格控制高耗煤項目建設。組織開展燃煤鍋爐達標整治專項行動,對全省1101臺20蒸噸以上非電燃煤鍋爐進行全面整治,截至11月底,已整治1068臺,完成率達到97%。深入推進燃煤小鍋爐淘汰,將淘汰范圍擴大至縣級城市建成區;退出煤炭產能215萬噸,取締兩家“地條鋼”企業,過剩產能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實現零受理。
科學治霾 全面出擊
抓好領域控制面。以“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為主要抓手,開展了“散亂污”企業排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以散煤清潔化利用為重點,進一步加強燃煤小鍋爐淘汰,加快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建立了煤炭質量長效管理機制,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強化柴油貨車污染管控,編制《吉林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確定了清潔柴油車(機)、清潔運輸和清潔油品等任務,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
監管考核守住線。出臺《吉林省秸稈禁燒量化責任追究辦法》,對追究責任的14種工作不力情形、五級情形“火點數量”和重污染天氣下火點數量追責情形,以及追責方式、追責程序做了具體規定;采用“禁燒區”和“限燒區”兩區管理模式,有效防范秸稈露天焚燒對環境空氣質量造成的影響。
精準施策突破點。為了加大對各地露天焚燒秸稈的管控力度,吉林省引進了先進的科技手段,利用衛星遙測技術對全省進行監控,確保“看得見,全覆蓋”;制定錯峰啟爐方案,合理調控供熱運行時間,采用隔時分批起爐方式,防止集中起爐造成大氣污染;實施重點行業錯峰生產,最大限度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為冬季燃煤供熱騰出容量;進一步明確了重污染天氣控制目標和黃色、橙色、紅色預警期大氣主要污染物減排比例要求,組織各地制定完善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和“一廠一策”應急響應方案,打通應急管控措施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