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華北、西北、華東等地區遭遇了新一輪重污染天氣。由此,社會上就出現了質疑的聲音,懷疑現在環境監管是否有所放松。這種質疑其實反映出人們對藍天白云、新鮮空氣的向往,必須理性對待,正確引導。
筆者認為,這次大范圍重污染天氣的來襲,給我們以下幾點思考。
思考一,大氣污染治理成效不容否定。這兩年人們在朋友圈里曬的藍天白云多了,大氣環境質量監測數據也顯示空氣質量變好了。這說明近幾年來大氣污染治理措施是正確的,必須堅持下去。
思考二,不能放松對不利氣象條件的預估。11月下旬以來,很多地區出現高濕度特征的大霧天氣,非常有利于大氣中氣態污染物向顆粒態轉化,加上出現靜穩和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的綜合影響,導致這次重污染天氣形成。這些氣象因素非人力所能左右,即使大氣污染物濃度大幅下降,但遇到不利氣象條件,重污染天氣仍然易發。
思考三,科學問題容不得急功近利。無論是大氣污染形成機理還是治理手段,需要科學家進一步攻關,正本清源,才能更加有效地對癥下藥。而且,幾十年積累的污染是不能在短期內徹底根治的,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積硅步以至千里。
思考四,大氣污染治理不能忽左忽右、忽緊忽松。既要遵循大氣污染治理規律,又要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環境污染歸根到底是不合理、不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導致的,要徹底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必須改變現有的不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需要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
筆者認為,這次大范圍重污染天氣的來襲,給我們以下幾點思考。
思考一,大氣污染治理成效不容否定。這兩年人們在朋友圈里曬的藍天白云多了,大氣環境質量監測數據也顯示空氣質量變好了。這說明近幾年來大氣污染治理措施是正確的,必須堅持下去。
思考二,不能放松對不利氣象條件的預估。11月下旬以來,很多地區出現高濕度特征的大霧天氣,非常有利于大氣中氣態污染物向顆粒態轉化,加上出現靜穩和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的綜合影響,導致這次重污染天氣形成。這些氣象因素非人力所能左右,即使大氣污染物濃度大幅下降,但遇到不利氣象條件,重污染天氣仍然易發。
思考三,科學問題容不得急功近利。無論是大氣污染形成機理還是治理手段,需要科學家進一步攻關,正本清源,才能更加有效地對癥下藥。而且,幾十年積累的污染是不能在短期內徹底根治的,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積硅步以至千里。
思考四,大氣污染治理不能忽左忽右、忽緊忽松。既要遵循大氣污染治理規律,又要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環境污染歸根到底是不合理、不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導致的,要徹底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必須改變現有的不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需要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