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臨港經濟崛起的主要載體,是沿海沿江區域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因此,以港興市是我國一些城市現代化發展的主導戰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港口發展迅速,在世界前10位貨物吞吐量大港和集裝箱大港中,中國港口占比已經超過半數,寧波舟山港是其中的佼佼者。2017年該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0.1億噸,成為全球首個貨物吞吐量超10億噸的大港,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2460.7萬標準箱,穩居全球第四。但是,隨著港口的快速建設發展及貨物貿易量的不斷增加,港口生產建設對海洋、陸域的環境影響問題日益凸顯,如水體質量、空氣質量、噪聲以及固體廢物污染等。其中,進出港和在港口停泊的船舶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是港口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根據生態環境部統計,2017年,我國境內船舶排放二氧化硫、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顆粒物合計達240多萬噸。
減少船舶污染排放,打造綠色港口已經成為港口行業的普遍共識。寧波舟山港在綠色港口建設中走在了全國港口的前列,在引導船舶靠港期間使用岸電來代替船用燃油發電方面,措施得力,普及面廣,成效顯著。但從全國范圍看,綠色港口建設參差不齊,有的還浮在表面。從環境治理和保護的艱巨性、緊迫性來看,我國綠色港口建設必須加大力度,真抓實干,腳踏實地。
要全面落實交通運輸部今年制定的《深入推進綠色港口建設行動方案(2018—2022年)》,從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高要求建設綠色港口,從港口發展理念、能源消費結構、循環利用資源、加強污染防治、生態景觀建設、創新運輸方式、提升管理能力等方面深入推進綠色港口建設。
要建立推進綠色港口建設的制度和機制。如寧波北侖區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和推行離任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經驗就值得在港口全行業推廣,可作為港口領導考評的重要指標。
要深化區域港口聯防聯治合作。同一腹地內,港口所在水域的貫通和流動性,決定了港口污染治理需要聯防聯治。綠色港口建設需要區域內港口攜手共治,從圍繞貨源激烈競爭轉變為更高層次的合作。如交通運輸部出臺《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實施方案》,長三角率先成立由上海組合港管委會辦公室牽頭的長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推進工作小組,制定出階段性實施方案,提出了嚴格的控制標準,取得積極成效。這種區域控制機制值得復制推廣。
要推進港城聯動治理。港口周邊往往集聚大量的臨水生產企業,公用港區碼頭的上下游往往有眾多其他單位的專用碼頭。這些單位和碼頭的環保質量對全港的環境治理影響巨大。建議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統籌下,建立港口污染聯動治理的有效機制。
要積極借鑒國外港口的成功經驗。美歐等西方發達國家在綠色港口建設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相比之下,中國綠色港口建設明顯滯后,尚處在起步階段。美國洛杉磯-長灘兩港聯合實施的“圣佩羅灣潔凈空氣行動計劃”、紐約-新澤西港的“潔凈空氣措施和港口空氣管理計劃”、荷蘭鹿特丹港的“里吉蒙地區空氣質量行動項目”、澳大利亞悉尼港的“綠色港口指南”等,都已推行多年,極大地改善了港口環境,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借鑒。
要將科技創新作為綠色港口建設的主要路徑。當前,船舶建造技術和船舶管理技術正以低碳、智能、互聯為導向,重點研發替代燃料和減排技術,這將從源頭上減少和防止船舶污染排放。又如洋山四期、青島前灣、廈門遠華等自動化無人集裝箱碼頭,實現電力驅動,解決了噪音大、排放超標、污染環境等問題。還有我國部分港口采用集裝箱輪胎吊RTG油改電、混合動力RTG、岸橋變頻改造技術,節能率分別達到50%、30%和20%以上。(茅伯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港口發展迅速,在世界前10位貨物吞吐量大港和集裝箱大港中,中國港口占比已經超過半數,寧波舟山港是其中的佼佼者。2017年該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0.1億噸,成為全球首個貨物吞吐量超10億噸的大港,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2460.7萬標準箱,穩居全球第四。但是,隨著港口的快速建設發展及貨物貿易量的不斷增加,港口生產建設對海洋、陸域的環境影響問題日益凸顯,如水體質量、空氣質量、噪聲以及固體廢物污染等。其中,進出港和在港口停泊的船舶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是港口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根據生態環境部統計,2017年,我國境內船舶排放二氧化硫、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顆粒物合計達240多萬噸。
減少船舶污染排放,打造綠色港口已經成為港口行業的普遍共識。寧波舟山港在綠色港口建設中走在了全國港口的前列,在引導船舶靠港期間使用岸電來代替船用燃油發電方面,措施得力,普及面廣,成效顯著。但從全國范圍看,綠色港口建設參差不齊,有的還浮在表面。從環境治理和保護的艱巨性、緊迫性來看,我國綠色港口建設必須加大力度,真抓實干,腳踏實地。
要全面落實交通運輸部今年制定的《深入推進綠色港口建設行動方案(2018—2022年)》,從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高要求建設綠色港口,從港口發展理念、能源消費結構、循環利用資源、加強污染防治、生態景觀建設、創新運輸方式、提升管理能力等方面深入推進綠色港口建設。
要建立推進綠色港口建設的制度和機制。如寧波北侖區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和推行離任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經驗就值得在港口全行業推廣,可作為港口領導考評的重要指標。
要深化區域港口聯防聯治合作。同一腹地內,港口所在水域的貫通和流動性,決定了港口污染治理需要聯防聯治。綠色港口建設需要區域內港口攜手共治,從圍繞貨源激烈競爭轉變為更高層次的合作。如交通運輸部出臺《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實施方案》,長三角率先成立由上海組合港管委會辦公室牽頭的長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推進工作小組,制定出階段性實施方案,提出了嚴格的控制標準,取得積極成效。這種區域控制機制值得復制推廣。
要推進港城聯動治理。港口周邊往往集聚大量的臨水生產企業,公用港區碼頭的上下游往往有眾多其他單位的專用碼頭。這些單位和碼頭的環保質量對全港的環境治理影響巨大。建議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統籌下,建立港口污染聯動治理的有效機制。
要積極借鑒國外港口的成功經驗。美歐等西方發達國家在綠色港口建設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相比之下,中國綠色港口建設明顯滯后,尚處在起步階段。美國洛杉磯-長灘兩港聯合實施的“圣佩羅灣潔凈空氣行動計劃”、紐約-新澤西港的“潔凈空氣措施和港口空氣管理計劃”、荷蘭鹿特丹港的“里吉蒙地區空氣質量行動項目”、澳大利亞悉尼港的“綠色港口指南”等,都已推行多年,極大地改善了港口環境,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借鑒。
要將科技創新作為綠色港口建設的主要路徑。當前,船舶建造技術和船舶管理技術正以低碳、智能、互聯為導向,重點研發替代燃料和減排技術,這將從源頭上減少和防止船舶污染排放。又如洋山四期、青島前灣、廈門遠華等自動化無人集裝箱碼頭,實現電力驅動,解決了噪音大、排放超標、污染環境等問題。還有我國部分港口采用集裝箱輪胎吊RTG油改電、混合動力RTG、岸橋變頻改造技術,節能率分別達到50%、30%和20%以上。(茅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