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態甘南,唱響牧區的綠色歡歌
甘南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成效顯著 本報記者郭薇攝
圖為尕海湖優美景色 本報記者郭薇攝
瑪曲首曲濕地、碌曲尕海濕地,湖水碧波蕩漾,泛起粼粼波光,像一塊塊散落在草原上的鏡子;
156.6萬公頃甘南天然林區,占甘肅省森林資源總面積的30%,是我國九大林區之一;
這里是黃河重要的水源補給區和長江重要支流的發源地;
這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青川三省結合部,中國版圖上一顆翠綠的天然寶石,古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和離內地最近的雪域高原,也是一個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寶地。
從2015年3月起,甘南州全面鋪開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打造“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區,用生動的實踐,驗證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目前,甘南生態環境城鄉綜合整治的經驗正在甘肅全省推廣踐行,實實在在地增進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
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
甘南州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州內的232.6萬公頃天然草場,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瑪曲首曲濕地、碌曲尕海濕地,是我國特有的高原泥炭沼澤型濕地,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生態功能最完善的濕地之一。甘南也承擔著以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為重點,構建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和以“兩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為重點,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雙重任務。
面對豐富的自然資源,甘南州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快構筑高原生態安全屏障,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各族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同時,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大力實施生態項目建設,加大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嚴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和自然資源利用上線。
通過落實甘南州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范區規劃和“兩江一水”區域綜合治理規劃,加快推進甘南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建設,促進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與修復,使全州生態環境整體面貌穩步提升。
在這一過程中,甘南州加大了“天保工程”實施力度,擴大退耕還林還草范圍,管護天然林643萬畝、公益林290萬畝,森林撫育5.7萬畝,每年義務植樹20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13.4%。全面落實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大力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輪牧,劃定禁牧區887萬畝、草畜平衡區2855萬畝,核減超載牲畜179萬個羊單位。
全力實施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項目,1.45萬戶游牧民實現定居,1350萬畝草原鼠害、135.4萬畝沙化草場和黑土灘、125平方公里小流域得到有效治理。2013年以來,全州累計落實生態轉移支付資金21億元,60%用于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通過不懈努力,全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開了從“摸清家底”到“有效管理”的新局面,開啟了從“點散監管”到“全面管控”的新征程,走上了從“不欠新賬”到“清償舊賬”的新階段。
確保整改到實處、見實效
2013年以來,甘南共投資3.07億元,實施污染防治項目253個,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額完成甘肅省下達的減排任務。2017年,合作市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排名甘肅全省第一,圓滿完成《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終期考核目標任務。
以水污染防治為例,積極推進建立河長制,嚴格執行水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銷號預警通報制度,深入推進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劃定11個縣級、112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全州10個地表水監測斷面和123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為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全力抓好重大決策部署與環境保護責任落實,甘南州緊扣責任落實、問題整改、追責問責三個重點環節,深入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和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改,確保改到實處、見到實效。近3年來,州委、州政府對工作落實不力的縣市、部門和企業及時進行約談提醒。
針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指出的有關問題,及時成立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雙組長的整改領導小組,制定印發《整改工作方案》和《措施清單》,并派出督導組和明察暗訪組,督促各級部門加快整改進度。截至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涉及甘南州的17個問題和自查自糾的兩個問題中,14個已全面整改,分年度進行的5個整改問題均按時序要求穩步推進。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曝光后,甘南州深刻反思、舉一反三,集中力量在全州范圍內開展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百日自查整改工作,共梳理出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問題10類264個。現已完成整改140個(包括階段性整改56個),正在整改42個。
同時,甘南州自加壓力、查漏補缺,參照中央和省級環境保護督察模式,對全州8縣市和41個州直部門開展州級環保督察,對排查出的5個方面155個問題及時反饋各縣市和有關部門,明確責任要求,限期整改落實。
端上“生態碗”、吃上“生態飯”
近年來,甘南州把環境保護、生態文明融入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調結構、優布局、轉方式,真正把屬于大自然的綠水青山還給大自然、把屬于老百姓的生態紅利交給老百姓、把屬于下一代的寶貴財富留給下一代。
同時,精心培育生態文化旅游、生態農牧、商貿物流、生物制藥、綠色能源、碳匯產業等六大綠色產業為主的低碳循環產業體系,全力打造區域綠色經濟增長極,讓更多群眾端上“生態碗”、吃上“生態飯”,充分享受綠色GDP帶來的生態紅利,有效改善各族群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2015年,甘南州被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區創建名錄后,一場聲勢浩大的環境整治運動隨即展開,大打環境“翻身仗”,徹底整治臟亂差。在4.5萬平方公里草原上成功實現“全域無垃圾”階段性目標的基礎上,研究提出“搶占綠色崛起制高點、打造環境保護升級版”的戰略決策,持續釋放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在維護社會穩定、推動轉型發展、保護生態植被、培育生態產業、實現綠色崛起等方面的裂變效應。
甘南州立足生態優勢,以自然村為單元,以交通主干道和旅游大景區為坐標,融合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鄉村、旅游專業村、脫貧致富村的目標要求,涵蓋農牧村小康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大力實施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十三五”期間計劃建設1500個。
從先行先試到全面推開,從打造樣板到建立標準,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實現了從“點上開花”到“面上結果”的升華。
目前,全州累計投入資金83.6億元,建成紅色旅游型、生態體驗型、休閑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產業型生態文明小康村703個,已成為鑲嵌在全州旅游環線上的“珍珠”,為廣大農牧民群眾架起了脫貧致富的橋梁。同時,強化生態文明小康村的引領帶動作用,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為了推進綠色發展,甘南州大力實施現代農牧業發展行動計劃,加快發展牦牛、藏羊、奶牛繁育、育肥、特色養殖五大畜牧業產業帶,建設優質飼草、藏中藥材、優質青稞、雜交油菜、高原夏菜五大種植業產業帶,廣泛推行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和農畜產品地理標志“三品一標”開發認證,加快構建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多業新格局,著力打造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和“中國牦牛乳都”。
甘南州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機遇,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深度融入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國家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建設和黃河上游大草原、大香格里拉旅游經濟圈,打響宗教文化、民俗風情、高原生態、紅色旅游四大主題旅游品牌。
2017年,甘南全州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105.6萬,實現綜合收入5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和20.2%。(郭薇 張興林)
甘南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成效顯著 本報記者郭薇攝
圖為尕海湖優美景色 本報記者郭薇攝
瑪曲首曲濕地、碌曲尕海濕地,湖水碧波蕩漾,泛起粼粼波光,像一塊塊散落在草原上的鏡子;
156.6萬公頃甘南天然林區,占甘肅省森林資源總面積的30%,是我國九大林區之一;
這里是黃河重要的水源補給區和長江重要支流的發源地;
這里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青川三省結合部,中國版圖上一顆翠綠的天然寶石,古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和離內地最近的雪域高原,也是一個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寶地。
從2015年3月起,甘南州全面鋪開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打造“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區,用生動的實踐,驗證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目前,甘南生態環境城鄉綜合整治的經驗正在甘肅全省推廣踐行,實實在在地增進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
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
甘南州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州內的232.6萬公頃天然草場,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瑪曲首曲濕地、碌曲尕海濕地,是我國特有的高原泥炭沼澤型濕地,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生態功能最完善的濕地之一。甘南也承擔著以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為重點,構建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和以“兩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為重點,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雙重任務。
面對豐富的自然資源,甘南州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快構筑高原生態安全屏障,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各族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同時,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大力實施生態項目建設,加大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嚴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和自然資源利用上線。
通過落實甘南州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范區規劃和“兩江一水”區域綜合治理規劃,加快推進甘南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建設,促進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與修復,使全州生態環境整體面貌穩步提升。
在這一過程中,甘南州加大了“天保工程”實施力度,擴大退耕還林還草范圍,管護天然林643萬畝、公益林290萬畝,森林撫育5.7萬畝,每年義務植樹20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13.4%。全面落實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大力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輪牧,劃定禁牧區887萬畝、草畜平衡區2855萬畝,核減超載牲畜179萬個羊單位。
全力實施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項目,1.45萬戶游牧民實現定居,1350萬畝草原鼠害、135.4萬畝沙化草場和黑土灘、125平方公里小流域得到有效治理。2013年以來,全州累計落實生態轉移支付資金21億元,60%用于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通過不懈努力,全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開了從“摸清家底”到“有效管理”的新局面,開啟了從“點散監管”到“全面管控”的新征程,走上了從“不欠新賬”到“清償舊賬”的新階段。
確保整改到實處、見實效
2013年以來,甘南共投資3.07億元,實施污染防治項目253個,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額完成甘肅省下達的減排任務。2017年,合作市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排名甘肅全省第一,圓滿完成《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終期考核目標任務。
以水污染防治為例,積極推進建立河長制,嚴格執行水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銷號預警通報制度,深入推進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劃定11個縣級、112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全州10個地表水監測斷面和123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為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全力抓好重大決策部署與環境保護責任落實,甘南州緊扣責任落實、問題整改、追責問責三個重點環節,深入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和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改,確保改到實處、見到實效。近3年來,州委、州政府對工作落實不力的縣市、部門和企業及時進行約談提醒。
針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指出的有關問題,及時成立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雙組長的整改領導小組,制定印發《整改工作方案》和《措施清單》,并派出督導組和明察暗訪組,督促各級部門加快整改進度。截至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涉及甘南州的17個問題和自查自糾的兩個問題中,14個已全面整改,分年度進行的5個整改問題均按時序要求穩步推進。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曝光后,甘南州深刻反思、舉一反三,集中力量在全州范圍內開展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百日自查整改工作,共梳理出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問題10類264個。現已完成整改140個(包括階段性整改56個),正在整改42個。
同時,甘南州自加壓力、查漏補缺,參照中央和省級環境保護督察模式,對全州8縣市和41個州直部門開展州級環保督察,對排查出的5個方面155個問題及時反饋各縣市和有關部門,明確責任要求,限期整改落實。
端上“生態碗”、吃上“生態飯”
近年來,甘南州把環境保護、生態文明融入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調結構、優布局、轉方式,真正把屬于大自然的綠水青山還給大自然、把屬于老百姓的生態紅利交給老百姓、把屬于下一代的寶貴財富留給下一代。
同時,精心培育生態文化旅游、生態農牧、商貿物流、生物制藥、綠色能源、碳匯產業等六大綠色產業為主的低碳循環產業體系,全力打造區域綠色經濟增長極,讓更多群眾端上“生態碗”、吃上“生態飯”,充分享受綠色GDP帶來的生態紅利,有效改善各族群眾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2015年,甘南州被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區創建名錄后,一場聲勢浩大的環境整治運動隨即展開,大打環境“翻身仗”,徹底整治臟亂差。在4.5萬平方公里草原上成功實現“全域無垃圾”階段性目標的基礎上,研究提出“搶占綠色崛起制高點、打造環境保護升級版”的戰略決策,持續釋放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在維護社會穩定、推動轉型發展、保護生態植被、培育生態產業、實現綠色崛起等方面的裂變效應。
甘南州立足生態優勢,以自然村為單元,以交通主干道和旅游大景區為坐標,融合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鄉村、旅游專業村、脫貧致富村的目標要求,涵蓋農牧村小康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大力實施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十三五”期間計劃建設1500個。
從先行先試到全面推開,從打造樣板到建立標準,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實現了從“點上開花”到“面上結果”的升華。
目前,全州累計投入資金83.6億元,建成紅色旅游型、生態體驗型、休閑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產業型生態文明小康村703個,已成為鑲嵌在全州旅游環線上的“珍珠”,為廣大農牧民群眾架起了脫貧致富的橋梁。同時,強化生態文明小康村的引領帶動作用,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為了推進綠色發展,甘南州大力實施現代農牧業發展行動計劃,加快發展牦牛、藏羊、奶牛繁育、育肥、特色養殖五大畜牧業產業帶,建設優質飼草、藏中藥材、優質青稞、雜交油菜、高原夏菜五大種植業產業帶,廣泛推行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和農畜產品地理標志“三品一標”開發認證,加快構建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多業新格局,著力打造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和“中國牦牛乳都”。
甘南州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機遇,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深度融入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國家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建設和黃河上游大草原、大香格里拉旅游經濟圈,打響宗教文化、民俗風情、高原生態、紅色旅游四大主題旅游品牌。
2017年,甘南全州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105.6萬,實現綜合收入5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和20.2%。(郭薇 張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