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稅總局2月1日公布的數字,2017年營改增共減稅9186億元,宏觀稅負下降。
但是從微觀層面,一些曾經享受增值稅免征的行業,在改革后稅費負擔增加了。
3月1日,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以下簡稱“環境商會”)在通過全國工商聯提交給全國政協的2018年兩會提案中寫到,自2015年改革以來,環保企業不僅面臨增值稅調高的稅負壓力,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的政策后,申請退稅成本甚至超過了所退稅額。
這不是環境商會第一次提出相關提案。環境商會會長趙笠鈞表示,稅費負擔加重,不僅對企業造成了影響,還增加了終端用戶老百姓的負擔。
關注隱性成本
2015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財稅[2015]78號,以下簡稱“78號文”),取消了以往對污水、垃圾、危廢、醫廢、污泥處理的增值稅免征政策,實行即征即退政策,即污水、垃圾及污泥處理勞務在繳稅后返還70%,需要繳納30%的增值稅;再生水產品繳稅后返還50%,即需要繳納50%的增值稅。2016年5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行營改增政策,明確了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的相關規定。
提案顯示,環保企業不僅面臨增值稅調高的稅負壓力,而且隨同增值稅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也相應增加。當前,一般環保企業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比例為7%,教育費附加比例為3%,地方教育費附加比例為2%,共計12%。
此外,對于返還的增值稅部分,被視同政府補貼收入,還要再被征收所得稅。上述稅負,累計約占污水、垃圾、危廢處理費收入的4%~7%。
趙笠鈞介紹,環保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進項稅額抵扣較少。污水處理的成本主要為固定資產折舊、人工、藥劑、動力費(電費、油料)、管理費用,能進行進項稅抵扣的只有油料、藥劑和電費,在總成本中所占比例很低,僅約為10%~25%。垃圾處理、危廢行處理的成本主要為固定資產折舊、人工、電費、油料、藥劑、運輸費、管理費用,可進行抵扣的只有電費、油料費用,在總成本中所占比例比污水處理更低。對于環境咨詢行業,人力資源成本無法進入銷項抵消,也使得咨詢業稅收整體增加。
環境商會的調研顯示,增加的稅費負擔造成利潤率本就很低的環保企業盈利大幅下降,經營狀況不良的虧損企業明顯增多。
以污水處理廠為例,按照污水行業平均處理情況:一個日處理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處理單價0.8元/噸,增值稅即征即退70%。執行“78號文”之前,企業的凈利潤為82.8萬元,執行“78號文”及營改增之后,企業的凈利潤為30.3萬元,凈利潤下降了63%。
另一方面,提案提出,雖然“78號文”規定了增值稅“即征即退”,但是部分地區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各地實際執行流程及要求繁雜,在某些情況下,為了申請退稅準備材料等耗費的人力、財力、物力等綜合費用可能已經超過所退稅額。“以內蒙古為例,脫硫副產物石膏享受50%即征即退政策,但是實際執行層面處置費及退稅流程費用成本可能將超過銷售退稅金額。”提案顯示。
趙笠鈞表示:“這個文件的出臺,說是旨在降低污水處理行業的稅費負擔,但是在這文件出臺之前,污水行業普遍沒有征收增值稅。出臺后,‘即征即退’的過程當中存在不確定性,甚至可能還有一些隱性成本,再加上時間成本,所以也會帶來一些問題。”
“并且,污水處理行業作為一個公共服務,稅費高了自然就傳導到終端,老百姓的負擔會加重。”趙笠鈞強調。
環保企業呼吁降稅
這份提案建議“適度降低環保行業的相應稅率”。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第一次提出這樣的提案了。
“環保行業屬于準公益性行業,直接關系民生健康和生態環境,且行業平均收益率已降低至6%~10%。”趙笠鈞表示。
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目前有近300家會員,包括三十余家環保上市公司,以及大型跨國環境集團如威立雅、蘇伊士等,和一些國有非上市知名企業。
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認為,雖然某些細分領域利潤率較高,但在全行業內并不具有普遍性,而稅收優惠政策的取消卻針對行業內所有企業,建議考慮環保行業的特殊性,維持原有環保行業優惠稅收政策或適度降低環保行業的相應稅率。
提案建議,對于污水、垃圾、危廢、醫廢、污泥處理等營業收入,降低稅率或增加退還比例。比如以不高于自來水行業征收的3%稅率為宜,或參照生活服務業6%稅率執行。對于環保行業即征即退的增值稅部分,不再征收所得稅。在所得稅“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優惠名錄中,增加脫硝、除塵項目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完善即征即退相關細則,確保即征即退政策落地。簡化脫硫石膏等副產物退稅流程,降低企業退稅等制度性成本。完善“不得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相關細則,合理界定違法責任。
趙笠鈞表示,環境商會通過多種渠道包括媒體、工商聯等,向財政部還有全國人大提出過問題。“到目前為止,有一些部門非常認真正式地回復了我們關于這個政策的一些考量,但是從實際執行的情況來看,還是和政策出臺的精神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趙笠鈞表示,環境商會連續幾年呼吁改善低價中標的惡性競爭。“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去年發改委跟建設部都發出了一些不鼓勵低價中標、評標的精神指導,甚至評標委員會可以定標等指導性的意見。”
“所以我覺得中國的事需要有耐心,還要有持久的思想。作為商會的職責,我們要成為政府的助手、企業的幫手,主要目的沒有達到我們就不遺余力發揮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斷地跟政府講,直到講到政府能夠出臺讓整個行業更健康的政策。”趙笠鈞表示。
但是從微觀層面,一些曾經享受增值稅免征的行業,在改革后稅費負擔增加了。
3月1日,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以下簡稱“環境商會”)在通過全國工商聯提交給全國政協的2018年兩會提案中寫到,自2015年改革以來,環保企業不僅面臨增值稅調高的稅負壓力,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的政策后,申請退稅成本甚至超過了所退稅額。
這不是環境商會第一次提出相關提案。環境商會會長趙笠鈞表示,稅費負擔加重,不僅對企業造成了影響,還增加了終端用戶老百姓的負擔。
關注隱性成本
2015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財稅[2015]78號,以下簡稱“78號文”),取消了以往對污水、垃圾、危廢、醫廢、污泥處理的增值稅免征政策,實行即征即退政策,即污水、垃圾及污泥處理勞務在繳稅后返還70%,需要繳納30%的增值稅;再生水產品繳稅后返還50%,即需要繳納50%的增值稅。2016年5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行營改增政策,明確了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的相關規定。
提案顯示,環保企業不僅面臨增值稅調高的稅負壓力,而且隨同增值稅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也相應增加。當前,一般環保企業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比例為7%,教育費附加比例為3%,地方教育費附加比例為2%,共計12%。
此外,對于返還的增值稅部分,被視同政府補貼收入,還要再被征收所得稅。上述稅負,累計約占污水、垃圾、危廢處理費收入的4%~7%。
趙笠鈞介紹,環保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進項稅額抵扣較少。污水處理的成本主要為固定資產折舊、人工、藥劑、動力費(電費、油料)、管理費用,能進行進項稅抵扣的只有油料、藥劑和電費,在總成本中所占比例很低,僅約為10%~25%。垃圾處理、危廢行處理的成本主要為固定資產折舊、人工、電費、油料、藥劑、運輸費、管理費用,可進行抵扣的只有電費、油料費用,在總成本中所占比例比污水處理更低。對于環境咨詢行業,人力資源成本無法進入銷項抵消,也使得咨詢業稅收整體增加。
環境商會的調研顯示,增加的稅費負擔造成利潤率本就很低的環保企業盈利大幅下降,經營狀況不良的虧損企業明顯增多。
以污水處理廠為例,按照污水行業平均處理情況:一個日處理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處理單價0.8元/噸,增值稅即征即退70%。執行“78號文”之前,企業的凈利潤為82.8萬元,執行“78號文”及營改增之后,企業的凈利潤為30.3萬元,凈利潤下降了63%。
另一方面,提案提出,雖然“78號文”規定了增值稅“即征即退”,但是部分地區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各地實際執行流程及要求繁雜,在某些情況下,為了申請退稅準備材料等耗費的人力、財力、物力等綜合費用可能已經超過所退稅額。“以內蒙古為例,脫硫副產物石膏享受50%即征即退政策,但是實際執行層面處置費及退稅流程費用成本可能將超過銷售退稅金額。”提案顯示。
趙笠鈞表示:“這個文件的出臺,說是旨在降低污水處理行業的稅費負擔,但是在這文件出臺之前,污水行業普遍沒有征收增值稅。出臺后,‘即征即退’的過程當中存在不確定性,甚至可能還有一些隱性成本,再加上時間成本,所以也會帶來一些問題。”
“并且,污水處理行業作為一個公共服務,稅費高了自然就傳導到終端,老百姓的負擔會加重。”趙笠鈞強調。
環保企業呼吁降稅
這份提案建議“適度降低環保行業的相應稅率”。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第一次提出這樣的提案了。
“環保行業屬于準公益性行業,直接關系民生健康和生態環境,且行業平均收益率已降低至6%~10%。”趙笠鈞表示。
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目前有近300家會員,包括三十余家環保上市公司,以及大型跨國環境集團如威立雅、蘇伊士等,和一些國有非上市知名企業。
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認為,雖然某些細分領域利潤率較高,但在全行業內并不具有普遍性,而稅收優惠政策的取消卻針對行業內所有企業,建議考慮環保行業的特殊性,維持原有環保行業優惠稅收政策或適度降低環保行業的相應稅率。
提案建議,對于污水、垃圾、危廢、醫廢、污泥處理等營業收入,降低稅率或增加退還比例。比如以不高于自來水行業征收的3%稅率為宜,或參照生活服務業6%稅率執行。對于環保行業即征即退的增值稅部分,不再征收所得稅。在所得稅“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優惠名錄中,增加脫硝、除塵項目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完善即征即退相關細則,確保即征即退政策落地。簡化脫硫石膏等副產物退稅流程,降低企業退稅等制度性成本。完善“不得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相關細則,合理界定違法責任。
趙笠鈞表示,環境商會通過多種渠道包括媒體、工商聯等,向財政部還有全國人大提出過問題。“到目前為止,有一些部門非常認真正式地回復了我們關于這個政策的一些考量,但是從實際執行的情況來看,還是和政策出臺的精神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趙笠鈞表示,環境商會連續幾年呼吁改善低價中標的惡性競爭。“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去年發改委跟建設部都發出了一些不鼓勵低價中標、評標的精神指導,甚至評標委員會可以定標等指導性的意見。”
“所以我覺得中國的事需要有耐心,還要有持久的思想。作為商會的職責,我們要成為政府的助手、企業的幫手,主要目的沒有達到我們就不遺余力發揮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斷地跟政府講,直到講到政府能夠出臺讓整個行業更健康的政策。”趙笠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