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文一波前,讀了幾篇有關他和他的企業的報道,這些報道從不同角度介紹了文一波的成功。文一波的確應該算作成功的那類人——出身窮苦的湖南鄉間娃子考上了大學,又讀了研究生,憑著聰明和刻苦獲得了發明專利,在實踐中一炮打響。1993年出任資產只有40萬元的北京市桑德環境技術發展公司總經理,企業以每年二十多倍的速度翻番,四年間發展成為國內環保界為數不多的具有較強實力的環保企業集團。
文一波有一套以“人才戰略、組織科學、市場優先、誠信為本、創新理念、品牌意識”為內容的“智力經營”模式,應用于他的經營活動,所獲不菲。
但是我們與文一波的訪談幾乎回避了這些話題,倒不是不愿嚼別人吃過的饃,而是談話受到某種理念的牽引,環境惡化對于人類生活質量的破壞,環保市場對于環保企業生存、發展的制約,這些企業經營管理的“外圍”問題不自覺地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我們探討環保企業的生存環境問題,感到就像探討人類的生存環境對于人類發展的意義,我們甚至覺得生存環境對于一個行業的重要程度,超過了某一企業個體的經營成敗。
使我略感意外的是,文一波十分認同我們的“離題”,在這個話題領域里,他有更深切的感受,他表現得憤世嫉俗。相比之下“智力經營”等等反倒顯得遠離了我們,成了有些概念化的東西。于是有了我們這篇“離題萬里”的老板對話。
盡管如此,我們無法忽略文一波的經營理念和他的成功。他的專業所長,他的知識分子辦企業的理想使他選擇了體現社會責任感和知識經濟特征的環保產業為自己的事業起點,在他的320人的企業中,超出三分之一的是中高級技術人員,他靠技術領先使企業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他并不神話自己的經營理念,“其實很多企業都是那么做的,只不過我更堅持、更執著些罷了”
文一波曾有“狂人”綽號,那是他畢業后分配到化工部負責審核環保項目的時候,“別人不敢提的意見我提,別人不好意思否決的錯誤我否。我學的就是這個專業,社會實踐中又有這方面的積累,做的又是這個工作,我為什么不說?”不服、不忿、不隱、不諱、不分心瑣事、不遇挫就回,這就是文一波。
“狂人”的綽號褒貶色彩都有:自信、直率、坦誠、輕慢、幼稚、張揚,但其內涵是人們承認的實力。成功人士往往具有某種特別之處,這些特別有的被人稱道,有的被人詬貶,這些無法言喻的東西又往往就是成功與否的分水嶺。用機遇、學識、吃苦、肯干、耐力、聰明等等概括一個人的成功,總顯得千篇一律,但規律就是如此,因此我們不談也罷。
幼稚的中國環保產業能肩負起艱巨的環境治理任務嗎?
主持人:目前,我們的環保企業有多少家?
文一波:1996年時有8600家,現在估計有1萬多家。能開展業務的有4000多家。僅北京在冊的就有600多家,開展業務的有二三百家。
主持人:我國規模最大的環保企業一年產值能達到多少?
文一波:這很難說,因為什么是環保產業,國家也沒有明確定義,統計數字不可靠。比如做機床的,他也做環保機械,而他們把做機床的產值也算在環保產值之內。1996年,國家統計了一個環保百強,有些從我們的角度看根本不應劃為環保產業。不過我們國家的環保企業產值超過1億元的為數也只有幾家,90%以上的環保企業產值在1000萬元以下。
主持人:在你眼里,什么是專業化的環保企業?
文一波:三廢治理可以算,廢水、廢氣、廢渣和噪聲治理、三廢綜合利用,這些都可以算是環保產業。
主持人:現在全國的環保產業市場有多大?
文一波:每年大約300億元的規模,包括水、氣、聲(噪聲)、渣(垃圾和固體廢棄物)的治理,這里頭,水和氣各占30%多,合起來約占70%。
主持人:污染的治理,在企業建設投資中大概占多大的比例?
文一波:情況不一樣,技改項目,國家要求環保投資占到總投資的8%左右,新建項目為7%左右。事實上,有一些項目的環保投資要占到總投資的20%~30%才能解決他的污染問題。
主持人:國外的有關咨詢機構公布調查結果說,21世紀位居十大盈利產業之首的是環保產業。中國環??偩志珠L解振華不久前說,“九五”期間國家將投入4500億元資金支持跨世紀環保目標的實現。看來你選擇了一個很賺錢的行業。
文一波:用發展眼光看,可以這么講,但現實未必如此,環保企業做起來也很困難。
主持人:無事可做嗎?
文一波:恰恰相反,是有事難做。中國人的環保意識和對待污染治理的態度使中國的環保產業市場的成熟度很低,因此事情難做。
主持人:這些年人們對“環保”“污染治理”這些詞匯可謂耳熟能詳,污染治理工程也似乎到處都是,可是污染問題怎么非但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
文一波:這個問題一言難盡,一方面治理趕不上污染的速度;另一方面治理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中國大多數人的環保意識很模糊,一般是有環境事故才重視環境問題。為什么現在重視淮河治理,就是因為淮河水已經危及人類安全。出大問題之前,你就是發現問題也不讓曝光。我們現在做純水才知道自來水有些不衛生,可你說自來水不衛生,他就說這會引起恐慌,不能這么講。
主持人:這是否意味著我國環保企業現在出現的時機還不成熟?
文一波:也不是。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國際上也很有壓力,比如日本對我國的空氣污染很有意見,在環保方面,對我們無償援助也比較多,大部分是治理廢氣的項目。2000年奧運會沒申辦成,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北京環境質量不夠好。還有污水排海的事情,要遺害好幾代人,人們總認為大海的容量很大,可以稀釋污染物。其實不然,你看近海,經常發生赤潮,頻率越來越高,一年發生好幾次。中國的環保專家說,這幾年環保工作的最大成績是老百姓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但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也是老百姓的環保意識還不夠強。
主持人:我國環境污染在整個世界范圍是什么樣的狀況?
文一波: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綜合的排序,但世界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的城市中,排列在前的我國有好幾個,北京、太原、蘭州經常被排在前十名里。
環保是基本國策,我國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績令世人矚目,但有些地方還不重視。環保部門讓污染企業關掉,總有人想方設法不讓關,說這是我的納稅大戶,還有一些地方是先生產、先污染、后治理。地區環境容量是有限的,應該總量控制。不管經濟怎么發展,環境質量不應該惡化,治理污染,國家決心很大,有作為我國基本國策的環境法,但一旦與經濟利益發生沖突,執行起來就復雜了。如有些所謂長官項目,污染產生了,地方環保局下個文件說,你這個污染治理限期不達標的話,必須停產,但是誰也不會真去查。人家說這是領導的項目,省環保局都不敢關掉這個企業,我們怎么能管,出了事怎么辦。有朝一日被中央電視臺曝光了怎么辦?基層環保局也有話可說:“你看,我停產通知書早發了,他就是不執行!”所以環保工作有時還要讓位于保“烏紗”。
淮河治理最后期限前,中央電視臺調查了一些企業的污染治理,發現許多地方在走形式。檢查的一走,他就死灰復燃。你讓他關掉,他明一套暗一套地應付你,能開一天工是一天,開工就有效益!
主持人:有些地方確實治理了,但仍達不到標準,是不是治理的技術、設備不行呢?
文一波:單純從技術上講,沒有治理不好的廢水,但從經濟上看有很多問題。淮河流域小造紙廠特別多,最佳出路就是關掉!因為小造紙廠賺到的錢,還不夠治理污染的費用。它是以犧牲環境質量為代價?,F在國外有很多產品不允許生產,原因就是污染問題。比如說用水銀制堿的方法,在國外很多年前就被淘汰了,它的毒性太大。我國沒有徹底關掉的主要原因是用這種辦法制出的堿純度很高,在國際市場上可以賣出好價錢。還有一種人造絲,要用高濃度的堿,把里頭的某種物質溶取出來,而要處理這種高濃度污染物成本特別高。在我國江浙一帶這類企業卻很多,污染基本上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理。
我國的環保產業面臨的是什么樣的生存環境?
主持人:污染問題嚴重,治理迫在眉睫,防治技術具備,關鍵是解決眼前利益和認識的問題,對嗎?
文一波:沒錯。認識問題和地方利益或者叫地方保護問題,嚴重制約著環保產業的發展,使環保企業的經營環境十分惡劣。比如有些有實力的企業在某地接了一個治理項目,合同都簽了,省、市環保局一層層地施加壓力,不讓我們做,為什么呢?因為當地環保局要把這個項目留給自己的公司,肥水不流外人田。還有一個審批權的問題。
立項的時候,你這個項目不給我環保局的公司來做,立不了項,不給你批,最起碼給你拖延時間。最后就形成了我要2000萬元,他要5000萬元。5000萬元也給他做的局面。他做完之后,污水達不了標,地方政府可以保護他。他自己立項、審批,自己檢查、驗收!
環保企業中、小公司居多,大家都拉關系,看誰的關系硬。談項目的時候根本就不是去談技術,主要看關系,有處長的、有局長的、有市長的、有省長的關系。有時候弄得業主無所適從。
主持人:像你這樣一個企業,到外面去承包一個工程,要經過哪些程序?
文一波:應該就是發包和承接的手續,就這么簡單,但具體操作就復雜多了。有些地方主管部門不明確或頭緒太多。有些地方用紅頭文件限制你介入,一個地區的某些項目只允許某幾家單位去做,其他單位去做就不能立項或不予驗收。經常是被保護的這幾個單位,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經濟實力、工程經驗都比較差,有的做一個砸一個,做一批砸一批,做完的污水處理設備放在那兒成了擺設。這種現象在我們行業中比較普遍。有些地方招標也是流于形式,不是看你企業實力有多強,不是你的價格好、技術好、服務好、綜合實力強就能中標,而是靠桌底下的其他工作。
主持人:你談到了企業對生存環境的一些感受,有地方保護主義,也有整個行業運作的不規范,從各級部門的工作需要看,他們是不是也必須考慮一些平衡問題?
文一波:問題在于怎樣搞平衡。比如市場準入,誰的關系好,誰離主管單位關系近,誰的牌子大,就給誰一個許可證,其他就比較次要。對我們來講,市場準入問題中有一個是資質問題,有設計、工程承包、工程施工、設備制造等一系列資質的問題。現在一些拿到國家環境治理證書的單位,很多根本就沒有這個實力。比如設計這一塊,有的單位就幾個人,一個像樣的工程都沒做過,卻拿個甲級、乙級證書。而有些做了大量工程的單位卻得不到相應的資質。經常是有技術和實力的單位,因為資質不夠,不能參加投標,而那些有高資質等級的單位卻又沒有能力做項目,做了項目就是害人。
我國有不少工業廢水投資數額都很大,經常是數千萬元甚至上億的,但相當一部分達不了標,什么原因呢?都是那些“大單位”做的,他們的一些圖紙有時就是抄來抄去,技術好壞根本不管,治理不好,他們就說:“這種污水沒法處理,中國就這個水平”。其實根本就不是這個水平!
主持人:據我了解,目前,我國政府在盡力擴大內需,污水處理廠從某種意義上講與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一樣,對改善投資環境的作用非常大,從擴大內需的角度看,有可能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F在你首先要解決一個市場準入問題。
文一波:當然,你要進入,首先要有實力。
主持人:那么,我國環保產業主管部門是如何引導環保企業的發展呢?
文一波:中國的環保企業可以說來自于各行各業:機械行業的、冶金行業的、鄉鎮企業的、化工行業的、環保系統的、軍企系統的等,隸屬關系復雜,規模小而分散,所有制形式多種多樣。為數過半的企業屬三產性質和鄉鎮企業,鄉鎮企業占總數的64.3%。因此,環保產業處于誰都想管,但誰都不管的境地。這種問題不解決,很可能會使中國的環保產業貽誤了發展的大好時機。1992年,我國曾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環保產業工作會議。但是此后的幾年中,這個會議的精神基本沒有得到貫徹和落實,也沒有什么新的政策出臺。這種狀況首先使環保產業發展沒有方向,至今,我們國家還沒有統一的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其次是無法規范環保市場,行使行業管理。在當前的許多地區已出現了環保企業間競相壓價、低檔次競爭的現象,這是一種致命的隱患。
另外,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政策性指導和行業管理,環保企業很難形成規模。未來兩三年內若不解決這個問題,將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民族環保產業。
環保產業勵精圖治,更待何時!
主持人:你認為我國的環保產業存在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文一波:與國外環保產業或國內其他產業相比,中國的環保產業還不成熟。我國環保產業起步于80年代初期,最初是一些小作坊式的鄉鎮企業。進入90年代,隨著國民環保意識的增強,環保企業數量猛增。企業雖多,但整體環保產業的水平還比較低,主要表現在:一、企業規模小,三五人的公司比比皆是;二、技術力量較弱,不論是生產設備還是承接工程,缺少配套齊全的技術隊伍,更談不上強有力的技術開發;三、產品檔次偏低,很多企業不把精力放在產品開發上(當然也不具備實力),而是放在如何單純仿制上,使產品處于低層次水平;四、缺乏完善的質量和服務保證體系,企業發展缺乏長遠性,短期行為嚴重,這種局面嚴重影響環保產業市場的成長和規范。
主持人:環保行業里中外企業之間的競爭如何?
文一波:國內的環保企業在市政項目上很難與國外企業競爭,因為有一些國外公司利用政府貸款方式來控制我們的工程和設備,他們規定用他們的政府貸款必須采用他們國家的設備。目前我國的城市污水廠普及率不到10%缺口比較大,如果我們介入,能把整個工程的造價降低20%到30%。如果政府能給我們與外國公司一樣的待遇,我們也可以承建城市污水處理廠。
主持人:與國外相同企業競標,你們如何取勝?
文一波:國外的企業要打入中國工業廢水處理市場非常難,他們對我國的工藝水平基本上不掌握。工業廢水的設備大部分是非定型產品,同樣一個治理工業廢水的國外設備,到我們這兒很難適用;另外一個是價格,工業廢水處理的規模小,設備制造成本就特別高。比如我們在天津做的一個工業廢水處理項目,它的整個生產線是從國外引進的。與我們競投的企業都是提供生產線配套提供污水處理設備,我們是唯一一個只做污水處理設備的投標企業。我能投標成功有三個優勢:一是價格優勢,我們的價格比國外要低1000萬元;二是技術優勢,我們的治理技術可以更好地保證處理出水水質;三是服務優勢,設備出現問題,我們隨時給他們解決,服務更迅速。
主持人:與外國環保企業比,我國的環保企業有無優勢?
文一波:有優勢。第一,國內企業比國外企業更了解用戶,包括政治、經濟及其他背景。第二,國內企業在設備及工程價格上有絕對的優勢。對于一些中小型污染治理工程,由國內企業承擔,通??梢詼p少60%以上的投資,這比較符合我國國情。第三,國內企業承攬工程周期短、建設快,因為國內企業距離短、反饋速度快,組織施工方便。第四,國內企業服務更迅速,保障性更好。環境工程因為在我國較年輕,污染企業往往缺乏高水平操作管理及維修人員,建設項目出現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售后服務可能造成系統的破壞,從而影響治理效果。在很多方面,如果有些工程投資能達到國外企業建設投資的70%~80%,國內企業同樣可以達到國外企業承建工程的水平,不管設備應用性能還是自動化等配套設施的檔次都將無可厚非。
主持人:根據你的了解,你認為環保產業能否作為我國的一個重要行業?
文一波:目前,國際環保產業的市場規模為4000億美元,到2000年預計將達到6000億美元,這樣的市場,你說它是不是一個大行業?雖然我國目前環保產值每年只有300億元人民幣,只占世界市場的0.89%,但300億元在我國也是一個不小的行業,而且國內實際的市場需求量每年應在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一旦資金改善,這隨時會變成真正的市場容量。再如果我們做到國際市場5%的份額,年產值就可以達到1600億元人民幣以上,這樣的行業,我國恐怕沒幾個。
主持人:很多地方都把環保產業列為優先發展產業,你認為時機是否成熟?
文一波:要想在短時間里做大還是有困難,但時機問題得看怎么看。如果只看國內市場,為時過早,因為環保的前提是經濟條件。雖然我國污染嚴重,有潛在市場,但投入不夠。就國際市場而言,或許為時偏晚或至少正是時候。環保產業的國際市場很大,但它在國際上也是一個新興產業,雖然國外比我們早一二十年,但我們與國外在技術上的差距沒有其他行業那么大。如果我們現在不發展,不上規模,不去占領國際市場,或許等到我們想去做的時候,市場已經完全被別人控制。其實要占領國際市場,現在是打基礎的時候了。
主持人:很多地方或行業部門都在想辦法將發展環保產業作為大中型國有企業解困的手段,你有何看法?
文一波:我認為這個想法很天真,注定要失敗,這是對環保產業不了解的表現。環保產業是高科技產業,絕不是你有加工能力就行。因為環保主要受政府行為影響,有市場準入問題,環保綜合性很強,絕不是一個產品加工問題,需要技術、生產、施工以及服務等多方的配合,而這些都屬于知識經濟的范疇。很多早些年加入到環保產業的大中型加工企業的失敗就是很好的例證。
主持人:你如何看待我國環保企業的未來?
文一波:目前市場不規范,給很多渾水摸魚的企業可乘之機,因此,短時間內一些既無技術實力又無生產實力的“皮包”企業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但從長遠看,這類企業是立不住腳的,我認為2000年是環保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分水嶺,2000年之前,現有的環保企業有30%~40%會消亡,同時也會出現可以立足國內、走向國際的大型環保企業,這些企業正逐步走向成熟,只要有適宜的發展空間,將形成中國民族環保產業的中流砥柱。
主持人:從上述的對話中,可以概括地說,第一,環保事業是我們全民族的事業,我們都應該意識到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尤其是環保欠賬,要有一種危機意識。第二,中國孕育著巨大的環保產業市場,現在是發展民族環保產業的大好機會,只要環境條件適宜,這一新興的產業將發展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第三,任何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一般都會起到導向作用,但是,環保企業生存環境的改善,除了呼吁政府采取宏觀管理的手段外,主要恐怕還靠自身努力。
文一波:我同意。我們今天的談話既是一種呼吁,也是一種造勢。
文一波有一套以“人才戰略、組織科學、市場優先、誠信為本、創新理念、品牌意識”為內容的“智力經營”模式,應用于他的經營活動,所獲不菲。
但是我們與文一波的訪談幾乎回避了這些話題,倒不是不愿嚼別人吃過的饃,而是談話受到某種理念的牽引,環境惡化對于人類生活質量的破壞,環保市場對于環保企業生存、發展的制約,這些企業經營管理的“外圍”問題不自覺地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我們探討環保企業的生存環境問題,感到就像探討人類的生存環境對于人類發展的意義,我們甚至覺得生存環境對于一個行業的重要程度,超過了某一企業個體的經營成敗。
使我略感意外的是,文一波十分認同我們的“離題”,在這個話題領域里,他有更深切的感受,他表現得憤世嫉俗。相比之下“智力經營”等等反倒顯得遠離了我們,成了有些概念化的東西。于是有了我們這篇“離題萬里”的老板對話。
盡管如此,我們無法忽略文一波的經營理念和他的成功。他的專業所長,他的知識分子辦企業的理想使他選擇了體現社會責任感和知識經濟特征的環保產業為自己的事業起點,在他的320人的企業中,超出三分之一的是中高級技術人員,他靠技術領先使企業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他并不神話自己的經營理念,“其實很多企業都是那么做的,只不過我更堅持、更執著些罷了”
文一波曾有“狂人”綽號,那是他畢業后分配到化工部負責審核環保項目的時候,“別人不敢提的意見我提,別人不好意思否決的錯誤我否。我學的就是這個專業,社會實踐中又有這方面的積累,做的又是這個工作,我為什么不說?”不服、不忿、不隱、不諱、不分心瑣事、不遇挫就回,這就是文一波。
“狂人”的綽號褒貶色彩都有:自信、直率、坦誠、輕慢、幼稚、張揚,但其內涵是人們承認的實力。成功人士往往具有某種特別之處,這些特別有的被人稱道,有的被人詬貶,這些無法言喻的東西又往往就是成功與否的分水嶺。用機遇、學識、吃苦、肯干、耐力、聰明等等概括一個人的成功,總顯得千篇一律,但規律就是如此,因此我們不談也罷。
幼稚的中國環保產業能肩負起艱巨的環境治理任務嗎?
主持人:目前,我們的環保企業有多少家?
文一波:1996年時有8600家,現在估計有1萬多家。能開展業務的有4000多家。僅北京在冊的就有600多家,開展業務的有二三百家。
主持人:我國規模最大的環保企業一年產值能達到多少?
文一波:這很難說,因為什么是環保產業,國家也沒有明確定義,統計數字不可靠。比如做機床的,他也做環保機械,而他們把做機床的產值也算在環保產值之內。1996年,國家統計了一個環保百強,有些從我們的角度看根本不應劃為環保產業。不過我們國家的環保企業產值超過1億元的為數也只有幾家,90%以上的環保企業產值在1000萬元以下。
主持人:在你眼里,什么是專業化的環保企業?
文一波:三廢治理可以算,廢水、廢氣、廢渣和噪聲治理、三廢綜合利用,這些都可以算是環保產業。
主持人:現在全國的環保產業市場有多大?
文一波:每年大約300億元的規模,包括水、氣、聲(噪聲)、渣(垃圾和固體廢棄物)的治理,這里頭,水和氣各占30%多,合起來約占70%。
主持人:污染的治理,在企業建設投資中大概占多大的比例?
文一波:情況不一樣,技改項目,國家要求環保投資占到總投資的8%左右,新建項目為7%左右。事實上,有一些項目的環保投資要占到總投資的20%~30%才能解決他的污染問題。
主持人:國外的有關咨詢機構公布調查結果說,21世紀位居十大盈利產業之首的是環保產業。中國環??偩志珠L解振華不久前說,“九五”期間國家將投入4500億元資金支持跨世紀環保目標的實現。看來你選擇了一個很賺錢的行業。
文一波:用發展眼光看,可以這么講,但現實未必如此,環保企業做起來也很困難。
主持人:無事可做嗎?
文一波:恰恰相反,是有事難做。中國人的環保意識和對待污染治理的態度使中國的環保產業市場的成熟度很低,因此事情難做。
主持人:這些年人們對“環保”“污染治理”這些詞匯可謂耳熟能詳,污染治理工程也似乎到處都是,可是污染問題怎么非但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
文一波:這個問題一言難盡,一方面治理趕不上污染的速度;另一方面治理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中國大多數人的環保意識很模糊,一般是有環境事故才重視環境問題。為什么現在重視淮河治理,就是因為淮河水已經危及人類安全。出大問題之前,你就是發現問題也不讓曝光。我們現在做純水才知道自來水有些不衛生,可你說自來水不衛生,他就說這會引起恐慌,不能這么講。
主持人:這是否意味著我國環保企業現在出現的時機還不成熟?
文一波:也不是。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國際上也很有壓力,比如日本對我國的空氣污染很有意見,在環保方面,對我們無償援助也比較多,大部分是治理廢氣的項目。2000年奧運會沒申辦成,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北京環境質量不夠好。還有污水排海的事情,要遺害好幾代人,人們總認為大海的容量很大,可以稀釋污染物。其實不然,你看近海,經常發生赤潮,頻率越來越高,一年發生好幾次。中國的環保專家說,這幾年環保工作的最大成績是老百姓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但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也是老百姓的環保意識還不夠強。
主持人:我國環境污染在整個世界范圍是什么樣的狀況?
文一波: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綜合的排序,但世界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的城市中,排列在前的我國有好幾個,北京、太原、蘭州經常被排在前十名里。
環保是基本國策,我國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績令世人矚目,但有些地方還不重視。環保部門讓污染企業關掉,總有人想方設法不讓關,說這是我的納稅大戶,還有一些地方是先生產、先污染、后治理。地區環境容量是有限的,應該總量控制。不管經濟怎么發展,環境質量不應該惡化,治理污染,國家決心很大,有作為我國基本國策的環境法,但一旦與經濟利益發生沖突,執行起來就復雜了。如有些所謂長官項目,污染產生了,地方環保局下個文件說,你這個污染治理限期不達標的話,必須停產,但是誰也不會真去查。人家說這是領導的項目,省環保局都不敢關掉這個企業,我們怎么能管,出了事怎么辦。有朝一日被中央電視臺曝光了怎么辦?基層環保局也有話可說:“你看,我停產通知書早發了,他就是不執行!”所以環保工作有時還要讓位于保“烏紗”。
淮河治理最后期限前,中央電視臺調查了一些企業的污染治理,發現許多地方在走形式。檢查的一走,他就死灰復燃。你讓他關掉,他明一套暗一套地應付你,能開一天工是一天,開工就有效益!
主持人:有些地方確實治理了,但仍達不到標準,是不是治理的技術、設備不行呢?
文一波:單純從技術上講,沒有治理不好的廢水,但從經濟上看有很多問題。淮河流域小造紙廠特別多,最佳出路就是關掉!因為小造紙廠賺到的錢,還不夠治理污染的費用。它是以犧牲環境質量為代價?,F在國外有很多產品不允許生產,原因就是污染問題。比如說用水銀制堿的方法,在國外很多年前就被淘汰了,它的毒性太大。我國沒有徹底關掉的主要原因是用這種辦法制出的堿純度很高,在國際市場上可以賣出好價錢。還有一種人造絲,要用高濃度的堿,把里頭的某種物質溶取出來,而要處理這種高濃度污染物成本特別高。在我國江浙一帶這類企業卻很多,污染基本上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理。
我國的環保產業面臨的是什么樣的生存環境?
主持人:污染問題嚴重,治理迫在眉睫,防治技術具備,關鍵是解決眼前利益和認識的問題,對嗎?
文一波:沒錯。認識問題和地方利益或者叫地方保護問題,嚴重制約著環保產業的發展,使環保企業的經營環境十分惡劣。比如有些有實力的企業在某地接了一個治理項目,合同都簽了,省、市環保局一層層地施加壓力,不讓我們做,為什么呢?因為當地環保局要把這個項目留給自己的公司,肥水不流外人田。還有一個審批權的問題。
立項的時候,你這個項目不給我環保局的公司來做,立不了項,不給你批,最起碼給你拖延時間。最后就形成了我要2000萬元,他要5000萬元。5000萬元也給他做的局面。他做完之后,污水達不了標,地方政府可以保護他。他自己立項、審批,自己檢查、驗收!
環保企業中、小公司居多,大家都拉關系,看誰的關系硬。談項目的時候根本就不是去談技術,主要看關系,有處長的、有局長的、有市長的、有省長的關系。有時候弄得業主無所適從。
主持人:像你這樣一個企業,到外面去承包一個工程,要經過哪些程序?
文一波:應該就是發包和承接的手續,就這么簡單,但具體操作就復雜多了。有些地方主管部門不明確或頭緒太多。有些地方用紅頭文件限制你介入,一個地區的某些項目只允許某幾家單位去做,其他單位去做就不能立項或不予驗收。經常是被保護的這幾個單位,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經濟實力、工程經驗都比較差,有的做一個砸一個,做一批砸一批,做完的污水處理設備放在那兒成了擺設。這種現象在我們行業中比較普遍。有些地方招標也是流于形式,不是看你企業實力有多強,不是你的價格好、技術好、服務好、綜合實力強就能中標,而是靠桌底下的其他工作。
主持人:你談到了企業對生存環境的一些感受,有地方保護主義,也有整個行業運作的不規范,從各級部門的工作需要看,他們是不是也必須考慮一些平衡問題?
文一波:問題在于怎樣搞平衡。比如市場準入,誰的關系好,誰離主管單位關系近,誰的牌子大,就給誰一個許可證,其他就比較次要。對我們來講,市場準入問題中有一個是資質問題,有設計、工程承包、工程施工、設備制造等一系列資質的問題。現在一些拿到國家環境治理證書的單位,很多根本就沒有這個實力。比如設計這一塊,有的單位就幾個人,一個像樣的工程都沒做過,卻拿個甲級、乙級證書。而有些做了大量工程的單位卻得不到相應的資質。經常是有技術和實力的單位,因為資質不夠,不能參加投標,而那些有高資質等級的單位卻又沒有能力做項目,做了項目就是害人。
我國有不少工業廢水投資數額都很大,經常是數千萬元甚至上億的,但相當一部分達不了標,什么原因呢?都是那些“大單位”做的,他們的一些圖紙有時就是抄來抄去,技術好壞根本不管,治理不好,他們就說:“這種污水沒法處理,中國就這個水平”。其實根本就不是這個水平!
主持人:據我了解,目前,我國政府在盡力擴大內需,污水處理廠從某種意義上講與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一樣,對改善投資環境的作用非常大,從擴大內需的角度看,有可能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F在你首先要解決一個市場準入問題。
文一波:當然,你要進入,首先要有實力。
主持人:那么,我國環保產業主管部門是如何引導環保企業的發展呢?
文一波:中國的環保企業可以說來自于各行各業:機械行業的、冶金行業的、鄉鎮企業的、化工行業的、環保系統的、軍企系統的等,隸屬關系復雜,規模小而分散,所有制形式多種多樣。為數過半的企業屬三產性質和鄉鎮企業,鄉鎮企業占總數的64.3%。因此,環保產業處于誰都想管,但誰都不管的境地。這種問題不解決,很可能會使中國的環保產業貽誤了發展的大好時機。1992年,我國曾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環保產業工作會議。但是此后的幾年中,這個會議的精神基本沒有得到貫徹和落實,也沒有什么新的政策出臺。這種狀況首先使環保產業發展沒有方向,至今,我們國家還沒有統一的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其次是無法規范環保市場,行使行業管理。在當前的許多地區已出現了環保企業間競相壓價、低檔次競爭的現象,這是一種致命的隱患。
另外,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政策性指導和行業管理,環保企業很難形成規模。未來兩三年內若不解決這個問題,將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民族環保產業。
環保產業勵精圖治,更待何時!
主持人:你認為我國的環保產業存在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文一波:與國外環保產業或國內其他產業相比,中國的環保產業還不成熟。我國環保產業起步于80年代初期,最初是一些小作坊式的鄉鎮企業。進入90年代,隨著國民環保意識的增強,環保企業數量猛增。企業雖多,但整體環保產業的水平還比較低,主要表現在:一、企業規模小,三五人的公司比比皆是;二、技術力量較弱,不論是生產設備還是承接工程,缺少配套齊全的技術隊伍,更談不上強有力的技術開發;三、產品檔次偏低,很多企業不把精力放在產品開發上(當然也不具備實力),而是放在如何單純仿制上,使產品處于低層次水平;四、缺乏完善的質量和服務保證體系,企業發展缺乏長遠性,短期行為嚴重,這種局面嚴重影響環保產業市場的成長和規范。
主持人:環保行業里中外企業之間的競爭如何?
文一波:國內的環保企業在市政項目上很難與國外企業競爭,因為有一些國外公司利用政府貸款方式來控制我們的工程和設備,他們規定用他們的政府貸款必須采用他們國家的設備。目前我國的城市污水廠普及率不到10%缺口比較大,如果我們介入,能把整個工程的造價降低20%到30%。如果政府能給我們與外國公司一樣的待遇,我們也可以承建城市污水處理廠。
主持人:與國外相同企業競標,你們如何取勝?
文一波:國外的企業要打入中國工業廢水處理市場非常難,他們對我國的工藝水平基本上不掌握。工業廢水的設備大部分是非定型產品,同樣一個治理工業廢水的國外設備,到我們這兒很難適用;另外一個是價格,工業廢水處理的規模小,設備制造成本就特別高。比如我們在天津做的一個工業廢水處理項目,它的整個生產線是從國外引進的。與我們競投的企業都是提供生產線配套提供污水處理設備,我們是唯一一個只做污水處理設備的投標企業。我能投標成功有三個優勢:一是價格優勢,我們的價格比國外要低1000萬元;二是技術優勢,我們的治理技術可以更好地保證處理出水水質;三是服務優勢,設備出現問題,我們隨時給他們解決,服務更迅速。
主持人:與外國環保企業比,我國的環保企業有無優勢?
文一波:有優勢。第一,國內企業比國外企業更了解用戶,包括政治、經濟及其他背景。第二,國內企業在設備及工程價格上有絕對的優勢。對于一些中小型污染治理工程,由國內企業承擔,通??梢詼p少60%以上的投資,這比較符合我國國情。第三,國內企業承攬工程周期短、建設快,因為國內企業距離短、反饋速度快,組織施工方便。第四,國內企業服務更迅速,保障性更好。環境工程因為在我國較年輕,污染企業往往缺乏高水平操作管理及維修人員,建設項目出現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售后服務可能造成系統的破壞,從而影響治理效果。在很多方面,如果有些工程投資能達到國外企業建設投資的70%~80%,國內企業同樣可以達到國外企業承建工程的水平,不管設備應用性能還是自動化等配套設施的檔次都將無可厚非。
主持人:根據你的了解,你認為環保產業能否作為我國的一個重要行業?
文一波:目前,國際環保產業的市場規模為4000億美元,到2000年預計將達到6000億美元,這樣的市場,你說它是不是一個大行業?雖然我國目前環保產值每年只有300億元人民幣,只占世界市場的0.89%,但300億元在我國也是一個不小的行業,而且國內實際的市場需求量每年應在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一旦資金改善,這隨時會變成真正的市場容量。再如果我們做到國際市場5%的份額,年產值就可以達到1600億元人民幣以上,這樣的行業,我國恐怕沒幾個。
主持人:很多地方都把環保產業列為優先發展產業,你認為時機是否成熟?
文一波:要想在短時間里做大還是有困難,但時機問題得看怎么看。如果只看國內市場,為時過早,因為環保的前提是經濟條件。雖然我國污染嚴重,有潛在市場,但投入不夠。就國際市場而言,或許為時偏晚或至少正是時候。環保產業的國際市場很大,但它在國際上也是一個新興產業,雖然國外比我們早一二十年,但我們與國外在技術上的差距沒有其他行業那么大。如果我們現在不發展,不上規模,不去占領國際市場,或許等到我們想去做的時候,市場已經完全被別人控制。其實要占領國際市場,現在是打基礎的時候了。
主持人:很多地方或行業部門都在想辦法將發展環保產業作為大中型國有企業解困的手段,你有何看法?
文一波:我認為這個想法很天真,注定要失敗,這是對環保產業不了解的表現。環保產業是高科技產業,絕不是你有加工能力就行。因為環保主要受政府行為影響,有市場準入問題,環保綜合性很強,絕不是一個產品加工問題,需要技術、生產、施工以及服務等多方的配合,而這些都屬于知識經濟的范疇。很多早些年加入到環保產業的大中型加工企業的失敗就是很好的例證。
主持人:你如何看待我國環保企業的未來?
文一波:目前市場不規范,給很多渾水摸魚的企業可乘之機,因此,短時間內一些既無技術實力又無生產實力的“皮包”企業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但從長遠看,這類企業是立不住腳的,我認為2000年是環保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分水嶺,2000年之前,現有的環保企業有30%~40%會消亡,同時也會出現可以立足國內、走向國際的大型環保企業,這些企業正逐步走向成熟,只要有適宜的發展空間,將形成中國民族環保產業的中流砥柱。
主持人:從上述的對話中,可以概括地說,第一,環保事業是我們全民族的事業,我們都應該意識到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尤其是環保欠賬,要有一種危機意識。第二,中國孕育著巨大的環保產業市場,現在是發展民族環保產業的大好機會,只要環境條件適宜,這一新興的產業將發展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第三,任何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一般都會起到導向作用,但是,環保企業生存環境的改善,除了呼吁政府采取宏觀管理的手段外,主要恐怕還靠自身努力。
文一波:我同意。我們今天的談話既是一種呼吁,也是一種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