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經歷了多年的粗放式發展后,中國拒絕以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一時發展。
我國于去年7月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的進口廢棄物新方案在今年1月1日正式落地。四大類(生活源廢塑料、釩渣、未分類的廢紙及廢紡織品)共24個品類的廢棄物被禁止進入中國。這被媒體稱為“禁廢令”。
在經過洋垃圾進口多年的整治行動后,中國這次直接提高了進口廢料的標準,這讓長期往中國出口廢塑料、廢紙等廢料的發達國家廢料經銷商一時措手不及,國內的廢料回收行業也受到影響。但專家認為,這種影響是暫時性的,標準的提高有利于國內廢料回收行業優勝劣汰,實現轉型升級。
固廢進口監管加強
許多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還記得90年代初期出現的打口唱片、打口磁帶。這些唱片、磁帶正是以廢塑料的名目出口至中國。
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緩解原料不足,我國開始從境外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在彌補國內資源短缺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以廢塑料為例,因為國內回收利用市場較大,進口量在2005年~2012年的8年間增長了近80%。2012年廢塑料進口量近900萬噸,是近12年的峰值。
但隨著進口量的不斷增多,問題也在顯現。目前國內固體廢物回收體系建設,仍滯后于固體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的發展需求,加上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重發展、輕環保的思想,部分企業為謀取非法利益不惜鋌而走險。
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環境執法檢查中發現,不少固體廢物再生利用企業規模小、污染治理水平低下,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等環境違法行為突出,部分地方對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企業疏于監管,甚至放任洋垃圾入境非法加工利用,不少固體廢物集散地成為洋垃圾的藏身之所,環境污染嚴重。
我國整治洋垃圾進口的行動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2013年2月,中國海關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為期10個月的綠籬行動,行動指向固體廢物,包括進口廢紙、廢五金、廢塑料等,嚴厲打擊了洋垃圾走私活動。
2017年2月7日,海關總署召開全國海關緝私工作會議,部署為期一年的“國門利劍2017”聯合專項行動,重點針對洋垃圾、農產品等重點領域的走私違法活動。其中,洋垃圾走私領域,重點打擊工業廢料、電子廢物、生活垃圾、廢塑料等固體廢物走私違法活動。
“國門利劍2017”行動要求,對于進口廢物原料,海關進行100%機檢,同時商檢也嚴格按照50%開箱及30%掏箱的比例進行檢查。以廣東湛江海關為例,2017年上半年,該關在打擊洋垃圾走私領域,查獲固體廢物共88.9萬噸。
2017年7月1日,環保部啟動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對1792家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開展為期1個月的拉網式、全覆蓋執法檢查。
盡管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加大了打擊洋垃圾走私的力度,在加強固體廢物進口監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洋垃圾非法入境問題仍然屢禁不絕,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我國生態環境安全。我國政府決定從源頭上加強對固體廢物的監管。
對高污染垃圾說“不”
從國外進口的固體廢物往往是未經過分揀或僅簡單分揀的,沉重的分揀工作從國外轉移到國內。由于機器分揀的技術不夠發達,加上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的利潤空間有限,使用機器成本過高,往往分揀用人工進行,對周圍環境和操作人員的健康構成威脅。
中國于2017年7月17日向WTO提交備忘文件表示,“我們注意到大量的不衛生甚至有害的垃圾被混在可以做回收材料的固廢中,被打包出口到中國,這極大地損害了中國的環境利益”“為了保護中國的人民健康和環境安全,我們緊急調整了垃圾進口名單,禁止高污染項目”。
備忘文件提出,截至2017年底,中國將禁止進口4類共24個品類的固體廢物,包括生活源廢塑料、釩渣、未分類的廢紙及廢紡織品。
根據備忘文件,2017年9月1日之后,WTO成員國供貨商不能再繼續向中國發送上述貨物; 2017年12月31日起,中國海關不再接受上述物資的清關,即9月1日之前提單的貨物最遲不能晚于12月31日清關。
在向WTO提交備忘文件后的第二天,國務院辦公廳引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要求完善堵住洋垃圾進口的監管制度,明確2017年底前,禁止進口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以及廢紡織原料、釩渣等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
依照實施方案,2019年底前,我國將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分批分類調整進口固體廢物管理目錄,逐步有序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提高固體廢物進口門檻,進一步加嚴環境保護控制標準,提高進口廢紙加工利用企業規模要求;完善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限定進口固體廢物口岸,取消貿易單位代理進口。
環保部2017年8月16日正式發布關于《進口廢物管理目錄(2017年)》的公告。該公告于2017年12月31日起實施。
公告指出,環保部、商務部、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對現行的《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進行了調整和修訂:將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8個品種)、未經分揀的廢紙(1個品種)、廢紡織原料(11個品種)、釩渣(4個品種)等4類24種固體廢物,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整列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
不僅明令禁止部分廢物的進口,我國還提高了對進口廢物含雜率的要求。
2017年8月10日,新修訂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公布。征求意見稿要求,進口廢紙和廢塑料中的含雜率不能超過0.3%。此前廢紙和廢塑料的含雜率要求分別是1.5%和0.5%。同時,我國向WTO提交了關于含雜率的初稿草案。
2017年11月,我國又提交了最新文件,將廢塑料和廢紙的含雜率提高到了0.5%,將于2018年3月1日實施。所謂含雜率,指的是進口廢棄物中不可利用的雜質占比率。
在標準發布的同時,我國還加大了對現有固體廢物進口商的排查。2017年11月16日,海關總署在官網上發布消息稱,日前完成對廢塑料行業全部1155家取得《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企業專項稽查,查發問題企業236家。
英國回收協會首席執行官艾琳表示,WTO在2017年12月與中方進行了會談,但并未改變中方禁止高污染垃圾進口的強硬立場。
新標準影響顯現
一紙禁令在長期向中國出口固體廢物的國家里掀起了波瀾。
2017年6月,《金融時報》舉辦的首次清潔能源周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塑料包裝的回收率僅14%。目前,歐洲可回收利用本國30%的塑料,相比之下,美國僅有9%,但是大多數廢塑料仍是以垃圾填埋或者是丟棄在海洋中的方式處理。
海洋上漂浮著大批糾纏在一起的垃圾。這種海洋垃圾多呈顆粒狀,甚至在海平面以下35米都有它們的蹤影。
塑料除了危害海洋生物,還會造成其他問題,比如清理成本巨大。歐洲每年花費6億歐元(約合47億元)清理海灘和沿海地區,而且清理成本逐年增長。
目前,全球的廢棄物出口高度依賴中國。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UN Comtrade)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有超過36%的廢紙對中國出口,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則接收了全球70%的塑料廢棄物,貿易總額分別高達1700萬美元和460萬美元。
美國一家環保組織曾作過一個調查:把200個追蹤器放到美國的廢棄電子產品上,發現大部分跨海來到了亞洲,其中10件來到中國內地,36件留在了中國香港。
德國《南德意志報》報道稱,2016年,僅德國就有150萬噸廢塑料被運往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占德國廢塑料總量的一半。英國去年向中國運送了將近80萬噸塑料垃圾,約占英國廢塑料總量的65%。
2017年12月1日,52個標箱、共計399.3噸進口廢塑料在大連大窯灣口岸辦結退運手續,集中退運出境。該批退運出境的廢塑料全部為進口超期未申報貨物,未申報的原因為缺少固體廢物進口相關許可證或證件到期。新標準的影響開始顯現。
美國俄勒岡州一家名為“白色城市”的回收站在12月初陷入了混亂。因為沒有中國買家,980噸回收品滯留在站內。由于該站一直向中國出口回收品,根本沒有相應回收的基礎設施。庫房爆倉后,回收品被堆到庫外堆積成山。
英國《衛報》指出,從2012年起,英國向中國出口了270萬噸的廢塑料,占英國總塑料出口的2/3。中國的廢棄物進口新標準落地,意味著英國須增加35萬噸/年的垃圾處理能力,才能彌補缺口。
根據澎湃新聞報道,英國廢物處理行業估計英國目前出口到中國供回收利用的塑料廢物中,約一半會因不符合中國的新標準而受到影響。
廢料回收行業轉型
2017年12月26日,環保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官網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建議批準的限制進口類申請明細表,獲得進口權的企業為8家,獲批總進口量為9335噸,分別比2017年首批的335家、385萬噸下滑了97.62%、99.76%。
金聯創資訊報告認為,出現如此大幅度下滑的原因主要有3個。一是由于今年政策明顯加緊,部分廠家處于觀望中,并未申報;二是申報審批的廠家由于審批程序愈加嚴格,使得審批程序時間延長,部分廠家未走完流程已經結束審批;三是受政策影響,部分廠家已經轉型,脫離再生行業。
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我國對廢塑料進口量就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13年~2016年,我國廢塑料進口量平均年降幅為4.3%,2016年我國進口廢塑料735萬噸。由于新標準的影響,2017年三季度,國內廢舊塑料進口量為2010年以來同期進口量最低。
盡管進口固體廢物的門檻提高,對廢料回收利用行業形成沖擊,但長遠來看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利。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的報告認為,現在國內再生塑料行業將面臨重新布局,或者轉向東南亞地區建廠,或者將國內業務從加工進口廢塑料轉為加工進口塑料顆粒。
由于失去大部分進口再生料來源,廢塑料加工商需要進一步挖掘國內市場的潛力,進而促進國內廢塑料回收行業的發展和規范。不難預見,再生廢塑料行業將經歷一輪優勝劣汰的選擇,產能小、高污染的企業將被淘汰,從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對于國內合成樹脂市場,短期看來,進口廢塑料量的減少,為合成樹脂原生料騰出市場空間,需求增快;長期來看,廢料回收企業升級后,進口廢塑料的量可能再次回升,或是直接進口回收料顆粒,此前為原生料騰出的市場空間會被壓縮。
我國于去年7月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的進口廢棄物新方案在今年1月1日正式落地。四大類(生活源廢塑料、釩渣、未分類的廢紙及廢紡織品)共24個品類的廢棄物被禁止進入中國。這被媒體稱為“禁廢令”。
在經過洋垃圾進口多年的整治行動后,中國這次直接提高了進口廢料的標準,這讓長期往中國出口廢塑料、廢紙等廢料的發達國家廢料經銷商一時措手不及,國內的廢料回收行業也受到影響。但專家認為,這種影響是暫時性的,標準的提高有利于國內廢料回收行業優勝劣汰,實現轉型升級。
固廢進口監管加強
許多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還記得90年代初期出現的打口唱片、打口磁帶。這些唱片、磁帶正是以廢塑料的名目出口至中國。
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緩解原料不足,我國開始從境外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在彌補國內資源短缺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以廢塑料為例,因為國內回收利用市場較大,進口量在2005年~2012年的8年間增長了近80%。2012年廢塑料進口量近900萬噸,是近12年的峰值。
但隨著進口量的不斷增多,問題也在顯現。目前國內固體廢物回收體系建設,仍滯后于固體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的發展需求,加上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重發展、輕環保的思想,部分企業為謀取非法利益不惜鋌而走險。
環保部土壤環境管理司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環境執法檢查中發現,不少固體廢物再生利用企業規模小、污染治理水平低下,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等環境違法行為突出,部分地方對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企業疏于監管,甚至放任洋垃圾入境非法加工利用,不少固體廢物集散地成為洋垃圾的藏身之所,環境污染嚴重。
我國整治洋垃圾進口的行動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2013年2月,中國海關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為期10個月的綠籬行動,行動指向固體廢物,包括進口廢紙、廢五金、廢塑料等,嚴厲打擊了洋垃圾走私活動。
2017年2月7日,海關總署召開全國海關緝私工作會議,部署為期一年的“國門利劍2017”聯合專項行動,重點針對洋垃圾、農產品等重點領域的走私違法活動。其中,洋垃圾走私領域,重點打擊工業廢料、電子廢物、生活垃圾、廢塑料等固體廢物走私違法活動。
“國門利劍2017”行動要求,對于進口廢物原料,海關進行100%機檢,同時商檢也嚴格按照50%開箱及30%掏箱的比例進行檢查。以廣東湛江海關為例,2017年上半年,該關在打擊洋垃圾走私領域,查獲固體廢物共88.9萬噸。
2017年7月1日,環保部啟動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對1792家進口廢物加工利用企業開展為期1個月的拉網式、全覆蓋執法檢查。
盡管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加大了打擊洋垃圾走私的力度,在加強固體廢物進口監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洋垃圾非法入境問題仍然屢禁不絕,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我國生態環境安全。我國政府決定從源頭上加強對固體廢物的監管。
對高污染垃圾說“不”
從國外進口的固體廢物往往是未經過分揀或僅簡單分揀的,沉重的分揀工作從國外轉移到國內。由于機器分揀的技術不夠發達,加上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的利潤空間有限,使用機器成本過高,往往分揀用人工進行,對周圍環境和操作人員的健康構成威脅。
中國于2017年7月17日向WTO提交備忘文件表示,“我們注意到大量的不衛生甚至有害的垃圾被混在可以做回收材料的固廢中,被打包出口到中國,這極大地損害了中國的環境利益”“為了保護中國的人民健康和環境安全,我們緊急調整了垃圾進口名單,禁止高污染項目”。
備忘文件提出,截至2017年底,中國將禁止進口4類共24個品類的固體廢物,包括生活源廢塑料、釩渣、未分類的廢紙及廢紡織品。
根據備忘文件,2017年9月1日之后,WTO成員國供貨商不能再繼續向中國發送上述貨物; 2017年12月31日起,中國海關不再接受上述物資的清關,即9月1日之前提單的貨物最遲不能晚于12月31日清關。
在向WTO提交備忘文件后的第二天,國務院辦公廳引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要求完善堵住洋垃圾進口的監管制度,明確2017年底前,禁止進口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以及廢紡織原料、釩渣等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
依照實施方案,2019年底前,我國將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分批分類調整進口固體廢物管理目錄,逐步有序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提高固體廢物進口門檻,進一步加嚴環境保護控制標準,提高進口廢紙加工利用企業規模要求;完善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限定進口固體廢物口岸,取消貿易單位代理進口。
環保部2017年8月16日正式發布關于《進口廢物管理目錄(2017年)》的公告。該公告于2017年12月31日起實施。
公告指出,環保部、商務部、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對現行的《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進行了調整和修訂:將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8個品種)、未經分揀的廢紙(1個品種)、廢紡織原料(11個品種)、釩渣(4個品種)等4類24種固體廢物,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整列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
不僅明令禁止部分廢物的進口,我國還提高了對進口廢物含雜率的要求。
2017年8月10日,新修訂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征求意見稿)》公布。征求意見稿要求,進口廢紙和廢塑料中的含雜率不能超過0.3%。此前廢紙和廢塑料的含雜率要求分別是1.5%和0.5%。同時,我國向WTO提交了關于含雜率的初稿草案。
2017年11月,我國又提交了最新文件,將廢塑料和廢紙的含雜率提高到了0.5%,將于2018年3月1日實施。所謂含雜率,指的是進口廢棄物中不可利用的雜質占比率。
在標準發布的同時,我國還加大了對現有固體廢物進口商的排查。2017年11月16日,海關總署在官網上發布消息稱,日前完成對廢塑料行業全部1155家取得《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企業專項稽查,查發問題企業236家。
英國回收協會首席執行官艾琳表示,WTO在2017年12月與中方進行了會談,但并未改變中方禁止高污染垃圾進口的強硬立場。
新標準影響顯現
一紙禁令在長期向中國出口固體廢物的國家里掀起了波瀾。
2017年6月,《金融時報》舉辦的首次清潔能源周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塑料包裝的回收率僅14%。目前,歐洲可回收利用本國30%的塑料,相比之下,美國僅有9%,但是大多數廢塑料仍是以垃圾填埋或者是丟棄在海洋中的方式處理。
海洋上漂浮著大批糾纏在一起的垃圾。這種海洋垃圾多呈顆粒狀,甚至在海平面以下35米都有它們的蹤影。
塑料除了危害海洋生物,還會造成其他問題,比如清理成本巨大。歐洲每年花費6億歐元(約合47億元)清理海灘和沿海地區,而且清理成本逐年增長。
目前,全球的廢棄物出口高度依賴中國。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UN Comtrade)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有超過36%的廢紙對中國出口,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則接收了全球70%的塑料廢棄物,貿易總額分別高達1700萬美元和460萬美元。
美國一家環保組織曾作過一個調查:把200個追蹤器放到美國的廢棄電子產品上,發現大部分跨海來到了亞洲,其中10件來到中國內地,36件留在了中國香港。
德國《南德意志報》報道稱,2016年,僅德國就有150萬噸廢塑料被運往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占德國廢塑料總量的一半。英國去年向中國運送了將近80萬噸塑料垃圾,約占英國廢塑料總量的65%。
2017年12月1日,52個標箱、共計399.3噸進口廢塑料在大連大窯灣口岸辦結退運手續,集中退運出境。該批退運出境的廢塑料全部為進口超期未申報貨物,未申報的原因為缺少固體廢物進口相關許可證或證件到期。新標準的影響開始顯現。
美國俄勒岡州一家名為“白色城市”的回收站在12月初陷入了混亂。因為沒有中國買家,980噸回收品滯留在站內。由于該站一直向中國出口回收品,根本沒有相應回收的基礎設施。庫房爆倉后,回收品被堆到庫外堆積成山。
英國《衛報》指出,從2012年起,英國向中國出口了270萬噸的廢塑料,占英國總塑料出口的2/3。中國的廢棄物進口新標準落地,意味著英國須增加35萬噸/年的垃圾處理能力,才能彌補缺口。
根據澎湃新聞報道,英國廢物處理行業估計英國目前出口到中國供回收利用的塑料廢物中,約一半會因不符合中國的新標準而受到影響。
廢料回收行業轉型
2017年12月26日,環保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官網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建議批準的限制進口類申請明細表,獲得進口權的企業為8家,獲批總進口量為9335噸,分別比2017年首批的335家、385萬噸下滑了97.62%、99.76%。
金聯創資訊報告認為,出現如此大幅度下滑的原因主要有3個。一是由于今年政策明顯加緊,部分廠家處于觀望中,并未申報;二是申報審批的廠家由于審批程序愈加嚴格,使得審批程序時間延長,部分廠家未走完流程已經結束審批;三是受政策影響,部分廠家已經轉型,脫離再生行業。
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我國對廢塑料進口量就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13年~2016年,我國廢塑料進口量平均年降幅為4.3%,2016年我國進口廢塑料735萬噸。由于新標準的影響,2017年三季度,國內廢舊塑料進口量為2010年以來同期進口量最低。
盡管進口固體廢物的門檻提高,對廢料回收利用行業形成沖擊,但長遠來看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利。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的報告認為,現在國內再生塑料行業將面臨重新布局,或者轉向東南亞地區建廠,或者將國內業務從加工進口廢塑料轉為加工進口塑料顆粒。
由于失去大部分進口再生料來源,廢塑料加工商需要進一步挖掘國內市場的潛力,進而促進國內廢塑料回收行業的發展和規范。不難預見,再生廢塑料行業將經歷一輪優勝劣汰的選擇,產能小、高污染的企業將被淘汰,從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對于國內合成樹脂市場,短期看來,進口廢塑料量的減少,為合成樹脂原生料騰出市場空間,需求增快;長期來看,廢料回收企業升級后,進口廢塑料的量可能再次回升,或是直接進口回收料顆粒,此前為原生料騰出的市場空間會被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