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27日公布新當選院士名單,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朱利中教授在列。朱利中多年來致力于土壤有機污染防治研究,許多農田和場地的“生病”土壤經過他的修復,恢復了健康活力。
記者27日致電祝賀朱利中教授,他說,自己取得成績得益于黨和國家的培養,離不開浙大和科研團隊的支持。“院士是一項榮譽,更是一份責任。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強調要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我要再接再厲,為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做出更多貢獻,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培養更多創新人才。”朱利中說。
朱利中從事的研究,直面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一個嚴峻的問題:腳下的土地“生病”了,有的不再適宜種植作物,有的揮發出來的污染物還會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這一現代化帶來的困境,同樣需要依靠現代科技來化解。朱利中說:“比如有的農田土壤受污染,但是我國人多地少,還是要靠這些土地生產安全農產品,這就需要修復。又如城市化進程中大型工廠搬遷后,留下受污染的場地,也必須經過修復,才能繼續作為居民用地使用。”近年來,朱利中帶領團隊研發出多項土壤修復技術,在全國多個地方的農田和城市建設工程中應用,并為相關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取得顯著成效。
朱利中團隊建立了定量預測有機污染物非線性界面行為及植物吸收積累有機污染物的數學模型,能夠搞清楚有機污染物跑向哪里,在哪些位置積累,如何調控其遷移轉化過程,為污染土壤選擇合適的作物就有了技術支撐,這對耕地資源寶貴的中國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在保障農產品安全的同時提高土壤修復效率,實現邊生產邊修復。”朱利中說,如在土壤中加入生物碳或微量表面活性劑把有機污染物“固定”住,讓它很少甚至不進入農產品中。如果土壤實在病得太重,朱利中團隊還可通過改善有機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特別是強化微生物降解有機污染物對污染農田實施增效修復,顯著提升修復效率。
面對城市污染場地土壤修復問題,朱利中團隊研發出協同修復技術,相比傳統方法使用肥皂粉修復場地土壤,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我們研發出混合表面活性劑增效洗脫,使修復效率增加20%以上,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并實現了廢水零排放,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朱利中說。
“當選院士并沒有改變我一個普通科技工作者的身份,以前做什么,今后還做什么。”朱利中說,在繼續做好科研、教好書的同時,自己要積極地在更高層面上為國家工程建設咨詢做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