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文明形態的演進角度來看待能源的變革,第一輪能源革命是化石能源——煤、油、氣的發現和利用,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人類由農耕文明進入工業文明,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能源革命歷程。
但是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人類對工業文明的進步及其帶來的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第二次能源革命中,非化石能源推動著人類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進步。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能源也面臨著歷史性的轉型和創新。創新來自思維,首先要來自觀念的轉換。所以我就以下六點談談認識:
一、從“能源發展”到如今的“能源革命”本身就是一個觀念的巨大創新
中國的經濟由平面擴張型向多維立體的質量型轉變,能源行業也面臨著“四個革命”,其中的消費革命,就是能源消費由粗放低效轉向節約高效。我國近年來把能源強度列入考核指標,能源彈性系數逐步下降,但是和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依然很大,還有改進的空間,能源革命任重道遠。
二、創新能源安全觀
長期以來,“能源安全”被單純理解為供需安全,應認識到,供需安全要以科學的供給滿足合理的需求。現在要在化石能源的基礎上,逐步倚重我國可以自己掌控的非化石能源,共同來保障能源供給的安全。
但是僅僅有“供需安全”還不夠。環境安全中,大氣質量、水質量都與能源結構有關。近年來,全人類對氣候變化的重視程度有了重大的進步,認識到氣候也有容量。因此,能源安全觀應包括“供需安全”“環境安全”“氣候安全”。
三、在能源資源觀上,要重新認識我國能源資源稟賦
我國能源資源稟賦長期以來是“富煤、缺油、少氣”。在化石能源的范圍內,這個認識沒有錯,但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了。
2019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15.3%,并且還在不斷增長。
為什么非水可再生能源能夠快速增長,從“微不足道”到“舉足輕重”?原因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求的牽引。能夠支撐非水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長的,一是自然資源,我國有豐富的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二是技術能力,包括非化石能源和儲能技術;三是成本下降,經濟性能夠被市場接受。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牽引和多種因素支撐之下,可再生能源就具有可持續性。
由于對能源資源稟賦認識的局限性,部分能源負荷密集地區長期以來自認為“負荷重、資源缺”,卻沒有認識到身邊就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形成了對外來電、外來煤的依賴。因此重新認識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是正確認識中國國情的一個要素,對于確保國家長遠的能源安全、引導能源轉型具有方向性、戰略性意義。
值得強調的是,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利用是我國可以自主掌控的,不依賴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幻,有利于保障能源體系的獨立性和安全性,因此我國應逐步建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低碳能源體系。
四、要重新認識中東部能源發展思路
西部要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就需要提高能源負荷和消納。同時,中東部要發展能源供給,將能源“身邊取”和“遠方來”相結合,分布式和集中式相結合,做到能源高比例自給,就可以減緩西電東送和北煤南運的壓力。
以河南省蘭考縣為例,蘭考當地太陽能源和風能的資源并不特別豐富,成為農村能源革命試點以來,當地大力開發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和地熱,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從3年前的27%,提高到如今的約60%,并計劃2021年將該比例提高到91%。
中國東西部空間格局的優化與能源結構的優化是相耦合的,二者共同來推進中國經濟、環境雙贏。
五、集中式和分布式結合、城鄉一體化革命的觀念需要進一步樹立
城鄉一體化革命也在于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的結合。集中式的大基地、大電網模式依然很重要,但是現在要強調分布式的作用,從發電的角度即“寓電于民”。風電、光伏、生物質、天然氣、地熱等,都可以較為方便地實現集中式和分布式結合。
分布式低碳能源網絡也誕生了一個新概念——能源“產消者”。例如光伏建筑一體化潛力很大,建筑就可成為大體量的產消者。把分布式電源與儲能、大數據管理結合起來,就是VPP(虛擬電廠)。若中東部大批VPP投入應用,就可減輕集中電網的負擔。
中東部大批產消者和VPP的產生,將會創造中國電力系統的新形態,中國能源的局面也將會發生革命性變化。
六、能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深、廣結合
能源結合互聯網與節能的人工智能,就可形成多能的能源服務業。例如城市能源大腦,包含了城市的各種能源數據,并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化、信息化,提高能源服務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所以有學者說“數據是21世紀的石油”。
以上六點都涉及觀念問題,也會影響相關部門的政策。結合這六點,我們更能體會為什么要提出能源革命:能源革命要經過大家共同努力,來成就能源的新常態、高質量、新體系。
但是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人類對工業文明的進步及其帶來的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第二次能源革命中,非化石能源推動著人類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進步。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能源也面臨著歷史性的轉型和創新。創新來自思維,首先要來自觀念的轉換。所以我就以下六點談談認識:
一、從“能源發展”到如今的“能源革命”本身就是一個觀念的巨大創新
中國的經濟由平面擴張型向多維立體的質量型轉變,能源行業也面臨著“四個革命”,其中的消費革命,就是能源消費由粗放低效轉向節約高效。我國近年來把能源強度列入考核指標,能源彈性系數逐步下降,但是和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依然很大,還有改進的空間,能源革命任重道遠。
二、創新能源安全觀
長期以來,“能源安全”被單純理解為供需安全,應認識到,供需安全要以科學的供給滿足合理的需求。現在要在化石能源的基礎上,逐步倚重我國可以自己掌控的非化石能源,共同來保障能源供給的安全。
但是僅僅有“供需安全”還不夠。環境安全中,大氣質量、水質量都與能源結構有關。近年來,全人類對氣候變化的重視程度有了重大的進步,認識到氣候也有容量。因此,能源安全觀應包括“供需安全”“環境安全”“氣候安全”。
三、在能源資源觀上,要重新認識我國能源資源稟賦
我國能源資源稟賦長期以來是“富煤、缺油、少氣”。在化石能源的范圍內,這個認識沒有錯,但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了。
2019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15.3%,并且還在不斷增長。
為什么非水可再生能源能夠快速增長,從“微不足道”到“舉足輕重”?原因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求的牽引。能夠支撐非水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長的,一是自然資源,我國有豐富的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二是技術能力,包括非化石能源和儲能技術;三是成本下降,經濟性能夠被市場接受。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牽引和多種因素支撐之下,可再生能源就具有可持續性。
由于對能源資源稟賦認識的局限性,部分能源負荷密集地區長期以來自認為“負荷重、資源缺”,卻沒有認識到身邊就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形成了對外來電、外來煤的依賴。因此重新認識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是正確認識中國國情的一個要素,對于確保國家長遠的能源安全、引導能源轉型具有方向性、戰略性意義。
值得強調的是,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利用是我國可以自主掌控的,不依賴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幻,有利于保障能源體系的獨立性和安全性,因此我國應逐步建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低碳能源體系。
四、要重新認識中東部能源發展思路
西部要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就需要提高能源負荷和消納。同時,中東部要發展能源供給,將能源“身邊取”和“遠方來”相結合,分布式和集中式相結合,做到能源高比例自給,就可以減緩西電東送和北煤南運的壓力。
以河南省蘭考縣為例,蘭考當地太陽能源和風能的資源并不特別豐富,成為農村能源革命試點以來,當地大力開發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和地熱,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從3年前的27%,提高到如今的約60%,并計劃2021年將該比例提高到91%。
中國東西部空間格局的優化與能源結構的優化是相耦合的,二者共同來推進中國經濟、環境雙贏。
五、集中式和分布式結合、城鄉一體化革命的觀念需要進一步樹立
城鄉一體化革命也在于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的結合。集中式的大基地、大電網模式依然很重要,但是現在要強調分布式的作用,從發電的角度即“寓電于民”。風電、光伏、生物質、天然氣、地熱等,都可以較為方便地實現集中式和分布式結合。
分布式低碳能源網絡也誕生了一個新概念——能源“產消者”。例如光伏建筑一體化潛力很大,建筑就可成為大體量的產消者。把分布式電源與儲能、大數據管理結合起來,就是VPP(虛擬電廠)。若中東部大批VPP投入應用,就可減輕集中電網的負擔。
中東部大批產消者和VPP的產生,將會創造中國電力系統的新形態,中國能源的局面也將會發生革命性變化。
六、能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深、廣結合
能源結合互聯網與節能的人工智能,就可形成多能的能源服務業。例如城市能源大腦,包含了城市的各種能源數據,并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化、信息化,提高能源服務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所以有學者說“數據是21世紀的石油”。
以上六點都涉及觀念問題,也會影響相關部門的政策。結合這六點,我們更能體會為什么要提出能源革命:能源革命要經過大家共同努力,來成就能源的新常態、高質量、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