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光伏行業主要企業分別發布了半年度報告。觀察各家的光伏上市公司半年財報數據,2020年上半年光伏上市公司受疫情影響業績集體承壓,但是盈利能力仍在不斷增強,基本符合了行業市場預期。集邦咨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網EnergyTrend追蹤了阿特斯、東方日升、隆基股份、天合光能等共9家組件環節具有代表性的光伏企業進行分析,以下是各家的經營狀況、產品技術最新進展等主要指標信息。
(來源:微信公眾號“集邦新能源網” ID:EnergyTrend)
疫情下企業經營韌性十足
上半年疫情影響有限,企業凈利率未出現顯著波動。統計在內的9家光伏企業中,一線龍頭東方日升、隆基、晶澳營收同比增速表現較為搶眼。包括上半年回歸國內上市在內的天合、晶澳,以及正泰、隆基、阿特斯五家企業毛利率均在20%以上,其中隆基又以21.08%的凈利率遙遙領先。
頭部企業組件出貨穩增
海內外需求短期疲軟,企業強出貨保盈利。從上半年各企業出貨量來看,阿特斯、晶澳、隆基、天合組件出貨超過5GW,緊隨其后東方日升、正泰出貨量分別達到3.37GW、2.22GW,領先的組件企業上半年組件出貨量均保持穩定增長。
海外疫情承壓下,仍有多家頭部組件逆勢出擊。據東方日升、晶澳科技財報披露,上半年面對海外疫情壓力,企業通過產能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海外市場組件出貨量占比依然超過70%,另一家組件龍頭天合光能海外業績也頗為亮眼,其北美(1071MW)、拉美(508MW)組件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100%,避免了單一市場變動對總體業績的影響。
五企囊括國內近20GW組件需求
自三季度起需求反彈,頭部組件優勢地位繼續鞏固。據統計隆基、晶澳、億晶等7家企業占2020年25GW央企招標比重接近80%,頭部企業中標規模均在2GW以上,可見龍頭企業規模、技術優勢凸顯,未來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電池組件仍為企業擴產核心
各家企業上半年持續進行大規模擴產,組件端加速向上游一體化布局。根據各家財報,晶澳、隆基、天合光能、晶澳、東方日升、億晶光電等企業提及了超過180GW落地以及規劃產能。
統計9家企業中,電池片環節達產、擴建項目達56.5GW,隆基、東方日升在電池片環節明確擴產規模均超過15GW;組件環節達產、擴建達到68.5GW,各家企業均在對光伏電池組件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實現提產能、增效益,提升光伏產品市場競爭力與市場占有率。
組件企業技術、終端布局加速
大尺寸產能與N型技術同步推進,企業差異化布局趨勢深化。2020年上半年,光伏供業鏈大尺寸化推進加速,使得各組件企業紛紛以182/210尺寸組件規格新建產線項目,隨著國內大尺寸硅片供應及組件技術迭代,下游電站端開始落地大尺寸高功率產品,產品有望加速被市場接受。
市場業務方面,企業終端布局加速。包括天合、阿特斯、正泰企業下游電站項目推進加速,其中正泰、天合中標2020年競價、平價項目1GW,阿特斯在全球處于項目開發后期的光伏項目儲備超過15GW。而另外兩家企業隆基、東方日升則在繼續深化組件業務,隆基首發BIPV新品進軍光伏建筑市場,東方日升BIPV 2.05MW 項目已并網,實現G1尺寸9BB HJT電池量產,并完成MW級訂單交付。
電池轉化效率方面,企業PERC、N型電池效率持續攀升。現階段頭部組件企業PERC電池量產效率接近23%,布局N型技術再獲突破,實驗效率達到24%水平。目前,東方日升已實現HJT量產,天合光能即將完成 HJT 產品的 TUV 認證,后續將積極進行市場推廣。同時各組件企業均明確對TOPCon、HJT等技術持續研發,為下階段光伏技術大規模量產預備。
(來源:微信公眾號“集邦新能源網” ID:EnergyTrend)
疫情下企業經營韌性十足
上半年疫情影響有限,企業凈利率未出現顯著波動。統計在內的9家光伏企業中,一線龍頭東方日升、隆基、晶澳營收同比增速表現較為搶眼。包括上半年回歸國內上市在內的天合、晶澳,以及正泰、隆基、阿特斯五家企業毛利率均在20%以上,其中隆基又以21.08%的凈利率遙遙領先。

頭部企業組件出貨穩增
海內外需求短期疲軟,企業強出貨保盈利。從上半年各企業出貨量來看,阿特斯、晶澳、隆基、天合組件出貨超過5GW,緊隨其后東方日升、正泰出貨量分別達到3.37GW、2.22GW,領先的組件企業上半年組件出貨量均保持穩定增長。

海外疫情承壓下,仍有多家頭部組件逆勢出擊。據東方日升、晶澳科技財報披露,上半年面對海外疫情壓力,企業通過產能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海外市場組件出貨量占比依然超過70%,另一家組件龍頭天合光能海外業績也頗為亮眼,其北美(1071MW)、拉美(508MW)組件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100%,避免了單一市場變動對總體業績的影響。
五企囊括國內近20GW組件需求
自三季度起需求反彈,頭部組件優勢地位繼續鞏固。據統計隆基、晶澳、億晶等7家企業占2020年25GW央企招標比重接近80%,頭部企業中標規模均在2GW以上,可見龍頭企業規模、技術優勢凸顯,未來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各家企業上半年持續進行大規模擴產,組件端加速向上游一體化布局。根據各家財報,晶澳、隆基、天合光能、晶澳、東方日升、億晶光電等企業提及了超過180GW落地以及規劃產能。
統計9家企業中,電池片環節達產、擴建項目達56.5GW,隆基、東方日升在電池片環節明確擴產規模均超過15GW;組件環節達產、擴建達到68.5GW,各家企業均在對光伏電池組件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實現提產能、增效益,提升光伏產品市場競爭力與市場占有率。

組件企業技術、終端布局加速
大尺寸產能與N型技術同步推進,企業差異化布局趨勢深化。2020年上半年,光伏供業鏈大尺寸化推進加速,使得各組件企業紛紛以182/210尺寸組件規格新建產線項目,隨著國內大尺寸硅片供應及組件技術迭代,下游電站端開始落地大尺寸高功率產品,產品有望加速被市場接受。
市場業務方面,企業終端布局加速。包括天合、阿特斯、正泰企業下游電站項目推進加速,其中正泰、天合中標2020年競價、平價項目1GW,阿特斯在全球處于項目開發后期的光伏項目儲備超過15GW。而另外兩家企業隆基、東方日升則在繼續深化組件業務,隆基首發BIPV新品進軍光伏建筑市場,東方日升BIPV 2.05MW 項目已并網,實現G1尺寸9BB HJT電池量產,并完成MW級訂單交付。
電池轉化效率方面,企業PERC、N型電池效率持續攀升。現階段頭部組件企業PERC電池量產效率接近23%,布局N型技術再獲突破,實驗效率達到24%水平。目前,東方日升已實現HJT量產,天合光能即將完成 HJT 產品的 TUV 認證,后續將積極進行市場推廣。同時各組件企業均明確對TOPCon、HJT等技術持續研發,為下階段光伏技術大規模量產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