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峽集團在光伏領域出鏡率很高,且來勢洶洶。 國內簽約、國外收購 最大水電集團頻繁亮相光伏市場 8月25日,三峽智慧能源投資(海南)有限公司創立大會及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三峽智慧能源首期注冊資本10億元,結合了能源類央企三峽集團、東方電氣以及光伏行業民營優秀企業正泰電器、天宏陽光,通過搭建混合所有制平臺,充分發揮各方股東優勢并相互賦能。在各股東的支持下,三峽智慧能源將充分運用大數據、智能運維,提升運營效率。中遠期,將以分布式光伏為入口,以能源互聯網、綜合能源服務為業務導向,逐步拓展能源大數據增值等商業模式,同時借助上市、發行REITs等資產證券化方式實現滾動投資,力爭發展成為優秀的清潔能源投資平臺。 8月30日,三峽集團首個“長江大保護+清潔能源”項目——蕪湖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項目完成首批組件敷設。該項目是三峽集團當前裝機規模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項目,由長江環保集團新業務開發專業化平臺公司——長江清源節能環保有限公司牽頭負責實施。該項目利用長江環保集團在蕪湖市7個污水處理廠水池上方空間及建筑物屋頂開發分布式光伏,規劃裝機容量22.868兆瓦(峰值功率),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運行模式,動態總投資1.06億元,建成后每年可向大保護項目提供綠色電能超2000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0.6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59萬噸,節約用水約8.53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約165.50噸,減排氮氧化物約142.2噸,減排煙塵約69噸。 8月31日,三峽新能源阜蒙伊嗎圖8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發布EPC總承包招標公告,該項目為阜新市500MW光伏平價上網基地六個子項目之一,由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3日中標該基地項目第04標段,中標容量80MW,與阜新市500MW平價上網基地第05標段中標單位共用一座220kV升壓站,通過35千伏集電線路接入該升壓站35千伏母線。本項目位于遼寧省阜新市西南部約17km,伊嗎圖鎮北部及偏東約4km處(場址最遠處)。項目所在地北側與莊家店村相鄰,東側與伊嗎圖村相鄰,南側與干溝子村相鄰,西南側與第05標段光伏項目相鄰。 在國外,近期也傳出了三峽集團正在談判收購西班牙新能源公司 X-Elio 股權的消息。X-Elio的意思是“來自太陽神”- X是Ex的縮寫,意為“From”;Elio是Helios的改寫,意為太陽神(希臘語)。所以顧名思義,X-Elio公司是一家太陽能發電投資與管理公司,旗下核心資產就是遍布全球的太陽能電站。據了解,X-Elio公司的太陽能資產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基本集中在 OECD 國家,而且還包括了中國投資者/承包商相對來說比較難直接進入的日本、美國、澳洲、意大利、西班牙市場,以及南美和南非等地。 就在西班牙披露三峽擬收購X-Elio的同一周,三峽集團控股的葡萄牙電力宣布收購西班牙電力公司Viesgo,交易金額超過20億歐元。 風光并舉 新能源是集團“兩翼”戰略之一 作為以水電起家的電力央企,三峽集團近期為何頻頻亮相光伏領域?它的進入,對于光伏行業來說意味著什么?要弄清楚這些,還要從頭開始說起。 三峽集團成立于1993年9月27日,前身是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2017年12月28日完成公司制改制,由全民所有制企業變更為國有獨資公司,名稱變更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業務已遍布國內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以及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和我國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2018年12月,三峽集團被納入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名單。 作為央企,除了要考慮經濟效益,還要擔負國家責任。三峽集團的八大業務板塊中,清潔能源、長江大保護、國際化、資本運作等都是關鍵詞,而清潔能源和長江大保護更是被稱之為企業發展的“兩翼”。 在長江大保護業務板塊,通過搭建平臺、整合環保公司、推廣生態示范城市等重要舉措,三峽集團的生態羽翼這幾年已經逐漸豐滿。相比來說,在清潔能源這一翼,由于起步較晚,仍然面臨著很多挑戰。 有媒體報道,早在2010年工作會議上,三峽集團就曾提出過加快以風電為主的新能源開發,把風電作為水電之后的第二主業進行培育。但直到5年后,隨著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正式改制為三峽新能源,這一戰略才真正得以實質性推進。 由于起步較晚,直到2016年,三峽集團的風電累計裝機量仍未擠進中國前十;在光伏領域,更是幾乎看不到三峽集團的身影。 三峽新能源2016年的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其風電累計投產裝機規模僅有427萬千瓦,光伏項目投產規模只有145萬千瓦。而這些項目,還大多分布在內蒙古、新疆等限電形勢嚴峻的地區。 三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轉折,出現在2016年。當年11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重點推動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的海上風電建設。這讓當時的董事長盧純看到彎道超車的可能。 隨后,盧純開啟了以副部級身份親自拜訪各省主要領導的先河。此舉在講究級別對等的中國特有體制中成效顯著。借此,三峽集團先后與福建、山東、江蘇、廣東等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掀起風電“新圈地運動”。此后,海上風電成為三峽集團繼水電之后的第二主業。 2018年8月,新董事長雷鳴山到任后,繼續施行“合縱連橫”策略,親自拜訪各省領導,持續推動新能源業務。 隨著新能源業務的深入展開,三峽集團“投資59億進軍浙江”、“投資180億元進軍山東”等新聞開始不時涌現。
實力大佬搶占高地 光伏市場迎來激烈廝殺 在光伏領域,雷鳴山則把視線聚焦在西北地區。去年8-9月份,他密集拜會了青海、寧夏、西藏等省市自治區政府領導,旨在推進三峽集團的光伏業務。 在前后兩位掌舵人的力推之下,截至2019年底,三峽集團總裝機規模達1.31億千瓦,年發電量2894.7億千瓦時,資產總額達8356億元,營業收入985億元,連續12年在國務院國資委年度業績考核中獲評A級企業。 2020年,在全國上下抗疫情保生產穩經濟之際,三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繼續進擊。 2月24日,三峽集團在京通過視頻會形式發出開工動員令,宣布在全國多地的25個新能源項目。據了解,這次集中開工的25個項目,總裝機規模392萬千瓦、總投資580億元分布于廣東、江蘇、福建、寧夏、河北等14個省份。 4月17日,三峽集團與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進當地風電、光伏等項目建設工作。根據協議,三峽集團將在該市同步啟動現代能源裝備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協助該市引進風機裝備制造等相關上下游產業落地,實現新能源項目與關聯產業的協同發展;積極采用國際先進的能源技術,引進國內可再生能源行業領軍企業,打造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清潔綠色、安全高效能源示范基地,推進清潔能源核心技術創新發展。 5月,由三峽新能源承擔的三峽集團專項科研項目“大型漂浮式光伏電站建設及運維關鍵技術研究”啟動會議暨科研大綱評審會議在江蘇南京以視頻形式召開。該科研項目以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光伏電站為實施項目,于2019年列入三峽集團科技創新計劃。
據統計,截止2019年底,三峽集團已投產光伏項目遍及甘肅、青海、河北等17個省區。光伏裝機規模累計超過430萬千瓦。 水上電站、農光互補電站、污水處理電站——電站種類多樣;招標、合作、并購——布局形式多樣,志在清潔能源領域的三峽集團,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搶占光伏高地,本已競爭激烈的光伏市場,必將迎來又一番激烈的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