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光伏產業鏈開始上演漲價潮,硅料漲價幅度最為引人關注。數據顯示,6月中下旬以來,光伏行業多晶硅價格指數出現企穩回升態勢,近兩周回暖加速。這種漲價趨勢還傳導至硅片和電池片環節。通威股份和隆基股份分別上調電池片和硅片價格。
隨著光伏龍頭企業通威股份和隆基股份上調價格,光伏產業鏈漲價愈演愈烈。突如其來的漲價,對整個產業鏈來說,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
光伏產業鏈掀起漲價潮
7月以來,光伏產業鏈價格出現全面上漲。其中,硅料價格漲幅最為明顯,有數據顯示,7月份,硅料價格漲幅達到30%。
本輪漲價的始作俑者,非硅料莫屬。此前,受突發生產事故影響,硅料市場供應出現緊張局面。這迅速拉升了硅料的價格。硅料供給短期緊縮推動產業鏈價格上行。
多晶硅市場供需關系的轉變導致的漲價很快傳導至硅片和電池片等環節。光伏龍頭企業通威股份和隆基股份因多次上調電池片和硅片價格,站上“風口浪尖”。
7月25日,通威股份上調電池片價格,8月10日,通威股份再度上調單晶電池片價格。7月31日,隆基股份第二次上調硅片價格。面對行業龍頭不斷漲價,業內人士驚呼“活久見”。隨后,光伏玻璃、銀漿、封裝膠膜、焊帶、鋁邊框等輔材料價格集體“水漲船高”,進一步助推了產業鏈的漲價潮。
對于多晶硅和輔材價格全面上漲,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不少光伏企業業績出現下滑。位于產業鏈上游的光伏企業通過此輪漲價實現產品量價齊升,有助于其修復盈利。隨著供需壓力逐漸平衡,價格將會出現回落。
下游企業最受傷?
光伏產業鏈的漲價來得有點猛烈,這讓終端市場反應強烈。有經銷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漲價行為對組件市場影響較大,不少項目已經考慮延期甚至停工。在本輪漲價潮中,光伏產業鏈下游終端企業成為“最受傷”的一方。
上游的漲價壓力無疑會壓縮終端市場的利潤空間。長遠來看,這必然影響下游投資開發的積極性。產業鏈掀起漲價潮,有投資開發企業負責人稱,“開工賠死,不開工等死”。這種悲觀情緒的蔓延,讓終端市場出現降溫。這最終又將“反噬”整個光伏產業鏈。
對終端企業來說,如何解決短期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呢?有評論認為,多方通力合作是正途。對下游電站投資企業來說,面對漲價潮,可以適當推遲項目進程。
硅料價格的上漲,牽一發而動全身。這讓玻璃、封膠等輔材價格集體“水漲船高”。另一方面,終端企業面對漲價又苦不堪言。其實,夾在中間的組件廠商也有苦說不清楚。
有業內人士稱,產業鏈漲價對組件廠商影響也比較大。面對上游硅料、硅片的漲價,他們不得不通過漲價來分解壓力。然而,由于組件廠商直接和終端市場交接,漲價又受到了終端企業的抵制。對此,有業內人士支招,作為組件制造商,應該從市占率的角度提高自己的垂直一體化程度,從而讓企業發展更具可持續性。
隨著光伏龍頭企業通威股份和隆基股份上調價格,光伏產業鏈漲價愈演愈烈。突如其來的漲價,對整個產業鏈來說,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
光伏產業鏈掀起漲價潮
7月以來,光伏產業鏈價格出現全面上漲。其中,硅料價格漲幅最為明顯,有數據顯示,7月份,硅料價格漲幅達到30%。
本輪漲價的始作俑者,非硅料莫屬。此前,受突發生產事故影響,硅料市場供應出現緊張局面。這迅速拉升了硅料的價格。硅料供給短期緊縮推動產業鏈價格上行。
多晶硅市場供需關系的轉變導致的漲價很快傳導至硅片和電池片等環節。光伏龍頭企業通威股份和隆基股份因多次上調電池片和硅片價格,站上“風口浪尖”。
7月25日,通威股份上調電池片價格,8月10日,通威股份再度上調單晶電池片價格。7月31日,隆基股份第二次上調硅片價格。面對行業龍頭不斷漲價,業內人士驚呼“活久見”。隨后,光伏玻璃、銀漿、封裝膠膜、焊帶、鋁邊框等輔材料價格集體“水漲船高”,進一步助推了產業鏈的漲價潮。
對于多晶硅和輔材價格全面上漲,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不少光伏企業業績出現下滑。位于產業鏈上游的光伏企業通過此輪漲價實現產品量價齊升,有助于其修復盈利。隨著供需壓力逐漸平衡,價格將會出現回落。
下游企業最受傷?
光伏產業鏈的漲價來得有點猛烈,這讓終端市場反應強烈。有經銷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漲價行為對組件市場影響較大,不少項目已經考慮延期甚至停工。在本輪漲價潮中,光伏產業鏈下游終端企業成為“最受傷”的一方。
上游的漲價壓力無疑會壓縮終端市場的利潤空間。長遠來看,這必然影響下游投資開發的積極性。產業鏈掀起漲價潮,有投資開發企業負責人稱,“開工賠死,不開工等死”。這種悲觀情緒的蔓延,讓終端市場出現降溫。這最終又將“反噬”整個光伏產業鏈。
對終端企業來說,如何解決短期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呢?有評論認為,多方通力合作是正途。對下游電站投資企業來說,面對漲價潮,可以適當推遲項目進程。
硅料價格的上漲,牽一發而動全身。這讓玻璃、封膠等輔材價格集體“水漲船高”。另一方面,終端企業面對漲價又苦不堪言。其實,夾在中間的組件廠商也有苦說不清楚。
有業內人士稱,產業鏈漲價對組件廠商影響也比較大。面對上游硅料、硅片的漲價,他們不得不通過漲價來分解壓力。然而,由于組件廠商直接和終端市場交接,漲價又受到了終端企業的抵制。對此,有業內人士支招,作為組件制造商,應該從市占率的角度提高自己的垂直一體化程度,從而讓企業發展更具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