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W+聯盟是對M10聯盟的回復?還是被逼無奈的選擇?在將來,兩者誰將一主沉浮?
出招?M10聯盟率先出手
6月24日,隆基、晶科、晶澳等七家公司,倡議建立幾何尺寸為182mm*182mm的硅片標準(M10),并在行業標準組織中將這一尺寸納入標準規范文件,減少資源浪費,促進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由企業名單可以了解,該聯盟覆蓋硅片、電池、組件等產業板塊。該聯盟的成立,在業內引起一片喧囂。其原因在于,此舉被業界解讀為以隆基為首的企業將大硅片之爭搬上了臺面,開始了真正的對壘。以前雖然關于隆基、中環的硅片尺寸之爭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是并沒有在公開場合上將此事明晰化,大家彼此留有了回旋的余地。而此次如此直接,似乎頗為出人意料。當然,此種觀點只是業界人士的自身解讀。
166、210尺寸之爭由2019年中環發布G12夸父硅片開始。當然,隆基、中環作為硅片行業的龍頭企業,市場競爭是必然局面,一直存在。
2019年6月10日,隆基在SNEC展會上正式發布了M6單晶硅片。其較M2硅片面積提升了12.21%,據隆基測算,若采用72片版型,使用166mm硅片的425Wp組件將比使用M2硅片的380Wp組件節省至少5分/W的BOS成本。2019年8月16日,中環發布G12夸父硅片,相關數據顯示:144半片組件,電池按22.25%計算,G12 P型PERC60片半片組件較M2 72片半片組件功率高出200W,組件轉換效率高0.91%,達到20%以上,疊加高效電池,功率可突破610W,步入6.0時代。將大幅度降低光伏電站的BOS和LCOE兩個大尺寸硅片的接連發布,讓整個硅片市場開始了爭論——兩種大硅片哪個更適合大環境下的光伏行業。此種爭論一直在圈內爭論,且延續至今。
有人說:M6贏在當下,G12贏在將來。其原因在于M6可以在原有產線上進行簡單升級實現,而G12則是需要建立新的產線,即使中下游企業也要面臨著重大投資。但是硅片大尺寸的趨勢不可逆。
2020年5月份,有關210并非理想尺寸、18X產品將會集中式爆發的論點進一步發酵。繼天合發布白皮書之后,晶科、晶澳相繼發布高功率新品或者18X系列產品,愛旭也增加180產線。而對于盛傳5月下旬即將推出的隆基Hi-MO5組件則并未如約而至。
然而在6月24日M10聯盟成立之后,6月29日,隆基新品發布;7月1日,阿特斯新品發布。
關于18X產品的新聞相繼出現,而210陣營則相對沉寂,并沒有更多的發聲。
有人分析之所以出現此種原因,主要源于兩方面:一方面,166&182陣營相應產品所表達的優勢,的確是210陣營暫時真實存在的劣勢,且難以在短期內解決;第二方面,由于中環集團混改結果未定,中環股份暫時無暇他顧。
所以,此時網絡上、媒體中,更多的都是有關166&182陣營的相關信息。
對手已經出招,靜等回復。
拆招?600W+后發而至
210陣營的回復終于來了!
7月9日,由中環、日升、天合等39企業宣布結成 “600W+光伏開放創新生態聯盟”。聯盟宣言表示聯盟成員將通力合作,共同構建基于全新技術平臺的產品、系統和標準,致力于600W+超高功率組件和解決方案在應用端價值最大化,建立共創共生共贏新格局。根據企業名單,該聯盟覆蓋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涉及硅片、電池、組件、支架、逆變器、設計院、物流公司等,已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當然,對于600W+聯盟的成立,大多數人看作是210陣營對166&182陣營的回復,也就是對M10陣營的回復。
但是無論是從聯盟的名稱還是從宣言內容來看,600W+都留有了足夠的余地,表面看來,似乎并無針對之意。
之所以如此判斷,從名字上看,600W+著重強調的是功率,而非尺寸,否則完全可以取名為“210聯盟”或者“G12聯盟”。但現今無論是采用M6硅片,還是M10硅片,相應的組件的功率都達不到600W,更別說600W+,所以雖然名稱上并不是為G12量身定做,但是依照現有市場來看,600W+也確實為了210陣營而準備。在天合的白皮書中,天合稱未來在現有5列版型基礎上增加一列電池片變為6列,組件功率就可以提升到600W以上。
雖然事實如此,但是名稱上的學問,恰恰淡化了針對的味道。
其次,“開放創新生態聯盟”,此名稱無疑表明一點,那就是只要組件達到600W+,就可以加入該聯盟,又進一步淡化了坊間針對性的解讀。即使使用M10硅片的組件,只要功率達到600W+,一樣不設門檻。
不談尺寸,只談功率。
但縱觀600W+聯盟,較之M10聯盟,產業鏈無疑更完整,進而側面反映出210陣營的實力,有人認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210陣營的一種秀肌肉。
“拳”與“拳”勝負未決
你出題,我回答。
M10聯盟與600W+聯盟似乎頗有此味道。但是是“出題人”贏了,還是“答題人”贏了,恐怕短時間內并無明確答案。
M10聯盟手中牌的優勢是相對M2更高的功率、現有運輸條件下功率的最大化、六列封裝成本相對的更低化,以及在現有產線上進行簡單升級即可實現量產。而這些優點無疑是現有210陣營的軟肋。但是亦有相關業內人士表示,M10幾乎是現有產線拉伸的極限,但并非所有的產線都可以實現升級,有的即使產線可以實現升級,而其他配套設施難以實現同步,所以如果要生產M10無疑還是需要時間的。
在2020年3月13日,隆基電話會議中透露,M6硅片第二季度訂單已經排滿。展望全年,隆基股份預計M6硅片將占據總出貨的70%以上。以隆基如此體量的M6布局,大象轉身并不容易。所以隆基恐怕在一段時間內仍將會以M6為主,M10為輔,雖然有相關報道顯示,隆基針對Hi-MO5將布局10GW的電池、10GW的組件產能。而2020年,中環G12的產能達到預計19GW。
而對于所有的問題,210陣營似乎只有一個回答——高功率。回復雖然簡單,但卻卓有成效。畢竟在平價時代,高功率基本就等于低成本、高收益,少花錢就等于多賺錢的理論似乎成立。而同時隨著各環節的相對完善和發展,210陣營也許將會迎來一個新的局面。
那么雙方真的會很快有個勝負局面么?恐怕很難。
根據中國光伏協會的相關數據顯示,M6在2021年將迎來高峰期,其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而M10即使要量產投入市場,恐怕最快也需要在2021年,然后進入兩者并存局面,短時間內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但是無論最終兩者的市場情況如何,無疑都進一步壓縮了210陣營產品的發展時間和空間,210陣營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必須加快產品多方面的進程。
看似M10陣營占有優勢,但是并非如此,兩個聯盟中有著相同的企業,起碼佐證一點,那就是在現今情況下,即使企業也無法斷定市場的最終走向,所以建立210產線實行向下兼容不失為一種保險的舉動。
當然,也許隨著光伏產業鏈的發展,未來出現21X產品未嘗不可能。而至于M10聯盟和600W+聯盟誰勝誰負難以預計。
但是不管最終的市場走向如何,都如兩個聯盟的初衷——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出招?M10聯盟率先出手
6月24日,隆基、晶科、晶澳等七家公司,倡議建立幾何尺寸為182mm*182mm的硅片標準(M10),并在行業標準組織中將這一尺寸納入標準規范文件,減少資源浪費,促進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由企業名單可以了解,該聯盟覆蓋硅片、電池、組件等產業板塊。該聯盟的成立,在業內引起一片喧囂。其原因在于,此舉被業界解讀為以隆基為首的企業將大硅片之爭搬上了臺面,開始了真正的對壘。以前雖然關于隆基、中環的硅片尺寸之爭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是并沒有在公開場合上將此事明晰化,大家彼此留有了回旋的余地。而此次如此直接,似乎頗為出人意料。當然,此種觀點只是業界人士的自身解讀。
166、210尺寸之爭由2019年中環發布G12夸父硅片開始。當然,隆基、中環作為硅片行業的龍頭企業,市場競爭是必然局面,一直存在。
2019年6月10日,隆基在SNEC展會上正式發布了M6單晶硅片。其較M2硅片面積提升了12.21%,據隆基測算,若采用72片版型,使用166mm硅片的425Wp組件將比使用M2硅片的380Wp組件節省至少5分/W的BOS成本。2019年8月16日,中環發布G12夸父硅片,相關數據顯示:144半片組件,電池按22.25%計算,G12 P型PERC60片半片組件較M2 72片半片組件功率高出200W,組件轉換效率高0.91%,達到20%以上,疊加高效電池,功率可突破610W,步入6.0時代。將大幅度降低光伏電站的BOS和LCOE兩個大尺寸硅片的接連發布,讓整個硅片市場開始了爭論——兩種大硅片哪個更適合大環境下的光伏行業。此種爭論一直在圈內爭論,且延續至今。
有人說:M6贏在當下,G12贏在將來。其原因在于M6可以在原有產線上進行簡單升級實現,而G12則是需要建立新的產線,即使中下游企業也要面臨著重大投資。但是硅片大尺寸的趨勢不可逆。
2020年5月份,有關210并非理想尺寸、18X產品將會集中式爆發的論點進一步發酵。繼天合發布白皮書之后,晶科、晶澳相繼發布高功率新品或者18X系列產品,愛旭也增加180產線。而對于盛傳5月下旬即將推出的隆基Hi-MO5組件則并未如約而至。
然而在6月24日M10聯盟成立之后,6月29日,隆基新品發布;7月1日,阿特斯新品發布。
關于18X產品的新聞相繼出現,而210陣營則相對沉寂,并沒有更多的發聲。
有人分析之所以出現此種原因,主要源于兩方面:一方面,166&182陣營相應產品所表達的優勢,的確是210陣營暫時真實存在的劣勢,且難以在短期內解決;第二方面,由于中環集團混改結果未定,中環股份暫時無暇他顧。
所以,此時網絡上、媒體中,更多的都是有關166&182陣營的相關信息。
對手已經出招,靜等回復。
拆招?600W+后發而至
210陣營的回復終于來了!
7月9日,由中環、日升、天合等39企業宣布結成 “600W+光伏開放創新生態聯盟”。聯盟宣言表示聯盟成員將通力合作,共同構建基于全新技術平臺的產品、系統和標準,致力于600W+超高功率組件和解決方案在應用端價值最大化,建立共創共生共贏新格局。根據企業名單,該聯盟覆蓋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涉及硅片、電池、組件、支架、逆變器、設計院、物流公司等,已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當然,對于600W+聯盟的成立,大多數人看作是210陣營對166&182陣營的回復,也就是對M10陣營的回復。
但是無論是從聯盟的名稱還是從宣言內容來看,600W+都留有了足夠的余地,表面看來,似乎并無針對之意。
之所以如此判斷,從名字上看,600W+著重強調的是功率,而非尺寸,否則完全可以取名為“210聯盟”或者“G12聯盟”。但現今無論是采用M6硅片,還是M10硅片,相應的組件的功率都達不到600W,更別說600W+,所以雖然名稱上并不是為G12量身定做,但是依照現有市場來看,600W+也確實為了210陣營而準備。在天合的白皮書中,天合稱未來在現有5列版型基礎上增加一列電池片變為6列,組件功率就可以提升到600W以上。
雖然事實如此,但是名稱上的學問,恰恰淡化了針對的味道。
其次,“開放創新生態聯盟”,此名稱無疑表明一點,那就是只要組件達到600W+,就可以加入該聯盟,又進一步淡化了坊間針對性的解讀。即使使用M10硅片的組件,只要功率達到600W+,一樣不設門檻。
不談尺寸,只談功率。
但縱觀600W+聯盟,較之M10聯盟,產業鏈無疑更完整,進而側面反映出210陣營的實力,有人認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210陣營的一種秀肌肉。
“拳”與“拳”勝負未決
你出題,我回答。
M10聯盟與600W+聯盟似乎頗有此味道。但是是“出題人”贏了,還是“答題人”贏了,恐怕短時間內并無明確答案。
M10聯盟手中牌的優勢是相對M2更高的功率、現有運輸條件下功率的最大化、六列封裝成本相對的更低化,以及在現有產線上進行簡單升級即可實現量產。而這些優點無疑是現有210陣營的軟肋。但是亦有相關業內人士表示,M10幾乎是現有產線拉伸的極限,但并非所有的產線都可以實現升級,有的即使產線可以實現升級,而其他配套設施難以實現同步,所以如果要生產M10無疑還是需要時間的。
在2020年3月13日,隆基電話會議中透露,M6硅片第二季度訂單已經排滿。展望全年,隆基股份預計M6硅片將占據總出貨的70%以上。以隆基如此體量的M6布局,大象轉身并不容易。所以隆基恐怕在一段時間內仍將會以M6為主,M10為輔,雖然有相關報道顯示,隆基針對Hi-MO5將布局10GW的電池、10GW的組件產能。而2020年,中環G12的產能達到預計19GW。
而對于所有的問題,210陣營似乎只有一個回答——高功率。回復雖然簡單,但卻卓有成效。畢竟在平價時代,高功率基本就等于低成本、高收益,少花錢就等于多賺錢的理論似乎成立。而同時隨著各環節的相對完善和發展,210陣營也許將會迎來一個新的局面。
那么雙方真的會很快有個勝負局面么?恐怕很難。
根據中國光伏協會的相關數據顯示,M6在2021年將迎來高峰期,其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而M10即使要量產投入市場,恐怕最快也需要在2021年,然后進入兩者并存局面,短時間內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但是無論最終兩者的市場情況如何,無疑都進一步壓縮了210陣營產品的發展時間和空間,210陣營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必須加快產品多方面的進程。
看似M10陣營占有優勢,但是并非如此,兩個聯盟中有著相同的企業,起碼佐證一點,那就是在現今情況下,即使企業也無法斷定市場的最終走向,所以建立210產線實行向下兼容不失為一種保險的舉動。
當然,也許隨著光伏產業鏈的發展,未來出現21X產品未嘗不可能。而至于M10聯盟和600W+聯盟誰勝誰負難以預計。
但是不管最終的市場走向如何,都如兩個聯盟的初衷——光伏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