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中國工程院公布了當選院士名單,阿里技術委員會主席的王堅出乎預料地當選。
民營企業也能出院士!這真是一件打破人們固有思維的事情。
在為國家科技評選體制進步歡呼的同時,老紅的腦中蹦出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時候光伏產業也能出院士?
對于這個看似無厘頭的問題,王堅和袁隆平用他們的當選,說明至少兩個方向容易出院士。
一個是堅持獨特思維、開創領先世界科技的產業容易出院士。王堅所以當選院士,是因為在他多年的堅持下,阿里終于打造出了估值超過5000億,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阿里云,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家對外提供5K云計算服務能力的公司。王堅開創了中國的“云”時代。
一個是依靠科技進步、解決人類重大問題的產業容易出院士。袁隆平所以當選院士,是因為他幾十年堅持科技研究,不斷提高雜交水稻的生產水平,截至2017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已累計推廣超90億畝,共增產稻谷9000多億公斤,如果按照每人每天需要吃1斤的大米計算,雜交水稻至少可以多養活50億人口生活1年。袁隆平緩解了人類的糧食緊張問題。
可是問題來了:中國滿足兩個方向的產業有很多,中國的民營企業也很優秀,為什么只有阿里能夠出院士的?
也許馬斯克不久前的一句話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在成功通過Space-X火箭把宇航員送入空間站后,馬斯克再次來到人生新的輝煌時刻,對此他說:只有美國能讓他如此成功。回看王堅的“云”經歷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在阿里能夠讓他成為院士。
2008年以前,王堅還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他對馬云說“如果阿里還不掌握技術,未來不會有阿里的身影”。當時的中國互聯網經濟發展神速,可是服務器是IBM的,數據庫是Oracle的,儲存設備是EMC的。
2008年9月,王堅出任阿里首席架構師,一到任就提出一件石破天驚的事情:在阿里的IT建設過程中去“IOE”(IBM、Oracle、EMC)。他說:云計算將取代傳統IT設備,成為互聯網世界的底層設施。當時的全世界,云計算沒有可模仿的模式,他就把5000臺計算機,組成像一臺計算機一樣來用,嘗試實現把淘寶、支付寶、B2B 的底層數據打通這件事情。
這件事太瘋狂了,人們都把王堅當成騙子。阿里高管對馬云說:別聽王堅瞎扯;馬化騰聊到這個話題時則說:實現這個事現在太早了;知乎上關于阿里云是不是忽悠的樓蓋了幾千層,大多是罵王堅的;阿里云的同事,也先后一大半離職或轉崗了。
一天阿里舉行高層會議,人們都以為裁撤阿里云研發部門的時刻到了,甚至準備好了從阿里云搶人的名單。沒想到馬云卻說:“假如10年前我們就有了博士,今天阿里的技術可能會不一樣”。更沒想到馬云承諾:一年投10億,堅持10年,這是公司戰略。這才成就了今天的阿里云。
過去20年,沒有比互聯網經濟對中國經濟影響更大的了,也沒有比電商對中國老百姓生活影響更大的了,阿里則是那個發揮最大作用的企業,如果這樣的企業不出院士,一定是互聯網產業的遺憾,也會是中國工程院的遺憾。
過去20年,沒有比中國光伏產業對世界光伏產業影響更大的了。因為中國光伏產業的努力,全球光伏產品價格下降了90%,2/3的地區已經可以做到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光伏成本已經比國際能源機構2014年太陽能技術路線圖中的預測提前了30-40年。未來,光伏+儲能+互聯網+區塊鏈帶來的新能源生態,讓光伏產業充滿想象。如果這樣的產業不出院士,會是光伏產業的遺憾,也會是中國工程院的遺憾。
互聯網經濟,中國做到了世界前列,光伏產業,中國做到了全球第一,互聯網產業已經出了院士,光伏產業什么時候也能出院士?剩下的問題是:誰是光伏產業的阿里?誰是光伏產業的馬云?誰能開創光伏產業的創新市場?
民營企業也能出院士!這真是一件打破人們固有思維的事情。
在為國家科技評選體制進步歡呼的同時,老紅的腦中蹦出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時候光伏產業也能出院士?
對于這個看似無厘頭的問題,王堅和袁隆平用他們的當選,說明至少兩個方向容易出院士。
一個是堅持獨特思維、開創領先世界科技的產業容易出院士。王堅所以當選院士,是因為在他多年的堅持下,阿里終于打造出了估值超過5000億,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阿里云,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家對外提供5K云計算服務能力的公司。王堅開創了中國的“云”時代。
一個是依靠科技進步、解決人類重大問題的產業容易出院士。袁隆平所以當選院士,是因為他幾十年堅持科技研究,不斷提高雜交水稻的生產水平,截至2017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已累計推廣超90億畝,共增產稻谷9000多億公斤,如果按照每人每天需要吃1斤的大米計算,雜交水稻至少可以多養活50億人口生活1年。袁隆平緩解了人類的糧食緊張問題。
可是問題來了:中國滿足兩個方向的產業有很多,中國的民營企業也很優秀,為什么只有阿里能夠出院士的?
也許馬斯克不久前的一句話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在成功通過Space-X火箭把宇航員送入空間站后,馬斯克再次來到人生新的輝煌時刻,對此他說:只有美國能讓他如此成功。回看王堅的“云”經歷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在阿里能夠讓他成為院士。
2008年以前,王堅還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他對馬云說“如果阿里還不掌握技術,未來不會有阿里的身影”。當時的中國互聯網經濟發展神速,可是服務器是IBM的,數據庫是Oracle的,儲存設備是EMC的。
2008年9月,王堅出任阿里首席架構師,一到任就提出一件石破天驚的事情:在阿里的IT建設過程中去“IOE”(IBM、Oracle、EMC)。他說:云計算將取代傳統IT設備,成為互聯網世界的底層設施。當時的全世界,云計算沒有可模仿的模式,他就把5000臺計算機,組成像一臺計算機一樣來用,嘗試實現把淘寶、支付寶、B2B 的底層數據打通這件事情。
這件事太瘋狂了,人們都把王堅當成騙子。阿里高管對馬云說:別聽王堅瞎扯;馬化騰聊到這個話題時則說:實現這個事現在太早了;知乎上關于阿里云是不是忽悠的樓蓋了幾千層,大多是罵王堅的;阿里云的同事,也先后一大半離職或轉崗了。
一天阿里舉行高層會議,人們都以為裁撤阿里云研發部門的時刻到了,甚至準備好了從阿里云搶人的名單。沒想到馬云卻說:“假如10年前我們就有了博士,今天阿里的技術可能會不一樣”。更沒想到馬云承諾:一年投10億,堅持10年,這是公司戰略。這才成就了今天的阿里云。
過去20年,沒有比互聯網經濟對中國經濟影響更大的了,也沒有比電商對中國老百姓生活影響更大的了,阿里則是那個發揮最大作用的企業,如果這樣的企業不出院士,一定是互聯網產業的遺憾,也會是中國工程院的遺憾。
過去20年,沒有比中國光伏產業對世界光伏產業影響更大的了。因為中國光伏產業的努力,全球光伏產品價格下降了90%,2/3的地區已經可以做到光伏發電平價上網,光伏成本已經比國際能源機構2014年太陽能技術路線圖中的預測提前了30-40年。未來,光伏+儲能+互聯網+區塊鏈帶來的新能源生態,讓光伏產業充滿想象。如果這樣的產業不出院士,會是光伏產業的遺憾,也會是中國工程院的遺憾。
互聯網經濟,中國做到了世界前列,光伏產業,中國做到了全球第一,互聯網產業已經出了院士,光伏產業什么時候也能出院士?剩下的問題是:誰是光伏產業的阿里?誰是光伏產業的馬云?誰能開創光伏產業的創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