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片產業發展情況
2019年底,全球硅片有效產能約為185.3GW,產量約為138.3GW,同比增長20.3%,繼續維持較快增長趨勢。
從生產布局看,2019年中國大陸產能約為173.7GW,占全球的93.7%,產業布局進一步向中國大陸集中。
從產品類型看,2019年硅片環節的產能提升以單晶硅片擴產為主,其產能達到117.4GW,同比增長62.8%;多晶硅片產能67.9GW,同比下降23.8%,多晶硅片產能加速退出。
從生產企業看,2019年一線企業產能擴張的同時,部分國內外企業停產或宣布退出硅片業務,加劇了企業分化趨勢,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2019年,全球生產規模前十的硅片企業總產能達到157.3GW,約占全球全年總產能的85.4%;產量為126.7GW,占全球總產量的91.6%,同比提升10.5個百分點,這十家企業均為中國企業。
二、硅片產業發展特點
2019年,在外部需求增加和產品內生競爭力的雙重作用下,單多晶硅片產業兩級分化明顯。在產能方面,單晶硅片產能快速擴大,多晶硅片產能加速退出。前三大單晶硅片企業隆基、中環、晶科,持續加碼單晶硅片產能布局,同時,也有非傳統單晶企業繼續挺進單晶硅片市場,如上機數控、京運通等。
2018年以來企業紛紛發布157mm、158.75mm、161mm、163mm、166mm、210mm等不同尺寸硅片,通過直接增大硅片面積,放大組件尺寸,攤薄各環節加工成本。160-166mm尺寸在2019年已占有一定市場份額,210mm尺寸自2019年8月發布以來,下游產線企業愛旭科技、天合光能、東方日升等也在逐步投入大尺寸生產,捷佳偉創、小牛等設備企業同時在宣布設備進展。
三、硅片產業發展趨勢
預計2020年,頭部企業繼續擴產,產業將進一步整合,硅片環節的競爭格局已基本清晰;在“降本”+“提效”的雙重因素驅動下,“大尺寸”+“薄片化”已成為硅片環節的主要發展方向;為滿足下游電池片、組件環節技術整合期需求,硅片環節向多樣化、精細化趨勢發展。
2019年底,全球硅片有效產能約為185.3GW,產量約為138.3GW,同比增長20.3%,繼續維持較快增長趨勢。
從生產布局看,2019年中國大陸產能約為173.7GW,占全球的93.7%,產業布局進一步向中國大陸集中。
從產品類型看,2019年硅片環節的產能提升以單晶硅片擴產為主,其產能達到117.4GW,同比增長62.8%;多晶硅片產能67.9GW,同比下降23.8%,多晶硅片產能加速退出。
從生產企業看,2019年一線企業產能擴張的同時,部分國內外企業停產或宣布退出硅片業務,加劇了企業分化趨勢,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2019年,全球生產規模前十的硅片企業總產能達到157.3GW,約占全球全年總產能的85.4%;產量為126.7GW,占全球總產量的91.6%,同比提升10.5個百分點,這十家企業均為中國企業。
二、硅片產業發展特點
2019年,在外部需求增加和產品內生競爭力的雙重作用下,單多晶硅片產業兩級分化明顯。在產能方面,單晶硅片產能快速擴大,多晶硅片產能加速退出。前三大單晶硅片企業隆基、中環、晶科,持續加碼單晶硅片產能布局,同時,也有非傳統單晶企業繼續挺進單晶硅片市場,如上機數控、京運通等。
2018年以來企業紛紛發布157mm、158.75mm、161mm、163mm、166mm、210mm等不同尺寸硅片,通過直接增大硅片面積,放大組件尺寸,攤薄各環節加工成本。160-166mm尺寸在2019年已占有一定市場份額,210mm尺寸自2019年8月發布以來,下游產線企業愛旭科技、天合光能、東方日升等也在逐步投入大尺寸生產,捷佳偉創、小牛等設備企業同時在宣布設備進展。
三、硅片產業發展趨勢
預計2020年,頭部企業繼續擴產,產業將進一步整合,硅片環節的競爭格局已基本清晰;在“降本”+“提效”的雙重因素驅動下,“大尺寸”+“薄片化”已成為硅片環節的主要發展方向;為滿足下游電池片、組件環節技術整合期需求,硅片環節向多樣化、精細化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