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下跌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帶來一定沖擊。但是,出于綠色和可持續發展考慮,我國以低碳和清潔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政策導向不會改變,其替代的過程很難被逆轉。油價波動只是可再生能源產業投資過程中一個擾動因素,我們依然看好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后續發展。
2020年繼美股四次熔斷之后,美國原油期貨市場也上演了前所未有的一幕。即將到期的5月美國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約300%,收于每桶-37.63美元。這是原油期貨價格自1983年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后首次跌入負數,意味著賣方需要付出代價,才能讓買方從其手中拿走原油。超過300%的跌幅,不僅創造了原油期貨1983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也創造了即期原油期貨史上首次跌為負值的紀錄。
三重因素推低國際油價
短期利好中國經濟發展
近期國際油價暴跌,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全球經濟衰退,能源消費需求萎縮,導致國際原油市場過剩和庫存加劇。二是沙特和俄羅斯作為原油出口國,減產動力不足,近期達成的相關協議不及預期。三是在需求側雪崩、存儲無門的情況下,美國原油5月期貨在4月21日到期,原油交易商紛紛甩貨,導致美國輕質原油期貨WTI價格一路下跌。
國際油價暴跌,短期來看對中國經濟利大于弊。中國作為原材料進口大國,70%的原油依賴進口,國際油價下跌可以降低我國原油進口成本,市場預計全年降低進口成本700多億美元。同時,國際油價下行,對制造業、交通運輸業等來說,能源支出費用有望降低,并通過產業鏈傳遞到中下游企業,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加之中國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逐步復工復產,油價暴跌有助于經濟發展。同時,國際油價暴跌也將對能源行業造成一定沖擊,石油企業的利潤將大幅下降。我國油田勘探開發周期較長,前期的投資對后期的運營成本將產生較大影響。如果油價走低,甚至低于投資時的成本價,企業將會虧損。但總體上看,國際油價短期內對中國經濟利大于弊。
低油價或減緩能源清潔化進程
但不會逆轉能源結構調整大勢
從長期來看,國際油價下降會沖擊國內的油氣勘探開采行業,未來油氣對外依存度可能進一步提高,對我國能源供給安全帶來一定隱患。更值得關注的是,國際油價暴跌可能導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放緩,對中國可持續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油價下跌或將減緩中國能源結構優化的步伐。國務院在《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提出“降煤、穩油、增氣,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近年來,中國在壓縮煤電投資,以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作為電力增量的戰略支持下,2019年我國風電投資規模增長81%,光伏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占比不斷提高。受此次疫情影響,我國經濟增速放緩,能源消費將進入低增長甚至零增長區間,電力消費增幅收窄,抑制我國通過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來調整能源結構的進程;考慮石油價格和煤炭價格聯動效應,且地方政府為了保增長、穩就業,或重啟煤電投資或煤電實施滿負荷運行,勢必壓縮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空間。
在穩投資壓力下部分地區可能放松環保要求,涉油、涉煤等高污染高排放環境審批或“松綁”。近年來,我國在“大氣十條”“土十條”“水十條”相繼出臺、環保督察常態化等強有力措施下,初步扭轉“一切向GDP看齊”的發展觀。但近期深圳灣環評報告抄襲事件引起關注,在深圳市政府官網公示的一份有關深圳灣新航道疏浚項目的環評報告中,出現嚴重的抄襲造假問題,僅“湛江”兩字就出現了35次,說明地方政府在穩投資壓力下,加快項目上馬而忽略環保要求。特別是在油價下跌、煤炭價格聯動情況下,不排除加大涉油、涉煤等高污染高排放項目投資的可能性,會對我國來之不易的環境形勢帶來不利影響。
當然,對光伏、風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中長期前景,也不應悲觀。油價下跌不會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造成巨大影響。首先,我國推動綠色發展,以低碳和清潔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政策導向不會改變。其次,石油主要應用于交通和化工等領域,在發電行業使用極少,國際原油價格下降不會形成其對其他發電燃料的替代。再次,近年來光伏和風能發電設備價格迅速下降,基本具備平價上網的條件,這一價格優勢不會因為石油價格下降而發生根本改變。此外,隨著貨幣政策邊際寬松、利率持續下行,有助于企業擴大對風電、光伏等領域的投資。目前光伏的度電成本在全球來看已經具備很強的競爭力,整個產業進入了高速滲透期,這一過程不會因為油價的波動而改變。
使用成本優勢下降
新能源汽車推廣進程或放緩
新能源汽車產業或將受到打擊。原油價格下跌,將打亂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邏輯。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除具有較好的生態效益外,一直以相對較低的使用成本受到市場認可,以中小型家用車對比來看,當油價在8元/升,百公里成本約48元,電動汽車百公里耗電20千瓦時,取居民用電和商業用電中位數每千瓦時0.75元,百公里成本約15元,這就是電動汽車使用成本是燃油車1/3說法的由來;當油價在5.5元/升時,汽油車百公里成本將下降至33元,僅是電動車成本的兩倍多一點。
疊加考慮電池技術未有突破、價格居高不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逐步“退坡”,新能源汽車推廣或迎來一定挑戰。在供給側,汽車廠商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意愿、技術研發動力都將降低;在需求側,消費者購置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也將降低;在消費側,汽油車用車成本大幅降低,將會增加燃油車出行次數,城市大氣質量會受到嚴重影響。
綜上所述,若油價長期處于低位,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將放緩,給未來城市大氣污染治理帶來一定的壓力。當然,也要看到,即使國際油價下跌,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仍然具有較高的經濟性。
2020年繼美股四次熔斷之后,美國原油期貨市場也上演了前所未有的一幕。即將到期的5月美國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約300%,收于每桶-37.63美元。這是原油期貨價格自1983年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后首次跌入負數,意味著賣方需要付出代價,才能讓買方從其手中拿走原油。超過300%的跌幅,不僅創造了原油期貨1983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也創造了即期原油期貨史上首次跌為負值的紀錄。
三重因素推低國際油價
短期利好中國經濟發展
近期國際油價暴跌,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全球經濟衰退,能源消費需求萎縮,導致國際原油市場過剩和庫存加劇。二是沙特和俄羅斯作為原油出口國,減產動力不足,近期達成的相關協議不及預期。三是在需求側雪崩、存儲無門的情況下,美國原油5月期貨在4月21日到期,原油交易商紛紛甩貨,導致美國輕質原油期貨WTI價格一路下跌。
國際油價暴跌,短期來看對中國經濟利大于弊。中國作為原材料進口大國,70%的原油依賴進口,國際油價下跌可以降低我國原油進口成本,市場預計全年降低進口成本700多億美元。同時,國際油價下行,對制造業、交通運輸業等來說,能源支出費用有望降低,并通過產業鏈傳遞到中下游企業,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加之中國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逐步復工復產,油價暴跌有助于經濟發展。同時,國際油價暴跌也將對能源行業造成一定沖擊,石油企業的利潤將大幅下降。我國油田勘探開發周期較長,前期的投資對后期的運營成本將產生較大影響。如果油價走低,甚至低于投資時的成本價,企業將會虧損。但總體上看,國際油價短期內對中國經濟利大于弊。
低油價或減緩能源清潔化進程
但不會逆轉能源結構調整大勢
從長期來看,國際油價下降會沖擊國內的油氣勘探開采行業,未來油氣對外依存度可能進一步提高,對我國能源供給安全帶來一定隱患。更值得關注的是,國際油價暴跌可能導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放緩,對中國可持續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油價下跌或將減緩中國能源結構優化的步伐。國務院在《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提出“降煤、穩油、增氣,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近年來,中國在壓縮煤電投資,以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作為電力增量的戰略支持下,2019年我國風電投資規模增長81%,光伏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占比不斷提高。受此次疫情影響,我國經濟增速放緩,能源消費將進入低增長甚至零增長區間,電力消費增幅收窄,抑制我國通過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來調整能源結構的進程;考慮石油價格和煤炭價格聯動效應,且地方政府為了保增長、穩就業,或重啟煤電投資或煤電實施滿負荷運行,勢必壓縮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空間。
在穩投資壓力下部分地區可能放松環保要求,涉油、涉煤等高污染高排放環境審批或“松綁”。近年來,我國在“大氣十條”“土十條”“水十條”相繼出臺、環保督察常態化等強有力措施下,初步扭轉“一切向GDP看齊”的發展觀。但近期深圳灣環評報告抄襲事件引起關注,在深圳市政府官網公示的一份有關深圳灣新航道疏浚項目的環評報告中,出現嚴重的抄襲造假問題,僅“湛江”兩字就出現了35次,說明地方政府在穩投資壓力下,加快項目上馬而忽略環保要求。特別是在油價下跌、煤炭價格聯動情況下,不排除加大涉油、涉煤等高污染高排放項目投資的可能性,會對我國來之不易的環境形勢帶來不利影響。
當然,對光伏、風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中長期前景,也不應悲觀。油價下跌不會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造成巨大影響。首先,我國推動綠色發展,以低碳和清潔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政策導向不會改變。其次,石油主要應用于交通和化工等領域,在發電行業使用極少,國際原油價格下降不會形成其對其他發電燃料的替代。再次,近年來光伏和風能發電設備價格迅速下降,基本具備平價上網的條件,這一價格優勢不會因為石油價格下降而發生根本改變。此外,隨著貨幣政策邊際寬松、利率持續下行,有助于企業擴大對風電、光伏等領域的投資。目前光伏的度電成本在全球來看已經具備很強的競爭力,整個產業進入了高速滲透期,這一過程不會因為油價的波動而改變。
使用成本優勢下降
新能源汽車推廣進程或放緩
新能源汽車產業或將受到打擊。原油價格下跌,將打亂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邏輯。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除具有較好的生態效益外,一直以相對較低的使用成本受到市場認可,以中小型家用車對比來看,當油價在8元/升,百公里成本約48元,電動汽車百公里耗電20千瓦時,取居民用電和商業用電中位數每千瓦時0.75元,百公里成本約15元,這就是電動汽車使用成本是燃油車1/3說法的由來;當油價在5.5元/升時,汽油車百公里成本將下降至33元,僅是電動車成本的兩倍多一點。
疊加考慮電池技術未有突破、價格居高不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逐步“退坡”,新能源汽車推廣或迎來一定挑戰。在供給側,汽車廠商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意愿、技術研發動力都將降低;在需求側,消費者購置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也將降低;在消費側,汽油車用車成本大幅降低,將會增加燃油車出行次數,城市大氣質量會受到嚴重影響。
綜上所述,若油價長期處于低位,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將放緩,給未來城市大氣污染治理帶來一定的壓力。當然,也要看到,即使國際油價下跌,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仍然具有較高的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