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國光伏上市企業來說,2019年是穩健增長的一年——光伏標桿電價成為歷史,競價上網遍地開花,光伏產業從“政策驅動”走向“市場驅動”。在光伏發電成本逐漸下降,競爭力持續提升的背景下,不少光伏上市企業迎來業績快速增長。
然而,正當產業期待今年新增裝機規模再創新高的時候,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成為國內光伏企業全球化發展的新考驗。在一季度業績并不理想的情況下,今年光伏上市企業業績不確定性正在增加。
海外市場助力去年業績穩增
據wind數據顯示,在光伏概念板塊52家上市企業中,目前共有26家A股光伏企業發布了2019年年報。其中,24家企業實現盈利,占比92.31%。僅有精功科技和億晶光電兩家企業虧損。
從營業收入來看,通威股份、特變電工、隆基股份、晶澳科技、中環股份、東方日升6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
從凈利潤變動幅度出發,有15家企業凈利潤呈同比正向增長,占比近六成。
此外,14家發布2019年業績快報的企業中,8家企業實現盈利,占比近六成;11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上升,占比近八成;超四成企業實現營收、凈利雙增。
截至目前,發布2019年年報及業績快報的光伏上市企業共40家,其中盈利企業32家,占比80%。
記者梳理年報發現,海外市場成去年光伏企業業績加分項。2019年,隆基股份單晶組件海外出貨占比達67%,出貨4.99吉瓦,同比大增154.59%。晶澳科技稱,公司在報告期內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斬獲全球組件出貨量第二名。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19年,我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3011萬千瓦,同比下降31.6%;我國電池片出口額13.7億美元,出口量達10.59吉瓦,組件出口額170.36億美元,出口量66.47吉瓦,創歷史新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企業業績向好的同時,易成新能、精功科技、晶瑞股份、三超新材等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雙降,兆新股份、珈偉新能、天龍光電、康躍科技、亞瑪頓等企業甚至虧損。上述企業表示,產品價格大幅下降,毛利率下降,成本較高成為公司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產業成熟度不斷提高,產業集中度將逐漸提升,兩極分化繼續加深。
疫情影響持續一季度營收慘淡
在2019年全球光伏市場穩定增長的趨勢下,國內外研究機構均看好今年光伏產業的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在110—120吉瓦。其中,國內新增裝機規模約為40吉瓦,呈恢復性增長態勢。海外新興市場進一步擴大,吉瓦級市場數量持續提升。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產業發展計劃。
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告訴記者,受國外管控措施影響,短期內海外客戶拜訪、技術交流等受限,公司只能利用線上溝通工具跟進日常工作。此外,對于產業來說最直接、最高效的營銷方式展會也被迫延期。
在多種因素疊加的沖擊下,一季度光伏上市企業業績也難言樂觀。
截至目前,共有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福萊特、錦浪科技等7家光伏企業披露了一季度報,雖然全部實現盈利,但通威股份和福斯特兩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近30%。此外,23家發布業績預告的企業中,協鑫集成、中來股份等9家企業預計虧損,占比39.13%;東方日升、陽光電源、科士達等15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超6成。
中利集團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及公司上下游企業嚴重延遲了復工復產,物流受阻,原材料采購、員工返崗、銷售業務均受到一定影響;特別是海外的疫情爆發后,公司出口業務的交貨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延遲。
即使是行業龍頭企業也同樣飽受困擾。陽光電源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電站系統集成業務受影響較大。協鑫集成坦言,一季度公司上游供應商復工時間普遍延遲,交通運輸受限,原材料價格及物流成本上升,客戶訂單交付受阻,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不確定性增強產業加速洗牌
然而,國內市場逐漸穩定并不能成為光伏企業業績的“定心丸”。
TüV南德大中華區副總裁許海亮告訴記者,近兩年,國內市場增長空間穩定,很難出現大的爆發,在此情況下,國內光伏企業不能放棄海外市場需求增長點。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今年預計爆發的市場,比如意大利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海外市場新增裝機規模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進入4月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海外影響的持續擴大,伍德麥肯茲等在內的多家國內外行業分析機構均下調了2020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預測值。
東莞證券認為,由于光伏需求大部分來自海外,今年全球全年光伏新增裝機量下滑。
不過許海亮也同時指出,如果海外情況如果在今年7月前得到有效控制,則下半年或將迎來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的爆發。
從第一季度報告來看,不少企業正利用自身優勢降低不可控因素對公司經營的影響。隆基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受益于產能規模的擴大,公司生產成本持續降低,銷售量、營業收入增加。晶澳科技稱,公司加大力度開拓市場、控制成本,毛利率和出貨量同比增加。
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如此幸運。一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受新形勢、大背景所迫,今年行業內洗牌將提速。“去年下半年以來,整個產業就一直在擴產,在成本約束下,已經有不少企業產品逐漸失去競爭力,處于被市場淘汰的邊緣。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無疑對市場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需求的波動可能會加速落后企業的退出。”
然而,正當產業期待今年新增裝機規模再創新高的時候,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成為國內光伏企業全球化發展的新考驗。在一季度業績并不理想的情況下,今年光伏上市企業業績不確定性正在增加。
海外市場助力去年業績穩增
據wind數據顯示,在光伏概念板塊52家上市企業中,目前共有26家A股光伏企業發布了2019年年報。其中,24家企業實現盈利,占比92.31%。僅有精功科技和億晶光電兩家企業虧損。
從營業收入來看,通威股份、特變電工、隆基股份、晶澳科技、中環股份、東方日升6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
從凈利潤變動幅度出發,有15家企業凈利潤呈同比正向增長,占比近六成。
此外,14家發布2019年業績快報的企業中,8家企業實現盈利,占比近六成;11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上升,占比近八成;超四成企業實現營收、凈利雙增。
截至目前,發布2019年年報及業績快報的光伏上市企業共40家,其中盈利企業32家,占比80%。
記者梳理年報發現,海外市場成去年光伏企業業績加分項。2019年,隆基股份單晶組件海外出貨占比達67%,出貨4.99吉瓦,同比大增154.59%。晶澳科技稱,公司在報告期內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斬獲全球組件出貨量第二名。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19年,我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3011萬千瓦,同比下降31.6%;我國電池片出口額13.7億美元,出口量達10.59吉瓦,組件出口額170.36億美元,出口量66.47吉瓦,創歷史新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企業業績向好的同時,易成新能、精功科技、晶瑞股份、三超新材等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雙降,兆新股份、珈偉新能、天龍光電、康躍科技、亞瑪頓等企業甚至虧損。上述企業表示,產品價格大幅下降,毛利率下降,成本較高成為公司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產業成熟度不斷提高,產業集中度將逐漸提升,兩極分化繼續加深。
疫情影響持續一季度營收慘淡
在2019年全球光伏市場穩定增長的趨勢下,國內外研究機構均看好今年光伏產業的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在110—120吉瓦。其中,國內新增裝機規模約為40吉瓦,呈恢復性增長態勢。海外新興市場進一步擴大,吉瓦級市場數量持續提升。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產業發展計劃。
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告訴記者,受國外管控措施影響,短期內海外客戶拜訪、技術交流等受限,公司只能利用線上溝通工具跟進日常工作。此外,對于產業來說最直接、最高效的營銷方式展會也被迫延期。
在多種因素疊加的沖擊下,一季度光伏上市企業業績也難言樂觀。
截至目前,共有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福萊特、錦浪科技等7家光伏企業披露了一季度報,雖然全部實現盈利,但通威股份和福斯特兩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近30%。此外,23家發布業績預告的企業中,協鑫集成、中來股份等9家企業預計虧損,占比39.13%;東方日升、陽光電源、科士達等15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超6成。
中利集團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及公司上下游企業嚴重延遲了復工復產,物流受阻,原材料采購、員工返崗、銷售業務均受到一定影響;特別是海外的疫情爆發后,公司出口業務的交貨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延遲。
即使是行業龍頭企業也同樣飽受困擾。陽光電源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電站系統集成業務受影響較大。協鑫集成坦言,一季度公司上游供應商復工時間普遍延遲,交通運輸受限,原材料價格及物流成本上升,客戶訂單交付受阻,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不確定性增強產業加速洗牌
然而,國內市場逐漸穩定并不能成為光伏企業業績的“定心丸”。
TüV南德大中華區副總裁許海亮告訴記者,近兩年,國內市場增長空間穩定,很難出現大的爆發,在此情況下,國內光伏企業不能放棄海外市場需求增長點。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今年預計爆發的市場,比如意大利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海外市場新增裝機規模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進入4月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海外影響的持續擴大,伍德麥肯茲等在內的多家國內外行業分析機構均下調了2020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預測值。
東莞證券認為,由于光伏需求大部分來自海外,今年全球全年光伏新增裝機量下滑。
不過許海亮也同時指出,如果海外情況如果在今年7月前得到有效控制,則下半年或將迎來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的爆發。
從第一季度報告來看,不少企業正利用自身優勢降低不可控因素對公司經營的影響。隆基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受益于產能規模的擴大,公司生產成本持續降低,銷售量、營業收入增加。晶澳科技稱,公司加大力度開拓市場、控制成本,毛利率和出貨量同比增加。
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如此幸運。一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受新形勢、大背景所迫,今年行業內洗牌將提速。“去年下半年以來,整個產業就一直在擴產,在成本約束下,已經有不少企業產品逐漸失去競爭力,處于被市場淘汰的邊緣。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無疑對市場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需求的波動可能會加速落后企業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