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新冠)的蔓延,國家通過延長法定節假日、封城、隔離等方式阻斷病毒的傳播,由此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全國大面積經濟生產的停滯,給一些產業和企業帶來了較大的損失。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1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受到疫情的影響,光伏行業原輔材料的最低開工率甚至低至30%,電池片、組件、逆變器的產能利用率也僅有40%-80%。
原本工業生產和貿易活動在春節是淡季,國際貨運需求本處于低谷,肺炎疫情與春節假期周期重合度高,因而疫情在短期內難以對國際貿易產生劇烈影響,但隨著春節的結束,疫情仍未消除,若國內生產制造及物流運輸仍不能復位,海外的光伏企業將會受到較大的沖擊。
再加上封城封路,上海、廣東、江蘇等港口地區假期一再延長,公路運輸、國際貨運都受到了嚴重影響。據了解,上海港的貨運吞吐量較其平均吞吐量低至14%。
由于全球光伏制造業與中國成熟的光伏產業鏈環環相扣,國內生產制造業的停滯也經過一層層地傳導間接影響了海外光伏企業的生產和運營。
據報道,由于原材料和組件短缺(通常從中國供應商處購買),韓華(Q CELLS)暫時關閉了其在韓國的兩家主要組件組裝廠。韓華表示,由于冠狀病毒爆發帶來的持續不確定性,Q CELLS已暫時關閉了其在韓國的兩個太陽能組件工廠,鎮川工廠將在2月12日至2月23日之間暫停生產,并計劃在2月17日至20日之間恢復部分生產,具體取決于一些原材料的供應。Eumsung 工廠將在2月18日至2月23日暫停生產。同時韓華還表示,其在江蘇啟東的工廠已按計劃于2月11日恢復生產,而其在美國的1.7GW產能則不受中國供應鏈問題的影響。韓華希望能夠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無獨有偶,印度知名光伏EPC公司Sterling&Wilson發布2019年年度財務業績時指出,由于延長法定節假日,其在中國的一些主要供應商尚未開始生產,預計直到2月底才能開始生產運營。而受此影響,預計大多貨物將在2020年2月/ 3月發貨,可能會對其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臺灣TrendForce指出,臺灣的光伏制造商從中國大陸采購了各種各樣的原材料和組件,例如硅片、EVA板、鋁框架、PV玻璃、組件、逆變器等,若中國大陸不能如期發貨,臺企在春節前的原材料庫存最多將持續到2月底。由于連鎖反應,組件逆變器等的短缺或導致項目進度推遲,臺灣第一季度的安裝或許將創歷史最低。
除亞洲地區外,南半球的澳大利亞也正在著手應對供應鏈斷裂對本國下游安裝的影響。澳大利亞當地幾乎沒有光伏制造業,幾乎全部組件都來自進口。據SunWiz的數據,澳大利亞屋頂上90%左右的組件都貼有“中國制造”標簽(受此影響,有機構建議客戶應考慮替代產品和非中國品牌,例如REC、LG和QCells)。澳洲一個光伏企業供應主管預計,若中國三月初解除疫情影響,或許澳大利亞能在四月恢復正常,但前提是他們的庫存能夠堅持到3月中旬。而沒有光伏組件,就沒有裝機量。除此之外,供應短缺還造成光伏組件成本上升,組件價格短期內上漲。
生產基地設在海外的國內光伏企業供應鏈也會受到同等程度的影響。
由于經過2018年531新政的當頭一棒后,大多數光伏企業轉戰海外,海外營收占據其總營收較高的份額,若海外市場受阻,危機將會再次傳導至企業本身。若企業生產無法達到預期,海外訂單交付延遲情況嚴重,則還要面臨丟單甚至訴訟風險。
不過好在疫情已經被慢慢控制住,各地正在有序復工。在光伏企業密集分布的江蘇,不少大型企業(如協鑫、阿特斯、天合、韓華、晶澳、隆基等)的總部或生產基地都設在該省。根據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月17日發布的最新消息,截至2月16日,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數達29230家,復工面達65%,較前一天提高8個百分點,其中醫藥、電子、冶金、光伏等行業復工率超過60%。
隨著疫情收尾,各省乃至全國的生產安排恢復常態,物流運輸量、海關吞吐量預計將快速反彈至高水平,屆時將大大減輕海內外企業的壓力。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1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受到疫情的影響,光伏行業原輔材料的最低開工率甚至低至30%,電池片、組件、逆變器的產能利用率也僅有40%-80%。
原本工業生產和貿易活動在春節是淡季,國際貨運需求本處于低谷,肺炎疫情與春節假期周期重合度高,因而疫情在短期內難以對國際貿易產生劇烈影響,但隨著春節的結束,疫情仍未消除,若國內生產制造及物流運輸仍不能復位,海外的光伏企業將會受到較大的沖擊。
再加上封城封路,上海、廣東、江蘇等港口地區假期一再延長,公路運輸、國際貨運都受到了嚴重影響。據了解,上海港的貨運吞吐量較其平均吞吐量低至14%。
由于全球光伏制造業與中國成熟的光伏產業鏈環環相扣,國內生產制造業的停滯也經過一層層地傳導間接影響了海外光伏企業的生產和運營。
據報道,由于原材料和組件短缺(通常從中國供應商處購買),韓華(Q CELLS)暫時關閉了其在韓國的兩家主要組件組裝廠。韓華表示,由于冠狀病毒爆發帶來的持續不確定性,Q CELLS已暫時關閉了其在韓國的兩個太陽能組件工廠,鎮川工廠將在2月12日至2月23日之間暫停生產,并計劃在2月17日至20日之間恢復部分生產,具體取決于一些原材料的供應。Eumsung 工廠將在2月18日至2月23日暫停生產。同時韓華還表示,其在江蘇啟東的工廠已按計劃于2月11日恢復生產,而其在美國的1.7GW產能則不受中國供應鏈問題的影響。韓華希望能夠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無獨有偶,印度知名光伏EPC公司Sterling&Wilson發布2019年年度財務業績時指出,由于延長法定節假日,其在中國的一些主要供應商尚未開始生產,預計直到2月底才能開始生產運營。而受此影響,預計大多貨物將在2020年2月/ 3月發貨,可能會對其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臺灣TrendForce指出,臺灣的光伏制造商從中國大陸采購了各種各樣的原材料和組件,例如硅片、EVA板、鋁框架、PV玻璃、組件、逆變器等,若中國大陸不能如期發貨,臺企在春節前的原材料庫存最多將持續到2月底。由于連鎖反應,組件逆變器等的短缺或導致項目進度推遲,臺灣第一季度的安裝或許將創歷史最低。
除亞洲地區外,南半球的澳大利亞也正在著手應對供應鏈斷裂對本國下游安裝的影響。澳大利亞當地幾乎沒有光伏制造業,幾乎全部組件都來自進口。據SunWiz的數據,澳大利亞屋頂上90%左右的組件都貼有“中國制造”標簽(受此影響,有機構建議客戶應考慮替代產品和非中國品牌,例如REC、LG和QCells)。澳洲一個光伏企業供應主管預計,若中國三月初解除疫情影響,或許澳大利亞能在四月恢復正常,但前提是他們的庫存能夠堅持到3月中旬。而沒有光伏組件,就沒有裝機量。除此之外,供應短缺還造成光伏組件成本上升,組件價格短期內上漲。
生產基地設在海外的國內光伏企業供應鏈也會受到同等程度的影響。
由于經過2018年531新政的當頭一棒后,大多數光伏企業轉戰海外,海外營收占據其總營收較高的份額,若海外市場受阻,危機將會再次傳導至企業本身。若企業生產無法達到預期,海外訂單交付延遲情況嚴重,則還要面臨丟單甚至訴訟風險。
不過好在疫情已經被慢慢控制住,各地正在有序復工。在光伏企業密集分布的江蘇,不少大型企業(如協鑫、阿特斯、天合、韓華、晶澳、隆基等)的總部或生產基地都設在該省。根據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月17日發布的最新消息,截至2月16日,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數達29230家,復工面達65%,較前一天提高8個百分點,其中醫藥、電子、冶金、光伏等行業復工率超過60%。
隨著疫情收尾,各省乃至全國的生產安排恢復常態,物流運輸量、海關吞吐量預計將快速反彈至高水平,屆時將大大減輕海內外企業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