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2010年7月7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在我國玻璃行業發展余熱發電還屬起步階段,技術正逐步走向成熟時。信義玻璃率先響應國家政策,走在玻璃行業興建余熱發電站的前列,現已投入巨資新建了余熱發電站。于2006年底在供冷、供熱上已全面投入使用,電力方面也在近日全面供應。余熱發電站的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每日可為信義玻璃帶來近20萬元的效益。
信義玻璃利用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對廢氣余熱中的熱能進行動力回收,針對玻璃熔窯廢氣余熱資源的特性和玻璃熔窯的工作特點,開發出適合于信義玻璃熔窯特點的余熱發電技術,通過熱鍋爐與煙氣的熱交換,產生飽和蒸汽,經過飽和蒸汽發電熱力系統,實現公司供冷、供熱、用電三者合一的新型供應鏈。
信義玻璃余熱發電站的建立,無需消耗燃料,發電過程不產生任何污染,是一種清潔環保、符合國家清潔節能產業政策的綠色發電技術,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前景。信義玻璃余熱發電站項目負責人何文三介紹,余熱發電站的建立將解決信義玻璃所有的用電(包括生產用電)、冷熱氣、生活用熱水問題。目前在公司鍍膜、夾層生產線共裝有中央空調主機13套,在辦公點、食堂及宿舍樓中央空調分機共500臺,全都使用蒸汽制冷,食堂蒸飯、消毒、宿舍用熱水等全用蒸汽供熱。信義玻璃余熱發電站每天產生的蒸汽達1080噸,每小時發電3500瓦,按目前蒸汽在市場上185元/噸的價格來計算,余熱發電站每天為信義玻璃帶來近20萬元的效益。如果換做標準煤來計算,相當于每天節約150余噸標準煤的使用量。而且玻璃熔窯所產生的余熱可以不間斷的循環使用,這樣的循環經濟所產生的效益是無法用具體數字來衡量的。余熱發電站的建立,是信義玻璃的新興產業,不僅節約了能源的使用,而且可避免玻璃熔窯所產生的煙氣排放對周邊環境所造成的污染。
在資源和環境約束日益強化的經濟形勢下,信義玻璃興建余熱發電站,是響應國家倡導的能源政策、環保政策,走低能耗、低污染道路的重要舉措。此外,在現階段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余熱發電站的建立,為信義玻璃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持續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于信義集團
信義集團(玻璃)有限公司創建于1988年,現有員工1萬余人,是全球玻璃產業鏈的主要制造商之一。信義玻璃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滿足其需求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為客戶和合作伙伴創造長期價值和潛在增長。
信義玻璃產品和解決方案涵蓋浮法玻璃、超白光伏玻璃、汽車玻璃和建筑玻璃等領域,以柔性的供應鏈能力、合理的生產成本、一站式供貨方式、專業的物流渠道,將我們的產品送到世界各地的客戶手中。
信義玻璃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福特、通用、大眾等整車制造商納入全球供應商體系,與奇瑞、宇通、福田等民族自主品牌結為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信義玻璃連續四年穩居中國汽車玻璃出口首位,占有全球汽車玻璃替換市場18%以上,中國 LOW-E 節能建筑玻璃市場10%以上,其汽車前風擋玻璃生產能力居中國首位。目前,信義玻璃已為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世界大運會主場館、2008年北京奧運會信息通訊中心 -- 數字北京大廈、廣州維多利大廈、深圳卓越時代廣場、新加坡生物谷等國內外大中城市標志性建筑物提供高品質的建筑玻璃產品。 消息來源 信義集團(玻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