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來,國內光伏市場的熱點逐漸從新電站的投資轉向存量電站的交易。通過電站交易,一方面民營企業可以通過出售電站資產緩解現金流壓力;另一方面,央企、國企要完成配額考核任務、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內在需求,國內光伏電站最主要的收購方。因此,最近一年,光伏資產交易迎來爆發期。
然而,由于近年來中國光伏行業快速發展,形成大量良莠不齊的資產。因此,光伏電站交易過程復雜,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這一過程中,困擾收購方的主要問題包括:
1)電站基礎信息不完整、缺失部分難追溯
電站資產數據信息缺少有效的存證機制、供應鏈條中缺少有效的信息管理標準,從而使生產數據、質量數據、運維數據追溯難的問題。
2)數字化資產信息安全無保障
聯盟標準讓資產評估變得更簡單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資產數字化正在全面普及,可以使電站交易變的更加高效。處于行業領軍地位的新能鏈,正不斷通過“聯盟標準+新技術”布局,來解決行業面臨的諸多問題,為光伏電站的資產的數字化交易鑄起一道護城河。
光伏企業在轉讓或融資租賃時,對資產價值的評估往往耗時耗力,且難以量化。光伏資產評估、資產交易以及資產質量的把控成為光伏資產管理的最大難點。
新能鏈作為全國領先的新能源資產價值流通平臺,在資產上鏈,資產交易流轉方面都有深度的調研和實踐。憑借過硬的產品技術以及完善的司法生態服務優勢,解決了資產數字化、資產可信評價、司法確權等問題。
新能鏈接入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的核心節點,成為司法級可信區塊鏈服務平臺,除此之外,新能鏈還聯合了其他12家節點機構,包括公證機構、鑒定機構、評估機構、保險機構等有效保障數據權威可信,具備司法效益的電子證據可以有效解決各企業間的糾紛問題。
新能鏈打造了統一的標準化上鏈流程,數字身份認證是其標準上鏈的第一步,同時利用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對光伏資產進行標準化管理、收益真實性監測以及資產信息的司法存證,從源頭開始對光伏資產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數字化存證管理,實現光伏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穿透式管理,解決光伏資產司法確權難問題。
新技術助力提效降本
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新能源資產數字化的積極嘗試,目的在于利用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智能合約、節點共享等核心技術優勢,有效保障數據安全,數據融通及業務效能提升。
在此,新能鏈采用分布式存儲、加密技術、智能合約等技術防止資產數據泄露,同時聯合了眾多超級節點機構進行聯合驗證,保證鏈上資產的安全可信,又破解了數據壁壘難題,實現數據動態共享。
新能鏈聯合創始人劉太金說:“平臺的創新之處在于利用區塊鏈實現了數據的權威可信、跨鏈互信、動態共享,從而激發數據價值,有效解決了不同專業間存在的數據壁壘,促進了數據融通應用。”
數據壁壘的破除也為傳統業務效率提升、降低成本奠定了良好基礎。以光伏電站交易為例,傳統的業務的開展方式需要合作雙方來回傳遞相關資料證件,不僅工作效率低,還會產生大量的紙質文件資料。通過新能鏈服務平臺,交易雙方能夠實時簽訂并傳輸數字證書,不僅提升了效率,而且節約了相關資料、證照的制作、打印費用。
打造綠色資產數字化生態網絡
關于行業的未來發展,新能鏈認為,新能源資產價值的流通早已不再局限于B2B之間,打通B2C的流通渠道,滿足個人用戶投資理財的需求是今后的一個發展趨勢。
除了對不同屬性用戶群體進行拓展,該平臺還進一步擴大業務廣度。除了對實現光伏資產數字化確權和標準化上鏈流程,讓資產透明化、可信化從而實現價值流轉外,還要將業務觸角延伸至資產智能化管理,滿足資產權益者對資產管理的不同需求。
同時挖掘服務深度,利用真實的貿易數據和權益數據,實現更深層的價值挖掘衍生服務,將權益、數據進行多層級和生態的業務流通,從而打造一個真正實現綠色能源產業升級的生態網絡。
據了解,新能鏈近期正考慮融資,在新能鏈看來,相對于財務問題,平臺更看重生態方面的發展,希望能夠找到與自己進行優勢互補的合作伙伴作共同加入綠色生態圈建設。
截止2019年9月,新能鏈擁有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個,在申請專利26余項。國內業務已覆蓋至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等四省,儲備可交易光伏電站資產2GW,已上鏈光伏電站資產超過500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