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源動力,也是影響大眾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
作為我國煤炭行業的巨無霸,中國神華不僅實現了煤炭全產業鏈運營,更通過集團層面與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的合并,開啟煤電重組先河。
深圳富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李君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唇齒相依的上下游,電煤、火電行業常年維持著此消彼長的頂牛格局。“神電”合體,則成為破除煤電頂牛困局的有益嘗試。
破除煤電頂牛困局
作為全球第一大煤炭上市公司,中國神華的資源體量和行業影響力不言而喻。公司2019年8月24日公布的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中國標準下企業的煤炭保有資源量為301.3億噸,煤炭保有可采儲量為147.8億噸;JORC(澳大利亞礦產儲量聯合委員會)標準下的企業煤炭可售儲量為81.2億噸。
中國神華控制的煤炭資源主要位于我國陜蒙地區,這些地區也是我國重點發展的產煤基地,其豐沛的煤炭資源,成為保障企業長期穩定生產的強大后盾。
然而,隨著2016年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推行,煤炭價格結束多年低迷走勢,煤電雙方的矛盾也一度凸顯。
在煤價高企的2017年,作為行業龍頭代表,中國神華當年凈利潤同比增長98.3%,而國電電力(2.470, 0.00, 0.00%)凈利潤同比下滑52.97%,足見煤電盈利格局的對立趨勢。
2017年3月,因不堪成本重負,寧夏七大火電廠曾聯名向當地經信委反映煤價上漲等原因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問題。
當年8月,A股上市公司華電能源也公告,由于公司對口神華集團旗下煤礦減產導致長協煤合同無法履行,預計當年公司所屬電廠燃煤將產生351.12萬噸缺口,將對公司及所屬電廠產生重大影響,將依法維權。
在此背景下,2017年7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16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提出,要積極推進重組整合。鼓勵和推動大型發電集團實施重組整合,鼓勵煤炭、電力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加強煤炭、電力企業中長期合作,穩定煤炭市場價格;支持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轉等方式,整合煤電資源。
2017年8月28日,國資委同意中國神華原控股股東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國電集團實施聯合重組。神華集團更名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重組后的母公司,對國電集團實施吸收合并。合并后的國家能源集團,涉及資產超過1.8萬億元,在中國能源央企中僅次于國家電網、中石油和中石化,成為中國第四大能源央企。
“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的重組,不僅打造出了我國的能源巨無霸,更為實現煤電聯營、構建煤電一體化開啟了先河。”深圳富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李君表示。
70年來最大規模
央企重組
“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的重組,有利于緩解長期以來的煤電矛盾,使得煤炭、電力上下游企業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進一步提升煤電一體化經營水平。”一德期貨分析師關大利認為,將我國原有煤炭和電力領域龍頭企業資源合并,為理順煤電關系、打通產業梗阻、提升比較優勢提供了樣本,可有效緩解同質化發展、資源分散等問題,更高水平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在煤電領域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實施的聯合重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央企規模最大的一次重組。國家能源集團成為黨的十九大后改革重組的第一家中央企業,擁有煤炭、火電、新能源、水電、運輸、化工、科技環保、金融等8個產業板塊,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
目前,國家能源集團職工總數35萬人。截至2017年底,擁有煤炭產能4.8億噸,電力總裝機2.26億千瓦,其中火力發電總裝機1.75億千瓦。集團是全球唯一同時掌握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和煤間接液化兩種煤制油技術的公司;自營鐵路2155公里,港口設計吞吐能力2.47億噸,自有船舶62艘。
作為國家能源集團產業根基的煤炭資源,絕大部分來自原神華集團。
官網顯示,國家能源集團擁有煤礦97處,產能6.85億噸/年。其中,井工煤礦74處,產能4.2億噸/年;露天煤礦23處,產能2.64億噸/年。2017年產量5.08億噸,采掘機械化率達到100%。同時,集團擁有世界首個2億噸級的神東礦區,世界最大單井煤礦——補連塔煤礦產能達2800萬噸/年。
在火電領域,國家能源集團擁有162個火力發電廠,火電總裝機容量1.78億千瓦。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占比60%,百萬千瓦機組29臺,占全國的25.9%。全部燃煤發電機組實現脫硫、脫硝,84%的機組實現超低排放。
在新能源領域,國家能源集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3667萬千瓦,形成涵蓋風能、太陽能(3.310, 0.01, 0.30%)、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在內的門類齊全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產業體系。風電裝機3589萬千瓦,居世界第一。海上風電儲備總容量超過800萬千瓦。
作為我國煤炭行業的巨無霸,中國神華不僅實現了煤炭全產業鏈運營,更通過集團層面與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的合并,開啟煤電重組先河。
深圳富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李君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唇齒相依的上下游,電煤、火電行業常年維持著此消彼長的頂牛格局。“神電”合體,則成為破除煤電頂牛困局的有益嘗試。
破除煤電頂牛困局
作為全球第一大煤炭上市公司,中國神華的資源體量和行業影響力不言而喻。公司2019年8月24日公布的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中國標準下企業的煤炭保有資源量為301.3億噸,煤炭保有可采儲量為147.8億噸;JORC(澳大利亞礦產儲量聯合委員會)標準下的企業煤炭可售儲量為81.2億噸。
中國神華控制的煤炭資源主要位于我國陜蒙地區,這些地區也是我國重點發展的產煤基地,其豐沛的煤炭資源,成為保障企業長期穩定生產的強大后盾。
然而,隨著2016年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推行,煤炭價格結束多年低迷走勢,煤電雙方的矛盾也一度凸顯。
在煤價高企的2017年,作為行業龍頭代表,中國神華當年凈利潤同比增長98.3%,而國電電力(2.470, 0.00, 0.00%)凈利潤同比下滑52.97%,足見煤電盈利格局的對立趨勢。
2017年3月,因不堪成本重負,寧夏七大火電廠曾聯名向當地經信委反映煤價上漲等原因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問題。
當年8月,A股上市公司華電能源也公告,由于公司對口神華集團旗下煤礦減產導致長協煤合同無法履行,預計當年公司所屬電廠燃煤將產生351.12萬噸缺口,將對公司及所屬電廠產生重大影響,將依法維權。
在此背景下,2017年7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16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提出,要積極推進重組整合。鼓勵和推動大型發電集團實施重組整合,鼓勵煤炭、電力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加強煤炭、電力企業中長期合作,穩定煤炭市場價格;支持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轉等方式,整合煤電資源。
2017年8月28日,國資委同意中國神華原控股股東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國電集團實施聯合重組。神華集團更名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重組后的母公司,對國電集團實施吸收合并。合并后的國家能源集團,涉及資產超過1.8萬億元,在中國能源央企中僅次于國家電網、中石油和中石化,成為中國第四大能源央企。
“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的重組,不僅打造出了我國的能源巨無霸,更為實現煤電聯營、構建煤電一體化開啟了先河。”深圳富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李君表示。
70年來最大規模
央企重組
“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的重組,有利于緩解長期以來的煤電矛盾,使得煤炭、電力上下游企業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進一步提升煤電一體化經營水平。”一德期貨分析師關大利認為,將我國原有煤炭和電力領域龍頭企業資源合并,為理順煤電關系、打通產業梗阻、提升比較優勢提供了樣本,可有效緩解同質化發展、資源分散等問題,更高水平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在煤電領域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實施的聯合重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央企規模最大的一次重組。國家能源集團成為黨的十九大后改革重組的第一家中央企業,擁有煤炭、火電、新能源、水電、運輸、化工、科技環保、金融等8個產業板塊,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
目前,國家能源集團職工總數35萬人。截至2017年底,擁有煤炭產能4.8億噸,電力總裝機2.26億千瓦,其中火力發電總裝機1.75億千瓦。集團是全球唯一同時掌握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和煤間接液化兩種煤制油技術的公司;自營鐵路2155公里,港口設計吞吐能力2.47億噸,自有船舶62艘。
作為國家能源集團產業根基的煤炭資源,絕大部分來自原神華集團。
官網顯示,國家能源集團擁有煤礦97處,產能6.85億噸/年。其中,井工煤礦74處,產能4.2億噸/年;露天煤礦23處,產能2.64億噸/年。2017年產量5.08億噸,采掘機械化率達到100%。同時,集團擁有世界首個2億噸級的神東礦區,世界最大單井煤礦——補連塔煤礦產能達2800萬噸/年。
在火電領域,國家能源集團擁有162個火力發電廠,火電總裝機容量1.78億千瓦。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占比60%,百萬千瓦機組29臺,占全國的25.9%。全部燃煤發電機組實現脫硫、脫硝,84%的機組實現超低排放。
在新能源領域,國家能源集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3667萬千瓦,形成涵蓋風能、太陽能(3.310, 0.01, 0.30%)、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在內的門類齊全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產業體系。風電裝機3589萬千瓦,居世界第一。海上風電儲備總容量超過8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