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英利集團動力公司獲評“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英利90后基層員工耿亞飛牽頭的“耿亞飛創新工作室”正式掛牌;.數據顯示,英利連續7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位居國內同行業第一……英利工匠正在用一系列創新行動彰顯新時代產業工人的精神面貌。
“作為綠色能源企業,英利深知,面對激烈競爭,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公司成立32年以來,始終堅持和鼓勵各級創新。”英利首席科學家宋登元博士說,英利擁有“光伏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光伏技術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光伏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以及“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光伏)五大國家級創新平臺,成為光伏行業中國家級平臺資源最多的企業,也為廣大英利工匠進行科技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國家大力發展以新能源和新能源設備制造為主的低碳經濟,倡導低碳生活方式,也正是在這樣的土壤下,才滋養出諸如英利等為代表的新能源企業。多年來,英利通過高質量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在全球營造好口碑,以創新為動力、不斷拓展生存與發展空間,為民族品牌高質量發展賦能。
“你們大膽的試,成功了算你們的,失敗了算我的。”英利創始人苗連生對創新的鼓勵激勵著一批又一批的英利人不斷進行創新。在英利,科技創新項目不分大小,技術人員的科研創新、一線員工的技改技措,全員創新在公司已經蔚然成風。連續多次舉辦技術創新博覽會、職工技能大賽、英利吉尼斯等創新勞動競賽活動,廣泛形成草根創新、一線發明、首創命名等形式多樣的全員創新體系,在創新工作室、QC質量小組、“創客公社”、甲殼蟲創新空間的基礎上,培育出許多“英利工匠”、“金牌工人”、“藍領技工”、“首席員工”,涌現出韓偉、馬帥、耿亞飛等一批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英利90后基層技術人員耿亞飛,年紀雖輕卻手握17項專利,參與過多項全國領先的太陽能光伏研發技術項目。參與《背接觸式光伏組件的開發》項目研究,榮獲保定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參與《高系統電壓太陽能光伏組件的開發》項目,榮獲河北省科學技術成果國際先進,2018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前不久,以耿亞飛命名的創新工作室在英利生產車間正式授牌,“工作室將以光伏技術研發、生產、應用為主要課題開展工作,提高產品性能,提升生產指標,降低生產成本,降低能源消耗。”耿亞飛介紹。
在近日召開的2019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上,英利動力公司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這是公司繼2013年被河北省總工會授予推進節能減排“工人先鋒號”后獲得的全國性榮譽稱號。“榮譽的獲得,與公司大力鼓勵創新、試驗不怕出錯的精神密不可分。”動力公司負責人趙濟良說,在公司創新工作精神的感召下,我們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提高員工的操作和創新能力,為公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近5年,動力公司共完成了合作技改創新項目11項,合計每年可節約耗電量4400多萬度,折合節約水電費2800多萬元;自主創新、自力更生技改項目130多項,每年節約電費水費合計150多萬元;從管理創新入手,調節運行方式,每年可節約各種能源費用800多萬元。
創新是引領英利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英利緊隨國家、時代步伐,積極發展新業態,推進零碳發展理念落地。開展光伏+綠色建筑、光伏+清潔取暖等的各種實踐應用,努力推動“光伏入戶”,如今已有超過兩萬個分布式項目建成落地,八代光伏建筑一體化建筑引領了綠色建筑的風潮。參與發起全球首個零碳研究機構——零碳發展研究院,旨在建立一個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標準輸出、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為一體的高水平研究平臺,推進零碳生態、綠色發展。經過30余年的沉淀與積累、變革與創新,英利品牌收獲眾多榮譽。是首家加入PVCYCLE的中國企業、獲得SA8000社會責任體系認證、榮獲國家環境友好企業、中國首家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碳減排先鋒的企業。
據統計,截止目前,英利累計研發投入35億元,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973計劃”等國家級科技項目26項,主持和參編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超過80項,累計申請中國專利2389項,獲得授權2073項。PCT國際專利申請13項,其中“太陽能電池片及其熱處理工藝”發明專利分別在美國、日本、歐洲授權。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7項、市級科技進步獎28項、科技鑒定成果25項,其中,國際領先3項,國際先進17項,國內領先5項。自2012年至今,英利連續7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位居國內同行業第一,被評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多年來,英利根據市場和自身發展的變化,對品牌進行不斷地自我維護和提升,從而持續產生品牌影響力,打造業內的全球知名品牌。目前已有累計超過20吉瓦的高品質英利產品為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每年減排溫室氣體1400萬噸,相當于植樹7億棵。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英利將繼續保持激情,堅持綠色發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堅持品質優先、堅持創新發展,不斷提升中國品牌形象和影響力,發揮品牌經濟對產業優化升級的引領作用、對創新成果轉化的驅動作用、對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作用,講好光伏產業故事,推動中國“智”造走出去。
“作為綠色能源企業,英利深知,面對激烈競爭,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公司成立32年以來,始終堅持和鼓勵各級創新。”英利首席科學家宋登元博士說,英利擁有“光伏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光伏技術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光伏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以及“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光伏)五大國家級創新平臺,成為光伏行業中國家級平臺資源最多的企業,也為廣大英利工匠進行科技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國家大力發展以新能源和新能源設備制造為主的低碳經濟,倡導低碳生活方式,也正是在這樣的土壤下,才滋養出諸如英利等為代表的新能源企業。多年來,英利通過高質量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在全球營造好口碑,以創新為動力、不斷拓展生存與發展空間,為民族品牌高質量發展賦能。
“你們大膽的試,成功了算你們的,失敗了算我的。”英利創始人苗連生對創新的鼓勵激勵著一批又一批的英利人不斷進行創新。在英利,科技創新項目不分大小,技術人員的科研創新、一線員工的技改技措,全員創新在公司已經蔚然成風。連續多次舉辦技術創新博覽會、職工技能大賽、英利吉尼斯等創新勞動競賽活動,廣泛形成草根創新、一線發明、首創命名等形式多樣的全員創新體系,在創新工作室、QC質量小組、“創客公社”、甲殼蟲創新空間的基礎上,培育出許多“英利工匠”、“金牌工人”、“藍領技工”、“首席員工”,涌現出韓偉、馬帥、耿亞飛等一批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英利90后基層技術人員耿亞飛,年紀雖輕卻手握17項專利,參與過多項全國領先的太陽能光伏研發技術項目。參與《背接觸式光伏組件的開發》項目研究,榮獲保定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參與《高系統電壓太陽能光伏組件的開發》項目,榮獲河北省科學技術成果國際先進,2018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前不久,以耿亞飛命名的創新工作室在英利生產車間正式授牌,“工作室將以光伏技術研發、生產、應用為主要課題開展工作,提高產品性能,提升生產指標,降低生產成本,降低能源消耗。”耿亞飛介紹。
在近日召開的2019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上,英利動力公司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這是公司繼2013年被河北省總工會授予推進節能減排“工人先鋒號”后獲得的全國性榮譽稱號。“榮譽的獲得,與公司大力鼓勵創新、試驗不怕出錯的精神密不可分。”動力公司負責人趙濟良說,在公司創新工作精神的感召下,我們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提高員工的操作和創新能力,為公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近5年,動力公司共完成了合作技改創新項目11項,合計每年可節約耗電量4400多萬度,折合節約水電費2800多萬元;自主創新、自力更生技改項目130多項,每年節約電費水費合計150多萬元;從管理創新入手,調節運行方式,每年可節約各種能源費用800多萬元。
創新是引領英利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英利緊隨國家、時代步伐,積極發展新業態,推進零碳發展理念落地。開展光伏+綠色建筑、光伏+清潔取暖等的各種實踐應用,努力推動“光伏入戶”,如今已有超過兩萬個分布式項目建成落地,八代光伏建筑一體化建筑引領了綠色建筑的風潮。參與發起全球首個零碳研究機構——零碳發展研究院,旨在建立一個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標準輸出、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為一體的高水平研究平臺,推進零碳生態、綠色發展。經過30余年的沉淀與積累、變革與創新,英利品牌收獲眾多榮譽。是首家加入PVCYCLE的中國企業、獲得SA8000社會責任體系認證、榮獲國家環境友好企業、中國首家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碳減排先鋒的企業。
據統計,截止目前,英利累計研發投入35億元,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973計劃”等國家級科技項目26項,主持和參編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超過80項,累計申請中國專利2389項,獲得授權2073項。PCT國際專利申請13項,其中“太陽能電池片及其熱處理工藝”發明專利分別在美國、日本、歐洲授權。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7項、市級科技進步獎28項、科技鑒定成果25項,其中,國際領先3項,國際先進17項,國內領先5項。自2012年至今,英利連續7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位居國內同行業第一,被評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多年來,英利根據市場和自身發展的變化,對品牌進行不斷地自我維護和提升,從而持續產生品牌影響力,打造業內的全球知名品牌。目前已有累計超過20吉瓦的高品質英利產品為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每年減排溫室氣體1400萬噸,相當于植樹7億棵。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英利將繼續保持激情,堅持綠色發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堅持品質優先、堅持創新發展,不斷提升中國品牌形象和影響力,發揮品牌經濟對產業優化升級的引領作用、對創新成果轉化的驅動作用、對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作用,講好光伏產業故事,推動中國“智”造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