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不懂事,始終天真地以為,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一些產業政策的出臺肯定是要延遲,甚至是無限延遲的。
等我長大成熟后卻發現——事實確實如此!
前幾天和幾位光伏企業的大佬交流,幾乎不約而同地談到了這個問題。
有位龍頭企業的掌門人和我說:“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但你說這春天都過了大半了,光伏的春天在哪里?你說這政策.......”輕嘆一聲,抬手一擺,停頓片刻,加了一句:“壓力再大,該干嘛還得干嘛,畢竟企業還得活下去,還要發展,是吧?!”
龍頭企業尚且如此,中小企業情何以堪?
這個春天,國內市場不好做。中電聯數據:2019年前兩月中國太陽能發電僅新增3.49吉瓦,同比下滑68%。在國內市場,很多企業處于無項目可做的境地。最新的消息是,硅料跌至60元/kg以內,多家萬噸企業檢修。
還好海外訂單火爆,據說有企業今年上半年的出貨量依然可觀,甚至有企業訂單已排到三季度。行業里不乏開心樂觀的的理由——不過,這也僅對海外市場做得好的品牌企業而言。
終究要發展,要活下去,這就是現實。不管政策如何,從公開信息和動向看,今年開春后,包括中環、保利協鑫、通威股份、隆基股份、陽光電源、阿特斯、特變新能源等等大量企業,在戰略執行,市場布局和產品創新等等各方面,都還保持了足夠的定力、韌勁和沖勁。在他們看來,眼前的春天可能“倒春寒”,但長遠來看,清潔能源“春天”的到來是不可逆的。
政策終究還是個繞不開的“梗”。1月,業界開始猜測政策會在2月底出臺;過了春節,當人們都互賀“開工大吉”,又傳政策3月底出臺;而今進入4月,已有業內人士開玩笑:“是延遲,還是不出臺了?”
光伏人最怕什么?不怕吃苦,不怕投入,不怕技術問題,不怕任重道遠,就怕政策的突發或無限延遲。想起去年“531”疾風驟雨,猝不及防,哀鴻遍野;而今新政策如老牛慢車,猶抱琵琶半遮面,讓你望眼欲穿。親愛的你,是否等得花兒都謝了?
最新的消息來自山東濟南國際太陽能光伏展,行業專家王淑娟老師在論壇發言:“很多人一直在問我國家政策什么時候出?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能源局和發改委領導一直努力,一直加班加點推進,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政策很快出來,大家不用等到531,4月份有一個結果。”
相關管理部門和政策出臺部門也確實不易。可記得?3月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在制定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過程中充分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9〕9號),要求制定文件要充分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意見,具體提出六大要求:其一、科學合理選擇聽取意見對象。其二、運用多種方式聽取意見。其三、完善意見研究采納反饋機制。其四、加強制度出臺前后的聯動協調。其五、注重收集企業對制度建設的訴求信息。最后、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
2019年2月18日下午,國家能源局組織了20家企業討論光伏項目的管理辦法。2019年2月19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了15家企業討論光伏項目的定價方案。2019年2月19日下午,國家能源局組織了業內專家、行業協會、金融機構、證券公司、新聞媒體再次就光伏項目的管理辦法進行討論。2019年2月22日下午,國家能源局組織各省能源局就光伏項目的管理辦法進行討論.....
到3月19日再次座談,會議中討論的電價方案征求意見稿與2月18日那次座談會透出的方案精神相比已有一定出入,主要體現在補貼形式上。據說價格司在討論了多種方案并多方征求意見后,最終還是確定了被廣泛認可的2月18日方案。
眾口難調,要平衡各方的利益,極為不易。而有了去年“531”之鑒,此次政策的出臺必然是要慎之又慎。
不過,有人說是4月中旬出臺,但也有稱最遲需要到7月才見到政策。“7月出臺”是什么概念?從政策發布到落地實施必然還要有一個市場反應周期,政策出來后各省市地方需要時間理解消化新政策,到上報競價項目再到具體執行、企業參與,基本上是第三四季度的事情了,留給企業和電站業主的時間,真是不多了。
這意味著,今年國內的光伏市場, 不但沒有“春天”,甚至“夏天”都已經過去了。
大家都在“千萬遍的問”,今年國內的光伏新增規模到底會有多少?記得光伏新政討論稿出來的時候,市場一片樂觀亢奮,甚至有人喊出2019年50GW以上的裝機數據。進化論光伏產業研究員張治雨則早在去年底撰文預計,中國2019年年37GW,全球130GW+。光伏們創始人王超預計則是35GW......
王淑娟老師剛剛向媒體分析:戶用光伏最新的意見是今年裝機3.5吉瓦,將占用7億元補貼資金。每個月電網公司會公布當年的累計光伏安裝量,到達3.5吉瓦以后停止新增項目,在建項目給一個月并網時間,今年的總規模或在4吉瓦左右。至于工商業、地面電站的規模,因電價政策是省內競價然后再全國排名,按照23億元的補貼總額、1200小時的發電小時、6分錢/千瓦時的補貼強度計算,預計規模在32吉瓦。
上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透露,與征求意見一致,國務院財政部主管部門將確定年度增量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明確新增額度,按時發放增量項目補貼資金。同時,除光伏扶貧、戶用光伏外,其余所有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均需要通過競爭性招標等市場方式確定項目業主。考量補貼資金支撐規模、平價項目進展和項目結構規模等層面,2019年光伏新增并網規模預計45~48GW。
具體而言,補貼資金支持的規模包括戶用項目和競價一般工商業及地面電站。前者裝機規模在3.5-4GW,補貼資金約7億元,后者裝機規模在34-36GW, 補貼資金約23億元。平價項目規模主要包括2-3GW無補貼一般工商業項目和無補貼地面電站項目。此外,裝機體量上還包括5GW的光伏扶貧項目和4GW的領跑者項目。
猶記年初,王斯成老師對2019年光伏市場做出了6個期待:
1、期待著2019年補貼光伏市場規模的出臺;
2、期待著對于補貼市場,2019年普通光伏電站分區電價水平和自發自用項目固定電價水平的出臺;
3、期待著2019年“光伏扶貧”和“領跑者計劃”專項規模的出臺;
4、期待著“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出合;
5、期待著“分布式光伏管理辦法"的出臺;
6、期待著政府部門和電網繼續搬移5座大山:補貼拖欠、電網接入、土地成本、棄光限電和融資難。
十幾二十年的風雨歷練,相信中國的光伏人早已練就了一身等待的本事。等待,無疑是一種能力,等待,似乎也成了干光伏“必備”的一種修養。
在剛剛結束的山東光伏展上,不少企業的市場負責人,在朋友圈展示自家展臺時,都不約而同地用了一個詞——火爆!
想起散文家朱自清的一句話:“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等我長大成熟后卻發現——事實確實如此!
前幾天和幾位光伏企業的大佬交流,幾乎不約而同地談到了這個問題。
有位龍頭企業的掌門人和我說:“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但你說這春天都過了大半了,光伏的春天在哪里?你說這政策.......”輕嘆一聲,抬手一擺,停頓片刻,加了一句:“壓力再大,該干嘛還得干嘛,畢竟企業還得活下去,還要發展,是吧?!”
龍頭企業尚且如此,中小企業情何以堪?
這個春天,國內市場不好做。中電聯數據:2019年前兩月中國太陽能發電僅新增3.49吉瓦,同比下滑68%。在國內市場,很多企業處于無項目可做的境地。最新的消息是,硅料跌至60元/kg以內,多家萬噸企業檢修。
還好海外訂單火爆,據說有企業今年上半年的出貨量依然可觀,甚至有企業訂單已排到三季度。行業里不乏開心樂觀的的理由——不過,這也僅對海外市場做得好的品牌企業而言。
終究要發展,要活下去,這就是現實。不管政策如何,從公開信息和動向看,今年開春后,包括中環、保利協鑫、通威股份、隆基股份、陽光電源、阿特斯、特變新能源等等大量企業,在戰略執行,市場布局和產品創新等等各方面,都還保持了足夠的定力、韌勁和沖勁。在他們看來,眼前的春天可能“倒春寒”,但長遠來看,清潔能源“春天”的到來是不可逆的。
政策終究還是個繞不開的“梗”。1月,業界開始猜測政策會在2月底出臺;過了春節,當人們都互賀“開工大吉”,又傳政策3月底出臺;而今進入4月,已有業內人士開玩笑:“是延遲,還是不出臺了?”
光伏人最怕什么?不怕吃苦,不怕投入,不怕技術問題,不怕任重道遠,就怕政策的突發或無限延遲。想起去年“531”疾風驟雨,猝不及防,哀鴻遍野;而今新政策如老牛慢車,猶抱琵琶半遮面,讓你望眼欲穿。親愛的你,是否等得花兒都謝了?
最新的消息來自山東濟南國際太陽能光伏展,行業專家王淑娟老師在論壇發言:“很多人一直在問我國家政策什么時候出?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能源局和發改委領導一直努力,一直加班加點推進,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政策很快出來,大家不用等到531,4月份有一個結果。”
相關管理部門和政策出臺部門也確實不易。可記得?3月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在制定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過程中充分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9〕9號),要求制定文件要充分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意見,具體提出六大要求:其一、科學合理選擇聽取意見對象。其二、運用多種方式聽取意見。其三、完善意見研究采納反饋機制。其四、加強制度出臺前后的聯動協調。其五、注重收集企業對制度建設的訴求信息。最后、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
2019年2月18日下午,國家能源局組織了20家企業討論光伏項目的管理辦法。2019年2月19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了15家企業討論光伏項目的定價方案。2019年2月19日下午,國家能源局組織了業內專家、行業協會、金融機構、證券公司、新聞媒體再次就光伏項目的管理辦法進行討論。2019年2月22日下午,國家能源局組織各省能源局就光伏項目的管理辦法進行討論.....
到3月19日再次座談,會議中討論的電價方案征求意見稿與2月18日那次座談會透出的方案精神相比已有一定出入,主要體現在補貼形式上。據說價格司在討論了多種方案并多方征求意見后,最終還是確定了被廣泛認可的2月18日方案。
眾口難調,要平衡各方的利益,極為不易。而有了去年“531”之鑒,此次政策的出臺必然是要慎之又慎。
不過,有人說是4月中旬出臺,但也有稱最遲需要到7月才見到政策。“7月出臺”是什么概念?從政策發布到落地實施必然還要有一個市場反應周期,政策出來后各省市地方需要時間理解消化新政策,到上報競價項目再到具體執行、企業參與,基本上是第三四季度的事情了,留給企業和電站業主的時間,真是不多了。
這意味著,今年國內的光伏市場, 不但沒有“春天”,甚至“夏天”都已經過去了。
大家都在“千萬遍的問”,今年國內的光伏新增規模到底會有多少?記得光伏新政討論稿出來的時候,市場一片樂觀亢奮,甚至有人喊出2019年50GW以上的裝機數據。進化論光伏產業研究員張治雨則早在去年底撰文預計,中國2019年年37GW,全球130GW+。光伏們創始人王超預計則是35GW......
王淑娟老師剛剛向媒體分析:戶用光伏最新的意見是今年裝機3.5吉瓦,將占用7億元補貼資金。每個月電網公司會公布當年的累計光伏安裝量,到達3.5吉瓦以后停止新增項目,在建項目給一個月并網時間,今年的總規模或在4吉瓦左右。至于工商業、地面電站的規模,因電價政策是省內競價然后再全國排名,按照23億元的補貼總額、1200小時的發電小時、6分錢/千瓦時的補貼強度計算,預計規模在32吉瓦。
上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透露,與征求意見一致,國務院財政部主管部門將確定年度增量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明確新增額度,按時發放增量項目補貼資金。同時,除光伏扶貧、戶用光伏外,其余所有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均需要通過競爭性招標等市場方式確定項目業主。考量補貼資金支撐規模、平價項目進展和項目結構規模等層面,2019年光伏新增并網規模預計45~48GW。
具體而言,補貼資金支持的規模包括戶用項目和競價一般工商業及地面電站。前者裝機規模在3.5-4GW,補貼資金約7億元,后者裝機規模在34-36GW, 補貼資金約23億元。平價項目規模主要包括2-3GW無補貼一般工商業項目和無補貼地面電站項目。此外,裝機體量上還包括5GW的光伏扶貧項目和4GW的領跑者項目。
猶記年初,王斯成老師對2019年光伏市場做出了6個期待:
1、期待著2019年補貼光伏市場規模的出臺;
2、期待著對于補貼市場,2019年普通光伏電站分區電價水平和自發自用項目固定電價水平的出臺;
3、期待著2019年“光伏扶貧”和“領跑者計劃”專項規模的出臺;
4、期待著“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出合;
5、期待著“分布式光伏管理辦法"的出臺;
6、期待著政府部門和電網繼續搬移5座大山:補貼拖欠、電網接入、土地成本、棄光限電和融資難。
十幾二十年的風雨歷練,相信中國的光伏人早已練就了一身等待的本事。等待,無疑是一種能力,等待,似乎也成了干光伏“必備”的一種修養。
在剛剛結束的山東光伏展上,不少企業的市場負責人,在朋友圈展示自家展臺時,都不約而同地用了一個詞——火爆!
想起散文家朱自清的一句話:“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