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劇作家索福克勒斯在近2500年前說,“沒有人喜歡帶來壞消息的信使。”令人歡心鼓舞的是,在今年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發布的2019年能源發展10大預測中,將向人們展示更為積極的信息——2019年全世界正朝著“更清潔的未來”不斷進步。近日由彭博新能源財經主編Angus McCrone撰寫的署名文章顯示,由于光伏、風電和鋰離子電池成本的繼續降低,低碳轉型在今年將穩步推進,這一方面是得益于投資者和企業日益認識到“可持續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或許是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量。2019年BNEF10項預測基本涵蓋清潔能源、電池儲能、電動汽車、美國天然氣、國際液化天然氣市場、石油市場、數字化及物聯網,以及中國能源轉型等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為企業投資和決策提供參考。
或許“穩步推進”聽起來有些乏味,那是因為至少從今年1月份的情況來看,2019年仍將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更廣泛的經濟和政治動蕩的年份。在這種背景下,“穩步推進”意味著有“彈性變化”。
舉上幾個不是太“陽光”的案例——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顯示,截止到2018年12月26日的3個月中,股市暴跌了近20%,從表面上看“拖累”了全球GDP的增長。金融市場因可以有效預測經濟衰退而聞名,盡管我們不能因此而對全球經濟發展下定論,但它至少是一個警告標志。
再來看看其他的負面因素——從1月份發展情況來看,由美國民主黨領導的眾議院調查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使人很難不對美國出現政治危機的風險感到不安;由意大利經濟政策,和英國無協議脫歐引發歐洲危機,世界經濟的壓力越來越明顯。
2019年的經濟和政治問題,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更清潔未來”的相關投資流動,但投資卻不會因此而終止。事實上我們預計,在今年,諸如如何平衡風電、光伏大規模發電系統、如何使可再生能源實現零補貼上網的相關投資、以及應對“脫碳”等挑戰上,都將會呈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創新。
接下來我將逐一分析BNEF對2019年世界能源系統發展的10項預測,其中包括清潔能源發展的總覽、風電及光伏、電池存儲、電動汽車、美國天然氣、國際液化天然氣、石油市場、數字化,以及中國能源轉型等領域的發展方向。這些成果均來自于BNEF各分支團隊的研究成果。
成本降低導致投資減少
每年,清潔能源投資必須加快速度才能保持與原有投資水平齊平。隨著風電,特別是光伏成本的不斷下降,全球不得不擴張越來越多的產能,得以配合上一時期的投資總額。
這其中有一種“相互”關系,例如,2017年新增的產能急劇增加,相關的投資也相應增加,而2018年卻只有產能增加了,我更相信,在2019年會重現2018年的情景。
2019年新增的風電和光伏設備應該比去年更多(見預測2和3),但2018年光伏裝機成本大幅下降,降幅約為12%,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供大于求的市場現狀所導致。
此外,2018年也是海上風電的輝煌年份,總體投資達到了257億美元,這樣的成績是得益于歐洲在投資額10~35億美元范圍內的5個項目開工建設,以及中國在其水域不少于13個陣列的投資。
盡管中期投資前景黯淡(見預測3),但要想超越之前的投資總量,仍將是一場艱難的“斗爭”。更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2019年清潔能源的總體投資將出現小幅下滑。此外,新興股票市場的疲軟可能意味著,在公開市場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將低于2018年的105億美元的投資額。
但我仍然相信,清潔能源投資在2019年仍將迎來可觀的數字——連續第六年接近3000億美元,但與去年的3321億美元相去甚遠。
盡管中國采取了相關政策,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仍將持續增長
根據最終數據,2018年的光伏新增裝機最終將達到109 吉瓦。未來一年可能會出現125 吉瓦至141 吉瓦的增長——歐洲正在再次部署建設更多的光伏電池板,印度、中東、北非和土耳其也在繼續擴大建設規模。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場,中國政府正試圖調和未來光伏支持政策與截至2017年底1500億元的可再生能源基金缺口(約合234億美元)。
與此同時,新興國家市場一直在進行相關的拍賣和招標,以購買具有成本效益的光伏發電電量,盡管相關政府希望在2019年創下新的紀錄,但預期并不樂觀。
當然,光伏發電成本和性能方面的表現將會持續改善,去年的價格大幅下跌將不會重演。同時,一些企業可能會退出市場,但組建制造將會變得更有競爭力,相關的技術創新將是圍繞浮動光伏板、雙面組件,以及在公共事業范疇內的大規模儲能與光伏發電相結合的技術。
陸上風電蓬勃發展
風電市場將出現新增產能的飛躍,從2018年的53.5吉瓦增加到2019年的70 吉瓦以上,北歐、中國和美國都在持續推動陸上風電項目,其中許多項目已經在2018年獲得了資金支持。離岸風電的新增裝機可能會從4.8吉瓦增加到8.5吉瓦。
在海上風電領域,歐洲將在2019年新建產能4.9吉瓦,在亞洲也將部署3.5吉瓦,這兩者都是創紀錄的數字。在這之后,亞洲將成為這一領域更為領先的市場,根據BNEF的預測,到2020年,亞洲的產能將會比歐洲多25%。海上風電將逐漸成為發電技術中的“必要品種”,這將通過“引人注目”的價格下跌和“鼓舞人心”的規模建設來逐步實現。
在風電行業,發電機的價格已經呈現明顯下降。根據2018年BNEF風電價格指數,自2016年12月以來風機價格已經下跌了17%。我們預測到2019年兆瓦造價將暫時穩定在80萬美元以下。這對于陸上風機制造商及供應商來說,今年將是一個“無比真實”的時刻。
在過去兩年里,行業參與者對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率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而現在可以說是“夢想照進現實”的高光時刻。同時,這也很可能引發進一步的成本削減和行業整合,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
儲能首次增加到10吉瓦時
2019年全球的儲能部署將超過10吉瓦時,這在該市場的歷史上尚屬首次。這其中包括公用事業規模和“表計后”儲能設備,這將比去年的預估安裝量8吉瓦時(4吉瓦)有所增加。
盡管存在貿易戰的威脅,但中國的電池生產商仍將形成真正的全球影響力。相關汽車企業將逐步擴大與中國電池供應商的合作,以擴大在中國的銷售。尤其是在韓國國內市場處在“繁忙”狀態中,國際儲能開發商和集成商將會更加注重中國電池產業的發展。
激烈的競爭以及近期鈷和鋰成本的緩和,將把平均價格推低至每千瓦時150美元以下,根據價格曲線,電動汽車的電池價格甚至會低于這一水平。在2018年年底,電池組件價格已跌至每千瓦時176美元的創紀錄低點。
電動汽車銷售量增速為40%
目前,全球約有500萬輛電動乘用車在路途中行駛(包括公共汽車和其他商用車輛)。我們預計還會有260萬輛的銷量在2019年出現,這代表大約40%的增長率,低于2018年70%的增長率。中國將會以150萬輛的銷售量再次領先,約占全球市場銷售份額的57%。
中國市場正處于轉型階段,2019年保持每年銷售額翻番的速度似乎不太可能持續。我們預計在2月份,補貼將會出現退坡,但“逐步淘汰期”將持續到第二季度。
“新能源汽車配額”將在今年顯示出其所具有的效應,但民眾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仍顯保守。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因素(利率上升和消費者支出放緩)也將影響全球銷售。在美國和英國等市場,直接購買補貼已經開始逐步退坡。
BNEF預計歐洲電動汽車的銷量將低于50萬輛,但北歐和德國的銷售量增長應該是相對強勁的。意大利的銷量一直很緩慢,但在2019年將會出現回升,而英國的銷售量將會在政府取消對插入式混合動力車的支持后,出現持平或下降。北美地區的銷售大致會從40.5萬輛上升至42.5萬輛。2018年特斯拉Model 3的問世推動了當年的銷售,但除非能迅速推出更低成本的車型,否則這一勢頭將難以維持。日本和韓國的總銷售額大致保持在10萬輛左右。
新建基礎設施激發美國天然氣出口
假定氣候處于正常狀態,預計2019年美國天然氣基準平均價格將保持在2.5美元~3.5美元/MMBtu。因此,該國南方地區日益增長的需求將再一次通過東北地區的充足產量來滿足。2018年美國“解鎖”了更多的天然氣產量,盡管上游的價格略有提升,但2019年的產量仍將進一步增長,因此中西部地區下游的天然氣價格將逐步下降,這也將使天然氣在這個一直重視燃煤發電的國家更具競爭優勢。在2019年天然氣在中西部地區將持續滲透。
在南部,因向墨西哥灣沿岸輸送天然氣的新建產能將到2020年才能投產,因此西德克薩斯州的天然氣產量將繼續受到限制。在2019年,西得克薩斯州的天然氣價格疲軟應該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同時,我預計海灣地區的天然氣出口將受益于三個新增加的項目:一是在Corpus Christi液化天然氣轉運站碼頭修建的第二列液化天然氣運輸列車;二是啟用另外三個新的液化天然氣出口設施;三是完成2.6Bcfd海底管道建設,以便向墨西哥出口天然氣。
液化天然氣第三年保持強勢增長
盡管2018年液化天然氣的平均價格為10美元/MMBtu,高于2017年的平均7美元/MMBtu,但2018年全球液化天然氣需求量高達到3.13億公噸,較上年激增10%。在這方面,我預計全球液化天然氣貿易將進一步擴大8%,達到340MMtpa。
由于中國采取減少燃煤量以降低污染的相關政策,該國將繼續扮演液化天然氣領域的“關鍵角色”。同時,南亞和東南亞由于氣電發展和電力需求增加、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逐步降低的本土天然氣產量,對于液化天然氣的進口也將有更高的需求量。
同時由于日本重啟核能的速度比預期要慢,日本將從其在澳大利亞投資建設的液化天然氣供應項目中獲取合同產量。歐洲將進一步增加進口,尤其是在目前,相較于亞洲,歐洲與美國的進出口合作更為緊密。2018年,歐洲進口了6MMt的液化天然氣,其進口總量達到了50MMtpa,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與煤炭價格相比,液化天然氣的價格在供需關系上起到更為突出的支撐作用。由于供應緊張,煤炭期貨價格居高不下(90美元~100美元/噸),這使得進口液化天然氣成為一種有吸引力的選擇。在2019年新增投產的30MMt液化天然氣供應能力,將足以支持預期的需求增長,并穩定其在現貨市場上的價格表現。
伊朗石油價格穩定
原油在2018年經歷了波濤洶涌的日子。在2018年前九個月內,Brent和WTI均呈現上漲,但在第四季卻“全軍覆沒”,分別下跌19%及26%。巨大波動的驅動因素主要是美國產量的增加,美國對伊朗制裁的效應,以及歐佩克對油價下跌反應的不確定性。這些形勢因宏觀經濟風險的增加而變得更加復雜。
這些推動油價波動的因素在2019年將持續存在,但我們預計,隨著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到期,今年年底原油價格將處于積極的水平。如果美聯儲采取相對溫和的立場,以及中美貿易摩擦所引發的危機效應進一步減弱,我們預計原油的價格波動將進一步平復。
工業領域將更加注重物聯網建設
工業設備制造商近期在物聯網、人工智能、資產自動化和傳感器上投資了數十億美元。這將有助于向現有客戶銷售數字軟件,并從中獲得了一小部分收入。
然而,通用電氣(GE)、西門子(Sie-mens)、Hitachi、ABB和Schneider等公司在這一領域的雄心和布局將要大得多,但同時發展也受制于與部分軟件創業公司和大型科技巨頭的激烈競爭。
能源企業通常并不擁有最好的或最經濟的物聯網軟件產品,并且購買來自設備制造商的軟件并不是客戶的理想之選。在2018年,Schneider 和GE都將他們的數字技術應用于獨立的公司——Schneider將其軟件資產注資至Aveva公司,目前擁有60%的股份,GE于2018年12月宣布成立一家未命名的獨立實體。
Schneider試圖創建一家更為靈活的軟件實體公司以更大范圍地尋求更多非Schneider客戶。GE可能也會在遠期實現同樣的目標,但近期更多地側重于爭取其母公司在行業內的關注度。
BNEF預計,通過收購、合并和風險投資,其他大型能源公司也將在其數字平臺上進行大規模投資。大多數企業均將會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加倍努力,而不是進行軟件業務的剝離。
去年12月,ABB將其網絡業務出售給Hitachi,以更專注于軟件、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我們預計,Siemens、Toshiba等企業將會通過合資和并購,在物聯網投資和發展取得矚目的成效。
中國長期的能源轉型將持續推進
盡管中國仍將保持世界最大的新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但我們預計今年該國的光伏和風電新增產能為40吉瓦和20吉瓦,這可能不會超過以往任何記錄。相反,我們更應注意那些微妙但卻意義深遠的變化——這些變化都將進一步重塑世界上最大的電力系統。
目前,政府面臨的最主要難題,是如何確保該國的風電和光伏產業在“去補貼”的政策背景下,繼續以蓬勃的發展態勢支撐國內強勁的用電需求。其目標是推動可再生能源在目前以燃煤上網標桿電價為基準實現無補貼的平價上網。
實現這一目標的最重要的新舉措是“調峰”,即鼓勵燃煤發電廠降低出力,以允許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參與調度。換句話說,燃煤發電廠現在需要為風電和光伏讓路,而政府將在2019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這一政策。
其他確保更多可再生能源參與調度的措施則顯得更為常見,包括建設更多靠近負荷中心的項目,如屋頂光伏和分布式風電;提供更靈活的資源,如抽水蓄能、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以及儲能,新建輸電線路,以及執行可再生能源配額制。
中國的發展與其他電力市場所遇的瓶頸如出一轍——可再生能源發展至今,面臨的關鍵挑戰不是如何建設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而是如何將已經建成的產能整合成為一個更清潔、可靠和經濟的能源系統。
至此,是BNEF對2019年世界能源系統發展的10大預測結果。這里面并沒有涵蓋對未來一年世界污染物排放量的預測,因為在這一點上,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世界經濟是否將遭受重創。當然,在控制排放和朝著“更清潔的未來”的努力中,我們已經看到了更為明朗的趨勢和未來。
或許“穩步推進”聽起來有些乏味,那是因為至少從今年1月份的情況來看,2019年仍將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更廣泛的經濟和政治動蕩的年份。在這種背景下,“穩步推進”意味著有“彈性變化”。
舉上幾個不是太“陽光”的案例——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顯示,截止到2018年12月26日的3個月中,股市暴跌了近20%,從表面上看“拖累”了全球GDP的增長。金融市場因可以有效預測經濟衰退而聞名,盡管我們不能因此而對全球經濟發展下定論,但它至少是一個警告標志。
再來看看其他的負面因素——從1月份發展情況來看,由美國民主黨領導的眾議院調查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使人很難不對美國出現政治危機的風險感到不安;由意大利經濟政策,和英國無協議脫歐引發歐洲危機,世界經濟的壓力越來越明顯。
2019年的經濟和政治問題,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更清潔未來”的相關投資流動,但投資卻不會因此而終止。事實上我們預計,在今年,諸如如何平衡風電、光伏大規模發電系統、如何使可再生能源實現零補貼上網的相關投資、以及應對“脫碳”等挑戰上,都將會呈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創新。
接下來我將逐一分析BNEF對2019年世界能源系統發展的10項預測,其中包括清潔能源發展的總覽、風電及光伏、電池存儲、電動汽車、美國天然氣、國際液化天然氣、石油市場、數字化,以及中國能源轉型等領域的發展方向。這些成果均來自于BNEF各分支團隊的研究成果。
成本降低導致投資減少
每年,清潔能源投資必須加快速度才能保持與原有投資水平齊平。隨著風電,特別是光伏成本的不斷下降,全球不得不擴張越來越多的產能,得以配合上一時期的投資總額。
這其中有一種“相互”關系,例如,2017年新增的產能急劇增加,相關的投資也相應增加,而2018年卻只有產能增加了,我更相信,在2019年會重現2018年的情景。
2019年新增的風電和光伏設備應該比去年更多(見預測2和3),但2018年光伏裝機成本大幅下降,降幅約為12%,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供大于求的市場現狀所導致。
此外,2018年也是海上風電的輝煌年份,總體投資達到了257億美元,這樣的成績是得益于歐洲在投資額10~35億美元范圍內的5個項目開工建設,以及中國在其水域不少于13個陣列的投資。
盡管中期投資前景黯淡(見預測3),但要想超越之前的投資總量,仍將是一場艱難的“斗爭”。更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2019年清潔能源的總體投資將出現小幅下滑。此外,新興股票市場的疲軟可能意味著,在公開市場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將低于2018年的105億美元的投資額。
但我仍然相信,清潔能源投資在2019年仍將迎來可觀的數字——連續第六年接近3000億美元,但與去年的3321億美元相去甚遠。
盡管中國采取了相關政策,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仍將持續增長
根據最終數據,2018年的光伏新增裝機最終將達到109 吉瓦。未來一年可能會出現125 吉瓦至141 吉瓦的增長——歐洲正在再次部署建設更多的光伏電池板,印度、中東、北非和土耳其也在繼續擴大建設規模。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場,中國政府正試圖調和未來光伏支持政策與截至2017年底1500億元的可再生能源基金缺口(約合234億美元)。
與此同時,新興國家市場一直在進行相關的拍賣和招標,以購買具有成本效益的光伏發電電量,盡管相關政府希望在2019年創下新的紀錄,但預期并不樂觀。
當然,光伏發電成本和性能方面的表現將會持續改善,去年的價格大幅下跌將不會重演。同時,一些企業可能會退出市場,但組建制造將會變得更有競爭力,相關的技術創新將是圍繞浮動光伏板、雙面組件,以及在公共事業范疇內的大規模儲能與光伏發電相結合的技術。
陸上風電蓬勃發展
風電市場將出現新增產能的飛躍,從2018年的53.5吉瓦增加到2019年的70 吉瓦以上,北歐、中國和美國都在持續推動陸上風電項目,其中許多項目已經在2018年獲得了資金支持。離岸風電的新增裝機可能會從4.8吉瓦增加到8.5吉瓦。
在海上風電領域,歐洲將在2019年新建產能4.9吉瓦,在亞洲也將部署3.5吉瓦,這兩者都是創紀錄的數字。在這之后,亞洲將成為這一領域更為領先的市場,根據BNEF的預測,到2020年,亞洲的產能將會比歐洲多25%。海上風電將逐漸成為發電技術中的“必要品種”,這將通過“引人注目”的價格下跌和“鼓舞人心”的規模建設來逐步實現。
在風電行業,發電機的價格已經呈現明顯下降。根據2018年BNEF風電價格指數,自2016年12月以來風機價格已經下跌了17%。我們預測到2019年兆瓦造價將暫時穩定在80萬美元以下。這對于陸上風機制造商及供應商來說,今年將是一個“無比真實”的時刻。
在過去兩年里,行業參與者對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率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而現在可以說是“夢想照進現實”的高光時刻。同時,這也很可能引發進一步的成本削減和行業整合,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
儲能首次增加到10吉瓦時
2019年全球的儲能部署將超過10吉瓦時,這在該市場的歷史上尚屬首次。這其中包括公用事業規模和“表計后”儲能設備,這將比去年的預估安裝量8吉瓦時(4吉瓦)有所增加。
盡管存在貿易戰的威脅,但中國的電池生產商仍將形成真正的全球影響力。相關汽車企業將逐步擴大與中國電池供應商的合作,以擴大在中國的銷售。尤其是在韓國國內市場處在“繁忙”狀態中,國際儲能開發商和集成商將會更加注重中國電池產業的發展。
激烈的競爭以及近期鈷和鋰成本的緩和,將把平均價格推低至每千瓦時150美元以下,根據價格曲線,電動汽車的電池價格甚至會低于這一水平。在2018年年底,電池組件價格已跌至每千瓦時176美元的創紀錄低點。
電動汽車銷售量增速為40%
目前,全球約有500萬輛電動乘用車在路途中行駛(包括公共汽車和其他商用車輛)。我們預計還會有260萬輛的銷量在2019年出現,這代表大約40%的增長率,低于2018年70%的增長率。中國將會以150萬輛的銷售量再次領先,約占全球市場銷售份額的57%。
中國市場正處于轉型階段,2019年保持每年銷售額翻番的速度似乎不太可能持續。我們預計在2月份,補貼將會出現退坡,但“逐步淘汰期”將持續到第二季度。
“新能源汽車配額”將在今年顯示出其所具有的效應,但民眾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仍顯保守。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因素(利率上升和消費者支出放緩)也將影響全球銷售。在美國和英國等市場,直接購買補貼已經開始逐步退坡。
BNEF預計歐洲電動汽車的銷量將低于50萬輛,但北歐和德國的銷售量增長應該是相對強勁的。意大利的銷量一直很緩慢,但在2019年將會出現回升,而英國的銷售量將會在政府取消對插入式混合動力車的支持后,出現持平或下降。北美地區的銷售大致會從40.5萬輛上升至42.5萬輛。2018年特斯拉Model 3的問世推動了當年的銷售,但除非能迅速推出更低成本的車型,否則這一勢頭將難以維持。日本和韓國的總銷售額大致保持在10萬輛左右。
新建基礎設施激發美國天然氣出口
假定氣候處于正常狀態,預計2019年美國天然氣基準平均價格將保持在2.5美元~3.5美元/MMBtu。因此,該國南方地區日益增長的需求將再一次通過東北地區的充足產量來滿足。2018年美國“解鎖”了更多的天然氣產量,盡管上游的價格略有提升,但2019年的產量仍將進一步增長,因此中西部地區下游的天然氣價格將逐步下降,這也將使天然氣在這個一直重視燃煤發電的國家更具競爭優勢。在2019年天然氣在中西部地區將持續滲透。
在南部,因向墨西哥灣沿岸輸送天然氣的新建產能將到2020年才能投產,因此西德克薩斯州的天然氣產量將繼續受到限制。在2019年,西得克薩斯州的天然氣價格疲軟應該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同時,我預計海灣地區的天然氣出口將受益于三個新增加的項目:一是在Corpus Christi液化天然氣轉運站碼頭修建的第二列液化天然氣運輸列車;二是啟用另外三個新的液化天然氣出口設施;三是完成2.6Bcfd海底管道建設,以便向墨西哥出口天然氣。
液化天然氣第三年保持強勢增長
盡管2018年液化天然氣的平均價格為10美元/MMBtu,高于2017年的平均7美元/MMBtu,但2018年全球液化天然氣需求量高達到3.13億公噸,較上年激增10%。在這方面,我預計全球液化天然氣貿易將進一步擴大8%,達到340MMtpa。
由于中國采取減少燃煤量以降低污染的相關政策,該國將繼續扮演液化天然氣領域的“關鍵角色”。同時,南亞和東南亞由于氣電發展和電力需求增加、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逐步降低的本土天然氣產量,對于液化天然氣的進口也將有更高的需求量。
同時由于日本重啟核能的速度比預期要慢,日本將從其在澳大利亞投資建設的液化天然氣供應項目中獲取合同產量。歐洲將進一步增加進口,尤其是在目前,相較于亞洲,歐洲與美國的進出口合作更為緊密。2018年,歐洲進口了6MMt的液化天然氣,其進口總量達到了50MMtpa,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與煤炭價格相比,液化天然氣的價格在供需關系上起到更為突出的支撐作用。由于供應緊張,煤炭期貨價格居高不下(90美元~100美元/噸),這使得進口液化天然氣成為一種有吸引力的選擇。在2019年新增投產的30MMt液化天然氣供應能力,將足以支持預期的需求增長,并穩定其在現貨市場上的價格表現。
伊朗石油價格穩定
原油在2018年經歷了波濤洶涌的日子。在2018年前九個月內,Brent和WTI均呈現上漲,但在第四季卻“全軍覆沒”,分別下跌19%及26%。巨大波動的驅動因素主要是美國產量的增加,美國對伊朗制裁的效應,以及歐佩克對油價下跌反應的不確定性。這些形勢因宏觀經濟風險的增加而變得更加復雜。
這些推動油價波動的因素在2019年將持續存在,但我們預計,隨著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到期,今年年底原油價格將處于積極的水平。如果美聯儲采取相對溫和的立場,以及中美貿易摩擦所引發的危機效應進一步減弱,我們預計原油的價格波動將進一步平復。
工業領域將更加注重物聯網建設
工業設備制造商近期在物聯網、人工智能、資產自動化和傳感器上投資了數十億美元。這將有助于向現有客戶銷售數字軟件,并從中獲得了一小部分收入。
然而,通用電氣(GE)、西門子(Sie-mens)、Hitachi、ABB和Schneider等公司在這一領域的雄心和布局將要大得多,但同時發展也受制于與部分軟件創業公司和大型科技巨頭的激烈競爭。
能源企業通常并不擁有最好的或最經濟的物聯網軟件產品,并且購買來自設備制造商的軟件并不是客戶的理想之選。在2018年,Schneider 和GE都將他們的數字技術應用于獨立的公司——Schneider將其軟件資產注資至Aveva公司,目前擁有60%的股份,GE于2018年12月宣布成立一家未命名的獨立實體。
Schneider試圖創建一家更為靈活的軟件實體公司以更大范圍地尋求更多非Schneider客戶。GE可能也會在遠期實現同樣的目標,但近期更多地側重于爭取其母公司在行業內的關注度。
BNEF預計,通過收購、合并和風險投資,其他大型能源公司也將在其數字平臺上進行大規模投資。大多數企業均將會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加倍努力,而不是進行軟件業務的剝離。
去年12月,ABB將其網絡業務出售給Hitachi,以更專注于軟件、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我們預計,Siemens、Toshiba等企業將會通過合資和并購,在物聯網投資和發展取得矚目的成效。
中國長期的能源轉型將持續推進
盡管中國仍將保持世界最大的新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但我們預計今年該國的光伏和風電新增產能為40吉瓦和20吉瓦,這可能不會超過以往任何記錄。相反,我們更應注意那些微妙但卻意義深遠的變化——這些變化都將進一步重塑世界上最大的電力系統。
目前,政府面臨的最主要難題,是如何確保該國的風電和光伏產業在“去補貼”的政策背景下,繼續以蓬勃的發展態勢支撐國內強勁的用電需求。其目標是推動可再生能源在目前以燃煤上網標桿電價為基準實現無補貼的平價上網。
實現這一目標的最重要的新舉措是“調峰”,即鼓勵燃煤發電廠降低出力,以允許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參與調度。換句話說,燃煤發電廠現在需要為風電和光伏讓路,而政府將在2019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這一政策。
其他確保更多可再生能源參與調度的措施則顯得更為常見,包括建設更多靠近負荷中心的項目,如屋頂光伏和分布式風電;提供更靈活的資源,如抽水蓄能、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以及儲能,新建輸電線路,以及執行可再生能源配額制。
中國的發展與其他電力市場所遇的瓶頸如出一轍——可再生能源發展至今,面臨的關鍵挑戰不是如何建設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而是如何將已經建成的產能整合成為一個更清潔、可靠和經濟的能源系統。
至此,是BNEF對2019年世界能源系統發展的10大預測結果。這里面并沒有涵蓋對未來一年世界污染物排放量的預測,因為在這一點上,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世界經濟是否將遭受重創。當然,在控制排放和朝著“更清潔的未來”的努力中,我們已經看到了更為明朗的趨勢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