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孫悟空的72變在唐僧的緊箍咒下只剩下頭痛欲裂,而中國光伏市場在財政部30億的新增年度補貼需求限定下,只能全面競價,采用全新的規模管理方式以爭取更大的市場空間,盡可能滿足各方需求,維護產業健康發展。
除了戶用和扶貧,其余或許將面臨全面競價
中國光伏市場,主要有以下幾類:地面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及戶用以外的其他分布式)、戶用分布式及光伏扶貧項目。其中,光伏扶貧項目因為政治需要、戶用分布式因為難以競價管理,這兩類項目不可能采用競價的方式分配規模。因此,其余的各類項目,都有要面臨通過競價來進入補貼規模。
雖然財政部尚未明確對外公布2019年新增光伏規模的年度補貼需求不能超過30億人民幣(不含光伏扶貧),但是光伏們已經通過多個渠道證實了這一點。當然,也不排除在一定的社會及行業壓力下,財政部略微上調30億的“緊箍咒”,以讓行業沒那么痛。
那在目前已經確定的30億金額下,國家能源局如何設定年度規模管理的規則,就要面臨極大的難度。
即便面臨巨大的難度,但維持2019年新增規模達到2018年相近的水平,成為主管部門努力去實現的目標——業內都知道做到實現這個目標太難了。
因此,只能對地面電站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進行全面競價才能有一定的可能實現上述目標。
工商業分布式也要競價?
就在發改委價格司2019年初的兩次光伏電價征求意見討論會上,針對戶用和工商業分布式的補貼標準,參會的企業幾乎就沒達成過統一的觀點,有的認為不要給戶用太高的補貼,有的認為工商業補貼可以很低,也有人建議適當抬高工商業的補貼。在這樣的背景下,又怎么能苛求主管部門出臺的政策能讓全行業滿意呢?
還有一個原因,工商業分布式所面臨的屋頂條件、簽署的售電電價等諸多因素本來就差異很大,所以也很難用一條水平線為其劃定補貼標準。
在這兩個大背景下,工商業分布式的競價也就在所難免了,并且也能夠減少如果進行地方審批所導致的非技術成本上升。
全面競價將會更公平公正
如果如以往操作,國家主管部門把補貼規模下放給地方,地方再進行審批、分配,勢必會導致一定的時間周期加長、無法進行充分的競價摸底等一系列的問題。
如果把地面電站和工商業項目放在一個大盤子里競爭,以電價競價為最主要的分配標準,那么將會盡最大程度的摸底每一個項目的電價下降空間,并為補貼規模開拓出更大的空間。
另外,給哪個省多一點工商業分布式補貼規模,也難以操作,所以,新的規模管理方式也將避免給某個省多、給某個省少的尷尬。
但這種操作也會面臨一定的問題,如批而不建、質量管理存在缺陷等。這些問題不能都靠主管部門進行要求,主管部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市場監管作用,更主要的還是通過市場化競爭實現質量與項目推進速度的管控。
問題仍將存在,自律+監管都不能少
即便過去數年國家給各省分配了補貼指標規模,但在諸多因素影響下,仍有大量項目無法在當年建成并網,有的甚至推遲了兩年時間建成——2017年光伏新增裝機“爆表”,也與過去多年的指標累積有關。所以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即便主管部門希望在2019年推動更多的項目當年完成并網,也可能出現進入補貼規模的企業以各種理由遲遲不開工而導致當年的并網規模預期出現下滑。
同時,光伏投資企業面臨的難題則是,2月中旬政策未下發,并且可能到4、5月份才能分配完補貼規模,導致前期手續辦理及施工周期太短而客觀上無法完成項目的當年及時并網。
但不管面臨什么樣的客觀因素,2019年,需要各級主管部門和行業企業共同努力,以實現與2018年相同水平的裝機規模。
除了戶用和扶貧,其余或許將面臨全面競價
中國光伏市場,主要有以下幾類:地面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及戶用以外的其他分布式)、戶用分布式及光伏扶貧項目。其中,光伏扶貧項目因為政治需要、戶用分布式因為難以競價管理,這兩類項目不可能采用競價的方式分配規模。因此,其余的各類項目,都有要面臨通過競價來進入補貼規模。
雖然財政部尚未明確對外公布2019年新增光伏規模的年度補貼需求不能超過30億人民幣(不含光伏扶貧),但是光伏們已經通過多個渠道證實了這一點。當然,也不排除在一定的社會及行業壓力下,財政部略微上調30億的“緊箍咒”,以讓行業沒那么痛。
那在目前已經確定的30億金額下,國家能源局如何設定年度規模管理的規則,就要面臨極大的難度。
即便面臨巨大的難度,但維持2019年新增規模達到2018年相近的水平,成為主管部門努力去實現的目標——業內都知道做到實現這個目標太難了。
因此,只能對地面電站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進行全面競價才能有一定的可能實現上述目標。
工商業分布式也要競價?
就在發改委價格司2019年初的兩次光伏電價征求意見討論會上,針對戶用和工商業分布式的補貼標準,參會的企業幾乎就沒達成過統一的觀點,有的認為不要給戶用太高的補貼,有的認為工商業補貼可以很低,也有人建議適當抬高工商業的補貼。在這樣的背景下,又怎么能苛求主管部門出臺的政策能讓全行業滿意呢?
還有一個原因,工商業分布式所面臨的屋頂條件、簽署的售電電價等諸多因素本來就差異很大,所以也很難用一條水平線為其劃定補貼標準。
在這兩個大背景下,工商業分布式的競價也就在所難免了,并且也能夠減少如果進行地方審批所導致的非技術成本上升。
全面競價將會更公平公正
如果如以往操作,國家主管部門把補貼規模下放給地方,地方再進行審批、分配,勢必會導致一定的時間周期加長、無法進行充分的競價摸底等一系列的問題。
如果把地面電站和工商業項目放在一個大盤子里競爭,以電價競價為最主要的分配標準,那么將會盡最大程度的摸底每一個項目的電價下降空間,并為補貼規模開拓出更大的空間。
另外,給哪個省多一點工商業分布式補貼規模,也難以操作,所以,新的規模管理方式也將避免給某個省多、給某個省少的尷尬。
但這種操作也會面臨一定的問題,如批而不建、質量管理存在缺陷等。這些問題不能都靠主管部門進行要求,主管部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市場監管作用,更主要的還是通過市場化競爭實現質量與項目推進速度的管控。
問題仍將存在,自律+監管都不能少
即便過去數年國家給各省分配了補貼指標規模,但在諸多因素影響下,仍有大量項目無法在當年建成并網,有的甚至推遲了兩年時間建成——2017年光伏新增裝機“爆表”,也與過去多年的指標累積有關。所以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即便主管部門希望在2019年推動更多的項目當年完成并網,也可能出現進入補貼規模的企業以各種理由遲遲不開工而導致當年的并網規模預期出現下滑。
同時,光伏投資企業面臨的難題則是,2月中旬政策未下發,并且可能到4、5月份才能分配完補貼規模,導致前期手續辦理及施工周期太短而客觀上無法完成項目的當年及時并網。
但不管面臨什么樣的客觀因素,2019年,需要各級主管部門和行業企業共同努力,以實現與2018年相同水平的裝機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