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縣依托資源優勢致力發展硅材料產業,初步形成了從煤焦化制氫到硅烷氣、多晶硅、石英坩堝、光伏輔材,到單晶硅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再到光伏產品較為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條。
近日,河南省許昌市人民政府印發《許昌市智能電力裝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許昌市節能環保裝備和服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許昌市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許昌市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等9個方案。
其中,《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提出,經過3—5年的努力,構建成較完善的高純硅材料產業體系,產業基地建設實現階段性成果,高純硅材料及關聯產業規模力爭達到1000億元;培育1—2家具有規模效益、年營業收入超100億級企業,以及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10—20億級企業。
據了解,襄城縣依托資源優勢致力發展硅材料產業,初步形成了從煤焦化制氫到硅烷氣、多晶硅、石英坩堝、光伏輔材,到單晶硅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再到光伏產品較為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條。
許昌市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
為搶抓硅材料產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推動我市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壯大,為許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活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形勢
硅材料主要應用于計算機及信息系統、通信、工業技術、交通運輸、軍事、新能源發電、航空航天、電子電器、化工、建筑材料、輕工、醫療、機械等諸多領域,長期以來對整個社會和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和無可替代的作用。《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積極發展先進晶硅電池、智能逆變系統,發展高效光伏組件、薄膜電池、太陽能集成應用及跟蹤系統,著力提高光電轉換率;加快推進超級電容器、TFT—OLED(薄膜晶體管—有機發光二極管)玻璃基板、低成本低能耗多晶硅、硅單晶片和外延材料等產業化。
我市的高純硅材料產業主要分布在襄城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和襄城縣產業集聚區,是河南省唯一的省級高新技術(硅材料)特色產業基地。襄城縣煤炭等礦藏資源豐富,煤焦化工產業發達,具有發展硅材料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襄城縣依托資源優勢致力發展硅材料產業,初步形成了從煤焦化制氫到硅烷氣、多晶硅、石英坩堝、光伏輔材,到單晶硅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再到光伏產品較為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條。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內企業年產氫氣3億立方米,產業整合后可達5—6億立方米,硅烷氣年產量達3600噸,占國內市場份額的40%,電子級多晶硅已進入中試階段,高純硅材料項目之間的關聯度不斷增強,鏈條式、集群式的產業格局已初步形成。通過引進高科技人才,與國內知名高校開展校企合作,為科技攻關和產業升級提供了人才保障。目前,我國高純硅材料主要依靠進口,具備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面對發展機遇和挑戰,我市大力推動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對于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發展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推進產業高端化、規模化、特色化為目標,聚焦實施創新驅動、推進產業升級、培育龍頭企業、建設重大項目,致力推動高純硅材料產業成鏈、成帶發展,工業硅、有機硅瞄準世界一流,晶錠、硅片瞄準中國領先,配套逆變器、組件及關鍵材料等,打造許昌市高純硅材料產業基地,努力把高純硅材料產業培育成高質量發展的標志性產業。
(三)發展目標
經過3—5年的努力,構建成較完善的高純硅材料產業體系,產業基地建設實現階段性成果,高純硅材料及關聯產業規模力爭達到1000億元;培育1—2家具有規模效益、年營業收入超100億級企業,以及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10—20億級企業。
二、重點任務
(一)提升創新能力。圍繞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核心任務,依托高純硅材料產業龍頭骨干企業、科研院所和重點高校建設高純硅材料創新中心,引導產業鏈企業建立緊密合作的產業聯盟,開展產業前沿及共性技術研發,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促進科技成果商業化應用。建設高水平研發平臺,到2021年,建立1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進行高純多晶硅、大尺寸單晶硅、300mm和450mm大尺寸單晶硅片、高端有機硅深加工產品等方面的研究開發,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抗御各種風險的能力。(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襄城縣政府)
(二)推進產業升級。發揮襄城縣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優勢,大力發展與引進硅材料產業,實現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跨行業轉型,積極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硅材料)特色產業基地。重點支持用于集成電路的電子級高純硅材料發展,加快實現高純硅烷氣、電子級多晶硅產業化,實現國外進口替代;加快高效單晶硅電池片及組件產業化,引入高效單晶電池生產技術,實現單晶硅電池轉換率達到21%以上。瞄準科技前沿,合理規劃產業園區及項目,實現產業“兩高兩低”(高利用率、高效益,低能耗、低成本),趕超國際水平,提質增效,拓展市場占有率,努力把我市的高純硅材料產業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標志性產業。(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襄城縣政府)
(三)推進項目建設。建立重點項目監測跟蹤服務機制,切實提高項目履約率、開工率、達產率。積極推進高效單晶硅電池片二期、高效太陽能組件二期等一批高純硅材料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對重大項目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推進,確保項目順利建設。加快對電子特氣、區熔級多晶硅、顆粒硅、納米硅粉等項目的前期論證規劃,爭取早日開工建設。(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襄城縣政府)
(四)培育領軍型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企業,形成骨干企業領軍、中小企業配套共同發展的良好企業生態體系。優先推薦領軍型企業申報國家、省級重點項目、重大科技專項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加大具有核心技術的創新團隊引進力度,支持高純硅材料領域重大科技成果在許轉化,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創新型企業、質量標桿等。(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襄城縣政府)
(五)推進集群發展。以打造國內領先的高純硅材料生產基地為目標,力求突破多晶硅、單晶硅及硅切片上游產業,積極發展有機硅產業,適時延伸發展單晶硅下游產業,圍繞硅元素開展相關產業鏈的構建和發展。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及市場行情,通過引進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延伸產業鏈條,補全產業斷檔,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環境效益,發揮產業聚集的綜合效應。(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商務局、襄城縣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推進開放合作。以完善產業鏈條為目標,主動開展對接招商,爭取盡快落地一批帶動能力強、示范效應好、技術水平高的重點項目。深化與國內外硅材料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吸引知名企業和先進技術落地。開展區域、行業、企業不同層面技術合作、供需對接、產業鏈對接等多種形式的合作交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襄城縣政府)
(二)加強人才支撐。發揮科技人才在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核心作用,充分利用“許昌英才計劃”,采取有力措施吸引硅材料產業技術領軍人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高層次專家和創新人才團隊到許。依托襄城縣硅材料產業骨干企業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加快培養高純硅材料產業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形成重視研發、尊重人才、鼓勵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襄城縣政府)
(三)強化資金支持。充分利用先進制造業專項資金、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獎勵資金等,支持高純硅材料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對電子級多晶硅、電子特氣等關鍵技術研發給予大力支持。加大推介力度,吸引國家、省產業基金加大對項目的投入;開展市場化運作,本著“誰出資、誰受益、誰享有項目地方稅收收益”的原則,設立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基金,支持企業重大項目、技術創新、供應鏈整合等。鼓勵金融機構加大項目信貸支持力度,支持企業以債轉股、股權轉讓、整體上市等方式融資。(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襄城縣政府)
(四)加大要素保障。各職能部門要秉持親商、安商、富商的理念,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積極破解要素保障瓶頸,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熱電聯產項目加快前期工作,爭取盡快實現對高純硅材料產業基地項目提供直供電和集中供熱保障。以優質的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要素供給形成招商引資的“強磁場”,營造全市協同支持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襄城縣政府)
四、組織實施
建立市轉型發展攻堅領導組辦公室統籌、市直有關部門和相關(市、區)政府(管委會)分工負責、新興產業專班推進的工作機制,落實“一個產業、一個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工作要求,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議,及時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地、各部門要按照近期重點任務分工抓好落實,結合實際細化完善政策措施,主動開展對接招商活動,爭取盡快落地一批重點項目。
近日,河南省許昌市人民政府印發《許昌市智能電力裝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許昌市節能環保裝備和服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許昌市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許昌市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等9個方案。
其中,《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提出,經過3—5年的努力,構建成較完善的高純硅材料產業體系,產業基地建設實現階段性成果,高純硅材料及關聯產業規模力爭達到1000億元;培育1—2家具有規模效益、年營業收入超100億級企業,以及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10—20億級企業。
據了解,襄城縣依托資源優勢致力發展硅材料產業,初步形成了從煤焦化制氫到硅烷氣、多晶硅、石英坩堝、光伏輔材,到單晶硅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再到光伏產品較為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條。
許昌市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
為搶抓硅材料產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推動我市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壯大,為許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活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形勢
硅材料主要應用于計算機及信息系統、通信、工業技術、交通運輸、軍事、新能源發電、航空航天、電子電器、化工、建筑材料、輕工、醫療、機械等諸多領域,長期以來對整個社會和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和無可替代的作用。《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積極發展先進晶硅電池、智能逆變系統,發展高效光伏組件、薄膜電池、太陽能集成應用及跟蹤系統,著力提高光電轉換率;加快推進超級電容器、TFT—OLED(薄膜晶體管—有機發光二極管)玻璃基板、低成本低能耗多晶硅、硅單晶片和外延材料等產業化。
我市的高純硅材料產業主要分布在襄城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和襄城縣產業集聚區,是河南省唯一的省級高新技術(硅材料)特色產業基地。襄城縣煤炭等礦藏資源豐富,煤焦化工產業發達,具有發展硅材料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襄城縣依托資源優勢致力發展硅材料產業,初步形成了從煤焦化制氫到硅烷氣、多晶硅、石英坩堝、光伏輔材,到單晶硅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再到光伏產品較為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條。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內企業年產氫氣3億立方米,產業整合后可達5—6億立方米,硅烷氣年產量達3600噸,占國內市場份額的40%,電子級多晶硅已進入中試階段,高純硅材料項目之間的關聯度不斷增強,鏈條式、集群式的產業格局已初步形成。通過引進高科技人才,與國內知名高校開展校企合作,為科技攻關和產業升級提供了人才保障。目前,我國高純硅材料主要依靠進口,具備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面對發展機遇和挑戰,我市大力推動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對于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發展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推進產業高端化、規模化、特色化為目標,聚焦實施創新驅動、推進產業升級、培育龍頭企業、建設重大項目,致力推動高純硅材料產業成鏈、成帶發展,工業硅、有機硅瞄準世界一流,晶錠、硅片瞄準中國領先,配套逆變器、組件及關鍵材料等,打造許昌市高純硅材料產業基地,努力把高純硅材料產業培育成高質量發展的標志性產業。
(三)發展目標
經過3—5年的努力,構建成較完善的高純硅材料產業體系,產業基地建設實現階段性成果,高純硅材料及關聯產業規模力爭達到1000億元;培育1—2家具有規模效益、年營業收入超100億級企業,以及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10—20億級企業。
二、重點任務
(一)提升創新能力。圍繞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核心任務,依托高純硅材料產業龍頭骨干企業、科研院所和重點高校建設高純硅材料創新中心,引導產業鏈企業建立緊密合作的產業聯盟,開展產業前沿及共性技術研發,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促進科技成果商業化應用。建設高水平研發平臺,到2021年,建立1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進行高純多晶硅、大尺寸單晶硅、300mm和450mm大尺寸單晶硅片、高端有機硅深加工產品等方面的研究開發,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抗御各種風險的能力。(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襄城縣政府)
(二)推進產業升級。發揮襄城縣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優勢,大力發展與引進硅材料產業,實現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跨行業轉型,積極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硅材料)特色產業基地。重點支持用于集成電路的電子級高純硅材料發展,加快實現高純硅烷氣、電子級多晶硅產業化,實現國外進口替代;加快高效單晶硅電池片及組件產業化,引入高效單晶電池生產技術,實現單晶硅電池轉換率達到21%以上。瞄準科技前沿,合理規劃產業園區及項目,實現產業“兩高兩低”(高利用率、高效益,低能耗、低成本),趕超國際水平,提質增效,拓展市場占有率,努力把我市的高純硅材料產業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標志性產業。(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襄城縣政府)
(三)推進項目建設。建立重點項目監測跟蹤服務機制,切實提高項目履約率、開工率、達產率。積極推進高效單晶硅電池片二期、高效太陽能組件二期等一批高純硅材料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對重大項目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推進,確保項目順利建設。加快對電子特氣、區熔級多晶硅、顆粒硅、納米硅粉等項目的前期論證規劃,爭取早日開工建設。(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襄城縣政府)
(四)培育領軍型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企業,形成骨干企業領軍、中小企業配套共同發展的良好企業生態體系。優先推薦領軍型企業申報國家、省級重點項目、重大科技專項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加大具有核心技術的創新團隊引進力度,支持高純硅材料領域重大科技成果在許轉化,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創新型企業、質量標桿等。(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襄城縣政府)
(五)推進集群發展。以打造國內領先的高純硅材料生產基地為目標,力求突破多晶硅、單晶硅及硅切片上游產業,積極發展有機硅產業,適時延伸發展單晶硅下游產業,圍繞硅元素開展相關產業鏈的構建和發展。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及市場行情,通過引進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延伸產業鏈條,補全產業斷檔,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環境效益,發揮產業聚集的綜合效應。(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商務局、襄城縣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推進開放合作。以完善產業鏈條為目標,主動開展對接招商,爭取盡快落地一批帶動能力強、示范效應好、技術水平高的重點項目。深化與國內外硅材料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吸引知名企業和先進技術落地。開展區域、行業、企業不同層面技術合作、供需對接、產業鏈對接等多種形式的合作交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襄城縣政府)
(二)加強人才支撐。發揮科技人才在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核心作用,充分利用“許昌英才計劃”,采取有力措施吸引硅材料產業技術領軍人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高層次專家和創新人才團隊到許。依托襄城縣硅材料產業骨干企業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加快培養高純硅材料產業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形成重視研發、尊重人才、鼓勵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襄城縣政府)
(三)強化資金支持。充分利用先進制造業專項資金、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獎勵資金等,支持高純硅材料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對電子級多晶硅、電子特氣等關鍵技術研發給予大力支持。加大推介力度,吸引國家、省產業基金加大對項目的投入;開展市場化運作,本著“誰出資、誰受益、誰享有項目地方稅收收益”的原則,設立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基金,支持企業重大項目、技術創新、供應鏈整合等。鼓勵金融機構加大項目信貸支持力度,支持企業以債轉股、股權轉讓、整體上市等方式融資。(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襄城縣政府)
(四)加大要素保障。各職能部門要秉持親商、安商、富商的理念,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積極破解要素保障瓶頸,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熱電聯產項目加快前期工作,爭取盡快實現對高純硅材料產業基地項目提供直供電和集中供熱保障。以優質的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要素供給形成招商引資的“強磁場”,營造全市協同支持高純硅材料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襄城縣政府)
四、組織實施
建立市轉型發展攻堅領導組辦公室統籌、市直有關部門和相關(市、區)政府(管委會)分工負責、新興產業專班推進的工作機制,落實“一個產業、一個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工作要求,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議,及時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地、各部門要按照近期重點任務分工抓好落實,結合實際細化完善政策措施,主動開展對接招商活動,爭取盡快落地一批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