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能源一號從多個渠道了解,2019年的相關光伏補貼政策有望在近期下發。
據知情人士透露,相關部門有望延長補貼的年限并上調相應裝機規模。預計補貼額度將相比2017年年年底公布的0.37元每千瓦時有所下降,約在0.1元~0.15元(每千瓦時,下同)。但目前,上述猜測并沒有得到公開證實。另有媒體報道稱,明年領跑者項目約22個基地,總計11GW額度。
能源一號最新獲得的消息則顯示,明年預計全國有45~50GW左右的光伏新增裝機。其中,仍有部分工商業項目是無補貼的。分布式項目中,將可能區分戶用、非戶用,總計規模約15GW。領跑者項目、地面平價上網項目也占有一定比例。
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予以支付,由電網企業轉付的光伏補貼,在2018有所下降:分布式全電量補貼政策從原來的0.42元調至0.37元。這一補貼額度,來自2017年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的發文。該文中稱:2018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即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37元(含稅)。同時,地面電站光伏上網電價調整為0.55元至0.75元。
而被稱之為史上最嚴的2018年“531”新政發布后,首先影響的是便是國內分布式業務。
不少戶用及分布式投資商無法開工。即便是有0.37元的國補政策在,由于10GW的分布式額度規定受限,企業難以享受到這一補貼。
10月9日,《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說明的通知》中明確,今年5月31日(含)之前已備案、開工建設,且在今年6月30日(含)之前并網投運的合法合規的戶用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認可規模管理范圍,標桿上網電價和度電補貼標準保持不變。這一通知,將“531”新政原規定的并網節點延續了1個月,給了企業一定的緩沖期,盡管部分地方出臺相關政策力挺分布式,但2019年的國補額度、規模等仍未明確。
此外,531新政也讓普通電站被限。該政策規定,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在國家未下發文件啟動普通電站建設工作前,各地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要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建設。
暫緩地面電站、限制分布式業務規模,讓新能源市場受到了影響。10月20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在“2018首屆中國光伏產業領跑論壇”上透露,今年前9月的光伏新增裝機34.5GW,同比降低20%。其中,集中式光伏裝機17.4GW,同比大幅下滑了37%。上半年戶用發展速度快于預期,但531后幾乎陷于停頓。
11月2日,國家能源局組織的一場圍繞太陽能“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成果的討論會上,有關人士提出,光伏補貼不宜過快取消,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能源一號在采訪多位企業家時也了解到,保證每年的裝機規模也將是“市場所需,人心所向。”
一位上市公司下屬新能源企業的負責人就說道,“補貼額度降低、范圍擴大,時間延長2到3年,顯得更為合理。”
據知情人士透露,相關部門有望延長補貼的年限并上調相應裝機規模。預計補貼額度將相比2017年年年底公布的0.37元每千瓦時有所下降,約在0.1元~0.15元(每千瓦時,下同)。但目前,上述猜測并沒有得到公開證實。另有媒體報道稱,明年領跑者項目約22個基地,總計11GW額度。
能源一號最新獲得的消息則顯示,明年預計全國有45~50GW左右的光伏新增裝機。其中,仍有部分工商業項目是無補貼的。分布式項目中,將可能區分戶用、非戶用,總計規模約15GW。領跑者項目、地面平價上網項目也占有一定比例。
通過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予以支付,由電網企業轉付的光伏補貼,在2018有所下降:分布式全電量補貼政策從原來的0.42元調至0.37元。這一補貼額度,來自2017年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的發文。該文中稱:2018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即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37元(含稅)。同時,地面電站光伏上網電價調整為0.55元至0.75元。
而被稱之為史上最嚴的2018年“531”新政發布后,首先影響的是便是國內分布式業務。
不少戶用及分布式投資商無法開工。即便是有0.37元的國補政策在,由于10GW的分布式額度規定受限,企業難以享受到這一補貼。
10月9日,《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說明的通知》中明確,今年5月31日(含)之前已備案、開工建設,且在今年6月30日(含)之前并網投運的合法合規的戶用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認可規模管理范圍,標桿上網電價和度電補貼標準保持不變。這一通知,將“531”新政原規定的并網節點延續了1個月,給了企業一定的緩沖期,盡管部分地方出臺相關政策力挺分布式,但2019年的國補額度、規模等仍未明確。
此外,531新政也讓普通電站被限。該政策規定,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在國家未下發文件啟動普通電站建設工作前,各地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要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建設。
暫緩地面電站、限制分布式業務規模,讓新能源市場受到了影響。10月20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在“2018首屆中國光伏產業領跑論壇”上透露,今年前9月的光伏新增裝機34.5GW,同比降低20%。其中,集中式光伏裝機17.4GW,同比大幅下滑了37%。上半年戶用發展速度快于預期,但531后幾乎陷于停頓。
11月2日,國家能源局組織的一場圍繞太陽能“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成果的討論會上,有關人士提出,光伏補貼不宜過快取消,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能源一號在采訪多位企業家時也了解到,保證每年的裝機規模也將是“市場所需,人心所向。”
一位上市公司下屬新能源企業的負責人就說道,“補貼額度降低、范圍擴大,時間延長2到3年,顯得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