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無需國家補貼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函》,批復了首個無補貼光伏項目。隨著能源局對于新的一輪的可再生能源配額的征求意見以及一些相關政策的出臺后,我們后補貼時代平價的這種發展趨勢已經初具端倪。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光伏行業面臨新的局面,企業更需要練好內功,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推動行業發展。” 在談到后補貼時代光伏的機遇與挑戰時,通威股份光伏事業部總裁陳星宇感嘆。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以什么樣的模式去應對新形勢的發展?
雙產實力 雙驅助力
通威是以農業、新能源為雙主業,并在化工等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型跨國集團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36年的農業發展歷史和12年的新能源產業積淀,通威具有雄厚的實力及雙主業驅動力。
有業內人士統計,自今年5月31日以來,全國大型光伏項目EPC價格下降20%,各類組件報價下降20%,多晶硅報價跌幅30%。截止目前,整個國內產業鏈減產幅度在40%~60%。因終端需求預判悲觀,多晶硅市場太陽能一級致密料價格從9月初的9.11萬元/噸一路下跌到10月底的7.98萬元/噸。
從產業鏈角度看,上游多晶硅價格直接決定光伏發電在整個能源市場中的競爭力。10月31日,通威在包頭隆重舉行了高純晶硅項目投產儀式。據介紹,該項目通過技術工藝的完善、生產效率的提高、綜合能耗的下降、產品質量的全面提升,生產成本繼續領先行業并實現歷史新低,產品成本降至4萬元/噸以內。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通威旗下永祥多晶硅2萬噸產能將隨著新建項目的產能釋放達到7至8萬噸。作為國家硅材料循環經濟綜合標準化的試點企業,永祥法多晶硅技術+冷氫化節能技術改造的相關指標、能耗遠遠低于3月份工信部發布的光伏制作行業規范條件2018年版,具有行業領先優勢。
在中游,通威現有電池片產能6GW,2018年底,通威合肥與成都工廠產能提升將達到10GW-12GW。2017年9月20日,通威太陽能投產了全球首條全自動電池片智能制造生產線,電池片轉換效率達到22.05%。而據透露,目前新建的5.5GW高效太陽能電池將全面采用背鈍化技術,非硅成本預計在目前基礎上下降10%以上,實際產量可達設計產能的120%。
在終端,通威新能源聚焦“漁光一體”模式的開發、規劃、設計、全投資的流程,通威獨創清潔能源+綠色水產的“漁光一體”商業模式,上可發電下可養魚。推動了傳統水產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智能化發展,更能大幅提升養殖戶收益,改變了以往“漁光互補”項目以光伏發電為主、漁業養殖為輔的模式,真正實現了“漁、電、環保“三豐收。目前,通威漁光一體在建或已建成的規模超過1GW,在全國真正具備養殖條件的水面光伏市場占有率超過10%。
為了實現高效的綠色水產養殖,通威以產出安全、綠色的水產品為出發點,從養殖模式的設計到水源處理、養殖過程的污染物控制、增氧等各個養殖環節進行了綜合的設計和管控,打造出循環的養殖經濟鏈,杜絕魚塘里面的污染,讓綠色安全的水產品和綠色清潔能源有機協同。
據陳星宇介紹,從提出“漁光一體”的戰略規劃,自2013年他們便開始積累相關數據進行研發,探尋漁與光結合的關鍵點,對魚塘進行遮光試驗,經過三年的試驗,累積了12萬多個數據,總結出魚類在光伏組件安裝的遮擋下實現最佳生長的最優遮光面積。通過對黃顙魚以及異育銀鯽、扣蟹、小龍蝦的遮光養殖試驗,數據表明漁光一體水產畝產量遠高于當地常規池的平均水平。
通過搭配智能化的養殖模式,通威打造出了水上產出清潔能源,水下產出優質水產品的的漁光一體基地,養殖全程不添加違禁藥品,通過專業藥殘檢測與電化水凈養,從水環境、苗種、投入品到檢驗、配送上市全程質量可控的健康安全魚。這種通威式的“漁光一體”模式,不僅通過了中科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專家領導驗收,獲評了四川省科學技術成果,而且實現了每畝光伏發電1.8-2.2萬元,單純養魚0.2-0.4萬元,蝦蟹0.5-1萬元,稅收4000元,旅游休閑、釣魚、餐飲1萬元。跨界整合,使每畝池塘利潤比單純水產養殖提高了5至10倍。
版本升級 復合發展
“以漁光一體為基本模式,我們把它打造成產業園的方式來推廣。通威的目標是致力于打造低碳生態環保、高效和智能的產業園,環保優先即在整個漁光一體的規劃基礎上,以水下產出綠色水產品為出發點,從養殖模式的設計、水源的處理、養殖過程污染物的管理等養殖環節進行綜合的設計和管控,打造循環的經濟產業鏈,布局面源性污染、內源性污染、外援性污染,達到水下和水上同時產出綠色產品有機結合。我們有選擇性地劃分出了部分高效的養殖區域,采取以經濟效益為主兼顧生態的養殖模式,使人均的效率和單位土地、水面的價值最大化。”陳星宇介紹道。
據悉,為推動平價上網早日實現,通威推出了漁業光一體“543”計劃。即逐年將每瓦建設成本由5元/W降至4元/W、3元/W的線路。目前已通過增加單位面積鋪裝量、低角度等設計優化全面實施。
而在養殖模式上,通威也從初期的1.0版本的365漁光一體養殖模式已進行了全面升級,2017年,他們在灌東基地進行了12條水槽的循環水全程養殖,獲取了一手養殖數據與可喜的階段性成果。隨后開發的箱式循環養殖模式,在不同季節、不同狀況下的管理都比在天然水體中都具有更好的效果。通過升級到2.0版本的循環水養殖模式、3.0版本的箱式循環養殖模式, 全新定義了現代智能漁業的養殖模式,進一步推動了漁業+光伏的產業跨界整合。
今年,通威建設漁光一體的電站的成本已經基本控制在4.5元/W以內。
陳星宇表示:“迎接平價上網時代,不管是經營模式還是開發,通威一直在努力踐行推動能源變革,推動綠色發展的使命。我們致力于生態文明的建設,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加快成果落地,加快漁光一體這一具有前瞻性、引領性和可復制性的模式,以迎接光伏產業的后補貼時代的到來。”
目前,通威已經在包括江蘇如東、江蘇揚中、江西南昌、廣西欽州、湖北天門、廣東臺山、內蒙古土左旗、安徽懷寧、安徽和善等全國多個省市開發建設了“漁光一體”基地。相信在未來,以通威漁光一體為主要開發模式,形成風、光、儲等多能互補的生態電網,同時發展現代漁業、冷鏈加工基地、苗種基地,可就地消納清潔電力,形成可循環的生態產業體系,能夠帶動新能源產業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綠色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以什么樣的模式去應對新形勢的發展?
雙產實力 雙驅助力
通威是以農業、新能源為雙主業,并在化工等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型跨國集團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36年的農業發展歷史和12年的新能源產業積淀,通威具有雄厚的實力及雙主業驅動力。
有業內人士統計,自今年5月31日以來,全國大型光伏項目EPC價格下降20%,各類組件報價下降20%,多晶硅報價跌幅30%。截止目前,整個國內產業鏈減產幅度在40%~60%。因終端需求預判悲觀,多晶硅市場太陽能一級致密料價格從9月初的9.11萬元/噸一路下跌到10月底的7.98萬元/噸。
從產業鏈角度看,上游多晶硅價格直接決定光伏發電在整個能源市場中的競爭力。10月31日,通威在包頭隆重舉行了高純晶硅項目投產儀式。據介紹,該項目通過技術工藝的完善、生產效率的提高、綜合能耗的下降、產品質量的全面提升,生產成本繼續領先行業并實現歷史新低,產品成本降至4萬元/噸以內。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通威旗下永祥多晶硅2萬噸產能將隨著新建項目的產能釋放達到7至8萬噸。作為國家硅材料循環經濟綜合標準化的試點企業,永祥法多晶硅技術+冷氫化節能技術改造的相關指標、能耗遠遠低于3月份工信部發布的光伏制作行業規范條件2018年版,具有行業領先優勢。
在中游,通威現有電池片產能6GW,2018年底,通威合肥與成都工廠產能提升將達到10GW-12GW。2017年9月20日,通威太陽能投產了全球首條全自動電池片智能制造生產線,電池片轉換效率達到22.05%。而據透露,目前新建的5.5GW高效太陽能電池將全面采用背鈍化技術,非硅成本預計在目前基礎上下降10%以上,實際產量可達設計產能的120%。
在終端,通威新能源聚焦“漁光一體”模式的開發、規劃、設計、全投資的流程,通威獨創清潔能源+綠色水產的“漁光一體”商業模式,上可發電下可養魚。推動了傳統水產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智能化發展,更能大幅提升養殖戶收益,改變了以往“漁光互補”項目以光伏發電為主、漁業養殖為輔的模式,真正實現了“漁、電、環保“三豐收。目前,通威漁光一體在建或已建成的規模超過1GW,在全國真正具備養殖條件的水面光伏市場占有率超過10%。
為了實現高效的綠色水產養殖,通威以產出安全、綠色的水產品為出發點,從養殖模式的設計到水源處理、養殖過程的污染物控制、增氧等各個養殖環節進行了綜合的設計和管控,打造出循環的養殖經濟鏈,杜絕魚塘里面的污染,讓綠色安全的水產品和綠色清潔能源有機協同。
據陳星宇介紹,從提出“漁光一體”的戰略規劃,自2013年他們便開始積累相關數據進行研發,探尋漁與光結合的關鍵點,對魚塘進行遮光試驗,經過三年的試驗,累積了12萬多個數據,總結出魚類在光伏組件安裝的遮擋下實現最佳生長的最優遮光面積。通過對黃顙魚以及異育銀鯽、扣蟹、小龍蝦的遮光養殖試驗,數據表明漁光一體水產畝產量遠高于當地常規池的平均水平。
通過搭配智能化的養殖模式,通威打造出了水上產出清潔能源,水下產出優質水產品的的漁光一體基地,養殖全程不添加違禁藥品,通過專業藥殘檢測與電化水凈養,從水環境、苗種、投入品到檢驗、配送上市全程質量可控的健康安全魚。這種通威式的“漁光一體”模式,不僅通過了中科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專家領導驗收,獲評了四川省科學技術成果,而且實現了每畝光伏發電1.8-2.2萬元,單純養魚0.2-0.4萬元,蝦蟹0.5-1萬元,稅收4000元,旅游休閑、釣魚、餐飲1萬元。跨界整合,使每畝池塘利潤比單純水產養殖提高了5至10倍。
版本升級 復合發展
“以漁光一體為基本模式,我們把它打造成產業園的方式來推廣。通威的目標是致力于打造低碳生態環保、高效和智能的產業園,環保優先即在整個漁光一體的規劃基礎上,以水下產出綠色水產品為出發點,從養殖模式的設計、水源的處理、養殖過程污染物的管理等養殖環節進行綜合的設計和管控,打造循環的經濟產業鏈,布局面源性污染、內源性污染、外援性污染,達到水下和水上同時產出綠色產品有機結合。我們有選擇性地劃分出了部分高效的養殖區域,采取以經濟效益為主兼顧生態的養殖模式,使人均的效率和單位土地、水面的價值最大化。”陳星宇介紹道。
據悉,為推動平價上網早日實現,通威推出了漁業光一體“543”計劃。即逐年將每瓦建設成本由5元/W降至4元/W、3元/W的線路。目前已通過增加單位面積鋪裝量、低角度等設計優化全面實施。
而在養殖模式上,通威也從初期的1.0版本的365漁光一體養殖模式已進行了全面升級,2017年,他們在灌東基地進行了12條水槽的循環水全程養殖,獲取了一手養殖數據與可喜的階段性成果。隨后開發的箱式循環養殖模式,在不同季節、不同狀況下的管理都比在天然水體中都具有更好的效果。通過升級到2.0版本的循環水養殖模式、3.0版本的箱式循環養殖模式, 全新定義了現代智能漁業的養殖模式,進一步推動了漁業+光伏的產業跨界整合。
今年,通威建設漁光一體的電站的成本已經基本控制在4.5元/W以內。
陳星宇表示:“迎接平價上網時代,不管是經營模式還是開發,通威一直在努力踐行推動能源變革,推動綠色發展的使命。我們致力于生態文明的建設,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加快成果落地,加快漁光一體這一具有前瞻性、引領性和可復制性的模式,以迎接光伏產業的后補貼時代的到來。”
目前,通威已經在包括江蘇如東、江蘇揚中、江西南昌、廣西欽州、湖北天門、廣東臺山、內蒙古土左旗、安徽懷寧、安徽和善等全國多個省市開發建設了“漁光一體”基地。相信在未來,以通威漁光一體為主要開發模式,形成風、光、儲等多能互補的生態電網,同時發展現代漁業、冷鏈加工基地、苗種基地,可就地消納清潔電力,形成可循環的生態產業體系,能夠帶動新能源產業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