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市公司三季報預告已經開始,截至10月15日,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已經有91家新能源公司發布了三季報預告,其中,1家預計業績增虧,20家公司預增,10家公司預減,6家公司續盈,3家公司續虧,17家首虧,6家公司扭虧,14家略增,13家略減,1家不確定,以此計算的話,有46家公司業績預喜,但也值得注意的是,有45家預計公司的業績不振。
而從新能源上市公司預計的凈利潤降幅情況,更直觀的可以看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的壓力,目前,公布凈利潤同比增降幅的公司共有83家其中41家同比下滑,接近50%。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531”以及一系列關于新能源的政策的發布部分影響了公司的盈利,另外,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41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超億元
雖然,有接近一半的新能源公司凈利潤出現下滑,但也需要看到,仍有41家公司預計前三季度的凈利潤超億元,這其中金風科技預計凈利潤穩定居前,公司預計凈利潤為22.96億元至34.44億元,同比增長50%,雖然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公司僅表示,主要由于自營風電場發電量及風機銷售容量同比增加所致。但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公司一直是風電行業的龍頭企業,近幾年的凈利潤都在穩定增長,可以看出行業復蘇的跡象,另外,2018年我國的棄風率也在下降,也有助于風電企業的業績增長。
另外,金風科技此前曾表示,風電競價上網政策有利于風電行業健康發展、推動解決風電補貼及消納問題,有利于促進設備環節系統精益、優勝劣汰,有利于設備質量好、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能力強、有實力推動發電效率提高的風電企業,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除金風科技外,還有多家公司的凈利潤超10億元,如:金科股份、比亞迪、東旭藍天、東華能源等。
10月15日,東旭藍天發布了三季報業績預告,報表顯示,公司預計凈利潤13.5億元至14.3億元,同比增長317.51%至342.25%,對于業績的增長,公司稱,主要因轉讓房地產業務收益及過渡期損益13.37億元計入本期的投資收益(扣除所得稅費用后對本期利潤影響約10.6億元);同時公司投建的電站陸續并網發電,以及公司生態環保產業業績逐步釋放,扣除地產投資收益影響1月份至9月封面利潤相比去年同期仍保持增長。
東華能源方面則預計,公司凈利潤為8.15億元至12.2億元,同比增長50%,對于業績的增長,公司稱,預計2018年1月份至9月份貿易量同比有所增加。國際液化石油氣價格的波動、匯率波動、國內能源政策和市場需求的走勢等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可能會影響到業績預告的準確性。
除凈利潤高的公司值得關注外,今年前三季度*ST新能的凈利潤也有起色。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為5.55億元至5.73億元,同比增長198.81%,不過,公司稱,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實施重大資產出售,根據公司與華能泰山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山電力公司”)簽署的《資產出售協議之補充協議》及《資產交割確認書》,本公司向泰山電力公司出售截至評估基準日2017年7月31日母公司賬面除應收股利、應交稅費及所持有的曲阜電纜51%股權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雙方于2018年2月1日對標的資產進行了交割,實現轉讓收益5.67億元。
部分企業業績出現虧損
10月13日,*ST凱迪發布了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18億元至24億元,同比減少3972.58%至5263.44%,公司稱,由于債務違約,發生多起訴訟、仲裁,導致銀行賬戶被凍結,一些生物質電廠停產,發電量及收入大幅下降,公司財務費用過高,導致利潤大幅下降。
另外,10月12日,向日葵也發布了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稱,凈利潤虧損2.4億元至2.45億元,公司稱,本報告期內,光伏組件銷售價格持續下跌,導致毛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毛利額減少,而期間費用相對穩定,導致虧損加大;本報告期內,公司對外出售了子公司浙江優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浙江優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后續不再從事多晶硅生產和銷售,產生了較大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和經營利潤的虧損。
雖然部分新能源公司的業績出現下滑和虧損,但我國新能源公司以及行業的環境正在不斷好轉。國家能源局此前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日均發電量和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均創歷史新高,業內人士表示,上半年居民和服務業用電量增加,是拉動發電量增量的主要因素。不斷提升的環保意識正不斷加大中國傳統火電企業的經營成本,長期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模式仍然會是能源發電企業未來投資建設重要的考量因素。與環境治理結合的新能源開發,已逐漸成為發電企業首選的投資運營模式。
從近年全球能源發展的大趨勢觀察,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出于能源安全和環保因素的考量,在兼顧經濟性的前提下,已逐步完成的以風電和光伏清潔能源為主的存量能源結構替代。而中國國內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的迅速擴大,令發電成本不斷降低,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未來其發展速度或將加快。
而從新能源上市公司預計的凈利潤降幅情況,更直觀的可以看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的壓力,目前,公布凈利潤同比增降幅的公司共有83家其中41家同比下滑,接近50%。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531”以及一系列關于新能源的政策的發布部分影響了公司的盈利,另外,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41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超億元
雖然,有接近一半的新能源公司凈利潤出現下滑,但也需要看到,仍有41家公司預計前三季度的凈利潤超億元,這其中金風科技預計凈利潤穩定居前,公司預計凈利潤為22.96億元至34.44億元,同比增長50%,雖然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公司僅表示,主要由于自營風電場發電量及風機銷售容量同比增加所致。但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公司一直是風電行業的龍頭企業,近幾年的凈利潤都在穩定增長,可以看出行業復蘇的跡象,另外,2018年我國的棄風率也在下降,也有助于風電企業的業績增長。
另外,金風科技此前曾表示,風電競價上網政策有利于風電行業健康發展、推動解決風電補貼及消納問題,有利于促進設備環節系統精益、優勝劣汰,有利于設備質量好、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能力強、有實力推動發電效率提高的風電企業,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除金風科技外,還有多家公司的凈利潤超10億元,如:金科股份、比亞迪、東旭藍天、東華能源等。
10月15日,東旭藍天發布了三季報業績預告,報表顯示,公司預計凈利潤13.5億元至14.3億元,同比增長317.51%至342.25%,對于業績的增長,公司稱,主要因轉讓房地產業務收益及過渡期損益13.37億元計入本期的投資收益(扣除所得稅費用后對本期利潤影響約10.6億元);同時公司投建的電站陸續并網發電,以及公司生態環保產業業績逐步釋放,扣除地產投資收益影響1月份至9月封面利潤相比去年同期仍保持增長。
東華能源方面則預計,公司凈利潤為8.15億元至12.2億元,同比增長50%,對于業績的增長,公司稱,預計2018年1月份至9月份貿易量同比有所增加。國際液化石油氣價格的波動、匯率波動、國內能源政策和市場需求的走勢等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可能會影響到業績預告的準確性。
除凈利潤高的公司值得關注外,今年前三季度*ST新能的凈利潤也有起色。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為5.55億元至5.73億元,同比增長198.81%,不過,公司稱,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實施重大資產出售,根據公司與華能泰山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山電力公司”)簽署的《資產出售協議之補充協議》及《資產交割確認書》,本公司向泰山電力公司出售截至評估基準日2017年7月31日母公司賬面除應收股利、應交稅費及所持有的曲阜電纜51%股權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雙方于2018年2月1日對標的資產進行了交割,實現轉讓收益5.67億元。
部分企業業績出現虧損
10月13日,*ST凱迪發布了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18億元至24億元,同比減少3972.58%至5263.44%,公司稱,由于債務違約,發生多起訴訟、仲裁,導致銀行賬戶被凍結,一些生物質電廠停產,發電量及收入大幅下降,公司財務費用過高,導致利潤大幅下降。
另外,10月12日,向日葵也發布了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稱,凈利潤虧損2.4億元至2.45億元,公司稱,本報告期內,光伏組件銷售價格持續下跌,導致毛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毛利額減少,而期間費用相對穩定,導致虧損加大;本報告期內,公司對外出售了子公司浙江優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浙江優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后續不再從事多晶硅生產和銷售,產生了較大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和經營利潤的虧損。
雖然部分新能源公司的業績出現下滑和虧損,但我國新能源公司以及行業的環境正在不斷好轉。國家能源局此前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日均發電量和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均創歷史新高,業內人士表示,上半年居民和服務業用電量增加,是拉動發電量增量的主要因素。不斷提升的環保意識正不斷加大中國傳統火電企業的經營成本,長期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模式仍然會是能源發電企業未來投資建設重要的考量因素。與環境治理結合的新能源開發,已逐漸成為發電企業首選的投資運營模式。
從近年全球能源發展的大趨勢觀察,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出于能源安全和環保因素的考量,在兼顧經濟性的前提下,已逐步完成的以風電和光伏清潔能源為主的存量能源結構替代。而中國國內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的迅速擴大,令發電成本不斷降低,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未來其發展速度或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