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2018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報告顯示,我國電力清潔低碳發展趨勢明顯,高質量發展成效顯現。截至6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裝機容量17.3億千瓦、同比增長6.2%,增速同比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水電3.0億千瓦、火電11.1億千瓦、核電3694萬千瓦、并網風電1.7億千瓦。
電力供應主要特點有:
發電結構綠色化轉型持續推進,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裝機比重創新高。在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化解煤電過剩產能等背景下,電源結構繼續優化。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5211萬千瓦,同比增加160萬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裝機3827萬千瓦、占新增總裝機的73.5%,為歷年新高;其中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2581萬千瓦,約占總新增裝機的一半,東、中部地區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占全國比重為73.8%。新增煤電裝機998萬千瓦,同比減少10.3%。
風電、太陽能發電等設備利用小時同比提高,不合理棄風棄光問題繼續得到改善。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為1858小時、同比提高68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利用小時1505小時、同比降低9小時;火電設備利用小時2126小時、同比提高116小時;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設備利用小時分別為637、1143、3548小時,同比分別提高7、159、141小時。在各級政府和電力企業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棄風棄光棄水問題繼續得到改善,今年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分別制定了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的22項和24項工作措施,在加快電網建設、合理安排調度、加大市場交易、加強全網消納、推動技術創新等多方面推進清潔能源消納,效果明顯。如,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東北、西北地區風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分別提高198、170小時,西北地區太陽能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提高76小時;南方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上半年清潔能源發電基本全額消納。
加快推動光伏產業轉型升級,切實提升能源發展質量效益
一是加強相關政策措施的研究和落實,進一步推動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為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出臺《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能源〔2018〕823號),對光伏行業補貼政策及規模指標進行了明確把控。建議加強政策編制發布、緩沖設計及效果預判的分析,確保產業政策的連續性、透明性,合理引導光伏企業有序發展,避免政策波動導致的項目投產扎堆和資源浪費;各地方政府要積極落實國家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切實幫助企業降低非技術成本,優化營商環境;加快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和滾動修編,對明顯超過規劃進度的光伏發電裝機等目標進行合理調整;加快推進光伏產業領域相關標準的制定,完善光伏產業準入制度,推動企業技術升級;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的落地,進一步促進光伏的消納。
二是合理把握發展節奏,通過技術創新引領光伏產業升級。根據“十三五”規劃的中期評估情況,光伏企業應適當控制發展節奏,避免低效或無效投資;圍繞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和技術降本,光伏企業應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避免技術和產品同質化,打造核心競爭力,通過推動技術進步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探索光伏發電與智能化、信息化技術及儲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方式,推動光伏的多樣化發展;通過積極發展“光伏扶貧”,實現扶貧、環保和光伏產業的多方共贏。
三是堅持市場引領,加快完善光伏發電市場機制,有序推進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貫徹落實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要求,加快培育光伏發電的市場競爭力,加速平價上網。積極探索多樣化的商業模式創新,提升光伏發電的經濟性,抓住補貼逐步退坡窗口期,打造自我造血功能,加速由補貼驅動向市場驅動的轉型;拓展終端用戶市場應用,提供多樣化、高品質產品和服務,創造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報告顯示,我國電力清潔低碳發展趨勢明顯,高質量發展成效顯現。截至6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裝機容量17.3億千瓦、同比增長6.2%,增速同比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水電3.0億千瓦、火電11.1億千瓦、核電3694萬千瓦、并網風電1.7億千瓦。
電力供應主要特點有:
發電結構綠色化轉型持續推進,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裝機比重創新高。在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化解煤電過剩產能等背景下,電源結構繼續優化。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5211萬千瓦,同比增加160萬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裝機3827萬千瓦、占新增總裝機的73.5%,為歷年新高;其中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2581萬千瓦,約占總新增裝機的一半,東、中部地區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占全國比重為73.8%。新增煤電裝機998萬千瓦,同比減少10.3%。
風電、太陽能發電等設備利用小時同比提高,不合理棄風棄光問題繼續得到改善。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為1858小時、同比提高68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利用小時1505小時、同比降低9小時;火電設備利用小時2126小時、同比提高116小時;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設備利用小時分別為637、1143、3548小時,同比分別提高7、159、141小時。在各級政府和電力企業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棄風棄光棄水問題繼續得到改善,今年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分別制定了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的22項和24項工作措施,在加快電網建設、合理安排調度、加大市場交易、加強全網消納、推動技術創新等多方面推進清潔能源消納,效果明顯。如,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東北、西北地區風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分別提高198、170小時,西北地區太陽能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提高76小時;南方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上半年清潔能源發電基本全額消納。
加快推動光伏產業轉型升級,切實提升能源發展質量效益
一是加強相關政策措施的研究和落實,進一步推動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為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出臺《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能源〔2018〕823號),對光伏行業補貼政策及規模指標進行了明確把控。建議加強政策編制發布、緩沖設計及效果預判的分析,確保產業政策的連續性、透明性,合理引導光伏企業有序發展,避免政策波動導致的項目投產扎堆和資源浪費;各地方政府要積極落實國家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切實幫助企業降低非技術成本,優化營商環境;加快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和滾動修編,對明顯超過規劃進度的光伏發電裝機等目標進行合理調整;加快推進光伏產業領域相關標準的制定,完善光伏產業準入制度,推動企業技術升級;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度的落地,進一步促進光伏的消納。
二是合理把握發展節奏,通過技術創新引領光伏產業升級。根據“十三五”規劃的中期評估情況,光伏企業應適當控制發展節奏,避免低效或無效投資;圍繞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和技術降本,光伏企業應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避免技術和產品同質化,打造核心競爭力,通過推動技術進步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探索光伏發電與智能化、信息化技術及儲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方式,推動光伏的多樣化發展;通過積極發展“光伏扶貧”,實現扶貧、環保和光伏產業的多方共贏。
三是堅持市場引領,加快完善光伏發電市場機制,有序推進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貫徹落實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要求,加快培育光伏發電的市場競爭力,加速平價上網。積極探索多樣化的商業模式創新,提升光伏發電的經濟性,抓住補貼逐步退坡窗口期,打造自我造血功能,加速由補貼驅動向市場驅動的轉型;拓展終端用戶市場應用,提供多樣化、高品質產品和服務,創造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