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以及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指出,將嚴格控制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主要為地面電站)建設。在電價政策方面,新并網的光伏電站上網電價以及分布式項目補貼將下調0.05元/千瓦。
在電力體制改革、供給側改革、產業政策改革的三重疊加下,以及在中美貿易爭端中屢屢成為被美國打擊的重點,在這種“內外夾擊”下,光伏行業終于在兒童節收到了“斷奶”禮物。
受此次光伏新規波及,自本周一開始,多家上市公司股價遭遇重挫,其中隆基股份(601012)、陽光電源(300274)、通威股份(600438)均遭遇連續2日跌停,多晶硅龍頭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則2日跌近13%,美股晶科能源(JKS)3日更跌近30%。據了解,僅在光伏新政后出臺的第一個交易日,光伏領域上市公司市值蒸發就高達近300億元,接近去年實現盈利的50余家上市光伏公司凈利潤總和。
據犀牛之星不完全統計,作為擁有逾萬家企業的新三板,此次光伏新規或至少有88家光伏領域的新三板企業將受到波及,涉及企業市值至少210億元。其中不乏有捷佳偉創(833708)、日新科技(835679)、恒瑞能源(830807)等擬IPO企業。
光伏產業“大躍進”下的短暫繁榮
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氣候大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做出了《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的講話。他表示,到2030年國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要達到20%左右,中國有誠意、有決心為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自己的貢獻。
此次“巴黎講話”為國內的光伏行業帶來了極大的鼓舞。在2016年和2017年,全國新增的光伏裝機分別達到了34.54GW、53.06GW,累計裝機達到了130.25GW。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2017年新能源并網的相關數據,中國光伏累積發電量達11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78.6%。
然而對于60%的收入都要依靠財政補貼的光伏電站而言,伴隨著大規模的新增裝機帶來的是嚴重的補貼拖欠。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經超過了1000億元,其中自2016年二季度開始并網的地面電站項目至今仍未發出補貼。
在光伏裝機容量的迅速擴張下,2017年光伏產業的中上游可謂“一片繁榮”。年報顯示,新三板晶硅電池龍頭陽光中科(838982)2017年實現營收12.25億元,同比增長501.47%,凈利潤為5891.68萬元,同比增長101.58%。陽光中科主要從事晶硅太陽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7年公司的單晶硅電池和多晶硅電池的收入分別為8.88億元、3.06億元,合計超過公司收入的97%。
從事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制造和銷售的捷佳偉創,2017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則分別達到12.43億元和2.5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達到49.51%和115.08%;同樣從事光伏設備制造的固德威(835209),公司的主營產品為太陽能光伏逆變器。2017年,固德威的營收和凈利潤也分別達到了10.50億元和1.2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47.29%和145.03%。
從事光伏電站投資建設以及光伏項目設計、咨詢、總承包的力諾電力(872805),2017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3.84億元、1.11億元,同比增速達到78.59%和182.19%。
這些光伏產業中上游公司業績的大幅增長,背后的是國內光伏產業在2017年的“大躍進”。
在2017年3月,陽光中科完成了掛牌新三板有史以來的第一輪定增,公司以3元/股共募集資金4500萬元,募資用途為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的建設投資;而固德威更是在2017年3月和12月先后完成兩次定增,共募集資金3495萬元,主要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以及設立子公司。
有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僅上游的晶硅企業就至少有6家規模較大的企業進行了擴能。如通威股份(600438)在2017年6月底就投資新建了5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項目,投資總額高達80億元。
新三板光伏產業迎來極艱難的最后一公里
根據三部委下發的《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今年將暫不安排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在分布式光伏方面,今年僅安排10GW左右規模用于支持項目建設;在電價政策方面,除扶貧項目外,新并網的光伏電站上網電價以及分布式項目補貼分別下調0.05元/kwh,同時積極鼓勵不需要國家補貼的電站項目。
據統計,在今年的1-4月,全國新增的光伏裝機量超過11GW,其中地面電站和分布式電站分別約為2.32GW和8.75GW。這意味著在5-12月的8個月時間里,全國只有不到1.3GW的新裝機容量共眾多光伏企業瓜分,這將極大地限制光伏企業下半年的經營業務。
而在下調電價補貼后,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的標桿上網電價也將調整為0.5元、0.6元、0.7元/kwh,分布式發電項目補貼標準將由每千瓦時0.37元下調為0.32元,下調幅度達到13.51%,對于許多經營質量不高、成本控制能力較差的光伏開發商、EPC中小企業而言,這無疑將成為沉重打擊。
事實上,早在“十三五”規劃國家就指出,到2020年,我國除了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國外,光伏產業也要全面實現平價上網。然而,此次新規的“急剎車”也讓整個光伏行業始料未及。
6月3日,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力諾電力集團董事長周廣彥、東方日升(300118)總裁王洪等11位光伏產業的知名企業家已聯名向新華社遞交了緊急訴求函,希望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在光伏行業實現真正平價上網前的“最后1公里”給予行業一定的緩沖期。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這一輪洗牌中,處于業內第一梯隊、成本管控能力強、產品質量過硬的知名品牌企業更容易獲得市場認可,而中小企業則很可能面臨關閉潮。
據犀牛之星不完全統計,目前新三板共有至少88家處于光伏產業鏈的公司,涉及企業市值至少210億元。以光伏產業中游的光伏焊帶細分領域為例,愛廸新能(831513)、同享科技(839167)、泰力松(831699)、宇邦新材(832681)、易通科技(834421)、太陽科技(835967)、威騰股份(836970)7家企業在2017年的合計在光伏焊帶的市場占有率就將近50%。
因此,此次光伏新規或將給大部分新三板光伏企業帶來強大沖擊,短期內的行業停產整頓、產業泡沫擠壓、增長動能換擋都將對新三板光伏企業帶來深重影響。如何度過平價上網前的這“最后一公里”,將會是新三板光伏企業所要面臨的異常艱巨的問題。
在電力體制改革、供給側改革、產業政策改革的三重疊加下,以及在中美貿易爭端中屢屢成為被美國打擊的重點,在這種“內外夾擊”下,光伏行業終于在兒童節收到了“斷奶”禮物。
受此次光伏新規波及,自本周一開始,多家上市公司股價遭遇重挫,其中隆基股份(601012)、陽光電源(300274)、通威股份(600438)均遭遇連續2日跌停,多晶硅龍頭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則2日跌近13%,美股晶科能源(JKS)3日更跌近30%。據了解,僅在光伏新政后出臺的第一個交易日,光伏領域上市公司市值蒸發就高達近300億元,接近去年實現盈利的50余家上市光伏公司凈利潤總和。
據犀牛之星不完全統計,作為擁有逾萬家企業的新三板,此次光伏新規或至少有88家光伏領域的新三板企業將受到波及,涉及企業市值至少210億元。其中不乏有捷佳偉創(833708)、日新科技(835679)、恒瑞能源(830807)等擬IPO企業。
光伏產業“大躍進”下的短暫繁榮
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氣候大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做出了《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的講話。他表示,到2030年國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要達到20%左右,中國有誠意、有決心為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自己的貢獻。
此次“巴黎講話”為國內的光伏行業帶來了極大的鼓舞。在2016年和2017年,全國新增的光伏裝機分別達到了34.54GW、53.06GW,累計裝機達到了130.25GW。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2017年新能源并網的相關數據,中國光伏累積發電量達11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78.6%。
然而對于60%的收入都要依靠財政補貼的光伏電站而言,伴隨著大規模的新增裝機帶來的是嚴重的補貼拖欠。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經超過了1000億元,其中自2016年二季度開始并網的地面電站項目至今仍未發出補貼。
在光伏裝機容量的迅速擴張下,2017年光伏產業的中上游可謂“一片繁榮”。年報顯示,新三板晶硅電池龍頭陽光中科(838982)2017年實現營收12.25億元,同比增長501.47%,凈利潤為5891.68萬元,同比增長101.58%。陽光中科主要從事晶硅太陽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7年公司的單晶硅電池和多晶硅電池的收入分別為8.88億元、3.06億元,合計超過公司收入的97%。
從事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制造和銷售的捷佳偉創,2017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則分別達到12.43億元和2.5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達到49.51%和115.08%;同樣從事光伏設備制造的固德威(835209),公司的主營產品為太陽能光伏逆變器。2017年,固德威的營收和凈利潤也分別達到了10.50億元和1.2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47.29%和145.03%。
從事光伏電站投資建設以及光伏項目設計、咨詢、總承包的力諾電力(872805),2017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3.84億元、1.11億元,同比增速達到78.59%和182.19%。
這些光伏產業中上游公司業績的大幅增長,背后的是國內光伏產業在2017年的“大躍進”。
在2017年3月,陽光中科完成了掛牌新三板有史以來的第一輪定增,公司以3元/股共募集資金4500萬元,募資用途為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的建設投資;而固德威更是在2017年3月和12月先后完成兩次定增,共募集資金3495萬元,主要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以及設立子公司。
有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僅上游的晶硅企業就至少有6家規模較大的企業進行了擴能。如通威股份(600438)在2017年6月底就投資新建了5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項目,投資總額高達80億元。
新三板光伏產業迎來極艱難的最后一公里
根據三部委下發的《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今年將暫不安排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在分布式光伏方面,今年僅安排10GW左右規模用于支持項目建設;在電價政策方面,除扶貧項目外,新并網的光伏電站上網電價以及分布式項目補貼分別下調0.05元/kwh,同時積極鼓勵不需要國家補貼的電站項目。
據統計,在今年的1-4月,全國新增的光伏裝機量超過11GW,其中地面電站和分布式電站分別約為2.32GW和8.75GW。這意味著在5-12月的8個月時間里,全國只有不到1.3GW的新裝機容量共眾多光伏企業瓜分,這將極大地限制光伏企業下半年的經營業務。
而在下調電價補貼后,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的標桿上網電價也將調整為0.5元、0.6元、0.7元/kwh,分布式發電項目補貼標準將由每千瓦時0.37元下調為0.32元,下調幅度達到13.51%,對于許多經營質量不高、成本控制能力較差的光伏開發商、EPC中小企業而言,這無疑將成為沉重打擊。
事實上,早在“十三五”規劃國家就指出,到2020年,我國除了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國外,光伏產業也要全面實現平價上網。然而,此次新規的“急剎車”也讓整個光伏行業始料未及。
6月3日,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力諾電力集團董事長周廣彥、東方日升(300118)總裁王洪等11位光伏產業的知名企業家已聯名向新華社遞交了緊急訴求函,希望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在光伏行業實現真正平價上網前的“最后1公里”給予行業一定的緩沖期。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這一輪洗牌中,處于業內第一梯隊、成本管控能力強、產品質量過硬的知名品牌企業更容易獲得市場認可,而中小企業則很可能面臨關閉潮。
據犀牛之星不完全統計,目前新三板共有至少88家處于光伏產業鏈的公司,涉及企業市值至少210億元。以光伏產業中游的光伏焊帶細分領域為例,愛廸新能(831513)、同享科技(839167)、泰力松(831699)、宇邦新材(832681)、易通科技(834421)、太陽科技(835967)、威騰股份(836970)7家企業在2017年的合計在光伏焊帶的市場占有率就將近50%。
因此,此次光伏新規或將給大部分新三板光伏企業帶來強大沖擊,短期內的行業停產整頓、產業泡沫擠壓、增長動能換擋都將對新三板光伏企業帶來深重影響。如何度過平價上網前的這“最后一公里”,將會是新三板光伏企業所要面臨的異常艱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