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第三屆世紀光伏大會在上海舉行,會議以“新能源 新未來”為主題,旨在研究萬億光伏產業后市場的挑戰與機遇。
本次論壇由由世紀新能源網、光伏品牌實驗室(PVBL)聯合主辦,近500余位嘉賓代表齊聚一堂,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光伏發展建言獻策,熱烈探討未來中國光伏發展之路。
大會安排了一天的全體會議,就2018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光伏補貼退坡政策預期、光伏市場回顧及未來展望、分布式及戶用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分布式項目融資瓶頸、區塊鏈技術在新能源中的應有價值研究、新形勢下的光伏電站投資趨勢分析、分布式逆變器解決方案等16個議題進行了深入學習和探討。
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黨組成員張玉清;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韓文科;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監理總站巡視員,原農業部經管司副司長黃延信;國家電網能源研究所所長李瓊慧;北京先見能源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彭立斌;國合洲際能源咨詢(北京)院院長王進等專家學者發表了主旨演講。中國能建、日托光伏、TUV南德、天合、晶科、東方日升、紅日新能源、SMA、首航新能源等企業領導將參與本次論壇主題對話。
以下為國家發改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韓文科發言:
韓文科:謝謝會議邀請,也謝謝王進主持。我跟大家講講“可再生能源激勵政策解讀與展望”,我把大概的概況跟大家講講,因為有的事還在發生過程之中。
先看看可再生能源激勵政策,可再生能源在發展的過程中,一開始2000年左右可再生能源發展是很弱小的,成本又很高,不管是風力發電還是太陽能發電,基本上它要靠提供補貼才能夠發展下去,所以世界各國都對可再生能源開始實施激勵政策。我們國家可再生能源激勵政策主要是從《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以來,采取通過戰略規劃、發展目標、價格補貼、財稅激勵、標準規范、市場準入、行業管理等等這些措施來發展可再生能源。所以激勵政策可以理解它是一套政策。比如戰略規劃,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高,需要國家補貼,每一個國家能拿多少補貼也是根據國家的財力和政府的認識,公眾的認識和接受程度來決定的,所以可再生能源的市場也可以理解是一個政府創造的市場,這個市場有多大取決于政府能拿多少補貼。比如戰略規劃,如果這個國家從戰略上很重視可再生能源,把它放在戰略的位置,國家也有戰略規劃,國家就會拿更多的錢去補貼它,各方面的補貼機制就會很暢通,這些都是連帶的。
我們國家有《可再生能源法》規定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是由國務院來決定它的戰略規劃,決定它能做多大。對于這個行業比較有影響的一個就是固定電價政策,現在大家講的退坡,主要指的是固定電價。所謂固定電價,就是在可再生能源的建設,一個大家可以通過招投標來競價,還有就是我給一個固定的電價,只要建了太陽能發電,我就給你固定每千瓦時給多少電價,固定電價給行業一個固定的期待,只要在固定電價的政策下做的越好得的益處越大。為了實施固定電價,所以有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固定電價要補貼,錢從哪里來,就是從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當然發展基金還會補貼分布式的,會補貼一些其他的。
還有對可再生能源實行其他的優惠,比如對增值稅、所得稅進行優惠。還有一個是信貸優惠,比如對于可再生能源,光伏扶貧的實現信貸優惠。還有就是專項的財政補貼,比如國家能源局過去推出的綠色能源縣,新能源示范城市,金太陽工程,海洋能發展、生物質能成型顆粒等等都提供一些專項的補貼,這些加起來都是可再生能源的激勵。我們現在說的固定電價是占大頭的,這種補貼逐步的在減弱,在退出,但是其他的補貼有些是屬于要加強,有些是要進行完善的。
光伏固定電價政策,還包括陸上海上風電、垃圾發電等等。16年大家可以看三類光伏地區的上網電價是0.88、0.98元/千瓦時,17年進行了下調,18年又進行了下調,下調的幅度是很大的,這是現行的政策。對補貼也做了一些完善,比如現在從18年開始補貼按照投用的時間,就是發電的時間。
分布式光伏系統現在是全電量的補貼,16年是補貼0.46元/千瓦時,17年有下調,下調了5分錢。全額上網的,按照上面的光伏電價來補貼。對于扶貧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這個補貼是參照17年的標準來執行,為了突出扶貧,這是補貼的情況。
陸上風電,2016—2017年已經降到0.47、0.50、0.54、0.60元/千瓦時,全國分四個區域,這四個區域到18年都降了,比如0.47的降到了0.40,0.50、0.54的降了5分,0.60這一檔降了3分錢,前面補貼少的都是風資源比較優秀的這些好的地區,就是發電小時數比較多,海上風電現在是潮間帶和近海的項目,這些項目潮間帶是0.75,也可能下調一些。這些是固定電價的政策。
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主要從火電里面征收的,這個征收標準經過了多次的調整,從征收到現在大約征收了2000多個億,征收的這些錢主要用于補貼可再生能源,大部分的補貼用于固定電價的補貼。
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從歷史上來講,《可再生能源法》開始實施的時候,大家認為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通過發電才能把它發展起來,所以補貼也是對的,從電里來補貼。當時是這么一個考慮思路,補貼主要是從電力用戶來,就是全電網叫電力消費者來承擔。前面有人講到綠色發展,實際上我們現在的發展在不斷的變化,世界上也是這么認為,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是要把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不斷的做大,所以傳統能源應該給可再生能源不斷的提出路子。我以前做過化石能源補貼的改革,我們過去的化石能源煤油電氣都給了很高的補貼,當然天然氣在我們國家是屬于清潔能源要大力發展的,對于這些領域的補貼,很多的要挪到清潔能源里面來,比如過去收的石油的特別收入金等等,這些應該補貼進來。但是過去我們的設計沒有把它納入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里面去。比如有的人問我們為什么把油價的消費稅提的那么高,實際上你可以理解它就是一種變相的碳稅,國家征的這些消費稅就是叫你多付出一點,但是付出的這點是不是都歸到可再生能源基金里面去了,沒有,但是它用于綠色發展,有些用于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可再生能源發電做越大,比如風電、太陽能我們做成世界第一,每年的新增量很大,所以它的補貼資金的缺口越來越大,為什么呢?就是因為現在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比如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補”,今年國務院提出來要降低一般商業用電的電價,要降低10%,要降低800億元,所以漲電價是不大可能的。這樣從火電里面再征電力附加就遇到很大的問題,一方面降電價,一方面去征錢,這不是自己給自己上套嗎。所以它的來源就是一個問題。這樣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就有缺口,這個缺口過去能源局2016年的時候就說到550億元,現在大約是600多億元,這是基本的一個情況。
除了這個還有可再生能源的稅收優惠,專項補貼,時間關系不細說了。
可再生能源補貼,我們中國大家感受到的就是我們現在補貼越來越多,缺口越來越大,得到補貼的也要排隊,不能現時兌現,拖欠。從國際上來講可再生能源補貼,國際上也再不段的改革,由于成本降低,可再生能源的補貼和激勵政策現在在國際上是一個退出的機制,在歐洲、歐盟好些國家認為,可再生能源已經和傳統的能源形成一個非常強烈的競爭格局,所以歐洲很多國家已經讓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發電在一個平臺去進行競爭。所以有些歐洲國家也很慘的,比如說法國,法國的可再生能源補貼也是比較大的,在歐盟里面的大企業2015年補貼是500億元,其中德國占200億,德國對可再生能源補貼改革比較快,經過了幾輪改革,也是把固定電價不斷的降低,后來就實行比較彈性的改革,就是逐步往市場來過渡。
法國法電的副老總我們很熟悉,他還寫過一本書,就是法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很快,因為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比較少,所以法國的上網電價就比較低,就把核電的價格坑了,核電的上網電價也不能高,核電的電價高了以后沒有人要,因為它同臺競爭的,所以核電就不斷的虧損,法國的核電公司就債務比較沉重,所以法國國家給核電公司每年也拿一點錢去補貼,這就和取消化石能源的補貼是背道而馳的,它比較慘,它沒有一個比較好的機制能走出來。所以從國際上來看,我的觀察,就是我們中國的機制還是比較好的,我們有一套可再生能源激勵機制,同時固定電價雖然說每年欠600億元,600億在中國這個財政大盤子里不算什么,國家還可以繼續實施,也沒有使火電企業都破產,只是說經營比較困難。比如說煤炭全行業掙大錢,去年多掙了一千多個億,電力行業肯定是少了這一千多個億。
補貼解決的出路在哪?根本的就是可再生能源發電接近于平價。這是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數據,2016年可再生能源的,太陽能和風能已經每千瓦時接近了5美分,每度電接近5美分,這已經接近平價上網了,所以全世界都是這個趨勢。很多國家由于這樣,就在不斷的改革這個補貼的機制,已經接近平價上網了,所以退出是一個趨勢,再給你補貼就不公平、不合理了。
這是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2007年到2017年十年期間我國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了90%,我們現在的光伏成本是8毛,十年以前就是8塊錢,所以下降幅度非常快。2017年決定光伏成本的幾個主要的半成品或者原料下降幅度很大,多晶硅價格下降26.1%,有些是跟競價策略有關系。電池片下降了25.7%,組建下降了33.3%,這樣就形成一些龍頭企業他們自己都講了,有的講2018年年,有的講2019年完全可以實現平價上網,0.35元平價上網,有幾個龍頭企業都認為可以做到。最近也有企業提出他們要做一些平價上網示范。我們判斷到2020年以后平價上網將成為一個主流和發展趨勢,“十四五”期間整個中國就能實現完全的平價上網,今后建的太陽能發電站就不要國家補貼了,或者補貼是微乎其微的。
哪些補貼今后沒有了?主要是對于固定電價的補貼,當然這個平價上網包括對土地的優惠,信貸的優惠這些會保留,有些會加強,比如說對土地,這個主要就是體現綠色發展。
可再生能源的補貼資金的增長點,轉折點已經到來了,所以有時候產業界很害怕,說現在補貼這么大,出路在哪里?實際它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不用害怕。
今后可再生能源發電主要是太陽能、風能的發電不再受補貼的制約,最主要的制約就是市場規模的擴張和上網消納。比如今年太陽能裝機要往上漲,如果騰不出來那么多規模就擴張不了。所以我是研究宏觀政策的,我們現在研究怎么樣把煤炭,特別是煤電的發電不斷的減少,騰出來更多的空間給太陽能風能,同時這個騰是有結構性的,從電網里面去騰。云南燃煤發電1000多小時,其他的水能這些發展就比較快,其他的電網,燃煤發電4000小時,你要讓它騰500個小時出來這個空間太大了,就可以容納很多的風能和太陽能,但是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轉型過程,所以發展制約的點轉變了。可再生能源補貼的艱難時期已經過去了,雖然說太陽能和風能的補貼是拖欠的,但是國家并不是沒有錢來支持它的發展,北方清潔供暖就拿出一筆錢來補貼,大約有300多個億,一個省市要搞清潔供暖我就給你10個億,小的給7個億還是8個億,最小的給5個億,加起來就是300個億左右,所以國家并不是沒有錢,就是說補貼是在這方面。前面講的退坡主要指的就是固定電價,就是上網電價。
再講講“綠證”,這次十九大報告和中央財經委提出來,實際上我們現在的轉型就是要建立一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導向性的體制,十九大報告提出來綠色技術創新的體系,構建一個什么體系。還有財經委提出來減少煤炭,增加清潔能源。所以可再生能源綠證它是一種嘗試,它是和配額連帶的,要有證書,這個證書依據什么來發,就是要有配額,過去《可再生能源法》和國務院要求要實現可再生能源配額,配額也是激勵可再生能源發展和均衡發展的一個點,配額的核心就是給不同的省市劃一條線,說你可再生能源每年要占多少比例,發展到比如電力系統的10%幾,美國的州,比如有的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站到全州電力供應的37%。有了這個配額,要落實到企業和落實到地方,這樣就產生出來一個證書,就是給企業的證書,這種證書又引申出來可以進行交易,你要產生不出來這么多你就去買別人的,你多花點錢給那些產生證書的人,所以它是一種市場機制,但是綠證和配額,它和我們解決補貼要打通是比較困難的事。所以綠證和補貼只是一種試行,因為國家也發文了要試行,但是我的看法它是一種嘗試,它能不能起到預期的作用還有待于觀察和實踐,目前綠證是自愿的,很多人買了綠證是自愿的,不是強制的,要過渡到強制需要一個過程。從理論上來講,綠證很難結算,給企業要搞綠證,配多少,這個配額不能算的很精準,企業又是市場的主體,不斷的變化,有的企業今天生產明天可能就倒閉了,有的規模就大了,所以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市場經濟就是要靠市場去配置資源,這是一個設想性的配置資源,所以結合有一定的困難。
我概括一下,補貼在不斷的退坡,太陽能發電,這些行業的營收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有些還會增加。第二個,補貼退出的過程當中會形成一個比較好的體系,就是其他的補貼,專項的補貼,包括扶貧,包括一些其他的有利于市場機制的會加強起來,所以主要依靠市場打拼的人會得到更多的立場。最后一個就是綠證和補貼怎么結合起來有待觀察。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到這里。
(注:本稿由現場速記稿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本次論壇由由世紀新能源網、光伏品牌實驗室(PVBL)聯合主辦,近500余位嘉賓代表齊聚一堂,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光伏發展建言獻策,熱烈探討未來中國光伏發展之路。
大會安排了一天的全體會議,就2018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光伏補貼退坡政策預期、光伏市場回顧及未來展望、分布式及戶用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分布式項目融資瓶頸、區塊鏈技術在新能源中的應有價值研究、新形勢下的光伏電站投資趨勢分析、分布式逆變器解決方案等16個議題進行了深入學習和探討。
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黨組成員張玉清;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韓文科;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監理總站巡視員,原農業部經管司副司長黃延信;國家電網能源研究所所長李瓊慧;北京先見能源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彭立斌;國合洲際能源咨詢(北京)院院長王進等專家學者發表了主旨演講。中國能建、日托光伏、TUV南德、天合、晶科、東方日升、紅日新能源、SMA、首航新能源等企業領導將參與本次論壇主題對話。
以下為國家發改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韓文科發言:
韓文科:謝謝會議邀請,也謝謝王進主持。我跟大家講講“可再生能源激勵政策解讀與展望”,我把大概的概況跟大家講講,因為有的事還在發生過程之中。
先看看可再生能源激勵政策,可再生能源在發展的過程中,一開始2000年左右可再生能源發展是很弱小的,成本又很高,不管是風力發電還是太陽能發電,基本上它要靠提供補貼才能夠發展下去,所以世界各國都對可再生能源開始實施激勵政策。我們國家可再生能源激勵政策主要是從《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以來,采取通過戰略規劃、發展目標、價格補貼、財稅激勵、標準規范、市場準入、行業管理等等這些措施來發展可再生能源。所以激勵政策可以理解它是一套政策。比如戰略規劃,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高,需要國家補貼,每一個國家能拿多少補貼也是根據國家的財力和政府的認識,公眾的認識和接受程度來決定的,所以可再生能源的市場也可以理解是一個政府創造的市場,這個市場有多大取決于政府能拿多少補貼。比如戰略規劃,如果這個國家從戰略上很重視可再生能源,把它放在戰略的位置,國家也有戰略規劃,國家就會拿更多的錢去補貼它,各方面的補貼機制就會很暢通,這些都是連帶的。
我們國家有《可再生能源法》規定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是由國務院來決定它的戰略規劃,決定它能做多大。對于這個行業比較有影響的一個就是固定電價政策,現在大家講的退坡,主要指的是固定電價。所謂固定電價,就是在可再生能源的建設,一個大家可以通過招投標來競價,還有就是我給一個固定的電價,只要建了太陽能發電,我就給你固定每千瓦時給多少電價,固定電價給行業一個固定的期待,只要在固定電價的政策下做的越好得的益處越大。為了實施固定電價,所以有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固定電價要補貼,錢從哪里來,就是從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當然發展基金還會補貼分布式的,會補貼一些其他的。
還有對可再生能源實行其他的優惠,比如對增值稅、所得稅進行優惠。還有一個是信貸優惠,比如對于可再生能源,光伏扶貧的實現信貸優惠。還有就是專項的財政補貼,比如國家能源局過去推出的綠色能源縣,新能源示范城市,金太陽工程,海洋能發展、生物質能成型顆粒等等都提供一些專項的補貼,這些加起來都是可再生能源的激勵。我們現在說的固定電價是占大頭的,這種補貼逐步的在減弱,在退出,但是其他的補貼有些是屬于要加強,有些是要進行完善的。
光伏固定電價政策,還包括陸上海上風電、垃圾發電等等。16年大家可以看三類光伏地區的上網電價是0.88、0.98元/千瓦時,17年進行了下調,18年又進行了下調,下調的幅度是很大的,這是現行的政策。對補貼也做了一些完善,比如現在從18年開始補貼按照投用的時間,就是發電的時間。
分布式光伏系統現在是全電量的補貼,16年是補貼0.46元/千瓦時,17年有下調,下調了5分錢。全額上網的,按照上面的光伏電價來補貼。對于扶貧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這個補貼是參照17年的標準來執行,為了突出扶貧,這是補貼的情況。
陸上風電,2016—2017年已經降到0.47、0.50、0.54、0.60元/千瓦時,全國分四個區域,這四個區域到18年都降了,比如0.47的降到了0.40,0.50、0.54的降了5分,0.60這一檔降了3分錢,前面補貼少的都是風資源比較優秀的這些好的地區,就是發電小時數比較多,海上風電現在是潮間帶和近海的項目,這些項目潮間帶是0.75,也可能下調一些。這些是固定電價的政策。
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主要從火電里面征收的,這個征收標準經過了多次的調整,從征收到現在大約征收了2000多個億,征收的這些錢主要用于補貼可再生能源,大部分的補貼用于固定電價的補貼。
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從歷史上來講,《可再生能源法》開始實施的時候,大家認為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通過發電才能把它發展起來,所以補貼也是對的,從電里來補貼。當時是這么一個考慮思路,補貼主要是從電力用戶來,就是全電網叫電力消費者來承擔。前面有人講到綠色發展,實際上我們現在的發展在不斷的變化,世界上也是這么認為,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是要把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不斷的做大,所以傳統能源應該給可再生能源不斷的提出路子。我以前做過化石能源補貼的改革,我們過去的化石能源煤油電氣都給了很高的補貼,當然天然氣在我們國家是屬于清潔能源要大力發展的,對于這些領域的補貼,很多的要挪到清潔能源里面來,比如過去收的石油的特別收入金等等,這些應該補貼進來。但是過去我們的設計沒有把它納入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里面去。比如有的人問我們為什么把油價的消費稅提的那么高,實際上你可以理解它就是一種變相的碳稅,國家征的這些消費稅就是叫你多付出一點,但是付出的這點是不是都歸到可再生能源基金里面去了,沒有,但是它用于綠色發展,有些用于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可再生能源發電做越大,比如風電、太陽能我們做成世界第一,每年的新增量很大,所以它的補貼資金的缺口越來越大,為什么呢?就是因為現在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比如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補”,今年國務院提出來要降低一般商業用電的電價,要降低10%,要降低800億元,所以漲電價是不大可能的。這樣從火電里面再征電力附加就遇到很大的問題,一方面降電價,一方面去征錢,這不是自己給自己上套嗎。所以它的來源就是一個問題。這樣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就有缺口,這個缺口過去能源局2016年的時候就說到550億元,現在大約是600多億元,這是基本的一個情況。
除了這個還有可再生能源的稅收優惠,專項補貼,時間關系不細說了。
可再生能源補貼,我們中國大家感受到的就是我們現在補貼越來越多,缺口越來越大,得到補貼的也要排隊,不能現時兌現,拖欠。從國際上來講可再生能源補貼,國際上也再不段的改革,由于成本降低,可再生能源的補貼和激勵政策現在在國際上是一個退出的機制,在歐洲、歐盟好些國家認為,可再生能源已經和傳統的能源形成一個非常強烈的競爭格局,所以歐洲很多國家已經讓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發電在一個平臺去進行競爭。所以有些歐洲國家也很慘的,比如說法國,法國的可再生能源補貼也是比較大的,在歐盟里面的大企業2015年補貼是500億元,其中德國占200億,德國對可再生能源補貼改革比較快,經過了幾輪改革,也是把固定電價不斷的降低,后來就實行比較彈性的改革,就是逐步往市場來過渡。
法國法電的副老總我們很熟悉,他還寫過一本書,就是法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很快,因為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比較少,所以法國的上網電價就比較低,就把核電的價格坑了,核電的上網電價也不能高,核電的電價高了以后沒有人要,因為它同臺競爭的,所以核電就不斷的虧損,法國的核電公司就債務比較沉重,所以法國國家給核電公司每年也拿一點錢去補貼,這就和取消化石能源的補貼是背道而馳的,它比較慘,它沒有一個比較好的機制能走出來。所以從國際上來看,我的觀察,就是我們中國的機制還是比較好的,我們有一套可再生能源激勵機制,同時固定電價雖然說每年欠600億元,600億在中國這個財政大盤子里不算什么,國家還可以繼續實施,也沒有使火電企業都破產,只是說經營比較困難。比如說煤炭全行業掙大錢,去年多掙了一千多個億,電力行業肯定是少了這一千多個億。
補貼解決的出路在哪?根本的就是可再生能源發電接近于平價。這是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數據,2016年可再生能源的,太陽能和風能已經每千瓦時接近了5美分,每度電接近5美分,這已經接近平價上網了,所以全世界都是這個趨勢。很多國家由于這樣,就在不斷的改革這個補貼的機制,已經接近平價上網了,所以退出是一個趨勢,再給你補貼就不公平、不合理了。
這是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2007年到2017年十年期間我國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了90%,我們現在的光伏成本是8毛,十年以前就是8塊錢,所以下降幅度非常快。2017年決定光伏成本的幾個主要的半成品或者原料下降幅度很大,多晶硅價格下降26.1%,有些是跟競價策略有關系。電池片下降了25.7%,組建下降了33.3%,這樣就形成一些龍頭企業他們自己都講了,有的講2018年年,有的講2019年完全可以實現平價上網,0.35元平價上網,有幾個龍頭企業都認為可以做到。最近也有企業提出他們要做一些平價上網示范。我們判斷到2020年以后平價上網將成為一個主流和發展趨勢,“十四五”期間整個中國就能實現完全的平價上網,今后建的太陽能發電站就不要國家補貼了,或者補貼是微乎其微的。
哪些補貼今后沒有了?主要是對于固定電價的補貼,當然這個平價上網包括對土地的優惠,信貸的優惠這些會保留,有些會加強,比如說對土地,這個主要就是體現綠色發展。
可再生能源的補貼資金的增長點,轉折點已經到來了,所以有時候產業界很害怕,說現在補貼這么大,出路在哪里?實際它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不用害怕。
今后可再生能源發電主要是太陽能、風能的發電不再受補貼的制約,最主要的制約就是市場規模的擴張和上網消納。比如今年太陽能裝機要往上漲,如果騰不出來那么多規模就擴張不了。所以我是研究宏觀政策的,我們現在研究怎么樣把煤炭,特別是煤電的發電不斷的減少,騰出來更多的空間給太陽能風能,同時這個騰是有結構性的,從電網里面去騰。云南燃煤發電1000多小時,其他的水能這些發展就比較快,其他的電網,燃煤發電4000小時,你要讓它騰500個小時出來這個空間太大了,就可以容納很多的風能和太陽能,但是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轉型過程,所以發展制約的點轉變了。可再生能源補貼的艱難時期已經過去了,雖然說太陽能和風能的補貼是拖欠的,但是國家并不是沒有錢來支持它的發展,北方清潔供暖就拿出一筆錢來補貼,大約有300多個億,一個省市要搞清潔供暖我就給你10個億,小的給7個億還是8個億,最小的給5個億,加起來就是300個億左右,所以國家并不是沒有錢,就是說補貼是在這方面。前面講的退坡主要指的就是固定電價,就是上網電價。
再講講“綠證”,這次十九大報告和中央財經委提出來,實際上我們現在的轉型就是要建立一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導向性的體制,十九大報告提出來綠色技術創新的體系,構建一個什么體系。還有財經委提出來減少煤炭,增加清潔能源。所以可再生能源綠證它是一種嘗試,它是和配額連帶的,要有證書,這個證書依據什么來發,就是要有配額,過去《可再生能源法》和國務院要求要實現可再生能源配額,配額也是激勵可再生能源發展和均衡發展的一個點,配額的核心就是給不同的省市劃一條線,說你可再生能源每年要占多少比例,發展到比如電力系統的10%幾,美國的州,比如有的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站到全州電力供應的37%。有了這個配額,要落實到企業和落實到地方,這樣就產生出來一個證書,就是給企業的證書,這種證書又引申出來可以進行交易,你要產生不出來這么多你就去買別人的,你多花點錢給那些產生證書的人,所以它是一種市場機制,但是綠證和配額,它和我們解決補貼要打通是比較困難的事。所以綠證和補貼只是一種試行,因為國家也發文了要試行,但是我的看法它是一種嘗試,它能不能起到預期的作用還有待于觀察和實踐,目前綠證是自愿的,很多人買了綠證是自愿的,不是強制的,要過渡到強制需要一個過程。從理論上來講,綠證很難結算,給企業要搞綠證,配多少,這個配額不能算的很精準,企業又是市場的主體,不斷的變化,有的企業今天生產明天可能就倒閉了,有的規模就大了,所以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市場經濟就是要靠市場去配置資源,這是一個設想性的配置資源,所以結合有一定的困難。
我概括一下,補貼在不斷的退坡,太陽能發電,這些行業的營收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有些還會增加。第二個,補貼退出的過程當中會形成一個比較好的體系,就是其他的補貼,專項的補貼,包括扶貧,包括一些其他的有利于市場機制的會加強起來,所以主要依靠市場打拼的人會得到更多的立場。最后一個就是綠證和補貼怎么結合起來有待觀察。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到這里。
(注:本稿由現場速記稿整理,未經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