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第三屆世紀光伏大會在上海舉行,會議以“新能源 新未來”為主題,旨在研究萬億光伏產業后市場的挑戰與機遇。
本次論壇由由世紀新能源網、光伏品牌實驗室(PVBL)聯合主辦,近500余位嘉賓代表齊聚一堂,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光伏發展建言獻策,熱烈探討未來中國光伏發展之路。
大會安排了一天的全體會議,就2018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光伏補貼退坡政策預期、光伏市場回顧及未來展望、分布式及戶用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分布式項目融資瓶頸、區塊鏈技術在新能源中的應有價值研究、新形勢下的光伏電站投資趨勢分析、分布式逆變器解決方案等16個議題進行了深入學習和探討。
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黨組成員張玉清;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韓文科;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監理總站巡視員,原農業部經管司副司長黃延信;國家電網能源研究所所長李瓊慧;北京先見能源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彭立斌;國合洲際能源咨詢(北京)院院長王進等專家學者發表了主旨演講。中國能建、日托光伏、TUV南德、天合、晶科、東方日升、紅日新能源、SMA、首航新能源等企業領導將參與本次論壇主題對話。
以下為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監理總站巡視員,原農業部經管司副司長黃延信在致辭當中的發言:
黃延信:各位女士,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這個論壇,但是我有自知之明,我是一個門外漢,我是一個業外人士,你們都是業內人士,但是我說的都是與你們有關。
大家知道我們的主題是“新能源.新未來”,就是解決我們國家自身發展的問題。農業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依然是我們國家一個主導的產業。隨著技術的進步,農業也可以為我們創造新的能源,它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這個過程當中,怎么樣實現一種新的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我覺得在農業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也為我們做新能源研究的也可以提供一些發展的機遇。
循環農業,實際講的就是一個新的發展理念,就是通過一個物質能量的循環利用,來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協同發展,既滿足人民的需求,又不破壞生態環境,有可持續的生產力,這個過程,技術的進步,新能源的開發就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去年國務院發了文件,對于農業總體有一個判斷,就是農業主要依靠資源消耗的粗放經濟方式格局改變,農業的污染,與生態環境配套的缺失尚未有效遏制,綠色有機農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還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主要表現,現在仍然是“兩高一低”的狀態,所謂的“兩高一低”就是資源的高消耗,廢棄物的高排放,以及物質能量的利用率比較低。今后要通過改革,使生態發生轉變,實現“兩低一高”,就是資源的低消耗,廢棄物的低排放,最好是零排放,物質和能量的高利用,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這里面我覺得有幾個事情與我們在座的各位有關:一是從能源的節約方面來看,就是大力發展節約型的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潛力很大,但是必須緊緊圍繞生產方式轉變,解決資源轉變的問題,就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節約利用資源,節水、節肥、節藥、節能。關于化肥和農藥的問題,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沒有投入農業就不可能產出,投入的合理與否,利用的效率高低直接決定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現在咱們國家化肥的消費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0%以上,我們的化肥產量大數6000萬噸,單位面積使用量是居世界中上水平。現在產生的問題是什么?我們的化肥結構不合理,主要是氮肥多,磷肥鉀肥少。另外隨著人民生活方式的變化,就業方式的轉變,現在人民過多的是依賴化肥,導致化肥的有效利用率不高,產生了殘留,影響環境。還有由于過度的使用化肥,現在有機肥的使用不多,每年有數億噸的牲畜排泄物不能得到利用,所以我們這塊節約的潛力很大。
說到節約,有一個問題就是怎么樣在農業的另一方面,與我們能源發展有關的,形成延長產業鏈條,通過延長產業鏈條來增加農業的附加值,解決新的能源問題,這個現在已經得到很好的創新創造,有了比較成功的經驗。這里我就想重點介紹兩個方面,一個是在節約方面,為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我們國家現在正在推廣減量化的生產方式,就是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國家明確要求到2020年我們國家化肥農藥的使用量要實現零增長,這個主要的技術就是推廣有機化肥,以及配方施肥,現在最有效的就是國家提出的配方施肥技術,國家免費測量哪個地方的土地缺什么、不缺什么,按照合理的營養結構合理施肥,既減少化肥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也減少了化肥的殘留物,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這一個效果很明顯。
第二關于有機和無機的化肥,因為現在更多的人從農村轉到城市,非農就業的收入較高,這是一個問題,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
另外在減少污染和排放方面也要提高回收率,我們現在塑料膜的應用為農業有很高的貢獻,但是對環境污染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怎么樣把這些農膜收回來也是一個面臨的問題。
在新能源方面我覺得有兩個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一個就是開發新能源,一個就是沼氣,前些年咱們國家通過財政補貼,鼓勵發展沼氣,為解決農村的能源短缺,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緩解一部分的能源短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年輕人走了,現在全國有2.8億的農民已經流入到城市打工、生存,現在的農用沼氣很難發揮作用。但是我們現在農村畜牧業、養殖業發展的很好,也一些農戶散養變成規模化的飼養,規模化的飼養最難的一個問題是什么呢?就是廢棄物的處理,排泄物的處理,這些排泄物的處理怎么辦,這是飼養企業最頭腦的一個問題,我覺得這為我們新能源的開發提供了一個機會。國家現在在鼓勵發展大型的沼氣池,這個沼氣池我們企業是可以建設的,我們現在的養殖業優勢是在飼養這方面,而不是在廢棄物的利用方面,現在每年有幾億噸牲畜的排泄物,這個用好了,應該說對于緩解農村的能源問題,解決有機肥問題都是有多重的好處。這里我覺得我們的企業可以借助自己的技術,資金優勢和養殖業進行結合,你幫他處理這些糞便,利用這些沼氣。另外能源的使用,沼氣能不能再通過降溫,遠距離運送,運到農村去,解決能源問題。另外大型的沼氣池的沼渣,如何進行干化,干化做成有機肥送到農村去,我覺得這一個是有多重的應用空間,只要我們利用市場機遇抓住這個機會,我覺得這個新能源開發是有很大的作用。
有人可能就問,說我們的農田能不能產沼氣,現在已經有了成功的經驗,農田也可以產沼氣,尤其是在東北黑龍江、牡丹江,我看到一個農場,就是一種很好的循環方式,他首先是利用養牛生產沼氣,然后用沼氣進行發電,發電需要降溫,降溫的水再把它導到沼氣池周邊來提高沼氣池的溫度,這樣沼氣池一年四季可以循環發酵,產生沼氣,所以這個思路也有了,有了成功的經驗,這是我們可以做的。
再一個就是利用生物秸稈發電,我們國家每年有大量的農作物秸稈,這個秸稈以前的生活方式農民是用來燒火做飯,現在隨著這個方面發生了變化,農民很少再燒火,現在液化器進入到農村,這個秸稈怎么用,這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國家也提出來不讓焚燒秸稈。出路在哪里?我個人認為發展利用秸稈進行生物發電,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山東(單縣)是全國第一家生物能源發電廠,現在一直運轉的很好,這里面我覺得我們的企業也可以去參觀、去學習。能源開發好了,就能夠為農業農村提供可持續的能源,而且還能改善環境,增加收入,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光伏產業的發展,應該說為西部地區的農業發展,為增加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做出了很好的貢獻,這個我是外行,但是我看過,感覺效果還不錯,希望業界的同志發揮優勢,為西部地區農民脫貧,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做出貢獻。
謝謝大家!
(注:本稿由現場速記稿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本次論壇由由世紀新能源網、光伏品牌實驗室(PVBL)聯合主辦,近500余位嘉賓代表齊聚一堂,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光伏發展建言獻策,熱烈探討未來中國光伏發展之路。
大會安排了一天的全體會議,就2018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光伏補貼退坡政策預期、光伏市場回顧及未來展望、分布式及戶用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分布式項目融資瓶頸、區塊鏈技術在新能源中的應有價值研究、新形勢下的光伏電站投資趨勢分析、分布式逆變器解決方案等16個議題進行了深入學習和探討。
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黨組成員張玉清;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韓文科;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監理總站巡視員,原農業部經管司副司長黃延信;國家電網能源研究所所長李瓊慧;北京先見能源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彭立斌;國合洲際能源咨詢(北京)院院長王進等專家學者發表了主旨演講。中國能建、日托光伏、TUV南德、天合、晶科、東方日升、紅日新能源、SMA、首航新能源等企業領導將參與本次論壇主題對話。
以下為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監理總站巡視員,原農業部經管司副司長黃延信在致辭當中的發言:
黃延信:各位女士,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這個論壇,但是我有自知之明,我是一個門外漢,我是一個業外人士,你們都是業內人士,但是我說的都是與你們有關。
大家知道我們的主題是“新能源.新未來”,就是解決我們國家自身發展的問題。農業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依然是我們國家一個主導的產業。隨著技術的進步,農業也可以為我們創造新的能源,它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這個過程當中,怎么樣實現一種新的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我覺得在農業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也為我們做新能源研究的也可以提供一些發展的機遇。
循環農業,實際講的就是一個新的發展理念,就是通過一個物質能量的循環利用,來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協同發展,既滿足人民的需求,又不破壞生態環境,有可持續的生產力,這個過程,技術的進步,新能源的開發就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去年國務院發了文件,對于農業總體有一個判斷,就是農業主要依靠資源消耗的粗放經濟方式格局改變,農業的污染,與生態環境配套的缺失尚未有效遏制,綠色有機農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還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主要表現,現在仍然是“兩高一低”的狀態,所謂的“兩高一低”就是資源的高消耗,廢棄物的高排放,以及物質能量的利用率比較低。今后要通過改革,使生態發生轉變,實現“兩低一高”,就是資源的低消耗,廢棄物的低排放,最好是零排放,物質和能量的高利用,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這里面我覺得有幾個事情與我們在座的各位有關:一是從能源的節約方面來看,就是大力發展節約型的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潛力很大,但是必須緊緊圍繞生產方式轉變,解決資源轉變的問題,就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節約利用資源,節水、節肥、節藥、節能。關于化肥和農藥的問題,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沒有投入農業就不可能產出,投入的合理與否,利用的效率高低直接決定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現在咱們國家化肥的消費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0%以上,我們的化肥產量大數6000萬噸,單位面積使用量是居世界中上水平。現在產生的問題是什么?我們的化肥結構不合理,主要是氮肥多,磷肥鉀肥少。另外隨著人民生活方式的變化,就業方式的轉變,現在人民過多的是依賴化肥,導致化肥的有效利用率不高,產生了殘留,影響環境。還有由于過度的使用化肥,現在有機肥的使用不多,每年有數億噸的牲畜排泄物不能得到利用,所以我們這塊節約的潛力很大。
說到節約,有一個問題就是怎么樣在農業的另一方面,與我們能源發展有關的,形成延長產業鏈條,通過延長產業鏈條來增加農業的附加值,解決新的能源問題,這個現在已經得到很好的創新創造,有了比較成功的經驗。這里我就想重點介紹兩個方面,一個是在節約方面,為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我們國家現在正在推廣減量化的生產方式,就是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國家明確要求到2020年我們國家化肥農藥的使用量要實現零增長,這個主要的技術就是推廣有機化肥,以及配方施肥,現在最有效的就是國家提出的配方施肥技術,國家免費測量哪個地方的土地缺什么、不缺什么,按照合理的營養結構合理施肥,既減少化肥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也減少了化肥的殘留物,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這一個效果很明顯。
第二關于有機和無機的化肥,因為現在更多的人從農村轉到城市,非農就業的收入較高,這是一個問題,還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
另外在減少污染和排放方面也要提高回收率,我們現在塑料膜的應用為農業有很高的貢獻,但是對環境污染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怎么樣把這些農膜收回來也是一個面臨的問題。
在新能源方面我覺得有兩個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一個就是開發新能源,一個就是沼氣,前些年咱們國家通過財政補貼,鼓勵發展沼氣,為解決農村的能源短缺,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緩解一部分的能源短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年輕人走了,現在全國有2.8億的農民已經流入到城市打工、生存,現在的農用沼氣很難發揮作用。但是我們現在農村畜牧業、養殖業發展的很好,也一些農戶散養變成規模化的飼養,規模化的飼養最難的一個問題是什么呢?就是廢棄物的處理,排泄物的處理,這些排泄物的處理怎么辦,這是飼養企業最頭腦的一個問題,我覺得這為我們新能源的開發提供了一個機會。國家現在在鼓勵發展大型的沼氣池,這個沼氣池我們企業是可以建設的,我們現在的養殖業優勢是在飼養這方面,而不是在廢棄物的利用方面,現在每年有幾億噸牲畜的排泄物,這個用好了,應該說對于緩解農村的能源問題,解決有機肥問題都是有多重的好處。這里我覺得我們的企業可以借助自己的技術,資金優勢和養殖業進行結合,你幫他處理這些糞便,利用這些沼氣。另外能源的使用,沼氣能不能再通過降溫,遠距離運送,運到農村去,解決能源問題。另外大型的沼氣池的沼渣,如何進行干化,干化做成有機肥送到農村去,我覺得這一個是有多重的應用空間,只要我們利用市場機遇抓住這個機會,我覺得這個新能源開發是有很大的作用。
有人可能就問,說我們的農田能不能產沼氣,現在已經有了成功的經驗,農田也可以產沼氣,尤其是在東北黑龍江、牡丹江,我看到一個農場,就是一種很好的循環方式,他首先是利用養牛生產沼氣,然后用沼氣進行發電,發電需要降溫,降溫的水再把它導到沼氣池周邊來提高沼氣池的溫度,這樣沼氣池一年四季可以循環發酵,產生沼氣,所以這個思路也有了,有了成功的經驗,這是我們可以做的。
再一個就是利用生物秸稈發電,我們國家每年有大量的農作物秸稈,這個秸稈以前的生活方式農民是用來燒火做飯,現在隨著這個方面發生了變化,農民很少再燒火,現在液化器進入到農村,這個秸稈怎么用,這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國家也提出來不讓焚燒秸稈。出路在哪里?我個人認為發展利用秸稈進行生物發電,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山東(單縣)是全國第一家生物能源發電廠,現在一直運轉的很好,這里面我覺得我們的企業也可以去參觀、去學習。能源開發好了,就能夠為農業農村提供可持續的能源,而且還能改善環境,增加收入,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光伏產業的發展,應該說為西部地區的農業發展,為增加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做出了很好的貢獻,這個我是外行,但是我看過,感覺效果還不錯,希望業界的同志發揮優勢,為西部地區農民脫貧,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做出貢獻。
謝謝大家!
(注:本稿由現場速記稿整理,未經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