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巨頭布局石英砂礦 硅石會成為光伏行業未來的黃金動脈嗎?
1. 光伏行業對上游硅石原料品質要求較高,我國硅石資源儲量豐富,優質產品不足
作為“工業味精”,硅是許多工業產品的重要原料,不僅被廣泛應用于玻璃、電子器件、建筑材料等多種產品生產制造中,同時它在光伏、電子通訊等高新技術領域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硅是極為常見的一種元素,然而它極少以單質的形式在自然界出現,而是以復雜的硅酸鹽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廣泛存在于巖石、砂礫等硅石之中,包括石英砂巖、石英巖、石英砂、脈英巖和粉石英等。
圖1:硅石
硅石按下游用途,可以劃分為玻璃用硅石、冶金用硅石及水泥配料用硅石。
根據我國工信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黑色冶金行業標準》,生產玻璃用和水泥用硅石理化指標SiO2含量下限分別為96%和80%。
冶金用硅石按照具體不同用途劃分為:耐火材料用、鐵合金用以及工業硅用。其中,工業硅用理化指標相對最為嚴格,SiO2含量需達到99%以上。
根據自然資源部2022 年全國礦產資源儲量統計,我國硅石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云南等區域,主要為玻璃用硅石資源。
工業硅產能聚集區域內蒙、新疆等地也有一定的硅石資源儲量,其中內蒙區域冶金用硅石資源占據主要地位。目前,我國硅石資源呈現儲量豐富,優質產品不足的特點。
圖2:我國硅石資源儲量(2022年)
2. 除光伏玻璃、石英坩堝企業外,工業硅生產企業也開始重視硅石資源布局,保障原料供應
近年來,隨著光伏產業鏈的快速發展,硅石的應用也得到了極大的推動和發展,作為光伏行業的主要上游原料,通常應用于生產工業硅、坩堝、光伏玻璃等。硅石的供應能力和質量也在成為光伏企業競爭力比拼關鍵因素之一。
對于光伏玻璃和石英坩堝企業而言,石英砂原料資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因此行業內的企業一直加緊資源布局,尤其是優先鎖定優質的石英砂礦源。
近年來光伏產業鏈上游工業硅企業為了加強產業鏈一體化發展,保障硅石原料供應及品質穩定,降低生產和物流成本等,也紛紛開始加入“買礦”行列。
其中以頭部企業合盛硅業為代表,2023年合盛競得新疆阿勒泰吉木乃縣穆乎爾岱天然石英砂礦權,年開采量合計約275萬噸。
在云南地區,合盛相繼拍得云南昭通彝良縣小草壩石英砂巖礦、彝良縣奎香松林石英砂巖礦,開采規模分別為200萬噸/年、900萬噸/年,此外,東方希望、特變電工光伏企業也布局了硅石礦山。
3. 硅石市場準入資金壁壘較高,未來硅石礦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根據我國《礦產資源法》,勘察、開采硅石礦石資源,必須依法批準獲取探礦權和采礦權并且辦理登記。
從整體礦石資源市場準入和監管來看,為促進自然資源資產集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部關于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提出,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
此項意味著未來原則不再新設硅石礦權,各礦權企業按照“自愿協商、平等互利”的原則,采取收購、入股聯營等方式,實施硅石礦權整合,提高礦山開采規模化、集約化水平。
如果擬投資硅石深加工項目的體量大、工藝先進,整合礦權困難,經政府常務會研究,可以為其新設礦權,因此目前硅石采礦權獲得方式以競拍為主。
硅石開采準入資金壁壘和環境保護壁壘較高,國家管控趨嚴。
按照自然資源部《非金屬礦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DZ/T 0312-2018)要求,企業投資硅石礦產資源開發,必須符合綠色礦山建設標準。
資金方面,投資不得低于2000萬元。環境治理方面,硅石礦開采過程中礦山選礦廢水重復利用率不低于85%;
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尾礦綜合利用率指標達到要求;粉塵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二級標準及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即顆粒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120mg/m3;
礦區可綠化面積綠化覆蓋率達100%;運輸環節應做到封閉,不能揚塵、灑漏等。
為配套下游光伏行業發展,各省市出臺政策加大硅石礦開采。
例如新疆地區2021-2025年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中,規定了加快硅質原料勘察開采,硅質原料預期勘察計劃目標到2025年為1億噸。硅質原料到2025年開采總量規劃目標為500萬噸。
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中強調,依托石英砂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全力發展新能源材料,加快推動傳統硅基材料提質轉型。
集約化和規模化是未來硅石開采核心發展趨勢,多地政府出臺政策推動硅石礦的綠色和規模化開采。例如云南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提出,加大硅石礦、建材等非金屬礦產供應。促進和引導硅石礦規模開采、綠色開采,推進資源集約化、規模化開發。
四川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規定玻璃、陶瓷用石英巖、石英砂大型礦山最低設計開采規模30萬噸/年,中型10萬噸/年;
冶金用石英巖大型礦山最低設計開采規模20萬噸/年,中型10萬噸/年;冶金、水泥用天然石英砂大型礦山最低設計開采規模60萬噸/年,中型20萬噸/年。